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扁鹊与秦越人

黄帝和扁鹊都是古代比较大的医学流派,因此每一代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就像现代的锦旗《华佗在世》《扁鹊重生》之类的。
 
我觉得扁鹊是古人借啄木鸟比喻医生的,不是某个人的名字,而是代指医生。所以,秦越人是扁鹊,但扁鹊不是秦越人。
 
扁鹊是一个上古的医学流派。上古的医学流派经常是按地区、按疗法分类。扁鹊的扁是碥或砭的假借字,鹊是东部地区的图腾。扁鹊意在使用砭石治病的医生。这一派或地区的医生常用砭石来治病,故被称之为扁鹊。扁鹊不是指一个医生,也不是指一个时代的医生。早起是指山东地区的名医。后来就广为流传了。《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讲述了东部地区使用砭石治疗疾病的习惯。扁鹊传记载的秦越人就是东部地区的医生(渤海郡人)。因此被冠以扁鹊之名。扁鹊有神医的意思。后世的牌匾就有扁鹊再世的文笔。
 
其实在汉朝,中医诊断学水平已经很高了,可以见扁鹊仓公列传,里面描述了汉文帝时仓公学习中医,运用黄帝脉法诊断疾病的准确性。在仔细观看原书列举了古代脉学的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很多都没有书记载过,这说明了脉学发展的情况,如果能出土古代脉学的全部善本,那么中医脉学肯定能更进一步了,那时候不说治病能达到扁鹊水平,最少诊断水平会大幅提高
 
我觉的皇帝内经外经,是托名皇帝之书,这应该是肯定的,最早的医学方术是零零散散的,到了秦越人时,理法方药己经趋于成熟,而后人将秦越人的书和其他一些零散的东西统归一炉,才有了皇帝内经,外经一书。托皇帝之名,得以流传下来。难经有几十难内容不大一样,是否会在己失传的皇帝外经里?所以今本皇帝内对不上。很有可能是这种情况:最早秦越人的内外经,就是皇帝内外经的蓝本?
 
我觉的皇帝内经外经,是托名皇帝之书,这应该是肯定的,最早的医学方术是零零散散的,到了秦越人时,理法方药己经趋于成熟,而后人将秦越人的书和其他一些零散的东西统归一炉,才有了皇帝内经,外经一书。托皇帝之名,得以流传下来。难经有几十难内容不大一样,是否会在己失传的皇帝外经里?所以今本皇帝内对不上。很有可能是这种情况:最早秦越人的内外经,就是皇帝内外经的蓝本?
我以前也觉得《内经》是托名黄帝。后来改变了想法认为是实名,只不过这个黄帝并非是上古的黄帝而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黄帝继位人周文王。内经就是汉朝皇宫内藏的经典,外径就是皇宫外藏的经典(民间藏书,官员藏书和国家藏书)。黄帝,扁鹊和白氏是当时可以见到的三大医学流派。所谓的经其实就是文献汇编。
 
张仲景说的好,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张仲景说的和史记记载的是不是一回事,其他的记载不管。这就说明了扁鹊确实给两个人看过病,可能当时有史书记载,张仲景看过,史记中记载的案例以及病机也可能是根据书中来描述的,至于其他书中的论述,才有可能是道听途说,混淆视听。就和皇甫谧说的张仲景是看了汤液经法,纯属道听途说,无所根据。
 
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的出土,给《史记·扁鹊传》中扁鹊的医术及扁鹊其人提供了新的证据。经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李继明先生考证,敝昔(鷩鹊),是扁鹊二字的古音通假,老官山汉墓医简的“敝昔诊法”即是扁鹊诊法。

李继明说:
这个可以从字音、字形两个角度来看,都有可能是扁鹊。敝昔和扁鹊在古语里面(读音)完全是通的。以往认为扁鹊神医,画像都是人身鸟手,这个扁鹊行诊图(图略),所以他都跟鸟有关。这个敝加上鸟还是鷩(音),那个昔加上雀(鸟),就是扁鹊。

