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摘一个别人的病案

伤寒有舍脉从证,而温病的脉一向是躁急模糊的,就是因为一般几个脏腑同时病不好分辨才会有三焦和卫气营血辩证以更符合临床实际。
再加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所以脉诊还真就不足为凭了。
大约经验多了,第六感就出来了,估摸着也有七八成把握,就算第一次的方效果不行,第二次的调整一下也就差不多了,不至于完全反了
 
大约经验多了,第六感就出来了,估摸着也有七八成把握,就算第一次的方效果不行,第二次的调整一下也就差不多了,不至于完全反了
经验多?
有人说作为中医,不摸个万人以上的脉是学不会的,除非是天才!哈哈哈
 
经验多?
有人说作为中医,不摸个万人以上的脉是学不会的,除非是天才!哈哈哈
天才也得练啊 一万个真不算多,一天看100个的大夫还是挺多的,一个月就三千了,三个月就出师了。
有老师来带,快的多,什么诊断对应什么脉,老师摸了抄方的小徒弟摸,一个老师一般带两个徒弟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对比看看,第6条说太阳病,如果按照传统的第1条作为“太阳病”提纲来理解,那么第6条明显不符合——“发热”和“渴”都不符合第1条,且没有脉信息。那么第6条该怎么理解开头的“太阳病”?

是不是整个低6条应该理解为“脉浮、头项强痛,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显然不是,否则就属于多此一举,多费周折。第6条表明的是病人先是太阳病,然后病程发展到发热而渴,不恶寒。此时就是温病。也就是说,正常人是不可能直接得温病的,必然有个先有太阳病的过程,或者原来错治,导致那个感冒没治好,太阳病的余邪还在,但人正常了,后因环境变化,内外夹击得温病(看上去似乎是直接得温病,实际上不是)。

1楼表明,太阳病未得到及时救治,发展到“现发热,微恶寒,微有咳,声重,胸闷不舒,有黏痰”,这里存在微恶寒,说明表证还在,并未完全化热。不渴,微恶寒,说明不是温病。发热仍在,不如之前恶寒,看样子是快好了,但反而出现微咳,声重,有痰。这是病进的现象,所以微恶寒并非好转的迹象,而是邪进一部深入。粘痰说明津液随发热汗出给损失了不少,原本应该是清稀的痰液的——此时不能认为热在内。声重一般是水肿导致。所以治疗应当稀释痰液,加速排出。这些痰液都是战斗死亡的尸体残渣。必然要用到杏仁、桔梗之类化痰药,还要用南沙参、五味子以补充水分,炙甘草,干姜以保中焦。然后用桂枝、茯苓、芍药加强内循环。最后用薄荷或紫苏一类开透,散去体表余邪即可。至于“色微黄,目痛”,这些不足为虑,即便是寒证,也有清痰夹些许黄色,目痛则是津液少的原因,跟太阳病里面项僵痛类似。看有没有热,要看脉象和症状,没有脉象,那症状必须全,比如咽喉肿痛、鼻孔冒热气,或者渴、烦躁之类。仅仅黄痰、黄胎,干咳,不能作为依据,还需要结合其他来判断。

上面的桑菊饮中的紫苏子和连翘可以说是多余的,剩下的还是能起到上面提到的大部分作用。所以“至第两剂,舌苔转薄,声重减轻,余症几除”剩下靠病人身体自我纠正和调整的就能康复了。
 
黄芩汤的条文很清楚,下利,这是热淫于内,爆热下迫,呕是上迫。核心的问题在内,表是次要位置。

18楼举的方子,实在是不能说明脉的重要性。
脉学在入门时要学定法,学脉的原理,但是真入门后,很多人迷茫于临床疾病却和书上不同。其实是不懂脉学。麻黄汤脉反沉弦的例子很多,白虎汤沉伏近无,小柴胡也可用于浮滑,为何呢?湿邪致病,濡脉有之,缓脉,伏脉,涩,弦,等等种种,不可尽述,说起来纷杂。所以看山不是山后,才能明白山还是山。
对于你们来说,不要执着于脉,没好处。
 
像我这种就只能摸自己认,对照组太少了
对比看看,第6条说太阳病,如果按照传统的第1条作为“太阳病”提纲来理解,那么第6条明显不符合——“发热”和“渴”都不符合第1条,且没有脉信息。那么第6条该怎么理解开头的“太阳病”?

