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八卦本义现代解

shenyvf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1/25
帖子
964
获得点赞
192
声望
43
目前的八卦概念主要见于《易经》,但易经是一本运用八卦进行人文预测的书,对于八卦单卦的本义及其自然之理,未加详细说明。可见八卦的发明者并不是《易》之作者。当然,目前《周易》的“易传”部分反倒有一些关八卦单卦来源的重要解说。只是,这些解说被不少人否认其对《易经》的相关性。
真的毫不相关吗?可离开“易传”的解说,谁能理解八卦?不能理解八卦,又怎能理解“易理”?《易》的通篇都是复卦,历史记载已经言明,先有八卦(单卦)很久之后,才被人演成六十四卦(复卦)。
因此,我就很有必要阐述一下八卦单卦的基本概念及其本义。
在宇宙中,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在不断变化着,也就是“易”。而这种变化,在自然的三维空间中就会形成三个发展方向。现代科学喜欢用立体座标系表达,古人则用“六合”(六经)表达:“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那么,“四方+上下”六条线(西方人将正负方向合并而成三条),便构成三维立体座标系,恰好将宇宙空间划分成八块(八个卦限),古中国人便称“八卦”:
.png

基于描述技术,古中国人无法象现代人这样画出清晰的立体图,但他们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们用以表达立体座标X、Y、Z轴的方式就是“三爻”。
比如,“易传”对这八卦的三爻便有着如下解释:“在天之道,曰阴曰阳;在地之道,曰柔曰刚;在人之道,曰仁曰义”。
也就是说,针对西方人称X轴、Z轴、Y轴的说法,古中国人则称“阴阳轴、柔刚轴、仁义轴”!
并且还认为,在宇宙发生过程中,这三轴并非同时出现,而是先有“阴阳”,后有“柔刚”,再有“仁义”。换言之,先天,后地,再人。
何谓阴阳?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说:“一切运动的基本形式,都是接近与分离、收缩与膨胀……一句话,都是吸引与排斥这一古老的两极对立。”显然,阴阳的基本意义就是基于物质基本力吸引、排斥所形成的内聚与外散动态。这导致宇宙自然体系最早出现是内外轴。比如,当一个原始星云开始引力收缩的时候,最初便是这种情况,除了内外,分不出上下方向和东西南北,现代科学称其为“各向同性”。
何谓柔刚?柔者曲伏,刚者上亢,所以“柔刚”轴就是“上下”轴。柔刚轴怎么会脱颖而出的呢?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原本“各向同性”的运动体系,靠近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引力系统,从而使得引力中心产生了偏移。请看下图:
太空火与地球火.JPG

右图是太空站失重环境下点燃的烛火,呈现各向同性的圆形;左边是地面上点燃的烛火,因热气升浮而呈现向上的火苗。
所以说,地道之“柔刚”出于天道之“阴阳”。虽然,“柔刚”也属于阴阳范畴,但沉降与升浮动态是派生的阴阳,而内聚与外散动态是本原的阴阳,固此特别强调。
何谓“仁义”?仁者谦退,义者勇进,所以“仁义”轴就是“前后”轴。前后轴又是怎么派生出来的呢?最常见的原因是生物的主动性。不主动的植物一般只有上下轴,没有前后轴;但特殊环境的植物也有前后轴(迎客松);而动物由于主动寻食,基本都有前后轴:
普通松与迎客松.JPG

