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医案 慢性肾炎麻黄治疗

状态
主题已关闭,不接受新的回复。
细节不谈了。你喜欢看帖,我以前说的不少,可以看看,虽然都是些基本原则,但也是个方向。
 
  在中医的世界里面,凡膳皆药。一个人每天的饮食加药物构成了一个大合方。
  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姜附之类);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肥甘厚味)。
  楼主并没有进行饮食控制,每天主食肉类的摄入量都是按胃口来的,所以这么长期大量的吃麻附辛都没被“烧干”,药力化解这些滋腻的阴食去了,结果自然是加重湿热,病情不断进展。
初看《黄帝内经》确实一片茫然,在临症一段时间后,再回头重温真是另一片天空。内经自古以来是中医的最基础的东西,所有的中医学都 是在此基础上临床发展而来。气属阳,味属阴,气厚属阳中之阳,味薄属阴中之阴,内经把这些最基础的知识已经解释的相当清楚了,所以有些人把中医最经典的东西抛弃而去追求后人的所谓创新是不切实际的,那些所谓火神派,补土派等,有一定的价值,但并不能成为其就能因此而取代中医的筹码。读后世中医书籍只能吸取精华为已所用,而不能茫目跟风,如果这些派系能成为中医主流 ,早就成了,不用争论几百年上千年还在争。为什么说学中医需要悟性,如果悟性太差,思维太固化甚至顽固,最终会害死自己。不但他的理解有问题,学习也一条死胡同走到底,还大讲“创新”,孰不知其连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搞懂,就要想创新!尽信书不如无书,针对的就是这一类人。还有其一边用附子补阳,上火了不去思考为什么会上火,而立马用西药抗生素或者用清火药去压制它。。。。
 
单纯服用辛温燥热药就是容易上火,所以一般都要加少量的清热药纠偏。
说是那样我昨晚吃了小柴胡汤,然后又打了半天喷嚏,这个小柴胡里面就黄芩算清热药,吃了一包就打喷嚏了,不过说明这并不是普通人那种的简单情况,看看李可处方集就说了辛温药吃太多了,有可能有点肝火,不过用点柴胡加黄芩即可解决。不可用大量清热药。这是这病的特殊。若按常理治疗此病即会恶化,所以李可那主张即使上火了,也以为扶阳辛温药为主。原因这些上火的症状是轻微的症状,而病根是阳虚。所以重在辛温扶阳保住元气和阳气,切不可随意滋阴,一旦随意滋阴,之前吃的扶阳药将全部抵消了药效,病必然恶化
 
喻昌言,阴证转阳,万中无一,大用温热而虚火上炎,继续大温热即可诸病痊愈。一用寒凉大败真阳,其危旋踵而来。
如果按这个理论,正确的话,那楼主用抗生素的结果是这个所谓的转阳的症状好了,那我就想问问了,喻昌郑钦安的书都是胡扯的吧?
如果他们正确,那楼主还有可能是阴寒之证吗?
跳出来吧,别固步自封了,理一理逻辑吧。
 
所以读书在关节的辩证节点论述的地方,一定要下功夫。
 
所以我吃了一点黄芩就打喷嚏了,那是因为此病特殊,看着上火了,用一点黄芩都要打喷嚏,非常理可思。在李可那此病主张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为主,特意说了重用细辛,因为比病根源是少阴病,阳虚,普通人看病,只会看表面,所以看到上火就说要治疗上火,李可确不这样认为。他看到了病根在哪,所以与普通人观点不同
 
打喷嚏是鼻黏膜刺激,天气通鼻。一个地气通咽,没有外在寒热和头痛鼻塞的无表证感冒,你用表药,这结果正常。
如果你能把感冒信手拈来,你这病都不算事儿了。
 
这样就区分了高手和普通人,可看看李可的具体处理此病的方法。所以李可不愧是高手,若无此见识也不足出名了
 

附件

  • IMG_20210121_100237.jpg
    IMG_20210121_100237.jpg
    4.5 MB · 查看: 72
  • IMG_20210121_100257.jpg
    IMG_20210121_100257.jpg
    4.8 MB · 查看: 40
对于误伤阳气,导致的肾炎,李可他主张坚持扶阳,坚持用麻黄细辛附子汤贯彻治疗此病。通过实践,证明李可确实厉害,首先我吃了药病情好转,其次身体也明显好转,除了指标外已经和正常人一样了。这都说明李可思路正确,没有出现吃了药病情更严重。之前那些医生开的药,基本上吃一次就病情恶化一次,因为不懂此病,属于乱来,当然吃了药就恶化了
 