2013年底,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研究小组,对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经行了整理。经联合研究小组初步整理,这批医简共9种医书,定名为:
《敝昔诊法》,
《诊治论》(原命名《脉死候》),
《六十病方》,
《诸病一》《诸病二》(二者原命名《诸病症候》),
《十二脉(附相过之脉)》《别脉》(二者原命名《经脉书》),
《刺数》(原命名《归脉数》),
《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原书标题。原命名《五色脉藏论》)。

研究整理小组认为: 老官山汉墓医书是医家传承之书,是有理论支撑的临床治病之书,来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及其弟子,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医临床辨治体系。这批医简中,有专论诊断的书,包括脉诊、色诊以及通过症状体征来判断疾病,亦即《难经》所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有论述疾病的专书,体现出重视病因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辨识疾病的方法。有论述经脉的专书,包括十二脉与别脉的循行及病症。除灸法外,还有专论针刺的专书,开列了治疗数十种病症的针刺方。有使用方剂治病的医方专书,方剂数近百,大量使用复方,体现出有一定的组方规律。其治病方法众多,在各种外治法中还较多地提及了石法和犮法。所述病症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骨伤各科。……
老官山医简的出土,将其内容与传世中医经典《内经》《伤寒》等略做比对,即可发现其中有许多相似的内容,诸如望诊与脉诊、经络与循行、针灸与刺法、疾病的原理、方剂与配伍等。可以说,老官山出土的9种成书于战国晚期的扁鹊及其弟子的著作,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源头性文献,是今本《内经》《伤寒》等中医经典的直接来源之一。(梁繁荣、王毅主编,李继明执行主编《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20余支竹简和50枚木牍(共约两万字),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的西汉简牍。负责简牍识读工作的荆州文保中心研究员武家璧、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史文献研究员和中浚等专家,对这批简牍内容进行解读:从出土的竹简内容来看,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伤科等,还有重点医治马匹的兽医书。武家璧特别指出,此次出土的《敝昔医论》《五色脉诊》等医书,应该就是扁鹊学派的经典。和中浚则表示,从出土的经穴漆人像以及部分药方中发现,这批医简在医学史上的价值,远高于马王堆医书

武家璧特别指出,《敝昔医论》《五色脉诊》等医书,应该就是扁鹊学派经典。他认为,扁鹊是医方祖师,且以诊脉闻名。“敝昔”在古代就是“扁鹊”的通假字,因此极可能就是指脉诊法的创始人扁鹊。而东汉时期广汉出现的涪翁、程高、郭玉等以脉诊为特色的医学派别,就是扁鹊派的继承人所创。和中浚说,“如果能进一步证明这批医简是扁鹊的医学理论,意义相当重大。”

和中浚说:“从医简数量来说,920余支简,字数和马王堆医书的两万多字大体相当。从内容来说,马王堆医书的内容有很多原始、巫术的成分,医方也以单方为主,经验的成分较大。老官山出土的医简,介于早期的马王堆医书和中国第一部医学典籍《内经》之间,9部医书都和人体医学有关,既涉及病基、又有症候治疗,以及针灸、脉象等,涉及到医学的各个方面,学术价值极高。老官山医简的药方也比马王堆医书更加成熟,不仅每个药方的药味增加了,经常有四五味、七八味,相比马王堆医书的一两味药更有中医方剂的特点,很多药现在仍在临床上使用。”(来源:成都晚报)

同样是在3号墓中,除大批医简外,还出土了一具完整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这具人体经穴髹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位清晰可见。人像背部,刻有“心”“肺”“肝”“胃”“肾”等字样。在一些穴位处,还刻有小字,如在肩部,即刻有“盆”字。

据了解,此前,绵阳边堆山汉墓出土过人体经络髹漆人像。与之相比,此次出土的人像更为精致、完整。谢涛介绍,这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为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简中,基本没有巫术,这也证明西汉早中期“医”与“巫”已经分家,标志着中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医简以前也有发现,但如此完整和系统化还是第一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刘庆柱认为,是否汉武帝前期是巫医不分,汉武帝后期告别巫术而医术独立发展,也许此次的发现会是个转折点,“如果弄清这个问题,对医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来源:成都商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