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老师说的对与错,这些帖子至少说明老师用心了,用功了,是个善于思考乐于学习的人。我支持。不要怕错,不要怕别人的说道,努力了坚持了就可能会有出头的一天,不努力不思考,一切枉然。首先不知道是否本人表达不清楚,万忘下面话老先生不要觉得强词夺理就好,脾在下所以多湿,湿微火也,脾阴多,脾火少,所以历代医家,治脾皆以肾火治,或者人参这种大补元气又助火药物。老先生说的痰,年少年老皆有,年少大约起与行房虚损,肾火虚,导致肾火不生脾,难助脾,所以脾阴不化精,而化痰,老人大约起与肾衰,脾虚,人参白术就可,有痰人参白术,少温肾阳就可,原理无非就是脾胃暖,让脾精不凝以化气,就好比一锅凉水,添加火焰让其不寒以升腾,更补气以健脾肺,则寒痰去,化精,人参补脾肺气,用肉桂之类更化阴寒为气,脾肺温暖且无湿寒。如果上面症状伴随大便难解,大便为粘稠,乃气不足推行无力,湿不去则粘,补元气助火则功大。只是不清楚老先生说的这些与上面本人说的有何关键脾胃虚人参白术茯苓皆可,火少衰,巴戟天杜仲皆可,气虚火大衰,肉桂何妨?脾脏少虚,白术碍事,脾脏有湿温燥相宜,脾脏大湿,肉桂何妨。本人上面谈的是变化,规律。突然感觉有点郁闷,人可能就这样,不怕别人意见相左,就怕断章取义,本人才疏学浅,以后不登此论坛了。谈规律在灵活运用,景岳谈补骨脂纳气归元,肺气虚不可用,言其性。肺肾气大虚,与补骨脂中多用气药,用之何妨?
本来都懒得理会你这搅水的领狗粮的五毛。因实在为了几根骨头,连羞耻都不顾,还在乱吠影吠声?谁告诉你的脾在下?〝有痰人参白术〞是你参悟的?还是你爹〞告诉你的?首先不知道是否本人表达不清楚,万忘下面话老先生不要觉得强词夺理就好,脾在下所以多湿,湿微火也,脾阴多,脾火少,所以历代医家,治脾皆以肾火治,或者人参这种大补元气又助火药物。老先生说的痰,年少年老皆有,年少大约起与行房虚损,肾火虚,导致肾火不生脾,难助脾,所以脾阴不化精,而化痰,老人大约起与肾衰,脾虚,人参白术就可,有痰人参白术,少温肾阳就可,原理无非就是脾胃暖,让脾精不凝以化气,就好比一锅凉水,添加火焰让其不寒以升腾,更补气以健脾肺,则寒痰去,化精,人参补脾肺气,用肉桂之类更化阴寒为气,脾肺温暖且无湿寒。如果上面症状伴随大便难解,大便为粘稠,乃气不足推行无力,湿不去则粘,补元气助火则功大。只是不清楚老先生说的这些与上面本人说的有何关键脾胃虚人参白术茯苓皆可,火少衰,巴戟天杜仲皆可,气虚火大衰,肉桂何妨?脾脏少虚,白术碍事,脾脏有湿温燥相宜,脾脏大湿,肉桂何妨。本人上面谈的是变化,规律。突然感觉有点郁闷,人可能就这样,不怕别人意见相左,就怕断章取义,本人才疏学浅,以后不登此论坛了。谈规律在灵活运用,景岳谈补骨脂纳气归元,肺气虚不可用,言其性。肺肾气大虚,与补骨脂中多用气药,用之何妨?
历史上昨是今非的事情例子太多了,有的人活着的时候看不到曙光,若干年后可能就是圣人,中医就是真的灭亡了,只要有人类存在,灭亡的永远是旧中医,一定会有新的中医产生。只有敢怀疑旧的打破旧的,才会有新的产生。我支持一切对或不对的创新,因为不可能每个创新的一开始就都是对的,需要不断的修正改进。李老师您糊凃呀,太善良也不见得是好事!通看下,我对论坛上的任何人都无偏好,实在不是中医观点的争论,以您慧眼还看不出来吗?真的是中医观点,当然不论对与错,都有讨论的自由。但,这种努力与坚持,假如有出头的一天,那中医就真的灭亡了。您不觉得吗?
第四个问题,用药有效,个人觉得在简单不过,大约分清阴阳、虚实一谈滋补,病各朝各代都有所移,现今社会虚损颇多,单论滋补。凡想补气,皆用燥助,气成与水火,用火纵然助气,但生活规律是,火大气散,就好比煤气罐放火上烧容易爆炸,人身体补气,补火,口干舌燥,耳朵也感觉燥,眼睛也燥,无非火大想散,不留身体。所以补气禁火,如果气虚顺带火虚,用温燥,白术,如果想补火,用巴戟天,杜仲,菟丝子这种稍温就可,臣药可用当归这种补血稍温就可,补气非不可以不用肉桂,加肉桂需熟地这种配合,否则用白参补气,在加助火,则火旺焚身,不如不补(人各有异,但大约如此)但最好用当归,熟地滋腻,气既然成与水火,遇热则散,遇寒则气化水。
二谈火旺需补气,可能不少人意见不同,气旺助火,为何热药用补气药,人身大热,生活中大热没有气不散的,人身也是如此,唯有人身大热,先用寒凉药物折,在温补气就可以。
三论五行,五行这东西真假本人不清楚,但貌似方剂治疗,很少用五行,倒是凡是用药物喜欢用五行解释倒是真的,哪怕是错误的,都非要给你说个定理出来。五脏各有喜好,脾肾在下,固怕湿,只不过医者都喜欢说脾湿,世间规律,热向上移动,所以脾肾在下,多湿多水,肾在最下,所以肾需热,固喜肉桂之流,脾比肾稍微在上,虽然属湿,但用热怕太过,所以用温燥之流。肺在最上,多以多热,多热则散,所以肺怕散,其实就是怕热。心要生胃,所以也怕热,心热则气上逆热入肺。
四有几个问题不解,望高人教我,希望教我时候说一些实在的,不要动则阴阳,没事来五行,中医几千年了,老是说阴阳五行,但就是没遇到化繁为简的。
第一个问题,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凭什么?臣药很多有益无害的药物,凭什么就不能为君。
第二个问题,五行理论依据是什么,不要说玄而又玄的道理,大道至简,说了几千年了,君来点实在的,你说水生木,我还说木长在土,土生木呢。
第三个问题,看到很多人出病例,方剂,很少有谈自己用药方法?是不屑还是自己也不会?还是用药时候都是没有自己看法,只是古人怎么说怎么做,心里只有大约可能这类词语?
第四个问题,用药有效,个人觉得在简单不过,大约分清阴阳,凡是气虚,人参黄芪之流,然后就是胡蒙几种药物添加也会有效,虚损病人,你去中药店,一百种中成药,其中药物五十种都会有效,药物滋补无非阴阳。补血凡是有熟地,当归这类药物也都会有效,所以希望有高人贴子能把自己药物见解说出来,不要动辄古人,那样至少后来者实验可以知道哪些药物是对症的,哪些药物其实是不必添加,精益求精,而不是现在这种,治疗有效就虚夸,其实自己用药只知道大略,变化一点不明。比如补脾药物颇多,为什么用白术苦燥,不用其他,为何用茯苓不用泽泻,为何用甘草不用人参,希望以后解释出来,把自己这些看法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