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败案一则】半夏瓜蒌薤白汤

王孟英治痰核心标配就是半夏竹茹,当然也离不开连芩栀等清热药。
看来你是看过王氏医案的了。
温病里面没有什么标配不标配,因为不像伤寒方那样几个主要的药物就能起效,温病里面你只用这些所谓的标配的话是没有效果的,必须是综合考虑,药物比例合适才会有效。所以很多人用伤寒的方法看温病的方子,以为只用其中主要的那几味药物而不懂全盘考虑的话,也是会失败的。而且,更加奇怪的还在于,他用的不对没效果,反而怨怪温病的理论不对。呵呵,这种逻辑是真不敢苟同啊!
王孟英治痰有很多方法,半夏竹茹只是其中之一种,还有杏仁,瓜蒌,贝母等等。
王孟英很注重补水,他创立的方子就不说了。经常看到他说用芦服(萝卜),海蜇马蹄等煎汤代水煎药的,还有他将西瓜称之为天生白虎汤,将蔗汁称之为天生甘露饮,清胃火充胃液才能补充阴液留存阳气(存一分阴液就多一分阳气,阴液匮乏阳无所附),挽救危症,除了伤寒的补中健脾之法这也是一种顾护中气的方法。
如果你看他的医案,不注意这些细节,也是白看的。
 
一般都不愿意说自己失败的案例,而您却勇敢言之。为您点赞! :080:
能够面对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定能走向成功!
:076::077:
 
王孟英的医案,不知道是气运/地区的原因还是别的缘故,总觉得和现实临床 所遇非常不符。简单的比如柴桂麻葛我是一天没有断过;今年我就碰到两例气阴两虚,舌色绛红的。其中一例用补阴药喝一副就觉得胃不舒服,吃饭没有了胃口。但是脾胃虚寒,齿痕胖大舌却无日不见。
 
  王孟英的医案,不知道是气运/地区的原因还是别的缘故,总觉得和现实临床 所遇非常不符。简单的比如柴桂麻葛我是一天没有断过;今年我就碰到两例气阴两虚,舌色绛红的。其中一例用补阴药喝一副就觉得胃不舒服,吃饭没有了胃口。但是脾胃虚寒,齿痕胖大舌却无日不见。
  
  气运、地区的差别恐怕在其次,清末乱世平民的饮食水平、运动量与如今天差地别!!
  就像今年年初武汉疫情寒湿证为主一样,与不少中医用五运六气推导出来的“火毒”相去甚远。
  
  一个时代、一个地域造就属于他那个时代和地域的明医。
  一个时期和地域的医疗经验是不能机械的照搬到另一个时期和地域来用的!!
  所以要坚持辨证论治、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王孟英的医案,不知道是气运/地区的原因还是别的缘故,总觉得和现实临床 所遇非常不符。简单的比如柴桂麻葛我是一天没有断过;今年我就碰到两例气阴两虚,舌色绛红的。其中一例用补阴药喝一副就觉得胃不舒服,吃饭没有了胃口。但是脾胃虚寒,齿痕胖大舌却无日不见。
  
  还有一个影响证候分布的重要因素:患者的就医习惯,即什么样的患者会找什么样的医生看病?
  
  当今中医门诊量只占医疗总门诊量的16%左右。
  初发病的实证的患者可能看西医的居多,疗效不佳多次碰壁之后变为实多虚少之证的人可能会到大医院中医科看病。
  辗转诸院、久治不愈、虚证已成的患者可能才会考虑到私人诊所和民间医生那里碰碰运气,于是让医者觉得“原来这就是某某病最主要的证候类型啊”,但事实并非如此!

