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11/09
- 帖子
- 1636
- 获得点赞
- 519
- 声望
- 113
数千年来,阐发和注解《伤寒论》的书非常多,但大多都是自己的臆想推测,甚至不少还试图改变条文,以附会自己觉得满意的解释。这种现象正是导致伤寒论无法真正学会,导致认为伤寒论只是临床记录,与内经理论无关,导致中医黑认为中医是玄学迷信,因为他们(指中医)自己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左右逢源,没有一条逻辑链。
实际上,如果有心,我们仔细去思考文字,就会发现里面的概念,根本就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条文之间是存在内在逻辑的,而非随意堆砌。许多初学者妄图用现代白话含义去理解条文,甚至自己随意敷衍解释——全然不顾古人惜墨如金的习惯,就自动忽视某些条文字词,认为是废话或多余的话,然后附会自己的理解——这才是理解伤寒论的最大障碍。
当然,至于里面的用药组方与配比,那也不是随便所做。现代很多科研实验研究表明,经方配比数的效果(针对条文病症)是最佳的,药方最重要的是比例。例如五苓散: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朮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按照很多人(包括论坛里不少人)对于药物用量的想法,都是个大概,没啥绝对。为啥泽泻就偏要多出六铢?写成一两多好?还方便称量。猪苓白术茯苓也是,写成半两多好,非要搞那么复杂?还有更多例子,这里不再列举。
之前讨论大青龙汤组成配比,跟麻黄汤用量为啥不同,论坛有人非得争论这就是个大概数,不必较真。所以这就是中医黑所说的糊弄了,自己弄不明白就糊弄过去,无视。他们眼中,中医理论就是这样不严谨,随意发挥,难怪被人骂是骗子。
实际上,条文中有非常多让人疑惑的问题,但古往今来大部分人都是自动无视,仿佛条文中某几个字只是可有可无而已,自作聪明。这些问题可以说只有小学生才能提出来,为什么?因为我们思维僵化了,固化了,适应了历代注解,回避一些难题。当你把自己的大脑放空(就好比公乘阳庆让仓公尽去所学,然后传之医书一样),用小孩子最朴素自然的认识方法去思考伤寒论的条文,就会提出这些疑问。
下面记录一些网上讨论比较多的问题,实际上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里面就藏着真正理解《伤寒论》的线索。
实际上,如果有心,我们仔细去思考文字,就会发现里面的概念,根本就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条文之间是存在内在逻辑的,而非随意堆砌。许多初学者妄图用现代白话含义去理解条文,甚至自己随意敷衍解释——全然不顾古人惜墨如金的习惯,就自动忽视某些条文字词,认为是废话或多余的话,然后附会自己的理解——这才是理解伤寒论的最大障碍。
当然,至于里面的用药组方与配比,那也不是随便所做。现代很多科研实验研究表明,经方配比数的效果(针对条文病症)是最佳的,药方最重要的是比例。例如五苓散: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朮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按照很多人(包括论坛里不少人)对于药物用量的想法,都是个大概,没啥绝对。为啥泽泻就偏要多出六铢?写成一两多好?还方便称量。猪苓白术茯苓也是,写成半两多好,非要搞那么复杂?还有更多例子,这里不再列举。
之前讨论大青龙汤组成配比,跟麻黄汤用量为啥不同,论坛有人非得争论这就是个大概数,不必较真。所以这就是中医黑所说的糊弄了,自己弄不明白就糊弄过去,无视。他们眼中,中医理论就是这样不严谨,随意发挥,难怪被人骂是骗子。
实际上,条文中有非常多让人疑惑的问题,但古往今来大部分人都是自动无视,仿佛条文中某几个字只是可有可无而已,自作聪明。这些问题可以说只有小学生才能提出来,为什么?因为我们思维僵化了,固化了,适应了历代注解,回避一些难题。当你把自己的大脑放空(就好比公乘阳庆让仓公尽去所学,然后传之医书一样),用小孩子最朴素自然的认识方法去思考伤寒论的条文,就会提出这些疑问。
下面记录一些网上讨论比较多的问题,实际上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里面就藏着真正理解《伤寒论》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