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汉代原著经典,我是这个态度,遵垂原著,但后世的我现在根本就不看,因为后世的一些医家在医理上已经走偏了。我记得好像你之前斥责过有的人把一些字句不能理解就归为“错简”的做法,这里你为何就觉得非张仲景原作?不能强行为了符合自己满意的解释而去说那不是原文。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而不是你说的尺寸俱浮是关格。
“ 脉阴阳俱浮,就是寸口人迎都浮 ”我都说了,这种解释在逻辑上有重复的问题,古人写书文字都那么简省了,没必要又重复一遍。
仲景还是遵从九卷阴阳大论的,这个比内经还早,因为在内经成书之前就是以九卷和阴阳大论之类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伤寒论可以说并没有偏离内经。其医理也没有偏离。哪怕是脉法,序言也说过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之类的话,说明仲景还是遵从内经诊病法的。最早不是只诊寸口脉,而是很多个脉都要诊断。后世为了简化,全在寸口上做文章了,二十八脉到甚至自创名词的各种脉,所以才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情况。对于汉代原著经典,我是这个态度,遵垂原著,但后世的我现在根本就不看,因为后世的一些医家在医理上已经走偏了。
关格是全身脉道堵塞较重,比三盛还大。
反应在寸关尺大致也是如些,
尺寸俱浮还可能是,阴阳交。一般尺浮了,寸必沉。寸口浮了尺脉很少浮。双浮阴阳俱病。但凡人得病,最怕阴阳内外俱感,如此大气周转就出现问题,
气行,内受阻则借外通行,外阻则借内行,内外俱阻则危。伤寒中很多死症就是如此,比如,四厥下利见烦躁者。下利,里病,烦躁,阳病。
但这样说的话,那内经也不干净,至少运气学篇无论是从篇幅长度还是语言特点,都跟前文不同。应该也是后人加入的。尺寸俱浮…记得没错的话是在《伤寒例》中,不是《伤寒论》,好像是王叔和撰写的,其中掺入了其个人不少的主观观点,同样在《金匿》他也画蛇添足。
现在所有经典的始祖皆出自仓公的藏本。仲景还是遵从九卷阴阳大论的,这个比内经还早,因为在内经成书之前就是以九卷和阴阳大论之类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伤寒论可以说并没有偏离内经。其医理也没有偏离。哪怕是脉法,序言也说过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之类的话,说明仲景还是遵从内经诊病法的。最早不是只诊寸口脉,而是很多个脉都要诊断。后世为了简化,全在寸口上做文章了,二十八脉到甚至自创名词的各种脉,所以才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情况。
上面说的关格的定义是内经原文,你是尊崇内经原文还是自己的理解?
尺寸俱浮,那双关必沉。这种情况就是阴阳不交,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情况。至于阴阳脉到底是什么?它可能是寸口、人迎,可能是右、左手,也可能是尺、寸,也可能是寸口脉、趺阳脉。当然,还可能是脉象的性质。
辨脉法: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这说明阴阳脉同样程度的浮大而濡,叫缓脉。而阴阳脉就是后面说的脉的性质,正好解释了前面这句话。
嗯,而且仓公也说了,他只治疗色脉符合医书上条文的病,不符合的就不治(因为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原因生的病,怎么治也不知道),所以治愈率非常高。那些病在现在(以后世医学和现代医学)看来,不像是什么轻病,至少比较古怪。仓公的医书原本是看不到了,他的那些理论应对的病应该也是有限的。古人容易死,所以秘而不传的应该是都是记录重病怪病的医学理论或治疗方法。这从后世秘方的传播就可见其渊源了。所以,早期仓公所有的医书中 记录的应该是这类。对,现在的内经当然不是最先的内经,我早我说最早的内经已毁于战火,现之内经是宫中太医所撰。
你看,现之内经有长针导气,这可比仓公要先进,仓公史记中见积基本上的不施救的,对他来讲是元法医治,是设备没有,针导所用的长针,以及各种针具的描写,在西汉还没达到这的水平,到了东汉才有。
你错了,仓公的那些书重在医理,若能传下来中医何致于此,理明白了,工具方法在不断的改进,以前的不治之症也会因为设备提高而突破,嗯,而且仓公也说了,他只治疗色脉符合医书上条文的病,不符合的就不治(因为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原因生的病,怎么治也不知道),所以治愈率非常高。那些病在现在(以后世医学和现代医学)看来,不像是什么轻病,至少比较古怪。仓公的医书原本是看不到了,他的那些理论应对的病应该也是有限的。古人容易死,所以秘而不传的应该是都是记录重病怪病的医学理论或治疗方法。这从后世秘方的传播就可见其渊源了。所以,早期仓公所有的医书中 记录的应该是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