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少、水肿之肾炎,中医学认为是肾之“燥”。
《内经》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所谓肾之“燥”,以现代医学理念看,就是肾脏的过滤排毒功能下降了,从而使体内过多应排出的水液等,较难以尿的形式排出,结果继而潴留在各处皮肤之下,成为水肿。无尿少尿,故病在肾之“燥”。
肾脏的过滤功能为何会下降呢?
因流过肾脏的血流量不足,导致尿的形成过少、甚至全无。
麻黄、附子、桂皮,都是辛温之药,其主要作用,便是能大大加快循环血流,使流经肾脏实现过滤的血液量大大增多,由此增加排尿量,从而让体内不再潴留水液,达到正常。
另一方面,血液循环加快,也就使一些水液能以出汗的方式,从体表散发出去,由此也得以解表,消除风寒感冒。
车前草、茯苓的利尿作用,靶位不在肾,而是在膀胱。膀胱是储尿器,肾脏排出的尿液,是先流到膀胱。使尿液能有一个缓冲,不致直接由肾点点滴滴的排出,而是集合到膀胱后,再一并整体排出。
膀胱若有病变(例如发炎),出口不能正常关闭、或不能正常开启,则会或老是要尿尿,或难于排尿,发生胀痛。
车前草、茯苓、泽泻等利尿作用,是重于给膀胱解热(消炎),使其能恢复正常机能。
若不明肾与膀胱对排尿的各自作用,一味只知利尿,却不知利何处之尿,以治膀胱之药来应对肾之问题,无疑,是不会有效的。
但也要注意,解决肾之排尿困难问题,虽应用辛味之麻黄等,能及时消除病象。但,为何会发生流经肾脏之血流量会不足?才是该病的根本。所以,《内经》指教的是“急食辛以润之”,即治急之标,并非根除。
不过,能先解决标急问题,便获得了慢慢来细究“为何会发生流经肾脏之血流量会不足”根本病因的时间。
“为何会发生流经肾脏之血流量会不足”、或循环血流过缓的原因,有很多,各人可能的原因也会不同,需要慢慢体会、观察、思考。
自然,明白了这些病理,思考方向也就不是乱模索了,思考而得到正确的结果,也相对容易得多了。
上述文字,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