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夏天时一吃饭时,头上冒汗最多,这种情况气虚体质较多。我自小身体不好,7个半月生产,身体阳虚。其实这是气不摄津的表现。跟本人先天体质密切,需要后天调摄,比如三伏天坚持雷火灸,喝生脉饮,五苓丸等。不知老师临床上遇到过这样的患者没有,就是一吃饭就满头大汗。
本论坛疾病咨询版块见这样的问诊帖不少,我觉得其原因与其“体质、饭菜、食量、餐速”有关:
1、这样的患者基本上都偏虚胖,主要属于“痰湿体质”,或兼“湿热体质”和“气郁体质”。痰湿重、循环差、散热慢,吃饭的时候自然容易出汗。
2、在“饭菜”和“食量”上,他们一定大于同性别、同体重、同劳动强度的人。
因为从西医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进餐会产生“食物热效应”,所以每顿饭吃得越多,吃饭时耗散的热量越大,汗出得越多。
尤其是高蛋白质的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热效应”更大,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在吃饭时和饭后不久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
(参考资料见后附)
3、快速进食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仅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急腹症,还会对心率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正常人以正常的速度(细嚼慢咽)吃饭,心率加快约10%,舒张压(低压)会持续降低约1个小时。
而快速进食(狼吞虎咽)肥甘厚味时,心率可以增加一倍。所以,正常人吃饭时间宜在20-30分钟以上。
{实验测试}:快速进餐心率升高1倍,慢速进餐心率仅升10%
============
参考资料:
《暑热天少吃高蛋白食物 “食物热效应”越吃越热 ...》-人民网
http://shipin.people.com.cn/n/2013/0814/c85914-22559393.html
进食会让身体额外消耗能量,这些能量通过体表散发出来,就会让人觉得身体发热,这种现象被称为“食物热效应”或“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不同的食物产生的“食物热效应”不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食物热效应”更强烈,而淀粉类、蔬菜类就差得多。这就是为何吃火锅时,吃一大盘羊肉,身体能发热很久。而如果吃的是一大盘涮白菜,很快就不觉得热了。这主要是由于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热量仅有5%至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略低,仅为4%至5%。也就是说,蛋白质含量越高的食物,越容易发散热量。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畜禽肉和鱼肉,其蛋白质含量为15%至20%,鸡蛋为13%,南豆腐是6%,蔬菜类一般在1.5%以下。
按混合食物来说,通常把蛋白质的热效应计算为10%,也就是说,一餐饭在有主食有菜,荤素搭配,荤少素多的情况下,总能量当中有1/10是作为食物的热效应通过身体散发出来的。假如一顿正餐吃掉700千卡,就有约70千卡在餐后不久直接从体表散失。
我遇过几个这样患者,他们比较脾虚肥胖,汗多,尤其腹大。我先用让他们吃补中益丸一月,二陈丸半月,五苓散一月,再吃生脉饮加八珍丸一月,效果很好。从改善体质达到止汗目的。不知老师临床上遇到过这样的患者没有,就是一吃饭就满头大汗。
本论坛疾病咨询版块见这样的问诊帖不少,我觉得其原因与其“体质、饭菜、食量、餐速”有关:
1、这样的患者基本上都偏虚胖,主要属于“痰湿体质”,或兼“湿热体质”和“气郁体质”。痰湿重、循环差、散热慢,吃饭的时候自然容易出汗。
2、在“饭菜”和“食量”上,他们一定大于同性别、同体重、同劳动强度的人。
因为从西医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进餐会产生“食物热效应”,所以每顿饭吃得越多,吃饭时耗散的热量越大,汗出得越多。
尤其是高蛋白质的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热效应”更大,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在吃饭时和饭后不久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
(参考资料见后附)
3、快速进食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仅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急腹症,还会对心率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正常人以正常的速度(细嚼慢咽)吃饭,心率加快约10%,舒张压(低压)会持续降低约1个小时。
而快速进食(狼吞虎咽)肥甘厚味时,心率可以增加一倍。所以,正常人吃饭时间宜在20-30分钟以上。
{实验测试}:快速进餐心率升高1倍,慢速进餐心率仅升10%
============
参考资料:
《暑热天少吃高蛋白食物 “食物热效应”越吃越热 ...》-人民网
http://shipin.people.com.cn/n/2013/0814/c85914-22559393.html
进食会让身体额外消耗能量,这些能量通过体表散发出来,就会让人觉得身体发热,这种现象被称为“食物热效应”或“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不同的食物产生的“食物热效应”不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食物热效应”更强烈,而淀粉类、蔬菜类就差得多。这就是为何吃火锅时,吃一大盘羊肉,身体能发热很久。而如果吃的是一大盘涮白菜,很快就不觉得热了。这主要是由于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热量仅有5%至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略低,仅为4%至5%。也就是说,蛋白质含量越高的食物,越容易发散热量。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畜禽肉和鱼肉,其蛋白质含量为15%至20%,鸡蛋为13%,南豆腐是6%,蔬菜类一般在1.5%以下。
按混合食物来说,通常把蛋白质的热效应计算为10%,也就是说,一餐饭在有主食有菜,荤素搭配,荤少素多的情况下,总能量当中有1/10是作为食物的热效应通过身体散发出来的。假如一顿正餐吃掉700千卡,就有约70千卡在餐后不久直接从体表散失。
我本人夏天时一吃饭时,头上冒汗最多,这种情况气虚体质较多。我自小身体不好,7个半月生产,身体阳虚。其实这是气不摄津的表现。跟本人先天体质密切,需要后天调摄,比如三伏天坚持雷火灸,喝生脉饮,五苓丸等。
除开先天禀赋不足的(所占比例很小,近些年来怀孕期间的营养和护理也比较好了),后天得病的初期大都是“实证”,缠绵不愈或者反反复复长期损伤正气之后,证候才逐渐转虚。现在社会虚证是多 不运动嘛 又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