特别是我第一次找的那个人民医院的中医,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看到蛋白尿,不诊脉不辩证直接给我开了寒凉,小蓟饮子那类药,属于典型庸医,是在西医思路下用中药。所以看病如果人家不给你诊脉千万不要吃他的中药,因为这样的人,中医没入门,没诊断就开药了,很可怕的,吃了药痛苦的站不起来了,小病除外
 
用抗生素之苦辛凉平治好了。还要认为虚火。能大胆设想,但是能不能小心验证?虚火用苦辛不用甘寒或者甘温之类的话,能有什么后果呢?所以,不要局限在自己的知识里,现在获取知识这么方便,不能好好去查查什么是虚火吗?
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偏执看法而改变,这是我送给我女儿的话,也送给一些半同仁半病人的人。论坛里多数病人都有五志过极的状况。
五志过极说的好,人就是会容易走进惯性思维,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喜欢一条道走到黑,身体有问题的同时,神志多多少少都是会有点问题的,只是很少有人关注自己的情绪状况。
 
通过这个经历看到了李可的见识,证明了辩证论治,还是要抓住主要矛盾,而不是抓皮毛,很多人就会抓皮毛,所以见识能力都不足成为高手,所以高手少,不是没有原因的。其实此时开始上火,证明阳虚已经明显好转了,不然为什么之前能吃80多斤附子不上火?只有正常人吃多了附子才会上火。阳虚严重吃很多附子都不会上火。反而会很舒服。所以在吃了大量附子以后,阳虚这个病根其实已经开始扭转了,这会要做的就是彻底把指标治愈,在李可那说法是托邪外出。所以他要坚持麻黄细辛附子汤,从中医角度只有这样理解。现在感觉阳虚基本上症状没有了,如怕冷,体弱等症状已经基本好转了,这都是吃了几十斤附子后才有的现象早期是怕冷,体弱明显。
 
最后编辑:
楼主前面的一到三楼都没了,我还奇怪,怎么第一层变成南齐云了,后来想起来,我把楼主屏蔽了,不显示了,真是懒得看这种帖子啊,有时候在想,什么人得什么病,也许就是命吧。
 
所以阳虚患者真是终身没有冷饮吃了,这是少了一个口腹之乐了,虽然李可也没办法解决这个口腹之乐,足见中医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必要,要打破垄断,消除迷信,这是中医进步的前提,如果理论家横行肯定是中医日落西山了。很多人说高学历中医为什么不愿意看病去医院?那就是当教授错了,人家也说不了你,当了医生,你错了把病人治坏了,立刻就有人来找你算账了。所以医生难当,教授老师反而容易当一些,所以教授收入为什么比较低,很多人抢着去当,而医生很多时候收入比较高,愿意去当的比较少?那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怕医闹。也算有自知之明吧,这也是中医学院很多毕业生转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然每年中医学院最少毕业数万中医学生还不包括硕士和博士,为什么总中医医生人数连100万都没有呢?这期间还有师承人员加入。就是因为很多人知道能力不行,就改行了,在我们学校做了调查,硕士导师和大学讲师一般月收入4000到6000,,可是医生总收入一般不低于8000,如果在大医院最少12000。可是愿意当中医医生的依然相对少。社区医生除外
 