犀牛.JPG

大凡动物,皆有前后轴,也包括人,这就是“仁、义”呵!
当然,特殊地说,非生物中,河流和风,因地势与能量的偏差,也能产生前后轴:
自然界的水循环.JPG

由此可见,宇宙万物的发展,皆逃不脱三轴方向。并且,无论是生物进化,还是刮风、流水,都与环境是否配合有关,环境配合才能成功,为“吉”;环境若不配合,风不能刮,水不能流,生物进化失败,为“凶”,这是符合物理定律的推理。《易经》不过是取此“八卦定凶吉”的自然原理,企图进行人文预测而已!是否“准确”,实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到这里,或许有很多易理学者会问:“凭什么说,八卦三爻是指立体三维,而不是“东西、南北、中央等等“平面方向“呢?
首先就是根据“易传”为“天、地、人”三道所描述的基本定义,如前所述——除了可定义内外、上下、进退之外,有何东南西北可言?根本不沾边!
其次,就是三爻与卦义的吻合度。若按三维方向来,是完全吻合的,这叫“逻辑自洽“;而若按平面方位来看,哪一爻可确定为南?那一爻可确定为北?那就乱扯了!
所以,卦象之中三爻的真实意义如下:
八卦三爻.JPG


现在就逐一分析八卦各卦的爻意组合,以正视听:
坎.JPG

“坎”的意思与“水”相通,水是收聚的;水是趋下的;大量的水向前流动成为江河。

离.JPG

“离”的意思与“火”相通,火是离散的;火是上升的;火依附固定燃料而烧,它是驻守的(并不向前流动);

艮.JPG

“艮”的意思与“山”相通,山是收聚的;山是上升的;山是驻守的(并不向前流动);

震.JPG

“震”的意思与“雷”相通,雷是离散的;雷是向下的;雷只打向固定的一处,它是驻守的(并不横向流动);

巽.JPG

“巽”的意思与“风”相通,风是收聚的(从大范围看,强风或风暴主要是辐合气流);风是向上的;风是可以向前流动的;

兑.JPG

“兑”的意思与“泽”相通,泽通常是坑坑洼洼、分散成一大片的(沼泽);泽是向下的;泽还可以向前流动;

坤.JPG

“坤”的意思与“地”相通,地是收聚的;地是向下的;地是驻守的,不能向前移动(古人不懂地球自转);

乾.JPG

“乾”的意思与“天”相通,天是离散的;天是向上的;天是可以向前流动的。
八卦三爻以此解释,则与卦意完全吻合。若不如此解释,无论怎样都无法逻辑自洽。可见八卦本意便是立体概念!若把立体概念误作平面,真理全失,焉得再有“科学的预测性“?古人并非没有错误,这是从文王就开始的重大错误,所谓“文王神课“,从古至今的实践,可见其伪之甚矣!
那么,中古之人为什么会将立体宇宙空间座标误以为平面呢?这是因为,上古时期也曾有人想画立体示意图,但画技简朴,缺管表达艺术,便以阳为上,以阴为下,画成了这样:
立体八卦.JPG

红色为阳卦,灰色为阴卦,近者为大,远者为小,是否一目了然?
但古人刻画粗略,传抄一久,大小远近就产生了混淆,于是变成这个模样:
伏羲八卦.JPG

大家看看,两个图形的基本方位是否仍然相同?左边,依次皆是乾兑离震;右边,依次皆是巽坎艮坤。误会就是这么来的!
而近代之人,因误生误,更是五花八门的算命方向,无不标榜为神算,可有验证乎?可有逻辑乎?
逻辑+实证是验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从古至今皆无例外,但凡违反逻辑实证的东西,无论怎样“神乎其神“,诸君切莫相信!
而古之八卦,原是上古中国人观察宇宙空间变化的立体座标系,属于宏观物理理论及其数学方法,早于迪卡尔数千年,至今仍有先进性,每个中国人都当引以自豪。切莫歪曲华夏祖先的重大成就!
 
最后编辑:
这是伏羲先天八卦。
易经,相传始于伏羲,成于文王。
 
最后编辑:
楼主此文属于猜测玄解、而猜测玄解附会从来无穷尽!易爻一开始就是六爻,属于天文, 源于“伏羲连山历”(后期升级为“神农归藏历”)的七山六谷,每一卦象,均有源于六谷,标示六阶的六爻,每一爻表示一日。远古先人,立圭测影,阳爻,对应“在天成象”的太阳归藏,阴爻,对应“在地成形”的圭影伸缩。 真实真理就是这样简单!
 