  王孟英那个时候的人生病了,没有大医院可跑,要追名医专家的话,正好追到王孟英这里来!
  所以王孟英所见的急性病、危重病、初发病、实证病很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孟英的医案,不知道是气运/地区的原因还是别的缘故,总觉得和现实临床 所遇非常不符。简单的比如柴桂麻葛我是一天没有断过;今年我就碰到两例气阴两虚,舌色绛红的。其中一例用补阴药喝一副就觉得胃不舒服,吃饭没有了胃口。但是脾胃虚寒,齿痕胖大舌却无日不见。
还有一个原因是你没看懂!就像我以前说的,你用伤寒的思维看温病的理论和医案,那是一看一个错!还是别纠结了。
柴桂方不断?你是缺了吃的,还是少了穿的?需要这么提升阳气?难道不是你体内阳气的升降通路出了问题,不能自主提升么?
伤寒方,尤其升散类的,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这本身就不正常,你都不奇怪的吗?为啥张仲景用就是一剂知二剂已,而你需要不断的用药,一停就不行?
只能说你自己都感觉不到自己服药后有啥反应了,因为柴桂方服后形成的痰瘀已经把你的神经传导给阻断了!你所谓的升提只能是耗尽真阴而升提,阴液携阳而升,阳气随阴而降。
你所碰到的所谓的气阴两虚不能用寒凉药物的案例,是因为你的用药配伍有问题所以无效,(也就是说你辩证对了但用药还差点)不是脾胃虚寒,而是脾胃被痰瘀所占功能低下。相关的理论我的帖子里早已说过了。
 
王孟英的医案,不知道是气运/地区的原因还是别的缘故,总觉得和现实临床 所遇非常不符。简单的比如柴桂麻葛我是一天没有断过;今年我就碰到两例气阴两虚,舌色绛红的。其中一例用补阴药喝一副就觉得胃不舒服,吃饭没有了胃口。但是脾胃虚寒,齿痕胖大舌却无日不见。
还有,你提到的服凉药后胃不舒服的案例。一般来讲是先调肠胃,否则影响药物的吸收,但按照伤寒法用四君类的方子是基本无效反而有害的,所以这又是一个悖论。
 
还有一个原因是你没看懂!就像我以前说的,你用伤寒的思维看温病的理论和医案,那是一看一个错!还是别纠结了。
柴桂方不断?你是缺了吃的,还是少了穿的?需要这么提升阳气?难道不是你体内阳气的升降通路出了问题,不能自主提升么?
伤寒方,尤其升散类的,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这本身就不正常,你都不奇怪的吗?为啥张仲景用就是一剂知二剂已,而你需要不断的用药,一停就不行?
只能说你自己都感觉不到自己服药后有啥反应了,因为柴桂方服后形成的痰瘀已经把你的神经传导给阻断了!你所谓的升提只能是耗尽真阴而升提,阴液携阳而升,阳气随阴而降。
你所碰到的所谓的气阴两虚不能用寒凉药物的案例,是因为你的用药配伍有问题所以无效,(也就是说你辩证对了但用药还差点)不是脾胃虚寒,而是脾胃被痰瘀所占功能低下。相关的理论我的帖子里早已说过了。
这个年头高科技,冰箱空调,带来给人体的寒凉的危害,饮食生冷,空调败温不可不查
 
这个年头高科技,冰箱空调,带来给人体的寒凉的危害,饮食生冷,空调败温不可不查
你怎么不说肉蛋鱼禽+海鲜胡吃海塞呢?
考虑问题要全面好不?
 
你怎么不说肉蛋鱼禽+海鲜胡吃海塞呢?
考虑问题要全面好不?
对啊海产品基本都属于寒性的而且很滋腻,鸡蛋这东西也是偏寒的,鸡子一枚,黄连阿胶汤里的,建议你看下徐文兵版的黄帝内经出自白云观的三申道长和全真教的张志顺道长,道家学说才是真正的中医大纲,他这个版本是道家玄隐遗秘,他那个版本是在文革时期保存下来,其他版本都属于后人意会不靠谱。阳气决定一个人的活跃程度,有一份阳气便有一份生机。阳间活人,阴间死人,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可想而知阳气是多么重要,寒凉药也只是在正气不需邪气盛的阶段用用,所谓的正气还是真阳
 
最后编辑:
对啊海产品基本都属于寒性的而且很滋腻,鸡蛋这东西也是偏寒的,鸡子一枚,黄连阿胶汤里的,建议你看下徐文兵版的黄帝内经出自白云观的三申道长和全真教的张志顺道长,道家学说才是真正的中医大纲,他这个版本是道家玄隐遗秘,他那个版本是在文革时期保存下来,其他版本都属于后人意会不靠谱。阳气决定一个人的活跃程度,有一份阳气便有一份生机。阳间活人,阴间死人,可想而知阳气是多么重要,寒凉药也只是在正气不需邪气盛的阶段用用,所谓的正气还是真阳
呵,你还是把你的胃下垂治好再来讲吧!
 
