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临证心得 沈绍功教授说补而不滞

goldharp

声名远扬
杏叶会员
注册
2010/04/05
帖子
3993
获得点赞
7269
声望
112
所在地
白云溪边
补法最大的难题就是虚不受补。是虚呀,补了以后产生了副作用,虚不受补,所以这里面一定要注意补而不滞。补气补血健脾的时候,要用开胃醒脾的药。主药就是陈皮、木香、砂仁、生鸡内金,鸡内金一定要用生的,一烹热就不行了,鸡内金一定要用生的量要大,用 30g,生山楂这些都是开胃醒脾的药。这里面还有一个药增加胃口的(食欲),就拿生鸡内金加上木香,3:1,鸡内金3份,木香1份,磨粉装胶囊,你自己取个名,胃口不开的,包括舌苔腻的,都可以配合温胆汤,都可以配合养胃汤,一天吃3g。3g也就是其实吃1号胶囊就 5个,因为1号胶囊0.3,0号胶囊0.5,或者直接冲。这些很有明显的帮助消化,又是一个成方。肾亏尤其是滋肾的时候,要帮助它利湿,这里面一定要用淡渗利水的药,要补而不滞。淡渗利水的药主要有泽兰、泽泻、生苡仁、云苓和冬瓜皮,也可以用冬瓜仁。这里面也可以两个药,一个是生苡仁,一个是冬瓜仁1:1磨粉装胶囊。好多大头大款,肾亏的病人,一边给他调肾,一边吃这个胶囊,这个价格你可以提高了,你提高不挣钱啊!增加成本的5-10倍,他大款一吃特别的踏实,这个给他补而不滞。

六味地黄这六味药都要完整的用。因为古人配六味地黄三补三泻,它很有道理。为什么?因为补法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补而不滞。
中焦脾胃补血补气一定要补而不滞,就用醒脾。肾的补而不滞就要淡渗利水,所以利水为什么就是泽泻很重要?它利水呀,就起到了补肾,补而不滞。另外它为什么用丹皮呢?阴虚的病人往往就有火,叫阴虚内热,内经上说的,所以用丹皮一味来去火。当然它用了山萸肉,我讲了,我们可以换成黄精。对不对?三个补,三个泻都不要动。但这里面呢一定要想到,凡是补肾法一定要想到阴阳平衡。所以现在补肾我改成了调肾,肾不在于补,在于调,调它的阴阳,所以六味地黄一定要加上杜仲和桑奇生,从阳求阴。但实际上讲呢六味地黄不如杞菊地黄汤,因为杞菊地黄在六味地黄的基础上又加了枸杞子和菊花,这样降火的作用平肝的作用更大了。昨天我讲了女士肝郁得多,男士肝郁的也多呀,你别看男士,好多男士大大咧咧的,其实心里也很重啊!所以加个枸杞子菊花对他更有好处啊!所以为什么治肾的主方我选了杞菊地黄而没选六味地黄,那杞菊地黄包含了六味地黄,增加了平肝降火的药,是不是?它很有好处。
 
最后编辑:
补法最大的难题就是虚不受补。是虚呀,补了以后产生了副作用,虚不受补,所以这里面一定要注意补而不滞。补气补血健脾的时候,要用开胃醒脾的药。主药就是陈皮、木香、砂仁、生鸡内金,鸡内金一定要用生的,一烹热就不行了,鸡内金一定要用生的量要大,用 30g,生山楂这些都是开胃醒脾的药。这里面还有一个药增加胃口的(食欲),就拿生鸡内金加上木香,3:1,鸡内金3份,木香1份,磨粉装胶囊,你自己取个名,胃口不开的,包括舌苔腻的,都可以配合温胆汤,都可以配合养胃汤,一天吃3g。3g也就是其实吃1号胶囊就 5个,因为1号胶囊0.3,0号胶囊0.5,或者直接冲。这些很有明显的帮助消化,又是一个成方。肾亏尤其是滋肾的时候,要帮助它利湿,这里面一定要用淡渗利水的药,要补而不滞。淡渗利水的药主要有泽兰、泽泻、生苡仁、云苓和冬瓜皮,也可以用冬瓜仁。这里面也可以两个药,一个是生苡仁,一个是冬瓜仁1:1磨粉装胶囊。好多大头大款,肾亏的病人,一边给他调肾,一边吃这个胶囊,这个价格你可以提高了,你提高不挣钱啊!增加成本的5-10倍,他大款一吃特别的踏实,这个给他补而不滞。

