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1/25
- 帖子
- 962
- 获得点赞
- 193
- 声望
- 43
目前的八卦概念主要见于《易经》,但易经是一本运用八卦进行人文预测的书,对于八卦单卦的本义及其自然之理,未加详细说明。可见八卦的发明者并不是《易》之作者。当然,目前《周易》的“易传”部分反倒有一些关八卦单卦来源的重要解说。只是,这些解说被不少人否认其对《易经》的相关性。
真的毫不相关吗?可离开“易传”的解说,谁能理解八卦?不能理解八卦,又怎能理解“易理”?《易》的通篇都是复卦,历史记载已经言明,先有八卦(单卦)很久之后,才被人演成六十四卦(复卦)。
因此,我就很有必要阐述一下八卦单卦的基本概念及其本义。
在宇宙中,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在不断变化着,也就是“易”。而这种变化,在自然的三维空间中就会形成三个发展方向。现代科学喜欢用立体座标系表达,古人则用“六合”(六经)表达:“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那么,“四方+上下”六条线(西方人将正负方向合并而成三条),便构成三维立体座标系,恰好将宇宙空间划分成八块(八个卦限),古中国人便称“八卦”:
基于描述技术,古中国人无法象现代人这样画出清晰的立体图,但他们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们用以表达立体座标X、Y、Z轴的方式就是“三爻”。
比如,“易传”对这八卦的三爻便有着如下解释:“在天之道,曰阴曰阳;在地之道,曰柔曰刚;在人之道,曰仁曰义”。
也就是说,针对西方人称X轴、Z轴、Y轴的说法,古中国人则称“阴阳轴、柔刚轴、仁义轴”!
并且还认为,在宇宙发生过程中,这三轴并非同时出现,而是先有“阴阳”,后有“柔刚”,再有“仁义”。换言之,先天,后地,再人。
何谓阴阳?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说:“一切运动的基本形式,都是接近与分离、收缩与膨胀……一句话,都是吸引与排斥这一古老的两极对立。”显然,阴阳的基本意义就是基于物质基本力吸引、排斥所形成的内聚与外散动态。这导致宇宙自然体系最早出现是内外轴。比如,当一个原始星云开始引力收缩的时候,最初便是这种情况,除了内外,分不出上下方向和东西南北,现代科学称其为“各向同性”。
何谓柔刚?柔者曲伏,刚者上亢,所以“柔刚”轴就是“上下”轴。柔刚轴怎么会脱颖而出的呢?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原本“各向同性”的运动体系,靠近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引力系统,从而使得引力中心产生了偏移。请看下图:
右图是太空站失重环境下点燃的烛火,呈现各向同性的圆形;左边是地面上点燃的烛火,因热气升浮而呈现向上的火苗。
所以说,地道之“柔刚”出于天道之“阴阳”。虽然,“柔刚”也属于阴阳范畴,但沉降与升浮动态是派生的阴阳,而内聚与外散动态是本原的阴阳,固此特别强调。
何谓“仁义”?仁者谦退,义者勇进,所以“仁义”轴就是“前后”轴。前后轴又是怎么派生出来的呢?最常见的原因是生物的主动性。不主动的植物一般只有上下轴,没有前后轴;但特殊环境的植物也有前后轴(迎客松);而动物由于主动寻食,基本都有前后轴:
大凡动物,皆有前后轴,也包括人,这就是“仁、义”呵!
当然,特殊地说,非生物中,河流和风,因地势与能量的偏差,也能产生前后轴:
由此可见,宇宙万物的发展,皆逃不脱三轴方向。并且,无论是生物进化,还是刮风、流水,都与环境是否配合有关,环境配合才能成功,为“吉”;环境若不配合,风不能刮,水不能流,生物进化失败,为“凶”,这是符合物理定律的推理。《易经》不过是取此“八卦定凶吉”的自然原理,企图进行人文预测而已!是否“准确”,实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到这里,或许有很多易理学者会问:“凭什么说,八卦三爻是指立体三维,而不是“东西、南北、中央等等“平面方向“呢?
首先就是根据“易传”为“天、地、人”三道所描述的基本定义,如前所述——除了可定义内外、上下、进退之外,有何东南西北可言?根本不沾边!
其次,就是三爻与卦义的吻合度。若按三维方向来,是完全吻合的,这叫“逻辑自洽“;而若按平面方位来看,哪一爻可确定为南?那一爻可确定为北?那就乱扯了!