韦某,男,67岁。2008年2月1日来诊。
主诉:胸闷心悸伴夜不能平卧时作7个月。患者7个月前突然出现胸闷心慌,夜间不能平卧,喘憋不适前往乡镇卫生院诊疗,查心电图示:心率70次/m i n ,心律不齐,房早,室早,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房早,室早,并给予盐酸普鲁帕酮等口服抗心律失常,后时有复发,劳累后诸症加重。
刻下:胸闷不痛,心慌,远行、劳累后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常憋醒,动辄汗出,汗出后全身发凉,气短,乏力,胃纳差,无食欲,腹胀,睡眠极差,二便正常。查:神情萎顿,面色萎黄无光泽,双下肢不肿,舌体胖,舌质淡,舌苔白腻罩黄,脉浮缓,时有一止。心率58次/m i n ,未心脏听诊。
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房早,室早,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诊断:胸痹,痰浊痹阻胸阳。

治则:豁痰宽胸,拟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瓜蒌15g ,薤白15g ,制半夏15g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6g ,煅龙骨15g ,煅牡蛎15g ,生姜3厚片,小红枣5枚,水煎服,1次煎透,日1剂,共5剂。嘱咐患者药后如自觉有不适则立刻告知。

二诊(2008年2月9日):患者诉说喝药第一口后即觉胃中极度难受,自己形容如同“喝盐卤”一般,心慌加重。但考虑正逢春节期间就未及时告知不适而忍痛喝完5剂。
刻下:诸症依旧,胃纳更差。查:舌苔转白厚腻,心率46次/m in 。拟二陈汤合平胃散化痰开胃。
制半夏10g ,陈皮10g ,茯苓15g ,厚朴10g ,苍术10g ,炒谷芽15g ,炒麦芽15g ,3剂,煎服法同上。

三诊(2008年2月10日):早晨患者电话告知服药1剂后胃中绞痛发作,极度难受,心慌胸闷喘憋加重,彻夜坐床未眠,手足无措。笔者闻讯百思不解,电话向老师请教,老师解释说这很有可能是一个人参汤证,舌苔厚腻是中阳不足造成的,于是立刻在药店购买附子理中汤(附片6g ,红参15g ,炒白术15g ,干姜10g ,炙甘草6g)3剂前往探视。
症见:患者神疲乏力,心慌胸闷加重,汗出溱溱,舌脉同前,心率36次/m i n 。笔者急取方中红参30g 隔水蒸20m i n ,并让病人随即服下,药后病人自觉方药可口,心慌气短渐平,全身有暖意,半小时后查心率42次/m i n ,脉搏转有力。由于患者对笔者失去信心,不愿再接受治疗,故劝其前往医院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行治疗。

按:患者以胸闷心悸为主,考虑按照“胸痹”进行辨治,初诊时见其伴有夜间不能平卧,舌苔白腻,胃口差,立刻想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同时动辄汗出,出汗后全身发凉,脉浮缓是桂枝汤证,心慌、汗出是龙骨牡蛎证,因此合方治疗。
不料药后患者极度难受,说明方证不对应。二诊时见其舌苔转白厚腻,很显然是痰浊证,考虑运用二陈汤、平胃散化痰除湿为治,然亦非的对之方。后经老师点拨后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条文中早就明言“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病有两种方证类型,偏实证的为枳实薤白桂枝汤证,而偏虚证的则为人参汤证。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患者神情萎顿,气短乏力,动辄汗出,均是一派气虚表现,是阴证,其舌苔厚腻是中阳不振,无力运化水湿所致,并非以痰浊内阻为主要矛盾,治疗时急当大补元气,而不能跌进消导妄施攻伐以再耗元气,对理气耗气之药尤须慎用。
患者服独参汤后病情转稳定说明药证对应。回顾反思,按照《伤寒杂病论》用药范例,人参多用于汗吐下之后的干枯瘦瘪、气阴大伤状态,吉益东洞《药征》亦谓人参 “主治心下痞坚、痞硬、支结也,旁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悸 ”,而该患者汗出较多,容易心慌,食欲不振,气短乏力,实质就是人参药证。
另外,通过本案误治,笔者发现汤药的口感是判断方证对应与否的重要参考,如若汤药口感较好,多提示方证对应,如若药后口感极差,则多提示方证不对应,甚至变证百出,本案即是明训。
脉象名。脉浮散无根,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中按渐空,重按则无。脉率和脉力不齐,主元气离散,胃气衰败,气血消亡,精气将绝,见于病情垂危阶段。
 