六味地黄这六味药都要完整的用。因为古人配六味地黄三补三泻,它很有道理。为什么?因为补法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补而不滞。
中焦脾胃补血补气一定要补而不滞,就用醒脾。肾的补而不滞就要淡渗利水,所以利水为什么就是泽泻很重要?它利水呀,就起到了补肾,补而不滞。另外它为什么用丹皮呢?阴虚的病人往往就有火,叫阴虚内热,内经上说的,所以用丹皮一味来去火。当然它用了山萸肉,我讲了,我们可以换成黄精。对不对?三个补,三个泻都不要动。但这里面呢一定要想到,凡是补肾法一定要想到阴阳平衡。所以现在补肾我改成了调肾,肾不在于补,在于调,调它的阴阳,所以六味地黄一定要加上杜仲和桑奇生,从阳求阴。但实际上讲呢六味地黄不如杞菊地黄汤,因为杞菊地黄在六味地黄的基础上又加了枸杞子和菊花,这样降火的作用平肝的作用更大了。昨天我讲了女士肝郁得多,男士肝郁的也多呀,你别看男士,好多男士大大咧咧的,其实心里也很重啊!所以加个枸杞子菊花对他更有好处啊!所以为什么治肾的主方我选了杞菊地黄而没选六味地黄,那杞菊地黄包含了六味地黄,增加了平肝降火的药,是不是?它很有好处。
  
  虚劳脾弱当以五谷为养,白扁豆被称为{脾之谷},有健脾益气、化湿祛暑的功效,补而不滞气,利而不伤阴,为醒脾之要药。

  沈绍功教授非常重视和善用白扁豆这味药:


《沈绍功临证经验辑要》
(韩学杰 沈宁)

  我的临床疗效好还在于药方里加了特殊药。
  中医临床离开中医理论不行。2004年“非典”的时候,我利用10个月的时间把《沈绍功中医方略论》提早写完了。里面有许多巧妙的办法,比如心气虚常规用药大家都能想到,如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等,除了这些常规药外,还有3味特殊药。第1味,仙鹤草。古书上叫脱力草,古人非常聪明,在田边拔一把脱力草,煮水喝,长力气,这个民间的补气药,绝对强心补气,心气虚的病人、冠心病气短的病人吃点,很管用。想到用仙鹤草补气,就可提高疗效。第2味,白扁豆。原来沈氏女科用的是扁豆衣,即扁豆外壳,用5g。现在药房没有扁豆衣,那就用10~15g的白扁豆来代替扁豆衣。第3味,棉花根。棉花根用30g,明显补气。辨证准了,再加上这些特殊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疗效就提高了。

  问诊重“两口”
  问两个口很关键,别的都是次要的。与辨证和临床疗效有关的“两个口”,一个是上口,一个是下口。上口是问饮食,凡是胃口不好,会影响药物吸收,辨证用药即使再巧妙,也会影响疗效。纳呆的病人分两类:第一类是苔腻的,叫湿阻中焦,开胃口用温胆汤,其中关键药是蒲公英和莱菔子;第二类是舌苔薄白伴胃口不好,这一类是胃阴不足,用养胃汤,其中关键药是芦根和乌梅。我看病很快,就是因为抓住了舌苔。下口是问两便,即大便和小便,尤其是大便很重要。便有两类:第一类是大便溏薄,属脾虚,用香砂六君子汤,关键药是白扁豆;第二类是便干,用几个关键药,老年人用白菊花和当归来增液行舟,加上润肠通便的药,如草决明、全瓜蒌、桃仁,一般不用制大黄,制大黄含双重成分,大黄素能通便,鞣酸使大便干结,用生大黄通大便,前3天大便排得很好,3天后更加便秘,因此不用大黄通便,可以用制大黄来泄热,不用后下。总的来讲,临证资料有很大随意性。“十问”里面抓住两个口,直接和疗效有关。