是不是整个低6条应该理解为“脉浮、头项强痛,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显然不是,否则就属于多此一举,多费周折。第6条表明的是病人先是太阳病,然后病程发展到发热而渴,不恶寒。此时就是温病。也就是说,正常人是不可能直接得温病的,必然有个先有太阳病的过程,或者原来错治,导致那个感冒没治好,太阳病的余邪还在,但人正常了,后因环境变化,内外夹击得温病(看上去似乎是直接得温病,实际上不是)。

1楼表明,太阳病未得到及时救治,发展到“现发热,微恶寒,微有咳,声重,胸闷不舒,有黏痰”,这里存在微恶寒,说明表证还在,并未完全化热。发热仍在,不如之前恶寒,看样子是快好了,但反而出现微咳,声重,有痰。这是病进的现象,所以微恶寒并非好转的迹象,而是邪进一部深入。粘痰说明津液随发热汗出给损失了不少,原本应该是清稀的痰液的——此时不能认为热在内。声重一般是水肿导致。所以治疗应当稀释痰液,加速排出。这些痰液都是战斗死亡的尸体残渣。必然要用到杏仁、桔梗之类化痰药,还要用南沙参、五味子以补充水分,炙甘草,干姜以保中焦。然后用桂枝、茯苓、芍药加强内循环。最后用薄荷或紫苏一类开透,散去体表余邪即可。至于“色微黄,目痛,咽痒”,这些不足为虑,即便是寒证,也有清痰夹些许黄色,目痛则是津液少的原因,跟太阳病里面项僵痛类似。看有没有热,要看脉象和症状,没有脉象,那症状必须全,比如咽喉肿痛、鼻孔冒热气,或者渴、烦躁之类。仅仅黄痰、黄胎,干咳,不能作为依据,还需要结合其他来判断。

上面的桑菊饮中的紫苏子和连翘可以说是多余的,剩下的还是能起到上面提到的大部分作用。所以“至第两剂,舌苔转薄,声重减轻,余症几除”剩下靠病人身体自我纠正和调整的就能康复了。
同意这种说法,以我自身的得病的体会来看,温病也是会从体表进来的,开始也可以是太阳病,不过我倒不觉得恶寒减轻是病进,像我得温病的时候,一开始是着凉,但是程度很浅,所以很快就没有恶寒现象了,只剩下发热,所以对于太阳中风这种情况,不至于发展成更严重的情况,所以恶寒只会越来越轻。
 
黄芩汤的条文很清楚,下利,这是热淫于内,爆热下迫,呕是上迫。核心的问题在内,表是次要位置。

18楼举的方子,实在是不能说明脉的重要性。
脉学在入门时要学定法,学脉的原理,但是真入门后,很多人迷茫于临床疾病却和书上不同。其实是不懂脉学。麻黄汤脉反沉弦的例子很多,白虎汤沉伏近无,小柴胡也可用于浮滑,为何呢?湿邪致病,濡脉有之,缓脉,伏脉,涩,弦,等等种种,不可尽述,说起来纷杂。所以看山不是山后,才能明白山还是山。
对于你们来说,不要执着于脉,没好处。
不是说黄芩汤的正治,从现在的伤寒论里各种方剂扩展的用法来看,应该不会拘泥黄芩汤只治这一种情况,就像桂枝汤一样,无表证的时候,也会用,作为调营卫,通阴阳在很多地方都会用到。
我是从小儿麻疹内陷有个方子里用芍药和黄芩两味药来看,桂枝的发和芍药的收,芍药收回来也不可能停着不动,也是一个循环,从芍药酸收和乌梅白糖汤的酸收来看,乌梅更集中在把热收进来,芍药更注重把阴液收回来,去热冷却,然后再送到体表去,津液得复,阴阳平衡,我觉得很有道理。


脉如果有独脉,或者很明显的偏盛,作为参考还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摸不出区别,那还是只能从症状上找蛛丝马迹了
 
对啊,不可重复性
不可重复还是辩证不准,把相同症状当成同一种病。另外一个目前的中医没有一个真懂药性的,都是某病用某药和西医一个样,???
 