《周易》本来就是卜筮易,以及建立在卜筮易上的所谓义理易,这实际上是儒家的东西,《周易》全部的价值意义还抵不上一付扑克牌,除此外没别的文章可做。
 
楼主此文属于猜测玄解、而猜测玄解附会从来无穷尽!易爻一开始就是六爻,属于天文, 源于“伏羲连山历”(后期升级为“神农归藏历”)的七山六谷,每一卦象,均有源于六谷,标示六阶的六爻,每一爻表示一日。远古先人,立圭测影,阳爻,对应“在天成象”的太阳归藏,阴爻,对应“在地成形”的圭影伸缩。 真实真理就是这样简单!
非也,非也!
历史记载,周文王被囚居羑里时,将先天八卦“因而重之”,即通过重叠组合,使各卦由三个爻变为六个爻,推演成六十四卦。 虽然“文王之说”颇有疑问,但总归说明,六爻是由三爻演算而成,中国历史又怎会一开始就有六爻?
那么,为何先天八卦需要“因而重之”?
我前面已说,就事物在三维方向发展而言,无论是生物进化,还是刮风、流水,都与环境是否配合有关,环境配合才能成功,为“吉”;环境若不配合,风不能刮,水不能流,生物进化失败,为“凶”。这是符合物理定律的推理。
那么,怎样逐一推演事物与环境的矛盾、预后、转归?当然就需上下两卦“因而重之”!
上卦,代表主体系统;底卦,代表客观环境。上卦的三维发展方向,底卦全都不反对,为大吉;底卦若是一项反对,为小吉;底卦若是两项反对,为凶;底卦若是三项全反,为大凶!
举例来说:
(A)双乾卦是为大吉之卦。因为主体系统(上卦)三爻皆阳,它既要向外发展,又要向上发展,又要向前发展;而客观环境(底卦)也是三爻皆阳,既支持向外发展,又支持向上发展,又支持向前发展!所以批文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而不息”——莫要辜负大好机会!
(B)上乾下坤的否卦则正好相反,主体系统(上卦)三维皆阳,都准备发展;而客观环境(底卦)三维皆阴,全都反对!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对于主体系统来说当然便是大凶!
(C)上坤下乾的泰卦也很有意思。主体系统(上卦)三爻皆阴,三个方向皆不愿发展;而客观环境(底卦)三爻皆阳,鼓励任何方向的发展!若按现代人来说,这主体系统“实在没出息”!但按古代人来说,这样的主体系统却是“安之泰然”,毫无危险。所以,如今看来,所谓“否极泰来”无非“转危为安”而已,并不算得“好运”?
其它各种复卦,皆可以此类推!不信试试?
并且,只有据此解卦,才算真正掌握易理精髓,也才是真正的“大道至简”,“一窍通而百窍通”!
所以,我们这个世界不是“神秘的”,而是真实的。
正因如此,物理学就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放之四海而皆准。用物理眼光看《易》,无非古中国独特的系统论而已!其独到之处,在于系统与环境的三维拓扑,这便是全部“数术”的真谛……
 
天地否卦:天在上,地在下,是天地隔绝,不相往来,故成痞卦。
地天泰卦:坤柔在上,乾阳居下,乃天地阴阳之气相交和,万物生成,故表通泰状。
乾卦:天之运行恒古不变,永不止息。乾为万物之始,为阳,为父,为君。官人逢之,越级晋升。商人逢之,财多禄丰。家庭逢之,为贤能的父亲。
 
天地否卦:天在上,地在下,是天地隔绝,不相往来,故成痞卦。
地天泰卦:坤柔在上,乾阳居下,乃天地阴阳之气相交和,万物生成,故表通泰状。
乾卦:天之运行恒古不变,永不止息。乾为万物之始,为阳,为父,为君。官人逢之,越级晋升。商人逢之,财多禄丰。家庭逢之,为贤能的父亲。
这种说法不对,无非照本宣科而已。从中古开始,就已经失去八卦本义。”易“遂沦为算命之术,有何真理可言?“《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用得着谁在谁上么?”万物生长靠太阳“,天在地下,万物怎么生长?经不逻辑实证者,全为歪理。
 