  温运脾阳法
  用于脾阳不振,脾阳虚,定位在脾。主方用《伤寒论》的理中汤。理中汤的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临证加减:理中汤中,甘草不用,干姜用量要小,用5g,还要加两味药,一味是白扁豆,一味是乌药。

  温补脾肾法
  用于脾肾阳虚证。主方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的组成:炮附片、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要注意,用附片一定要先煎半小时。如果不用附片,可以用5g淫羊藿和10g补骨脂代替。附子理中汤中把甘草去掉,还要加白扁豆



《沈绍功女科临证精要》
(韩学杰 沈宁)

  理气分为行气、破气、补气三大法则。行气多选用柴胡5~10g,香附10g,木香10g,乌药10g,佛手10g,陈皮10g,炒橘核30g;破气多选用青皮10g,枳实10g,大腹皮10g,厚朴10g,沉香5g;补气多选用西洋参10g(另煎兑服),黄芪10~30g,党参10~20g,白术10g,黄精10g,仙鹤草10~20g,太子参10~20g,山药10g,白扁豆10g
 
  
  虚劳脾弱当以五谷为养,白扁豆被称为{脾之谷},有健脾益气、化湿祛暑的功效,补而不滞气,利而不伤阴,为醒脾之要药。

  沈绍功教授非常重视和善用白扁豆这味药:


《沈绍功临证经验辑要》
(韩学杰 沈宁)

  我的临床疗效好还在于药方里加了特殊药。
  中医临床离开中医理论不行。2004年“非典”的时候,我利用10个月的时间把《沈绍功中医方略论》提早写完了。里面有许多巧妙的办法,比如心气虚常规用药大家都能想到,如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等,除了这些常规药外,还有3味特殊药。第1味,仙鹤草。古书上叫脱力草,古人非常聪明,在田边拔一把脱力草,煮水喝,长力气,这个民间的补气药,绝对强心补气,心气虚的病人、冠心病气短的病人吃点,很管用。想到用仙鹤草补气,就可提高疗效。第2味,白扁豆。原来沈氏女科用的是扁豆衣,即扁豆外壳,用5g。现在药房没有扁豆衣,那就用10~15g的白扁豆来代替扁豆衣。第3味,棉花根。棉花根用30g,明显补气。辨证准了,再加上这些特殊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疗效就提高了。

  问诊重“两口”
  问两个口很关键,别的都是次要的。与辨证和临床疗效有关的“两个口”,一个是上口,一个是下口。上口是问饮食,凡是胃口不好,会影响药物吸收,辨证用药即使再巧妙,也会影响疗效。纳呆的病人分两类:第一类是苔腻的,叫湿阻中焦,开胃口用温胆汤,其中关键药是蒲公英和莱菔子;第二类是舌苔薄白伴胃口不好,这一类是胃阴不足,用养胃汤,其中关键药是芦根和乌梅。我看病很快,就是因为抓住了舌苔。下口是问两便,即大便和小便,尤其是大便很重要。便有两类:第一类是大便溏薄,属脾虚,用香砂六君子汤,关键药是白扁豆;第二类是便干,用几个关键药,老年人用白菊花和当归来增液行舟,加上润肠通便的药,如草决明、全瓜蒌、桃仁,一般不用制大黄,制大黄含双重成分,大黄素能通便,鞣酸使大便干结,用生大黄通大便,前3天大便排得很好,3天后更加便秘,因此不用大黄通便,可以用制大黄来泄热,不用后下。总的来讲,临证资料有很大随意性。“十问”里面抓住两个口,直接和疗效有关。