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继续。这论坛真好,真好玩儿。
 
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继续。这论坛真好,真好玩儿。
是啊!论坛真好,啥人都有!长见识吧?
那个人本不想理他的自己找上来的还骂人,你说这年头啥人都有吧!
给他缓解了症状,自己停药了出问题了就来骂我,你说要是给他治好了还不得追着杀了我?
上次看到他不知道在哪儿找来个方子说三七能治胃下垂,我记得我给他开三七的,然后现在想用补中益气加三七,可以想见的结果,哈哈。我就是想看个结果才去看了一眼,结果真的没让我失望啊!
这种人,我是绝对不接诊的了。
然后今天还跳出来,学了两年中医就在这指点江山了,呵呵,真是无语得很!
 
自己不识货还怪人,哈哈!
现在的人逻辑真奇葩!
不过我还是好高兴怎么办?忍不住的高兴啊!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还有一个原因是你没看懂!就像我以前说的,你用伤寒的思维看温病的理论和医案,那是一看一个错!还是别纠结了。
柴桂方不断?你是缺了吃的,还是少了穿的?需要这么提升阳气?难道不是你体内阳气的升降通路出了问题,不能自主提升么?
伤寒方,尤其升散类的,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这本身就不正常,你都不奇怪的吗?为啥张仲景用就是一剂知二剂已,而你需要不断的用药,一停就不行?
只能说你自己都感觉不到自己服药后有啥反应了,因为柴桂方服后形成的痰瘀已经把你的神经传导给阻断了!你所谓的升提只能是耗尽真阴而升提,阴液携阳而升,阳气随阴而降。
你所碰到的所谓的气阴两虚不能用寒凉药物的案例,是因为你的用药配伍有问题所以无效,(也就是说你辩证对了但用药还差点)不是脾胃虚寒,而是脾胃被痰瘀所占功能低下。相关的理论我的帖子里早已说过了。
麻桂柴葛我说的是日常诊务所开的方子。伤寒一派哪个不开这些方子?这些药首先作用不是提升阳气,而是开通,疏通气机。柴桂方麻葛方有时候根本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举个例子,有些风寒化燥的牛皮癣患者,组方里头麻黄15葛根80--100需要连开3--5个月才能把一身白皮去干净完。牛皮癣不淤堵?
 
麻桂柴葛我说的是日常诊务所开的方子。伤寒一派哪个不开这些方子?这些药首先作用不是提升阳气,而是开通,疏通气机。柴桂方麻葛方有时候根本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举个例子,有些风寒化燥的牛皮癣患者,组方里头麻黄15葛根80--100需要连开3--5个月才能把一身白皮去干净完。牛皮癣不淤堵?
哦,我对柴桂方没啥想法啊!
只是见过几例说用过无效或不适的患者。
对于燥,正治是湿或清来对付,伤寒派非要用柴胡麻黄来开泻。
固然开通之后,热跑出来了,但阴液也丢失了,所以我很担心患者的心和胃。
算了,道不同,不说了。
 
哦,我对柴桂方没啥想法啊!
只是见过几例说用过无效或不适的患者。
对于燥,正治是湿或清来对付,伤寒派非要用柴胡麻黄来开泻。
固然开通之后,热跑出来了,但阴液也丢失了,所以我很担心患者的心和胃。
算了,道不同,不说了。
温病药太轻,根本透不出去。越用润药越堵,外燥而内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