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耽。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对于“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王冰注释为“是水精布,经气行,筋骨成,血气顺”;张介宾谓‘水因气生,气为水母,凡肺气所及,则水精布焉。然水名虽一,而清浊有分。清者为精,精如雨露,浊者为水,水如江河。故精归五藏,水归膀胧,而五经并行矣。五经,五藏之经络也”。
手有5指,数5是固定的数。上古黄河出现怪兽龙马,身体印有河图,伏羲定为先天八卦图。图中白点代表阳,黑点代表阴。河图歌“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一地六相差5,一是太极。水在北方。“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地二与天七相差5.火在南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三地八相差5,木在东方。“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地四天九相差5.金在西方。“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天五地十相差5.土在中央为中土。看来“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五经可能与伏羲先天八卦图的数5有直接关系。这先天八卦图中有金木水火土,有方位东西南北中。文王后天八卦的中央土,也是五。五是个不变的数。而数的来源在于气,阳气在天成象,气象,阴气在地成形,就成了质。气是能量,质是物体。气质可以互相转化。气化产出地球,天地产生万物。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个五可能与先天数5有关,不只限于五脏经络。
[FONT=黑体]【原创】河图与《内经》有关系吗?[/FONT]
[FONT=仿宋]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FONT]
引子
[FONT=仿宋]《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数八”,“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数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五”,“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数九”,“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数六”。经文之数八、七、五、九、六是什么意思?[/FONT]
高校教参程士德主编第二版《内经·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说:“八、七、五、九、六,均指成数。传说,伏羲氏王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其文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见下图)。”
[FONT=仿宋]
金栋按:高校教参是以河图数来解释这几个数字的,是否合适呢?另外,将“五”也解释为成数,显然不妥。[/FONT]
1、河图是什么?
河图是什么?历代学者认识不一。先秦典籍如《论语·子罕》、《管子·小匡》等认为是天赐之祥瑞,汉唐儒生以为是八卦,宋儒则演绎为《易》图,清儒谓之古代地理书。汉唐以前只有河图之名,未有河图之型。目前公认的河图之型即图像是宋儒治《易》者,附会前人《易》注(如东汉儒生郑玄注《易·系辞》)而发明出来的《易》图,首见于宋儒朱熹《周易本义》九个首图之内。这九个首图图像后人谓之《易》图。
认为河图是天赐之祥瑞者,如《论语·子罕》篇云:“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说:“孔丘已认为是天赐之祥瑞。”《管子·小匡》篇亦云:“昔人之言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有见者。”乘黄即神马也,三祥指龟龙、图书(河图洛书之简称)、神马也。黎翔凤《管子校注》云:“假,至也”,“乘黄,神马也”,“三祥,谓龟龙、图书、乘黄也”。
汉唐儒生以为河图是八卦者,则源于《书·顾命》与《易·系辞上》。
《书·顾命》云:“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FONT=仿宋]汉孔安国(伪)《传》云:“河图,八卦。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云:“‘河图,八卦’,是‘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当孔之时必有书为此说也。《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刘歆亦如孔说,是必有书明矣。《易·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都不言法河图也。而此传言河图者,盖《易》理宽弘,无所不法,直如《系辞》之言,所法亦自多矣,亦何妨更法河图也?且《系辞》又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若八卦不则河图,余复何所则也?王肃亦云:‘河图,八卦也。’”[/FONT]
《易·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FONT=仿宋]东汉郑玄(康成)云:“《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云:“《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者,如郑康成之义,则《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孔安国以为河图则八卦是也,洛书则九畴是也。”
《周易正义·略附之卷首尔八论·第二 论重卦之人》又云:“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礼纬·含文嘉》曰:‘伏羲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伏羲则而象之,乃作八卦。’故孔安国、马融、王肃、姚信等并云:伏羲得《河图》而作《易》。是则伏羲虽得《河图》,复须仰观俯察,以相参正,然后画卦。伏羲初画八卦,万物皆象,皆在其中。”由“河出图”演变出“河图”,由“洛出书”演变出“洛书”。[/FONT]