  温运脾阳法
  用于脾阳不振,脾阳虚,定位在脾。主方用《伤寒论》的理中汤。理中汤的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临证加减:理中汤中,甘草不用,干姜用量要小,用5g,还要加两味药,一味是白扁豆,一味是乌药。

  温补脾肾法
  用于脾肾阳虚证。主方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的组成:炮附片、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要注意,用附片一定要先煎半小时。如果不用附片,可以用5g淫羊藿和10g补骨脂代替。附子理中汤中把甘草去掉,还要加白扁豆



《沈绍功女科临证精要》
(韩学杰 沈宁)

  理气分为行气、破气、补气三大法则。行气多选用柴胡5~10g,香附10g,木香10g,乌药10g,佛手10g,陈皮10g,炒橘核30g;破气多选用青皮10g,枳实10g,大腹皮10g,厚朴10g,沉香5g;补气多选用西洋参10g(另煎兑服),黄芪10~30g,党参10~20g,白术10g,黄精10g,仙鹤草10~20g,太子参10~20g,山药10g,白扁豆10g
哈哈哈,你就自己在沟里呆着吧!
 
中医临床离开中医理论不行。2004年“非典”的时候,我利用10个月的时间把《沈绍功中医方略论》提早写完了。里面有许多巧妙的办法,比如心气虚常规用药大家都能想到,如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等,除了这些常规药外,还有3味特殊药。第1味,仙鹤草。古书上叫脱力草,古人非常聪明,在田边拔一把脱力草,煮水喝,长力气,这个民间的补气药,绝对强心补气,心气虚的病人、冠心病气短的病人吃点,很管用。想到用仙鹤草补气,就可提高疗效。第2味,白扁豆。原来沈氏女科用的是扁豆衣,即扁豆外壳,用5g。现在药房没有扁豆衣,那就用10~15g的白扁豆来代替扁豆衣。第3味,棉花根。棉花根用30g,明显补气。辨证准了,再加上这些特殊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疗效就提高了。
关于仙鹤草、白扁豆、棉花根这三味药,只有棉花根我没有试过。前两味药,我反复试过。我感觉仙鹤草没有补力。人们认为仙鹤草补,可能是一种错觉。我猜想,仙鹤草收涩,可以止血敛汗,这对于有出血或汗多的人来说,服之后血不妄行、汗不多出,会让人感觉到有补药的效果。白扁豆,我也没感觉不到有补力。
 
白扁豆,我把它砸得很细了再煮,也没有感觉到有多大的补力。
 
关于仙鹤草、白扁豆、棉花根这三味药,只有棉花根我没有试过。前两味药,我反复试过。我感觉仙鹤草没有补力。人们认为仙鹤草补,可能是一种错觉。我猜想,仙鹤草收涩,可以止血敛汗,这对于有出血或汗多的人来说,服之后血不妄行、汗不多出,会让人感觉到有补药的效果。白扁豆,我也没感觉不到有补力。
白扁豆,我把它砸得很细了再煮,也没有感觉到有多大的补力。
  
  沈绍功教授可能是这个意思,原话:“第一类是大便溏薄,属脾虚,用香砂六君子汤,关键药是白扁豆”。

  白扁豆化湿祛暑(暑气即湿热之气),用于脾虚湿热(湿重于热)下注而导致的大便溏薄。
  白扁豆的妙处可能在祛湿实便上,而补气,应该要靠参术草枣等品。

  这从经方用药规律中可以得到一些线索:
  《金匮》[薯蓣丸]不用泽泻、猪苓,而用茯苓、大黄豆卷来利湿,一是药效更加和缓,二是遵虚劳慢病五谷为养的原则。

  局方[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便溏}也用了白扁豆。

  至于仙鹤草我没用过,不知战友用到多大剂量,一些医家用此药,往往剂量是很大的:30-90克左右。
  比如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治疗: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挤压肾盂输尿管造成肾积水:的处方:
  
