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看看,第6条说太阳病,如果按照传统的第1条作为“太阳病”提纲来理解,那么第6条明显不符合——“发热”和“渴”都不符合第1条,且没有脉信息。那么第6条该怎么理解开头的“太阳病”?
是不是整个低6条应该理解为“脉浮、头项强痛,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显然不是,否则就属于多此一举,多费周折。第6条表明的是病人先是太阳病,然后病程发展到发热而渴,不恶寒。此时就是温病。也就是说,正常人是不可能直接得温病的,必然有个先有太阳病的过程,或者原来错治,导致那个感冒没治好,太阳病的余邪还在,但人正常了,后因环境变化,内外夹击得温病(看上去似乎是直接得温病,实际上不是)。
1楼表明,太阳病未得到及时救治,发展到“现发热,微恶寒,微有咳,声重,胸闷不舒,有黏痰”,这里存在微恶寒,说明表证还在,并未完全化热。发热仍在,不如之前恶寒,看样子是快好了,但反而出现微咳,声重,有痰。这是病进的现象,所以微恶寒并非好转的迹象,而是邪进一部深入。粘痰说明津液随发热汗出给损失了不少,原本应该是清稀的痰液的——此时不能认为热在内。声重一般是水肿导致。所以治疗应当稀释痰液,加速排出。这些痰液都是战斗死亡的尸体残渣。必然要用到杏仁、桔梗之类化痰药,还要用南沙参、五味子以补充水分,炙甘草,干姜以保中焦。然后用桂枝、茯苓、芍药加强内循环。最后用薄荷或紫苏一类开透,散去体表余邪即可。至于“色微黄,目痛,咽痒”,这些不足为虑,即便是寒证,也有清痰夹些许黄色,目痛则是津液少的原因,跟太阳病里面项僵痛类似。看有没有热,要看脉象和症状,没有脉象,那症状必须全,比如咽喉肿痛、鼻孔冒热气,或者渴、烦躁之类。仅仅黄痰、黄胎,干咳,不能作为依据,还需要结合其他来判断。
上面的桑菊饮中的紫苏子和连翘可以说是多余的,剩下的还是能起到上面提到的大部分作用。所以“至第两剂,舌苔转薄,声重减轻,余症几除”剩下靠病人身体自我纠正和调整的就能康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