非也,非也!
历史记载,周文王被囚居羑里时,将先天八卦“因而重之”,即通过重叠组合,使各卦由三个爻变为六个爻,推演成六十四卦。 虽然“文王之说”颇有疑问,但总归说明,六爻是由三爻演算而成,中国历史又怎会一开始就有六爻?
那么,为何先天八卦需要“因而重之”?
我前面已说,就事物在三维方向发展而言,无论是生物进化,还是刮风、流水,都与环境是否配合有关,环境配合才能成功,为“吉”;环境若不配合,风不能刮,水不能流,生物进化失败,为“凶”。这是符合物理定律的推理。
那么,怎样逐一推演事物与环境的矛盾、预后、转归?当然就需上下两卦“因而重之”!
上卦,代表主体系统;底卦,代表客观环境。上卦的三维发展方向,底卦全都不反对,为大吉;底卦若是一项反对,为小吉;底卦若是两项反对,为凶;底卦若是三项全反,为大凶!
举例来说:
(A)双乾卦是为大吉之卦。因为主体系统(上卦)三爻皆阳,它既要向外发展,又要向上发展,又要向前发展;而客观环境(底卦)也是三爻皆阳,既支持向外发展,又支持向上发展,又支持向前发展!所以批文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而不息”——莫要辜负大好机会!
(B)上乾下坤的否卦则正好相反,主体系统(上卦)三维皆阳,都准备发展;而客观环境(底卦)三维皆阴,全都反对!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对于主体系统来说当然便是大凶!
(C)上坤下乾的泰卦也很有意思。主体系统(上卦)三爻皆阴,三个方向皆不愿发展;而客观环境(底卦)三爻皆阳,鼓励任何方向的发展!若按现代人来说,这主体系统“实在没出息”!但按古代人来说,这样的主体系统却是“安之泰然”,毫无危险。所以,如今看来,所谓“否极泰来”无非“转危为安”而已,并不算得“好运”?
其它各种复卦,皆可以此类推!不信试试?
并且,只有据此解卦,才算真正掌握易理精髓,也才是真正的“大道至简”,“一窍通而百窍通”!
所以,我们这个世界不是“神秘的”,而是真实的。
正因如此,物理学就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放之四海而皆准。用物理眼光看《易》,无非古中国独特的系统论而已!其独到之处,在于系统与环境的三维拓扑,这便是全部“数术”的真谛……
呵呵,你的解释仍没离《周易》的巢臼,却忘了“易四义”的“日月为易”(有很多人故意说成“三义”,说明什么?)和“易迭三易”,脱离了六爻的本义,所以也就从来是众说粉坛,探求事物,需要求初求原, “羲皇画卦,不作纸上功夫”。从这种角度说,周易并非易经,是经周孔篡改重编过的产物,确切说是伪经。不过还是赞赏你的探索精神,“对于八卦单卦的本义及其自然之理,未加详细说明。可见八卦的发明者并不是《易》之作者”,能认识到此点,是很可贵的。

古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在这里我也解释一下“泰卦”和“否卦”,按照《周易》的解释,乾为天,坤为地,“否卦”的卦象符合其解,天在上,地在下,应该是“大吉之卦”,“秦卦”的卦象不符合其解,地在上,天在下,天地颠倒了,应该是“大凶之卦”,可见与《周易》的解释是相矛盾的。泰卦卦象“负阴抱阳”,卦义“冲气为和”,天上的“坤卦”阴气往下走,地上的“乾卦”阳气往上走,天地之气才会相交,阴阳二气才会相合,创生万物。否卦卦象“戴阳履阴”,否卦卦义是“散气不和”,天上的“乾卦”阳气往上走,地上的“坤卦”阴气往下走,天地之气不会相交,阴阳二气只能相散,不能创生万物。伏羲画泰卦和否卦为什么不是《周易》解释的乾为天,坤为地呢,依据是“浑天论”:天地浑沌如鸡子。泰卦,负阴抱阳的“抱”,不是说阳刚之地在阴柔之天的下面,而是说阳刚之地在阴柔之天的里面,天抱着地,正是天地皆圆的“浑天说”。如果天盖着地,就是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这就是“否卦”,卦象“戴阳履阴”,卦义“天圆地方”,天上地下,天尊地卑,这不是天文,只是儒教的东西,对应“君尊臣卑”,所以数千年来中国专制统治者所行的都是“否”道!我们站在地上,抬头看天,实际上这只是“天地表象”,而卦象揭示的是“天地本质”,所以古人立象以显意。

