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喝风寒感冒颗粒,其他的药就不要喝,反正也没效果不是?若辅以确认: 大热天的口不甚渴,喝水不多,或不喜冷饮, 那么就是表证无疑,那么可以喝风寒感冒颗粒。
从症状轻重变化的时间规律,可印证肝胆气郁血瘀是核心病机。
其实舌象上已经说明这是个情志郁结所致的病了:
一、舌体的紧张度较高,呈棒状,提示肝气不舒;
二、舌面中间一道裂纹,提示郁热伤了肺胃肾阴;
三、舌尖舌边有不少紫红色斑点,提示血分瘀热。
如果能在疏泄肝胆痰热瘀滞的方药中,加杏仁和牛蒡子之类的宣肺利咽药以佐金平木,或可获效。
============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教授用疏泄肝胆加宣肺平肝之法治愈一位症状晨起严重下午好转的情志病患者的验案(摘自60集纪录片《黄帝内经》{医理篇}〈阴晴圆缺〉第13-17分钟):
你自己实践了再来反驳也不迟吧?正好最近治过两例类似症状但大便正常的,用的是抗病毒口服液。原理搞伤寒的人恐怕看不懂。胃热不一定宜用寒凉直折吧。
早上少阳之气生发不力,所以清涕、鼻痒,体表一派寒象,体内郁热心烦、干咳,当“火郁发之”,升阳散火之法为主。
前医诸方乏效,我觉得是因为其解太阳而未疏少阳,忽视了半表半里的郁阻瘀滞,同时宣通肺气的力度不够。
“火郁发之”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面说的。你自己实践了再来反驳也不迟吧?正好最近治过两例类似症状但大便正常的,用的是抗病毒口服液。原理搞伤寒的人恐怕看不懂。
你那么确定他是火郁?那什么是火郁?火郁往哪儿发?火性炎上,上焦堵塞,出路在哪儿?火郁发之,那是伤寒,不是温病!不要两下里搞混了!而且,火郁发之,是需要慧眼和技巧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基本方法不用,反而讲求火郁发之另类治法,呵呵!
我的观点里面早就说过,当火气煎灼津液成痰成瘀,堵塞经络,气血流通不畅的时候就会出现寒象!他所谓的寒象仅仅是中焦热盛,迫使上焦体液不能吸收入血液而回流心脏。减弱中焦热势,自然诸证减缓。当然,吃寒凉的食物不可能兼顾太多病症,但适量的寒凉至少能止住流鼻涕,咳嗽,再控制得好,还有止泻的作用。不过,稍过量就会腹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医尤其如此!
看到是武汉的,多说 几句!
你没搞错吧?阳郁的代表方是张仲景的四逆散!李东垣只是发挥了一下,还是专门的火郁脾胃的发挥!“火郁发之”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面说的。
“火郁之证”不是伤寒病,而是内伤病。以脾虚血虚为基础,再加过食寒凉而阳气被遏,阳伏脾中所致。若郁热外发,则停于四肢肌表而皮肤发烫,若郁热上壅,则结于咽喉而红肿疼痛。
治疗“火郁之证”的代表方[升阳散火汤]出自于补土派大医李东垣的《脾胃论》和《内外伤辨惑论》,现代广泛运用于咽喉疼痛、慢性腹泻、非感染性持续发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唉,还是说清楚一下吧!免得不明真相的人又被带沟里去了!
伤寒的火郁发之,用的是发散药物,如:四逆散用柴胡,升阳益胃汤里的防风羌独活柴胡,升阳散火汤里的柴胡防风荆芥等等,主要还是水湿为患,升阳散火汤有局部的痰所以用到祛痰药清热药但身体大部分还是以水湿为主的,所以温阳补气将身体里面大部分的水湿转化为津液来中和这个局部的热,最后达到阴阳平衡的病愈状态。而内热素盛的人体表和上焦几乎被痰瘀占实,拿什么去升阳?
楼主的这个案例并不属于上述几种,从舌象来看,肺部痰阻干咳,胃部火烧一样的,舌体前部厚实,中心位置有凹陷,这就是明显的痰阻内热,散热不畅,上述的升阳---只能中焦的阳气往上焦升,上焦本身被痰所阻,不是水湿哦,再怎么升也升不上去。何况楼主还有长期腹泻的症状,很明显的下焦表现阳虚,所以这个阳气不但不能升反而应该降!阳气下降,吸收肠道多余的水分并使其上承,既能生化津液中和中焦的热,还能使其阳气从下焦随津液而上,从而达到阳随津升的目的,这叫做先降后升,有降才有升!只顾着生理的升阳,不顾患者身体条件的升阳有什么意义?是哦,阳气直升最后还会引动肝火,肝火一动诸证蜂起,弊病不是一般的多!只有阳随阴升才能化痰开窍,上下同治,整体兼顾!又是阴阳的奥妙了,这也是多方治疗,效果甚微的原因了。
既然是要先降,那么升散的药物就在禁例,尤其柴胡!所以有柴胡的方剂一律不合适。看看楼上用了多少?
算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强求不得!
你没搞错吧?阳郁的代表方是张仲景的四逆散!李东垣只是发挥了一下,还是专门的火郁脾胃的发挥!
伤寒方是怎么治杂病的?
这就是看东西不看原文,总是看别人的论述的结果!凡事不求甚解,东拼西凑,人云亦云罢了!
真的聊不下去!
升阳散火汤,治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又有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并宜服之。
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此阴盛阳虚之证。大法云,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
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且其人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脉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此阳气衰弱,不能生发,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脏气法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然则奈何?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今立治始得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