  鸡内金 20 麦冬 15 党参 20 仙鹤草 80 土鳖虫10 丹参 20 桃仁15 伸筋草15
  苏木 15 莪术 40 三棱 40 五味子 10 豨莶草 20 穿山龙 20 青风藤 25
  
 
仙鹤草,我用二十克都感觉憋闷不畅,大便难下。
上面这个仙鹤草 80的方子,应该是作为反佐药在用。
 
哎哟,机理不明,看不懂别人的用药之意! :014: :014: :014:
 
我猜想,仙鹤草收涩,可以止血敛汗,这对于有出血或汗多的人来说,服之后血不妄行、汗不多出,会让人感觉到有补药的效果。
 
我们这边,仙鹤草随处可见,一般是把它当止血药用,很少有人把它当补药。当然,与补药同用可能会因其收涩之性增强补药之效果。
 
  
  白扁豆的主要功效应该就是{祛暑湿/止吐利}了,
  其健脾益气作用较弱,但略高于主粮,长期适量食用有{五谷为养}之功。

  《本草新编》:{白扁豆,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
  《备急千金要方》:{扁豆 味甘微温,无毒。和中下气。其叶平,主霍乱吐下不止}。
  《本草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痢,消暑,暖脾胃……”。

  药理研究表明白扁豆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提物有抗病毒作用。
  加上豆类富含膳食纤维-低聚糖(益生元)。
  其治疗便溏的功效可能与这两种能够调节肠道蠕动和菌群平衡的作用有关。

  白扁豆入药时间比较久远,始载于《名医别录》,略晚于《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
  在500首常用古方中,清热燥湿的要药黄连也不过占比10%而已,含白扁豆的方子就有9首,占比2%,而且这些方子基本上都用于{外感暑湿或脾虚湿盛}所导致的便溏:
  
   {含“扁豆”常用古方(共9/500首)分类名录}:
  (1)「补益剂」:1.参苓白术散 2.六神散 3.资生丸 。
  (2)「祛湿剂」:1.六和汤 。
  (3)「祛暑剂」:1.清络饮 2.香薷散 3.黄连香薷饮 4.新加香薷饮 。
  (4)「润燥剂」:1.沙参麦冬汤 。
  
 
江浙一带,民间常把仙鹤草与大枣同用补虚,据说效果不错。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名医干祖望创制并善用扶正补虚的良方“三仙汤”,其中的主药就是仙鹤草,其谓:“脱力草者,仙鹤草也……凡无外邪的各种疾病而神疲怠惰者,都可使用……效果殊佳。因之余常戏谓之‘中药的激素’”(《干祖望医话》),此诚非虚语。

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性味苦涩而平,功能主要是收敛止血,通常广泛应用于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等身体各部分出血之症,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单用或配伍应用。另外,仙鹤草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强壮扶正补虚,在辨治脱力劳伤、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虚自汗、心悸怔忡等症中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正如干祖望所说:“凡人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疲劳怠惰或重劳动之后的困乏等,土语称‘脱力’。于是到药铺里抓一包脱力草(不计分量的)加赤砂(即红糖,也不拘多少),浓煎两次,服用,一般轻者1~2服,重者3~4服,必能恢复精神。”现代著名中医药学家叶橘泉在其编著的《现代实用中药》中概括仙鹤草的功能“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

国医大师朱良春亦善用仙鹤草的扶正补虚功能,单用本品“治疗气血虚弱之眩晕,有一定效果”;还常以“仙鹤草配黄芪、大枣,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还非常重视仙鹤草的“强心作用”,认为,“此为新发现,为过去文献所未载。”

四川省名中医余国俊在应用柴胡桂枝汤时因虑方中人参壅补,“改用仙鹤草30g~50g,效验即彰”,谓“此药扶正力宏而不留邪,绝无西药激素的不良反应。”

