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11/09
- 帖子
- 1636
- 获得点赞
- 519
- 声望
- 113
基于你的描述,感觉烘热,出汗也热,这个是身体无法存贮阳气的原因,因为阴气不足。但怕风怕冷,只是因为阳随汗走,身体内阴气不足收住,血液不得行达肌表以补充热量。结合你前面说的脉浮,很大概率没错。也就是你有表证的症状在,但不是单纯的表证,里还有积——不然的话,不可能出汗如此之久没问题,而且还不渴。我认为,这种“积”可归结为一部分是你本身小时候胖及后来多囊的体质底子,另一部分是之前的滋阴药吃多了的原因,剩下一部分就是激素的累积。
汗和吐以及尿其实有点类似,都是身体排出废物的一种方式,其实水本身只是作为媒介。身体水多了,不会是通过出汗来排,而是通过尿。因此汗多并非身体想要排水(因为前面也论证了,不是排湿气)。但这里存在一个疑问,是不是因为体内有实热所致,这个需要详细确认,网上很难搞清楚,因为有时候病人自己都说不清楚。但实热怎么会长达三年之久?阳病多急猛,短时间内要么死,要么被误治转入三阴。所以即使有实热,也要搞清楚为何三年久汗无碍的问题。
如无实热在内,对于烘热、出汗、肤凉怕冷的问题,用灵芝生脉饮(生脉饮的组成须用人参而非党参)加桂枝龙骨牡蛎汤可缓解,但还需打通脉络(桂枝茯苓丸之类),不然只是扬汤止沸。
灵芝适合虚劳身体,特别是慢性病,久病患者,书上说补气血,其实那只是结果,它本身不直接补气血。总之它有利于药物在虚者体内发挥作用。生脉饮中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五味子协同止汗,麦冬用于补水。
桂枝龙骨牡蛎汤,有桂枝汤组成在内,它不仅调和营卫,使得血液充肌肤;而且龙骨安神还能消除植物神经紊乱,牡蛎也有一定软坚化结功能,更多的是它们往下走(所以书上说成是敛汗、潜阳、固精功能)。这个方子是厥阴药,调肝的。
桂枝茯苓丸,也有的人建议用血府逐瘀汤。其实二者还不太一样,后者比较杂,补气滋阴活血化痰等药都有(除了少数情况,大多没啥明显效果)。但桂枝茯苓丸有个问题,它偏于活血,不补血。对于那种气血虚弱而有积聚的,必须要配以藏红花、鸡血藤、三七这类药。
若有实热在内,那就比较麻烦了。方子又不一样了,特别是酸、苦味、辛味的药物比例,需要根据情况不断调整(无成方可用,须加减化裁)。
汗和吐以及尿其实有点类似,都是身体排出废物的一种方式,其实水本身只是作为媒介。身体水多了,不会是通过出汗来排,而是通过尿。因此汗多并非身体想要排水(因为前面也论证了,不是排湿气)。但这里存在一个疑问,是不是因为体内有实热所致,这个需要详细确认,网上很难搞清楚,因为有时候病人自己都说不清楚。但实热怎么会长达三年之久?阳病多急猛,短时间内要么死,要么被误治转入三阴。所以即使有实热,也要搞清楚为何三年久汗无碍的问题。
如无实热在内,对于烘热、出汗、肤凉怕冷的问题,用灵芝生脉饮(生脉饮的组成须用人参而非党参)加桂枝龙骨牡蛎汤可缓解,但还需打通脉络(桂枝茯苓丸之类),不然只是扬汤止沸。
灵芝适合虚劳身体,特别是慢性病,久病患者,书上说补气血,其实那只是结果,它本身不直接补气血。总之它有利于药物在虚者体内发挥作用。生脉饮中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五味子协同止汗,麦冬用于补水。
桂枝龙骨牡蛎汤,有桂枝汤组成在内,它不仅调和营卫,使得血液充肌肤;而且龙骨安神还能消除植物神经紊乱,牡蛎也有一定软坚化结功能,更多的是它们往下走(所以书上说成是敛汗、潜阳、固精功能)。这个方子是厥阴药,调肝的。
桂枝茯苓丸,也有的人建议用血府逐瘀汤。其实二者还不太一样,后者比较杂,补气滋阴活血化痰等药都有(除了少数情况,大多没啥明显效果)。但桂枝茯苓丸有个问题,它偏于活血,不补血。对于那种气血虚弱而有积聚的,必须要配以藏红花、鸡血藤、三七这类药。
若有实热在内,那就比较麻烦了。方子又不一样了,特别是酸、苦味、辛味的药物比例,需要根据情况不断调整(无成方可用,须加减化裁)。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