2003年秋,余随家父门诊,曾记载一案。患者李妇,苦于便秘腹胀,食欲不振,经诸医调治,方用承气、二陈汤、四磨饮等均未效。细问病史,知其春季曾患腹泻,治愈后则继发便秘腹胀,食纳减退。5~6日大便一次,先硬后溏,秘涩不爽,颇感痛苦。舌淡,苔薄白,脉软无力。
家父言其是由春季腹泻之后,湿热滞留伤脾。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一身气机失于流畅。今便秘腹胀,属气滞无疑,而大便先干后溏,脾虚可见,苔见薄黄,也为湿热内壅之象。若用攻消之法,以除有形之邪,今脾虚湿困,反为不利,难及病本。思之再三,立方以东垣升阳益胃汤主之。
处方: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云苓12克,独活5克,陈皮5克,半夏5克,黄芪15克,升麻5克,白芍12克,黄连5克,羌活6克,防风6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后腹胀减轻,大便较前畅,纳食有增,法已见效。嘱其继服10剂。复诊知大便每日1次,精神好转,饮食一如常人。后未见复发。
家父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见腹胀。升阳益胃汤可治便秘腹胀,也治泻泄腹胀,其因均由清浊升降失常之故也。此方用药16味之多,方中六君健脾和中;黄芪、柴胡升阳举陷;白芍酸以制肝;黄连苦以清热;更有羌活、独活、防风,可升陷消风祛湿。全方升阳益气,清利湿热。大凡使用升阳益胃汤,以腹胀、纳减、舌淡、苔腻或苔黄为主,若用他法治疗不效,可用此方治之多效。
病案6:便秘
患者男,68岁,便秘1年余。患者近1年多来大便不畅,脘腹胀满,食后为甚,神疲乏力,用中药予以大黄等泻下通便治疗未效,病情反而加重。
症见:大便秘结,4—5日1行,便时努挣,便后乏力,脘腹胀满,气短,伴食欲不振,肢体倦怠,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诊断:便秘
辩证:脾胃气虚
治则:益气健脾 降浊通便
方药:升阳益胃汤加减
党参20g 黄芪20g 当归l5g 川芎10g
干姜3g 黄连3g 茯苓15g 白术15g
羌活l0g 独活10g 柴胡l0g 陈皮10g
枳壳12g 白芍15g 甘草l0g
日1剂 水煎服 早晚各200ml温服
分析:
本案患者诊断为便秘,属中医“便秘”范畴。
病机:脾胃气虚,升降失调,运化失职
脾虚大肠传导无力则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难以排出,便后乏力气短;脾胃气虚,则运化、受纳功能呆钝,故食欲较差,脘腹胀满;脾虚日久,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故见气短乏力,肢体倦怠;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弱均为此证。
由于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清是将水谷精微上输而营养全身,降浊是使浊气下降,腑气得通,大便正常排出,如若脾气不升,胃气不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就会出现障碍,而导致腹胀、腹泻或便秘。
方中柴胡、白芍、枳壳梳理气机,使其有利于脾胃气机的升降;党参、黄芪益气健脾;羌活、独活升阳益胃;白芍、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润肠通便;川连与干姜合用辛开苦降,协调脾胃气机升降,升清降浊而通便。
你说的大卷边是哪个部分?你圈出来看看呢?
舌质颜色正常,但舌苔黄腻,舌周一个“大卷边”,且鼻头肿大。
脾虚兼湿热导致的便秘,估计大便并不硬,而是黏滞不爽,里急后重,或者先硬后溏,或者时干时稀。
可试试[升阳益胃汤]加枳实和肉苁蓉。
(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药、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泽泻、白术、黄连;枳实、肉苁蓉)
我个人的观察:舌周一个“大卷边”是使用{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的重要指征。
======
参考案例:
一、《升阳益胃汤可治便秘腹胀》
https://www.zhongyf.com/puwai/bianmi/2013-09-28/15729.html
二、《刘克勤:冯五金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02/12/13394278_580224927.shtml
明显可以看到舌边这一圈肿胀,半透明状但无明显齿痕,说明偏于痰阻,非水饮。你这个卷边是指边缘高于中部?
我认为舌边比较嫩,看起来像轻微水肿,有弹性,所以没有齿痕,也就是没有痰只有饮
我是跟脾虚湿盛,舌体胖舌、面大水滑、齿痕明显的情况相对而言的。
脾主肌肉,脾虚严重舌肌弹性就会变差,且脾阳虚时不能将湿邪灼炼为黏痰。
水饮是流动的,无法保持一定的形状,所以脾阳虚有水饮时舌头通常是胖舌水滑且齿痕明显的。
患者舌周一个肿大的卷边,说明这种“湿气”比“水饮”黏稠,呈胶结状态,占位性好,
加上患者舌面不水滑,提示其脾虚尚为脾气虚未到脾阳虚的程度。
因此舌边仍有弹性,齿痕不显。
如果你跟“坚结老痰”相比,那结论自然就会相反了。
用升阳益胃汤治疗便秘刚开始有可能出现拉稀_是排出痰湿的表现:
浏览附件1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