柔弱轻清之气,居外为天;内在本质是”坤“质,天的外在位置是”乾“位。因为天的内在本质,只有柔弱轻清,天的外在位置,才能居上而覆盖万物。刚强重浊之气,居内为地;地的内在本质是乾质,地的外在是坤位,。因为地的内在本质,只有刚强重浊,地的外在位置,才能居下而承载万物。

另外你说:”历史记载,周文王被囚居羑里时,将先天八卦“因而重之”,即通过重叠组合,使各卦由三个爻变为六个爻,推演成六十四卦。 虽然“文王之说”颇有疑问,但总归说明,六爻是由三爻演算而成,中国历史又怎会一开始就有六爻? “,但周易里的所谓“伏羲先天八卦”本身就是周孔为了统治需要而伪编过的,是炎黄之战后“绝地天通”的产物,又凭何“总归说明”呢?!易爻一开始就是“六爻”,我上帖很简短却已扼要说明!

学易要“三易”通晓(连山;归藏),“日月之易”是其要旨,易源于“天文”,并基此而“历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周易》已经背弃,愿意的话可以把其认作是易经的一部,不愿意的话可以干脆否定,弃之!各凭仁智耳!对了,无论是“伏羲连山易(历)”还是其升级版“神农归藏易(历)” 都是坤为首卦,决不是什么后儒附会的“连山”以艮首卦,都属以讹传讹。

下面我把源于张远山先生等观点的几篇辑文传上,愿意的话可浏览参考,博闻总是没错。
 
最后编辑:
呵呵,你的解释仍没离《周易》的巢臼,却忘了“易四义”的“日月为易”(有很多人故意说成“三义”,说明什么?)和“易迭三易”,脱离了六爻的本义,
另外你说:”历史记载,周文王被囚居羑里时,将先天八卦“因而重之”,即通过重叠组合,使各卦由三个爻变为六个爻,推演成六十四卦。 虽然“文王之说”颇有疑问,但总归说明,六爻是由三爻演算而成,中国历史又怎会一开始就有六爻? “,但周易里的所谓“伏羲先天八卦”本身就是周孔为了统治需要而伪编过的,是炎黄之战后“绝地天通”的产物,又凭何“总归说明”呢?!易爻一开始就是“六爻”,我上帖很简短却已扼要说明!

学易要“三易”通晓(连山;归藏),“日月之易”是其要旨,易源于“天文”,并基此而“历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周易》已经背弃,愿意的话可以把其认作是易经的一部,不愿意的话可以干脆否定,弃之!各凭仁智耳!对了,无论是“伏羲连山易(历)”还是其升级版“神农归藏易(历)” 都是坤为首卦,决不是什么后儒附会的“连山”以艮首卦,都属以讹传讹。
大凡主张一种说法,除了要有实证,还必须逻辑自洽。您主张某种失传之《易》,固然可以自娱。但用来立论与驳论,则需要实证和逻辑自洽。没有这两个要素,我不会当真。我也只是就事论事地谈“卦”,并非捧“易”。无论何“易”,离不开卦。一曰“极”,二曰“仪”,四曰“象”,八曰“卦”,这有个发展过程。人,总不可能没长腿先会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而万物穷变焉”,这一过程逻辑完整而自洽。所以,尊驾认为历史上一开始就有六爻,先于两仪四象八卦而存在,我不承认。
 