笔者临证中也经常以仙鹤草的扶正补虚之功,在经方中灵活配伍应用,收效良好。

一是在辨治汗证时,不论是自汗还是盗汗,皆在对证方药中配伍仙鹤草30g~45g,考虑汗证多责之于虚,而仙鹤草一则有强壮补虚之功,可补益脱劳虚损;二则有收敛止血之功,古人云“血汗同源”,能止血,就可敛汗,用之疗效甚好。

二是外感邪入少阳,或太阳少阳合病,如患者有发热、咳嗽等症,在应用小柴胡汤或柴胡桂枝汤时,常将方中的人参易为仙鹤草30g左右,疗效甚好,且仙鹤草入肺经,对咳嗽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能治咳血,亦能止咳。

三是在辨治心悸怔忡伴乏力时,也常在对证方药中加用仙鹤草30g~60g,既能补益气血,还能活血养心,每获较好的疗效,正如朱良春所说,“仙鹤草能行血止血,止血中寓宣通。”

笔者临证体会,仙鹤草的应用是比较安全的,但成人最大量不宜超过60g。
 
一个治疗: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挤压肾盂输尿管造成肾积水:的处方:
    鸡内金 20 麦冬 15 党参 20 仙鹤草 80 土鳖虫10 丹参 20 桃仁15 伸筋草15
  苏木 15 莪术 40 三棱 40 五味子 10 豨莶草 20 穿山龙 20 青风藤 25
仙鹤草,我用二十克都感觉憋闷不畅,大便难下。
上面这个仙鹤草 80的方子,应该是作为反佐药在用。
我猜想,仙鹤草收涩,可以止血敛汗,这对于有出血或汗多的人来说,服之后血不妄行、汗不多出,会让人感觉到有补药的效果。
我们这边,仙鹤草随处可见,一般是把它当止血药用,很少有人把它当补药。当然,与补药同用可能会因其收涩之性增强补药之效果。
  可能主要是反佐防止出血和伐气的意思吧,他这个方子行气破血的力度有点大:
  
鸡内金 20 麦冬 15 党参 20 仙鹤草 80 土鳖虫10 丹参 20 桃仁15 伸筋草15
  苏木 15 莪术 40 三棱 40 五味子 10 豨莶草 20 穿山龙 20 青风藤 25
 
  
  白扁豆的主要功效应该就是{祛暑湿/止吐利}了,
  其健脾益气作用较弱,但略高于主粮,长期适量食用有{五谷为养}之功。

  《本草新编》:{白扁豆,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
  《备急千金要方》:{扁豆 味甘微温,无毒。和中下气。其叶平,主霍乱吐下不止}。
  《本草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痢,消暑,暖脾胃……”。

  药理研究表明白扁豆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提物有抗病毒作用。
  加上豆类富含膳食纤维-低聚糖(益生元)。
  其治疗便溏的功效可能与这两种能够调节肠道蠕动和菌群平衡的作用有关。

  白扁豆入药时间比较久远,始载于《名医别录》,略晚于《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
  在500首常用古方中,清热燥湿的要药黄连也不过占比10%而已,含白扁豆的方子就有9首,占比2%,而且这些方子基本上都用于{外感暑湿或脾虚湿盛}所导致的便溏:
  
   {含“扁豆”常用古方(共9/500首)分类名录}:
  (1)「补益剂」:1.参苓白术散 2.六神散 3.资生丸 。
  (2)「祛湿剂」:1.六和汤 。
  (3)「祛暑剂」:1.清络饮 2.香薷散 3.黄连香薷饮 4.新加香薷饮 。
  (4)「润燥剂」:1.沙参麦冬汤 。
  
赞同。白扁豆主要祛湿解暑解毒,健脾力量很弱。
 
关于仙鹤草,权威的中药学也说有“补虚”作用。苦涩之物补虚?值得深入研究。
 
权威的中药学虽然也说仙鹤草有“补虚”作用,但是尚缺乏充分有力的科学依据。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