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论中枳实厚朴的应用

我在想这事,就是一个方剂的形成,是有内在道理的,比如经方有当归,我们说养血,养血药多了,为啥非得当归?
再比如,我们只看伤寒论的病情分析,不看后面具体方子,那么根据我们学习的中药学方剂学知识,你拟一方,能够和经方一样吗?恐怕不行!效果也和经方一样吗?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
所以我觉得把其中道理找出来,到底张仲景为啥这么用想明白,我们才会慢慢提高,尽管达不到他的水平。但是目前解释肯定不行,比如枳实厚朴,解释的时候是一块解释,功用类似,但是枳实方名中第一的重要地位,体现不出来啊。
 
包括阳气萎顿,我倒是也有更好的办法,主要是研究推理出药方来,实践检验一下!感觉现在很多方子,动不动几个月吃药,似乎有优化必要,就像鼻炎方,吃了以后,几副药就出粘痰,那样效果才理想。
形象思维有时很勉强,但是不能否认这种思维方式,不用这种思维,我觉得很难认识到药性的本质。
这方面内容还很多,以后慢慢讨论。
 
感觉原来研究保健品,偏离了方向,郁和湿气才是健康大敌,至于虚,没有多少人真的虚。
中国人生存环境太恶劣,压抑,原来民国时候,平均寿命36.我小的时候窝窝头,白菜帮叶子,然后参加工作几百块钱,而房价就像天上的云彩!
所以我觉得这才是研究方向。
 
这几天又想了想,用刺蒺藜细辛淫羊藿,辛燥去湿气,然后就像小青龙汤一样,过于辛燥当有监制之品,用山萸肉,毕竟刺蒺藜开破,遗精滑泄不宜。吃了挺舒服倒是。
然后我觉得长期抑郁,肝气不舒,长期必然肝体积变小,变硬,所以草木之品难以达到如此深度,所以准备加蜈蚣,因有毒,加鹿角胶,防止蜈蚣深入脏腑为害。
 
你的说的很好,说的是厚朴枳实,牵扯到其他了,枳实厚朴也没有说明白,


枳实厚朴,功用非常接近,但是,尽管接近也有细微差别,到底差别在哪里呢?我们一点点分析。
枳实是一种果实,膨大状,柔软,似乎外形更像腹部,但是腹胀一般用厚朴,比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而不用枳实,但是腹满又用枳实,比如枳实芍药散。
厚朴为树皮,挺拔而直,似人的胸部,但是胸中痞气,胸满,用枳实。
有时候枳实厚朴并用,比如枳实薤白桂枝汤,大小承气汤等等,并用也有区别,枳实薤白桂枝汤,为啥枳实就是君药,而厚朴和枳实功用相近就连方名也进不了呢?也就是作用佐药,不是很重要呢?以下分析,也是个人看法,不一定对,大家参考。
厚朴苦降肺卫之气下达于阳明,以降为主,枳实辛开阳明胃肠道之气,辛开就是扩张胃肠道,苦降是通行。两者作用机理不一样,功能非常接近是不对的。好好的看看本经与别录
 
嗯,应该我也是这个意思,没表达清楚。功用当中,什么痞闷胀满,在这么抽象表达的时候,无法在应用的时候精确区分,很容易搞错。
比如枳实功用当中也有消脹,实际情况不是,就是当用放大镜仔细研究的时候,对药性的描述出入较大。
 
我在想,很多糖尿病患者,舌苔是白厚的,可能就是湿气重,而郁又是湿气重的重要原因,原来我父亲住院的时候,有个老太太就是浑身无力,湿气困脾迹象明显。
三焦都被湿气所困,那就是上中下全部失守,上焦渴,中焦多食,下焦多尿,只要解郁祛湿应该可以治愈,上方中刺蒺藜入肝,淫羊藿入肾兼入脾,细辛入心兼入肺,对上中下湿气进行清理,加蜈蚣,虫类药善搜剔,善于钻土吗!可以把多年深入湿气搜出来。
也许可以治疗糖尿病也未可知。
 
中医有个比化验还好的办法证明方剂是否有效,就是吃了以后是否觉得舒服,药是祛病的,病去掉能不舒服吗?
因为风药分上中下三焦,所以我觉得上中用芍药山萸肉,下用金樱子,山萸肉因为忘在班上了,其他的一样一点嚼吧嚼吧冲下去,感觉确实很舒服,再多吃几次看看。
 
这几天感觉效果非常好,大约是这个比例,刺蒺藜细辛淫羊藿山萸肉金樱子2益智仁1,益智仁上能安神,中能健脾,下能固精。特别精神,有劲。
另外我治疗鼻炎的方子也有人在吃效果很快就有了!
 
忽略了一个大问题,我口臭,舌苔厚有点黄,便溏,明显应该芳香化浊,健脾,所以用山药20佩兰霍香各10。先把湿气去掉,再求补益方法。
 
突然想起个事情,吃了坏东西腹泻,浑身一点劲也没有,中医到底啥方剂,难道黄连一味吗?西医一般用黄连素。
但是显然不行,理法方剂,到底如何?
 
这个病不分身体好孬,也没有太大区别,就是拉肚子,吃了腐败的东西,灼热,水泻,腹痛。
黄连清热,味苦燥湿,显然是对证的,但是脾土失守,必须燥湿健脾,比如佩兰苍术霍香之类,但是这些药物轻浮而上 ,难以下达大肠而止泻,黄连不可不用,但是苦寒伤脾,更加脾虚。所以于此难以两全。
所以需加人参,与黄连药力下达止泻,然后再向上健脾,如此泻得止,脾得健而愈。因湿气津液难以滋养,故加山药,兼固大肠。
黄连6佩兰10霍香10山药20人参6苍术10炙甘草5.水煎服。
只是理论推理,没试过。
 
我一直舌苔厚,有时候黄,大便溏,并且特别臭,脾虚便溏,四肢无力倒是不明显,当然也不是吃坏肚子,所以上方不能直接用。脾虚健脾四君子汤,我觉得茯苓利水不假,有时发黄,湿中略有热,不是茯苓可以治疗的,所以上方黄连换成土茯苓。
土茯苓极为轻虚,入中上焦没有问题,味淡入脾,解毒是轻微的热毒,散漫之毒,也还没有到用大黄的程度。这几天试试看看有啥效果。
 
今天突然觉得,应该少用点吴茱萸,仿左金丸,吴茱萸引热下行,又能燥湿,口臭胃中热上熏所致,舌苔发黄热象无疑,多用辛温燥湿,增热,用苦寒之品,又没有理由,没有口苦便黄。看看效果怎么样。
 
发现还得用人参,因为燥湿健脾升,吴茱萸降火降浊气,方向相反,加人参,火气渐次而降,脾气渐次而升。
 
就这么个小问题,费了好大劲,还不行,不过也好,有困难研究了以后,才能有突破。
 
试了几次之后,感觉有点意思了,佛手,色黄,伸张之状,与舌苔黄相似,伸展有散开药力,加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水,湿气散开,寻一出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