天地否卦:天在上,地在下,是天地隔绝,不相往来,故成痞卦。
地天泰卦:坤柔在上,乾阳居下,乃天地阴阳之气相交和,万物生成,故表通泰状。
乾卦:天之运行恒古不变,永不止息。乾为万物之始,为阳,为父,为君。官人逢之,越级晋升。商人逢之,财多禄丰。家庭逢之,为贤能的父亲。
天地否卦:天在上,地在下,是天地隔绝,不相往来,故成痞卦。
地天泰卦:坤柔在上,乾阳居下,乃天地阴阳之气相交和,万物生成,故表通泰状。
乾卦:天之运行恒古不变,永不止息。乾为万物之始,为阳,为父,为君。官人逢之,越级晋升。商人逢之,财多禄丰。家庭逢之,为贤能的父亲。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就泰卦而言,是说对的!对了,“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样标点断一下,有什么不一样呢?!
 
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卦象算的结果:知果决行,趋吉避凶。易经表明的自然法则为绝对真理,无一例外,如日月运行规律,不需要再去证实,。
没有什么真理是不需要证实的。逻辑+实证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没有例外。既使你焚香念咒之后,某个人的病好了,你也要指明二者之间的逻辑链,否则科学上不予承认。
 
大凡主张一种说法,除了要有实证,还必须逻辑自洽。您主张某种失传之《易》,固然可以自娱。但用来立论与驳论,则需要实证和逻辑自洽。没有这两个要素,我不会当真。我也只是就事论事地谈“卦”,并非捧“易”。无论何“易”,离不开卦。一曰“极”,二曰“仪”,四曰“象”,八曰“卦”,这有个发展过程。人,总不可能没长腿先会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而万物穷变焉”,这一过程逻辑完整而自洽。所以,尊驾认为历史上一开始就有六爻,先于两仪四象八卦而存在,我不承认。
归藏易早已出土,你看完我给后传去的几篇小辑文就知道了!“逻辑自洽”,就是我给你复的帖都已经达到了,学术没有自娱的,除非有的人年轻,喜欢标新立异,实际上这也没什么,反而表现了一种探索的勇气!至于你说的“历史上一开始就有六爻,先于两仪四象八卦而存在,我不承认”。也是惯常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而万物穷变焉”显然的认识论上的片面谬玄之说,不是吗?!改变一下思维定势,颠倒一下思考,有何不可,简从繁来,无繁焉言简!重重问一句“太极”何来?!来自“伏羲布卦”的整个过程,并非凭空出现的神喻或神示! 对了,再说明一下,“六爻”和“两仪”同时存在!一体双生不可分离,爻本身就是阴阳两仪,阴爻,阳爻还不显明吗?

而四象就是四方也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星宿(与“伏羲连山易”的东南西北“七山六谷”相对应),也是四季啊!正象上述所言,顺时针“坤卦”冬至(冬“终”也,也是迄始),“泰卦"春分;“乾卦”夏至,“否卦”秋分。没有春秋,焉有夏冬?!四季循环啊,四季岂有孤立存在的,没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焉有四季?!广义说,四季皆是“泰和之道”,很明白吧!

理论不可固执,任何成说也有其相对性;就是“太极”原理也是相对的,只适用于有限封闭的太阳系,而不能适用于“无垠”无极的宇宙,后者才是绝对。


“人,总不可能没长腿先会跑”,说对的!先弄清何为腿何为跑,好吗?!
 