脉法。没有巧,还没有笨法吗?
三部九侯,不能用吗?
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无效治疗了。
 
号脉最起码能号出【八纲】。以致寒热温凉表里虚实攻补不会有差错。也不会出现开五七味大剂得现相了。
 
号脉最起码能号出【八纲】。以致寒热温凉表里虚实攻补不会有差错。也不会出现开五十七味大剂得现相了。
 
九到十点睡,四点醒。没办法,孩子得上学,五点就得做点吃的。不过睡眠应该够
 
从风温的角度来看,汗出的来,相对应的是伤寒的桂枝症,桂枝症又是因为表虚,这个表虚的意思是阴不足而阳过剩,那么风温有没有可能是阴不存在不足,而阳过剩的情况呢,桂枝汤脉浮缓,风温的脉应该是脉浮数。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胡希恕先生讲稿里提到,这算实证,治用是麦冬生地合白虎汤大黄,其中提到桑菊饮和银翘散都不合适,而彭子益的书里讲温病不能用白虎汤,用之必死,言外热必内寒,两者又都治病经验丰富,所以这两种说法总有一种是有问题的。
 
那么阴阳脉俱浮,脉搏跳动有力,这就有可能是一个极强壮的人,出现的阳亢症状,或者说小孩子,阴也就那么多了,形体限制了大小,但是力气却很大,阳多有过剩情况。

而有些人可能因病受限,平时阴也就这么多了,体表阴虚阳也虚,但是相对来讲阳还是多于阴,这样的话就可以有多种操作方式了,把多余的阳散掉的桑菊饮之类,把多余的热收回的乌梅汤,滋阴清热的麦冬地黄石膏之类,和补表虚清热的芍药黄芩丹皮。

这样的人脉虽然阴阳俱浮,可是脉弱,或者区别就是在这里。
 
对于第一种情况,胡希恕先生讲用桑菊饮无效,这个应该是经验之谈,或者因为这种热,一直清一直有,药效也就那么轻,邪重药轻,效果就不行了。这种应该是里外都热,太阳,阳明都热,那么太阳的热用麦冬地黄,阳明的热用石膏,是非常合适的。

如果这种情况用乌梅汤呢,我试过,有效,但是有伤肾阴的可能性,本应该散掉的热被引到了三阴,有可能会出现三阴的阴阳不平衡,彭子益讲外热里寒,大约肾阳虚的人还是蛮多的,这种方法和肾气丸是同理,能够收摄浮越之火,白糖同地黄相当,用的甘温除热,让收摄回来的热有水来收藏,水和热又可以气化来输送津液,在体表达到阴阳平衡。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是桂林本的方子,白芍,乌梅,山茱萸都有酸收的作用,但是作用点不同,乌梅偏向于相火,或者说能量,白芍偏向于津液血液,偏向于物质,山茱萸偏向于纳气,所以这个方子没有用到地黄和白糖这种滋阴的药,而是直接调津液方向,用的是白芍和生姜,把津液推向体表,同时又用丹皮黄芩清掉循环津液中多余的热,保证了体表阴阳平衡。
 
那么阴阳脉俱浮,脉搏跳动有力,这就有可能是一个极强壮的人,出现的阳亢症状,或者说小孩子,阴也就那么多了,形体限制了大小,但是力气却很大,阳多有过剩情况。

而有些人可能因病受限,平时阴也就这么多了,体表阴虚阳也虚,但是相对来讲阳还是多于阴,这样的话就可以有多种操作方式了,把多余的阳散掉的桑菊饮之类,把多余的热收回的乌梅汤,滋阴清热的麦冬地黄石膏之类,和补表虚清热的芍药黄芩丹皮。

这样的人脉虽然阴阳俱浮,可是脉弱,或者区别就是在这里。
脉大也可能为劳,不一定就是强壮。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