最后编辑:
梨是寒性的,而且是清热润肺的。金生水,分阴阳两方面去生的,少量的清热润肺可以把上焦的热量带到下焦补充肾阳,但是大量的清肺热就会使肾生寒气。而且从楼主的自述中可以看出,表象确实是肾阳虚,可是这个肾阳虚并不是真的阳虚而是上焦的阳气不能下降到下焦去化生相火,吃桂附地黄丸上火也很好的证实了这一点,所以第十三刀说得很对,这样子直接补肾阳是会引起心火的,因为肾水在上济心火的时候是需要阳气去鼓动上行的,而桂附的助阳会加多这个热量,并且堆积在心脏(可能还会传给脾),而且因为脾的容量有限所以这一部分的热量就从唇部显现出来(脾其华在唇)就是唇疹。再说回肺,因为肺为水之上源,滋阴润肺是可以增加体内水液的,而这个增加的水液除了带给肾阳气之外,还有化痰的作用,化痰就会通络,经络通畅自然气血流通,面色转好。而楼主的身体之所以会肾阳虚也是中焦阻隔,上下不通,上焦的热不能转化为下焦的相火去滋养命门真火,而下焦的水湿不能蒸腾上输即济心火,也就是形成了水火分离,阴阳分离的格局;当然下焦也有淤塞,不然不会尿有潜血。中焦阻隔最严重的地方在胆或胆经。要验证也不难,胆南星5克,丹皮10克即可,比吃桂附地黄丸舒服多了,也有一些人会上火,但是这个上火却是体内的郁热外透的结果,常规清热就可以了。这样结果才是身体自己运转,寒热两调,阴阳和合,才是真的恢复健康,否则就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症状此起彼伏。当然,要开出复杂的方子还需要详细的资料和信心,也并非这么简单的药味就能解决的,只是当做补肾阳的话还是可以的。总之,楼主是外寒内热兼有痰瘀的体质。
老帖子还是能学到东西的,真是这部分原理懂了,才能明白当时我用大剂附子为什么还是热不起来,减肥后突然呈现的阴虚症状是怎么来的。
 
初看《黄帝内经》确实一片茫然,在临症一段时间后,再回头重温真是另一片天空。内经自古以来是中医的最基础的东西,所有的中医学都 是在此基础上临床发展而来。气属阳,味属阴,气厚属阳中之阳,味薄属阴中之阴,内经把这些最基础的知识已经解释的相当清楚了,所以有些人把中医最经典的东西抛弃而去追求后人的所谓创新是不切实际的,那些所谓火神派,补土派等,有一定的价值,但并不能成为其就能因此而取代中医的筹码。读后世中医书籍只能吸取精华为已所用,而不能茫目跟风,如果这些派系能成为中医主流 ,早就成了,不用争论几百年上千年还在争。为什么说学中医需要悟性,如果悟性太差,思维太固化甚至顽固,最终会害死自己。不但他的理解有问题,学习也一条死胡同走到底,还大讲“创新”,孰不知其连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搞懂,就要想创新!尽信书不如无书,针对的就是这一类人。还有其一边用附子补阳,上火了不去思考为什么会上火,而立马用西药抗生素或者用清火药去压制它。。。。
如果按照你说的,温病把温阳散寒理论废除了,只有滋阴清热,那不是也该废除了吗?所以你不太懂中医,没完全理解内经,后世所创的方法其实都在内经中,自然伤寒和火神派还有其它学派的理论,都能在内经找到出处。这因为内经包括了所有的基本法。火神派属于创新派出现了,可是在内经也能找到出处的。所以说内经统领各派不算错,错的是只有滋阴清热理论就要代表全部内经涵义。这是不可能的,过去千年温病没有出现时,就有寒凉派出现了,经方也没有占据全部中医人的思想,同样寒凉派的思想为无法占据全部中医人的头脑,为什么这样多人坚持不同思想?其实这不过都是内经基本法的一部分而已,所以各得了一部分知识,没有全部拥有。
 
最后编辑:
又去煮了一副麻黄细辛附子汤,晚上且吃了看看。煮的原因我感觉吃了昨晚的药清热后,屁股骨头有点软,所以用点细辛,巩固疗效
 
老帖子还是能学到东西的,真是这部分原理懂了,才能明白当时我用大剂附子为什么还是热不起来,减肥后突然呈现的阴虚症状是怎么来的。
亏你爬了这么久的楼啊!:014:
 
我用的艾灸做温和灸就是大拇指一样粗,有图有真相?
 

附件

  • IMG_20210121_211106.jpg
    IMG_20210121_211106.jpg
    5.8 MB · 查看: 58
状态
主题已关闭,不接受新的回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