最后编辑:
有人说,易经蕴涵辩证法,但辩证法无论是黑格尔的唯心还是还是马克思的唯物,都不失于哲学成就;《周易》是易经,但易经不止《周易》,无非占筮,老生常谈,历经数仟年,玄说玄解纷坛,卦辞爻辞,诸可主观任意发挥!说穿了,“太极”也好,“伏羲六十四卦”也好,本是天文历法,由古人立圭测影所得!但周孔伪编八卦和六十四卦,失序失义,以致失去天文历法原义!另外《周易》里的所谓“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已不能对应天文历法,实质上只是“记事本”,所以说“迎日推策”而非“分卦值日”,就好象我们现在习惯于每日在“日历”薄上记事一样,完了大家后人“智仁各见”,争个不休;就拿《周易》的卦辞和爻辞来说,每个人都可作出自已不同的解释,甚至也可形成自已的系统,实质上所谓周秦以后历代的所谓“易学”也正是这样做的,对任何事物的角度观点、观念,每个人都不一样!任何事物要求初求原,否则这套牵强附会把戏没什么意义,几千年来已经很滥,至多不过给江湖占卜算命增添了如簧之舌的凭据;雍牧也可从路上捡到的一根火柴棍或稻草,旁征博引、取象比类、借题发挥,写出个“丁、戊、己、庚、辛、壬、癸”洋洋洒洒文章来。老子说:道在尘埃,佛禅说:一花一叶一世界, 并非《周易》文王六十四卦才叫卦,我们不经意路上捡到的一根火柴棍或稻草,也是卦象,包涵形尔上、形尔下,可以演绎、分析、归纳,当然有一片飞羽或蝉衣更诗意,都可以从中找出不易、简易、变易、日月为易“四义”哲理来。

闲没事,看看《周易》是好事,但按雍牧的经验,找个通古博今的街头占卜老头,花几块小钱,看他演泽《周易》和八卦,更有趣味,更增加知识和了解古人的智慧,谁不懂辩证法呢,何况一个街头卜筮饱经风霜的老头?!知道《周易》“归妹卦”实质怎样的吗,无非是暗喻女方不怀孕,新婚又不见红罢了,可《周易》怎么说的:“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不是扯几八淡吗?!那个什么南怀瑾编撰的《周易今注今译》,胡说什么结婚之时,新娘的篮筐内没有采到祭菜蘋蘩,新郎在婚礼中行割羊的仪式时,羊也没有流血。反正就这一“妇妹卦”从来是众说纷坛,有说是出现这些不祥预兆,表示一切不会顺利的,同时又说只要内心纯正有品德,就会有圆满的结局,反正卜筮这东西,怎么发挥都可以。实际上妇妹卦爻辞只是周文王娶二女于帝乙之事的实录而对殷周关系的阐明,证明此卦卦名实即文王赴殷迎亲时占筮始定。什么卦辞“征,凶,无攸利”,是对归妹的告诫,强调女子出嫁须守正道,以柔顺为本,成为丈夫的贤内助,而实际上呢,因为政治婚姻“卦辞”是不讲婚姻而言战争。
 
最后编辑:
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卦象算的结果:知果决行,趋吉避凶。事先已知成与败,抓住时机,决定行动。天命可以由地理和人的行为来改变。东西南北是不变的地理位置,必须各归其位,长幼有序。人在易理的指导下,决定行动的时机。易经表明的自然法则为绝对真理,无一例外,如日月运行规律,不需要再去证实。社会上流行的姓名学是可以推翻的:同名同姓同笔画的人命运会不同,姓名学就不是真理,全在形上做分析,没从神上用功夫。诸葛亮,字孔明,亮字太高调,用孔明来把亮度减小,诸葛亮字孔明就比较中庸一些,这是在神上下功夫,不是在笔画上,外形上下功夫,这是用神。书多只是形,不是真理,用神才是真理。
我怎么觉得,阁下的话与“上帝,全知全能”一脉相承呢?日月运行规律不需要证实吗?当哥白尼、布鲁诺证实”日心说”的时候,阁下在哪儿?哦对了,当时上帝教会就极力反对日心说,认为这是挑战上帝的“全知全能”,并且还烧死了布鲁诺。莫非阁下也认为这是挑战“全知全能”,因而站在“神”的一边?但“日心说”最终还是被证实了。“用神才是真理”管用么?
“易经表明的自然法则为绝对真理,无一例外”?而《老子》却说:“道可道,非恒道……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谷以观其徼……众妙之门”,这岂不是说“道”也不绝对,也要不断地从无、有两个方向探索求证?
 