所以,卦象之中三爻的真实意义如下:
现在就逐一分析八卦各卦的爻意组合,以正视听:
“坎”的意思与“水”相通,水是收聚的;水是趋下的;大量的水向前流动成为江河。
“离”的意思与“火”相通,火是离散的;火是上升的;火依附固定燃料而烧,它是驻守的(并不向前流动);
“艮”的意思与“山”相通,山是收聚的;山是上升的;山是驻守的(并不向前流动);
“震”的意思与“雷”相通,雷是离散的;雷是向下的;雷只打向固定的一处,它是驻守的(并不横向流动);
“巽”的意思与“风”相通,风是收聚的(从大范围看,强风或风暴主要是辐合气流);风是向上的;风是可以向前流动的;
“兑”的意思与“泽”相通,泽通常是坑坑洼洼、分散成一大片的(沼泽);泽是向下的;泽还可以向前流动;
“坤”的意思与“地”相通,地是收聚的;地是向下的;地是驻守的,不能向前移动(古人不懂地球自转);
“乾”的意思与“天”相通,天是离散的;天是向上的;天是可以向前流动的。
八卦三爻以此解释,则与卦意完全吻合。若不如此解释,无论怎样都无法逻辑自洽。可见八卦本意便是立体概念!若把立体概念误作平面,真理全失,焉得再有“科学的预测性“?古人并非没有错误,这是从文王就开始的重大错误,所谓“文王神课“,从古至今的实践,可见其伪之甚矣!
那么,中古之人为什么会将立体宇宙空间座标误以为平面呢?这是因为,上古时期也曾有人想画立体示意图,但画技简朴,缺管表达艺术,便以阳为上,以阴为下,画成了这样:
红色为阳卦,灰色为阴卦,近者为大,远者为小,是否一目了然?
但古人刻画粗略,传抄一久,大小远近就产生了混淆,于是变成这个模样:
大家看看,两个图形的基本方位是否仍然相同?左边,依次皆是乾兑离震;右边,依次皆是巽坎艮坤。误会就是这么来的!
而近代之人,因误生误,更是五花八门的算命方向,无不标榜为神算,可有验证乎?可有逻辑乎?
逻辑+实证是验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从古至今皆无例外,但凡违反逻辑实证的东西,无论怎样“神乎其神“,诸君切莫相信!
而古之八卦,原是上古中国人观察宇宙空间变化的立体座标系,属于宏观物理理论及其数学方法,早于迪卡尔数千年,至今仍有先进性,每个中国人都当引以自豪。切莫歪曲华夏祖先的重大成就!
真的毫不相关吗?可离开“易传”的解说,谁能理解八卦?不能理解八卦,又怎能理解“易理”?《易》的通篇都是复卦,历史记载已经言明,先有八卦(单卦)很久之后,才被人演成六十四卦(复卦)。
因此,我就很有必要阐述一下八卦单卦的基本概念及其本义。
在宇宙中,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在不断变化着,也就是“易”。而这种变化,在自然的三维空间中就会形成三个发展方向。现代科学喜欢用立体座标系表达,古人则用“六合”(六经)表达:“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那么,“四方+上下”六条线(西方人将正负方向合并而成三条),便构成三维立体座标系,恰好将宇宙空间划分成八块(八个卦限),古中国人便称“八卦”:
基于描述技术,古中国人无法象现代人这样画出清晰的立体图,但他们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们用以表达立体座标X、Y、Z轴的方式就是“三爻”。
比如,“易传”对这八卦的三爻便有着如下解释:“在天之道,曰阴曰阳;在地之道,曰柔曰刚;在人之道,曰仁曰义”。
也就是说,针对西方人称X轴、Z轴、Y轴的说法,古中国人则称“阴阳轴、柔刚轴、仁义轴”!
