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11/09
- 帖子
- 1636
- 获得点赞
- 519
- 声望
- 113
初步看了一下,这本书对于不懂中医的小白来说,可以作为一本普及读物,但如果深究的话,里面有很多观点实际上比较主观片面。https://www.tcmbe.com/threads/435370/#post-1508117 这本书我上传了到了论坛 可以稍微看下
初步看了一下,这本书对于不懂中医的小白来说,可以作为一本普及读物,但如果深究的话,里面有很多观点实际上比较主观片面。https://www.tcmbe.com/threads/435370/#post-1508117 这本书我上传了到了论坛 可以稍微看下
此说待商榷。《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篇主题是讲生长化收藏通天之气,人应该天人相应,全都是讲人如何跟自然的气相通的。春天伤于风,风性疏泄,夏天为啥就飱泄?因为还没到木的疏泄是要火来承接,还未承接就已经疏泄(也就是夏天再感受风邪),即完谷不化的飱泄病。夏天本为火气有余,由火向着暑气转变,有火势减弱的趋势,但伤于暑,灭了这个火势,长养不足,待秋气一来,若感受风邪,就容易患痎疟。而秋天本肃降,干燥,伤于湿,导致肃降不及,湿气留恋,冬天要潜藏也无法潜藏(因为湿气不是精),若感受风邪,自然身体要抵触,患咳嗽排出。冬天伤于寒,藏精不密,春之生发气一来,使其拔根而起,若再感受风邪,木旺化火,即得温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句话并不是说病邪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对机体产生破坏。真正的意思是冬天伤了寒邪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身体处在难以散热的状态,等到春天,体内的阳气随天气一起升发,但因为寒邪而受阻,郁而化热,体外的环境天气也转暖,于是容易出现机体平衡向热偏离的病情。
此说有也待商榷,因为很多病情都几十年的,按理说正气损耗,病情并不轻,但也出现“游走性”。邹时祯中医普及教材认为这种解释有误。“风性善行而数变”描述的恰恰是风邪多动的自身特性,“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之痹症并非因为风邪偏盛,而是病情尚轻,气血未完全痹阻于一处。
经络部分 我也觉的作者说的有点牵强。例如煎药,实际上有些是不能直接补充冷水的,要等药水慢慢冷却后再加。尤其是附子这种,主要跟药性有关。另外一些则是因为突然变冷,药渣遇冷收缩,导致析出成分的通道被阻塞,而再次加热到合适温度时,外部早就已经发生反应,内部残留部分就相当于浪费了。
另外,分次煮出来的有效量实际上不如一次性多加水煎煮出来的药效(因为植物药材吸水性强,以及挥发原因)。只不过一次性的药汁分两次喝,现代人上班节奏快,热药不方便(注意,药不能微波炉加热),所以分两次煎煮了。
关于“是药三分毒”问题,不仅内经有提到(“大毒治病……中毒治病……小毒治病……无毒治病……”),而且现代医学也研究过(例如70%浓度药效跟100%浓度杀菌效果有区别,但进入人体后没差别,因为人体不是只让药效发挥作用而自身啥也不帮忙)。其实人体自主调节能力很强的,不要怕量不够,治病好的差不多就可以停药,待正气回复,不必尽剂。
此说待商榷。《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篇主题是讲生长化收藏通天之气,人应该天人相应,全都是讲人如何跟自然的气相通的。春天伤于风,风性疏泄,夏天为啥就飱泄?因为还没到木的疏泄是要火来承接,还未承接就已经疏泄(也就是夏天再感受风邪),即完谷不化的飱泄病。夏天本为火气有余,由火向着暑气转变,有火势减弱的趋势,但伤于暑,灭了这个火势,长养不足,待秋气一来,若感受风邪,就容易患痎疟。而秋天本肃降,干燥,伤于湿,导致肃降不及,湿气留恋,冬天要潜藏也无法潜藏(因为湿气不是精),若感受风邪,自然身体要抵触,患咳嗽排出。冬天伤于寒,藏精不密,春之生发气一来,使其拔根而起,若再感受风邪,木旺化火,即得温病。
所以“A伤于B,X必Y”这四段话说的都是有前提的——在X阶段由风邪诱发,因为风为百病之长,前面人体气机已经不符合自然了,外界风邪一动,内部就乱了,自然就发病。没有感染风邪,那内部也只是处于不稳定水平而已,根据自己的作息饮食以及运动而视,身体有可能慢慢自动调整正常。有时候还会出现隔年同样季节感风邪而触发(实际上是陈年之病,所谓伏邪,实际上不是伏邪)。
此说有也待商榷,因为很多病情都几十年的,按理说正气损耗,病情并不轻,但也出现“游走性”。
还有经络问题(到底看得见还是看不见,到底是不是什么等高线之类,作者推测成分居多),肝到底归中焦还是下焦问题(前面说肝不是西医的肝,三焦不是具体器官,这里又根据空间位置说在中焦,岂不左右逢源以自圆其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思考一下中医肝的功能到底是如沤还是渎?),正邪斗争中(作者没有对新病久病辩证看待,而是一概而论)的问题等。
即便有待完善,这本书仍然瑕不掩瑜,推荐大力宣传,尽量让每个老百姓都看,有望提高国民中医功底和常识,回复甚至超过古代的程度。古代普通百姓也多少懂点中医,现代人没有专门深入研究中医的普通人,大多对中医都是道听途说,压根没啥正确的观念。
经方的理论不会是来源于经验,靠经验是凑不出来那些神效的药方的,即使凑到死也不行。应该也是来源于实验。很好的题目!经方派和《内经》派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两派互有融合,但是差别依然很大。例如:
1)经方的理论来自于经验;《内经》的理论来自于实验。
2)经方治疗以方药为主;《内经》治疗以针灸为主,兼有推拿、音疗、玉疗等。
3)经方的基础是方药;《内经》的基础是经脉和穴位。
4)经方的辩证是六经、八纲、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淫等;《内经》的辩证是经络辨证。
由于经脉辩证的失传,很多人就把经方的理论用在针灸上。
很好的题目!经方派和《内经》派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两派互有融合,但是差别依然很大。例如:
1)经方的理论来自于经验;《内经》的理论来自于实验。
2)经方治疗以方药为主;《内经》治疗以针灸为主,兼有推拿、音疗、玉疗等。
3)经方的基础是方药;《内经》的基础是经脉和穴位。
4)经方的辩证是六经、八纲、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淫等;《内经》的辩证是经络辨证。
由于经脉辩证的失传,很多人就把经方的理论用在针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