最后编辑:
已经证明了的,不需要再去证明了。东西方向不需要再去证明,直接应用。易经八卦,以果决行。预先知道成败,按东西方位去改,按人的正确行为和时机去改,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易经是真理,真理无一例例外,有例外的不是真理。
 
我怎么觉得,阁下的话与“上帝,全知全能”一脉相承呢?日月运行规律不需要证实吗?当哥白尼、布鲁诺证实”日心说”的时候,阁下在哪儿?哦对了,当时上帝教会就极力反对日心说,认为这是挑战上帝的“全知全能”,并且还烧死了布鲁诺。莫非阁下也认为这是挑战“全知全能”,因而站在“神”的一边?但“日心说”最终还是被证实了。“用神才是真理”管用么?
“易经表明的自然法则为绝对真理,无一例外”?而《老子》却说:“道可道,非恒道……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谷以观其徼……众妙之门”,这岂不是说“道”也不绝对,也要不断地从无、有两个方向探索求证?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断句有错误。这是因为历来人们不明白老子“道”的含义。老子在这里说的“道”(第一个道)是老子发现的那个事物,即化生万物的那个事物。由于是他才发现的,所以没有名称,于是老子就把这个事物取名为“道”,但又怕人们误解,认为他在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那些道,即道理,道路,言说这些道,所以老子开篇就申明他在这里所说的“道”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些道。“道可道,非常道”应为“道,可道,非常道。”其义为:我在这里所说的“道”,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些道。而故常无(恒、常通用)欲以观其妙,是说常从“无”这个层面来观察“道”可以认识“道”的神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说常常从有(指作用,道是无,但道的作用是有)层面来观察道,可以知道“道”的奇妙作用。“道”就是决定万物存在的那个事物。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即非物质性的存在。人就是人体内部阴阳(雌雄)对立统一。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神秘,实际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万事万物都是一样,其存在都是其内部阴阳的对立统一作用决定的。生物就是内部雌雄对立统一,电就是电压和电流的对立统一,波,就是波长和波幅的对立统一,如一方消失,事物消亡。我们学中医,生命的根本是什么,就是阴阳,这个阴阳就是老子“道”的代名词。指事物内部阴阳对立统一的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平阳秘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状态,即中和状态,此时事物处于完美(健康)状态。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断句有错误。这是因为历来人们不明白老子“道”的含义。老子在这里说的“道”(第一个道)是老子发现的那个事物,即化生万物的那个事物。由于是他才发现的,所以没有名称,于是老子就把这个事物取名为“道”,但又怕人们误解,认为他在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那些道,即道理,道路,言说这些道,所以老子开篇就申明他在这里所说的“道”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些道。“道可道,非常道”应为“道,可道,非常道。”其义为:我在这里所说的“道”,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些道。而故常无(恒、常通用)欲以观其妙,是说常从“无”这个层面来观察“道”可以认识“道”的神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说常常从有(指作用,道是无,但道的作用是有)层面来观察道,可以知道“道”的奇妙作用。“道”就是决定万物存在的那个事物。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即非物质性的存在。人就是人体内部阴阳(雌雄)对立统一。
你的断句和我的断句并无大的分歧。
“道”和“名”都是引伸义,其引伸过程如下:
道——道路——人类活动的共同轨迹——宇宙运动的一般规律;
名——名称——事物区别于众的特征——宇宙运动的特殊迹象。
“道可道,非常道”——一般可以视为一般,但不会永远地一般(行将转化为特殊);
“名可名,非常名”——特殊可以视为特殊,但不会永远地特殊(行将回归于一般)。
举例来说:原子,两百年前的科学界认为它是最小的物质颗粒,也即最一般的物质,但后来发它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基本粒子比它更小。于是原子就不再是一般物质,而成为特殊物质了。
《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也就是说,当我实在发现不了它有什么“特殊”地方的时候,它才是“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当我能够发现这种状态的特殊之处,它就叫作“物”。“一般”只有一状,“特殊”各有千秋,便是“万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