并且还认为,在宇宙发生过程中,这三轴并非同时出现,而是先有“阴阳”,后有“柔刚”,再有“仁义”。换言之,先天,后地,再人。
何谓阴阳?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说:“一切运动的基本形式,都是接近与分离、收缩与膨胀……一句话,都是吸引与排斥这一古老的两极对立。”显然,阴阳的基本意义就是基于物质基本力吸引、排斥所形成的内聚与外散动态。这导致宇宙自然体系最早出现是内外轴。比如,当一个原始星云开始引力收缩的时候,最初便是这种情况,除了内外,分不出上下方向和东西南北,现代科学称其为“各向同性”。
何谓柔刚?柔者曲伏,刚者上亢,所以“柔刚”轴就是“上下”轴。柔刚轴怎么会脱颖而出的呢?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原本“各向同性”的运动体系,靠近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引力系统,从而使得引力中心产生了偏移。请看下图:
右图是太空站失重环境下点燃的烛火,呈现各向同性的圆形;左边是地面上点燃的烛火,因热气升浮而呈现向上的火苗。
所以说,地道之“柔刚”出于天道之“阴阳”。虽然,“柔刚”也属于阴阳范畴,但沉降与升浮动态是派生的阴阳,而内聚与外散动态是本原的阴阳,固此特别强调。
何谓“仁义”?仁者谦退,义者勇进,所以“仁义”轴就是“前后”轴。前后轴又是怎么派生出来的呢?最常见的原因是生物的主动性。不主动的植物一般只有上下轴,没有前后轴;但特殊环境的植物也有前后轴(迎客松);而动物由于主动寻食,基本都有前后轴:
大凡动物,皆有前后轴,也包括人,这就是“仁、义”呵!
当然,特殊地说,非生物中,河流和风,因地势与能量的偏差,也能产生前后轴:
由此可见,宇宙万物的发展,皆逃不脱三轴方向。并且,无论是生物进化,还是刮风、流水,都与环境是否配合有关,环境配合才能成功,为“吉”;环境若不配合,风不能刮,水不能流,生物进化失败,为“凶”,这是符合物理定律的推理。《易经》不过是取此“八卦定凶吉”的自然原理,企图进行人文预测而已!是否“准确”,实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到这里,或许有很多易理学者会问:“凭什么说,八卦三爻是指立体三维,而不是“东西、南北、中央等等“平面方向“呢?
首先就是根据“易传”为“天、地、人”三道所描述的基本定义,如前所述——除了可定义内外、上下、进退之外,有何东南西北可言?根本不沾边!
其次,就是三爻与卦义的吻合度。若按三维方向来,是完全吻合的,这叫“逻辑自洽“;而若按平面方位来看,哪一爻可确定为南?那一爻可确定为北?那就乱扯了!
所以,卦象之中三爻的真实意义如下:
现在就逐一分析八卦各卦的爻意组合,以正视听:
“坎”的意思与“水”相通,水是收聚的;水是趋下的;大量的水向前流动成为江河。
“离”的意思与“火”相通,火是离散的;火是上升的;火依附固定燃料而烧,它是驻守的(并不向前流动);
“艮”的意思与“山”相通,山是收聚的;山是上升的;山是驻守的(并不向前流动);
“震”的意思与“雷”相通,雷是离散的;雷是向下的;雷只打向固定的一处,它是驻守的(并不横向流动);
“巽”的意思与“风”相通,风是收聚的(从大范围看,强风或风暴主要是辐合气流);风是向上的;风是可以向前流动的;
“兑”的意思与“泽”相通,泽通常是坑坑洼洼、分散成一大片的(沼泽);泽是向下的;泽还可以向前流动;
“坤”的意思与“地”相通,地是收聚的;地是向下的;地是驻守的,不能向前移动(古人不懂地球自转);
“乾”的意思与“天”相通,天是离散的;天是向上的;天是可以向前流动的。
八卦三爻以此解释,则与卦意完全吻合。若不如此解释,无论怎样都无法逻辑自洽。可见八卦本意便是立体概念!若把立体概念误作平面,真理全失,焉得再有“科学的预测性“?古人并非没有错误,这是从文王就开始的重大错误,所谓“文王神课“,从古至今的实践,可见其伪之甚矣!
那么,中古之人为什么会将立体宇宙空间座标误以为平面呢?这是因为,上古时期也曾有人想画立体示意图,但画技简朴,缺管表达艺术,便以阳为上,以阴为下,画成了这样:
红色为阳卦,灰色为阴卦,近者为大,远者为小,是否一目了然?
但古人刻画粗略,传抄一久,大小远近就产生了混淆,于是变成这个模样:
大家看看,两个图形的基本方位是否仍然相同?左边,依次皆是乾兑离震;右边,依次皆是巽坎艮坤。误会就是这么来的!
而近代之人,因误生误,更是五花八门的算命方向,无不标榜为神算,可有验证乎?可有逻辑乎?
逻辑+实证是验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从古至今皆无例外,但凡违反逻辑实证的东西,无论怎样“神乎其神“,诸君切莫相信!
而古之八卦,原是上古中国人观察宇宙空间变化的立体座标系,属于宏观物理理论及其数学方法,早于迪卡尔数千年,至今仍有先进性,每个中国人都当引以自豪。切莫歪曲华夏祖先的重大成就!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