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失眠,还是根据症状具体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比较靠谱,不要拘泥于伤寒欲解时或子午流注。
如果一定要用伤寒欲解时或子午流注去推,那就要首先搞明白那个更为靠谱。个人感觉,好像伤寒欲解时更为靠谱。
伤寒欲解时,三阴经有重合,不好判断。我的感觉取中间那个时辰比较准。
例如,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晚上9点-凌晨3点),则取子时即晚上11点—凌晨1点这个时间段比较准。咳嗽病硬是在这个时间段比较严重。如果在这个时间段不咳了,那就是好了。
伤寒六经欲解时,是指六条经脉气血最旺盛的时段。
子午流注的旺时衰时,是指气血灌注脏腑的时间,即十二经所对应脏腑的气血多寡的时辰。
比如早上7-9点是胃经气血灌注于胃腑最多的时段,吃饭自然是要用胃腑来装,所以此时应该安排正餐(那些早上没有胃口的人是因为晚上吃得太多还没运化完),水谷先入胃腑腐熟传导至小肠,9-11点再经脾脏吸收(脾主运化的前半部分是吸收)。
胃腑气血充盛4个时辰(1/4天)之后,到下午晡时(3-5点),由于脾胃对水谷精微持续的腐熟运化,阳明胃经的气血达到最旺。再之后太阴脾经的气血达到最旺(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傍晚5-7点人体的体重最大,可以视为脾阴最足,脾经气血最旺)。
而此时肾动脉的血流量自然也达到每天的峰值,所以肾脏气血最旺(酉时,5-7点)。
经过肾脏一夜的工作,代谢废物和毒素被排入尿中,加上睡觉时不吃不喝,体内的水分从呼吸和皮肤散出,到清晨卯时(5-7点)血黏度达到全天最高,全身血容量减少,肾动脉流量最小,所以此时为肾经气血灌注于肾脏最少的“衰时”。
你没搞错吧?谎言?不会是你看不懂吧?太极图看明白就不会有这种理解了!战友啊,按照你的说法,脏腑的气血旺盛与其经络的气血旺盛不在同一时段。这怎么可能呢?脏腑统领经络,不可能在某一时段出现某一脏腑的气血旺盛而它所统领的经络的气血不旺盛的情形,也不可能在某一时段出现某一脏腑的气血衰弱而它所统领的经络的气血却反而旺盛的情形。
就脾胃来说,如果气血灌注最多,一日三餐饭后都是气血灌注最多的时候,又岂是仅在上午七至十一点之间。
按子午流注理论,午时即中午11点到13点,是心经当令,此时应该是心脏灌注气血最多时。这个时段应该是人最精神的时候,可是实际却是相反的,人在此时最想休息。为了解释这种不能自圆其说的现象,子午流注理论的创造者和推崇者却又编出了一套谎言:
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午时最好小睡一会,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六经病欲解时,并不是六条经脉气血最旺的时段。
伤寒六经欲解时,是指六条经脉气血最旺盛的时段。
子午流注的旺时衰时,是指气血灌注脏腑的时间,即十二经所对应脏腑的气血多寡的时辰。
比如早上7-9点是胃经气血灌注于胃腑最多的时段,吃饭自然是要用胃腑来装,所以此时应该安排正餐(那些早上没有胃口的人是因为晚上吃得太多还没运化完),水谷先入胃腑腐熟传导至小肠,9-11点再经脾脏吸收(脾主运化的前半部分是吸收)。
胃腑气血充盛4个时辰(1/4天)之后,到下午晡时(3-5点),由于脾胃对水谷精微持续的腐熟运化,阳明胃经的气血达到最旺。再之后太阴脾经的气血达到最旺(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傍晚5-7点人体的体重最大,可以视为脾阴最足,脾经气血最旺)。
而此时肾动脉的血流量自然也达到每天的峰值,所以肾脏气血最旺(酉时,5-7点)。
经过肾脏一夜的工作,代谢废物和毒素被排入尿中,加上睡觉时不吃不喝,体内的水分从呼吸和皮肤散出,到清晨卯时(5-7点)血黏度达到全天最高,全身血容量减少,肾动脉流量最小,所以此时为肾经气血灌注于肾脏最少的“衰时”。
战友啊,按照你的说法,脏腑的气血旺盛与其经络的气血旺盛不在同一时段。这怎么可能呢?脏腑统领经络,不可能在某一时段出现某一脏腑的气血旺盛而它所统领的经络的气血不旺盛的情形,也不可能在某一时段出现某一脏腑的气血衰弱而它所统领的经络的气血却反而旺盛的情形。
就脾胃来说,如果气血灌注最多,一日三餐饭后都是气血灌注最多的时候,又岂是仅在上午七至十一点之间。
按子午流注理论,午时即中午11点到13点,是心经当令,此时应该是心脏灌注气血最多时。这个时段应该是人最精神的时候,可是实际却是相反的,人在此时最想休息。为了解释这种不能自圆其说的现象,子午流注理论的创造者和推崇者却又编出了一套谎言:
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午时最好小睡一会,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有道理!六经病欲解时,并不是六条经脉气血最旺的时段。
和子午流注应该还是对应的关系,还有五行生克在里面的。
比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巳午未指的是从早上9:00~15:00,一个时辰两个小时,气血在此时大量流注的经络却是太阴脾,少阴心,少阳小肠。而太阳病却是太阳膀胱经,所以可以看出心脾对于最外层的太阳经是多么重要,只要按照这个逻辑用药也好,扎针也好,还是其它方案,对于太阳病都是有好处的。疾病顺应天时的自愈也多发生在这段时间。
简单的看看太阳病的用药,麻黄汤,桂枝汤都有桂枝,桂枝温通胸阳吧?心阳在其中吧?还有姜枣,恰恰是入脾经的!难道不是模拟季节时辰?寒者以热对之!
不要把各种理论对立起来,其实是相通的!
记得上次你说学〈健康管理〉的,我有点好奇,你的回帖好像只谈治病不谈养生。阴阳调和,阳能顺利入阴才能入睡。
比如阴太盛,出现格阳,那么会整晚无法入睡,只有白天阳气旺盛了,才能入睡,这个就是三阳病的范畴,看在哪一个时段能够入睡,对应哪个阳病。
阴不足,阴不养阳,那么只有阴气最旺的那段时间能够入睡,对应的哪一经阴弱,用哪一经病的方子也就可以处理了,比如,一点到七点,可以入睡的话,就是厥阴病的范畴,晚上九点到三点能睡,三点之后就醒是太阴病范畴,如果晚上11点到早上5点能睡,这个一般就不叫失眠了。
厥阴病里又分虚实寒热,自然也会有别的症状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