宋儒则演绎为《易》图者,乃“宋初,华山道士陈抟推阐《易》理,衍为诸图,传者务神其说,遂归其图于伏羲,谓《易》由图而作。又因《系辞》‘河图’、‘洛书’之文,取大衍之数作五十五点之图,以当‘河图’。”(胡渭撰,郑万耕点校《易图明辨·前言》),是当时宋人附会前人《易》注而发明出来的《易》图(刘大钧《周易概论》)。河图图像首见于宋代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云:“《系辞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河图之数也。”一直流传至今而成定论。
刘大钧《周易概论·历代易学研究概论下》说:
[FONT=仿宋]及至宋代,《周易》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兴旺时期。
宋人治《易》,著作丰富,尤注意“图”“书”之发明。
所谓“图”“书”,主要指“河图”与“洛书”,是当时宋人附会前人《易》注而发明出来的《易》图。这些《易》图又被后人互相附会、发明,愈演愈繁。自宋至清,绵延八百年之久,《易》图据说达到数千种之多,形成宋、元、明、清四代人讲《易》的一支新学派,被称之谓“‘图’‘书’之学”。
下面我们谈谈作为宋人讲《易》一大发明的“图”“书”原委及其内容。
“河图”、“洛书”之名,源出《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语。
先秦确有“河图”之说,如《尚书·顾命篇》有“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但这“河图”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当时却从来无人谈及。《系辞》虽说圣人作《易》则之“河图”、“洛书”,但历来讲《易》者,由西汉的施、孟、梁丘、京房、费直,到东汉的马融、荀爽、郑玄、虞翻、陆绩、及至魏晋时的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干宝等,皆无人讲解“河图”、“洛书”是何等情形。唐人陆德明、孔颖达、李鼎祚等,在注《周易》时对“河图”、“洛书”也没有言及。
汉人如刘歆、孔安国、扬雄、班固等,虽曾谈及,但在他们的书中也都是一言带过,且说法往往各有不同。另外,《竹书纪年》、《礼记》、《淮南子》、《易纬·乾凿度》、《论衡》、《白虎通义》等书中提到“河图”“洛书”,亦无非是泛泛之言。只有郑玄注《系辞》,称“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若依郑注,则这“河图”“洛书”的内容,当有文字撰述,并非只是《易》图。何况郑玄此说,恐本之于纬书,纬书晚出,自然不可为据。
至宋太平兴国年间,据说由道士陈抟传“河图”、“洛书”、“先天图”等。这些奇妙复杂的图形不知陈抟得于何人,据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一介绍,陈抟传种放,种放传李溉,李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范谔昌传刘牧,刘牧据“河图”、“洛书”著《易数钩隐图》,其图才为一般读书人所知。“先天图”由陈抟传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李之才传邵雍,邵雍据此著《皇极图说》,皆附会《易》义以成其说,就这样,形成了对后人影响很大的“图”“书”之学。故“图”“书”之说,实由道家而来。
后来,朱熹撰《周易本义》,又将“河图”、“洛书”并“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八卦方位”,“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文王八卦次序”、“文王八卦方位”、“文王六十四卦卦变”共九图列于《周易本义》。因为这“图”“书”受到了朱熹的进一步肯定。故后人虽有知其非者,因碍于朱熹的权威地位,害怕“有干清议”,故无人点破,以至元、明以来,愈演愈繁,直至后人解《易》之作,必于卷首先列“河图”、“洛书”等图,似乎这“河图”、“洛书”等,成为《周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甚至有人说,当初《周易》是据“图”、“书”而出,而不是“图”、“书”据《易》而出了。
下面从诸图中,选取《周易本义》卷首的“河图”、“洛书”、“伏羲八卦方位”、“文王八卦方位”共四图(略)
如前所述,“河图”、“洛书”虽于《系辞》有载,但宋人这种由五十五个黑白圆圈组成的“河图”(其中黑圆圈三十个,白圆圈二十五个,以黑者为阴,白者为阳,“洛书”同)和四十五个黑白圆圈组成的“洛书”(其中白圆圈二十五个,黑圆圈二十个)则绝无证据证明它们就是《系辞》中所说“圣人则之”的河出之“图”、洛出之“书”。不但先秦无此图,两汉魏晋及唐人说《易》,亦无此图。
然考之“河图”、“洛书”中黑白圆圈的数目及其分布,恐怕也不是宋人闭门凭空臆造之作,而是附会前人《易》注而出。
[/FONT]
[FONT=宋体]清儒谓之古代地理书者,如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及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等认为是古代地理书。《易学象数论·卷一·图书一》说:“欲明‘图书’之义,亦惟求之经文而已。《六经》之言‘图书’凡四:[/FONT]
[FONT=仿宋]
《书·顾命》曰‘河图在东序’;
《论语》曰‘河不出图’;
《礼运》曰‘河出马图’;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由是而求之‘图书’之说,从可知矣。圣人之作《易》也,一则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再则曰‘仰则观于天文,俯则观于地理,于是始作八卦’。此章之理,正与相类。‘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者,仰则观于天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者,俯察于地也。
谓之‘图’者,山川险易,南北高深,如后世之图经是也;
谓之‘书’者,风土刚柔,户口扼塞,如夏之《禹贡》、周之《职方》是也;
谓之‘河、洛’者,河、洛为天下之中,凡四方所上图书皆以‘河、洛’系其名也。
《顾命》‘西序’之‘大训’,犹今之祖训;‘东序’之‘河图’,犹今之黄册,故与宝玉杂陈。不然,其所陈者为龙马之蜕与,抑伏羲画卦之稿本与?无是理也。孔子之时,世莫宗周,列国各自有其人民土地,而河、洛之图书不至,无以知其盈虚消息之数,故叹‘河不出图’。其与‘凤鸟’言之者,凤不至为天时,图不出为人事,言天时人事两无所据也。若图书为画卦叙畴之原,则卦画叙畴之后,河复出图,将焉用之?而孔子叹之者,岂再欲为画卦之事耶!观《论语》,而图书之为地理益明矣。”[/FONT]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说:
[FONT=仿宋]“河图洛书,在中国古代,最初指天赐的祥瑞。《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
《易·系辞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人则以河图洛书来解释《周易》八卦和《尚书·洪范》的来源。认为伏羲时有龙马出于河,伏羲取法于其身上的花纹而画八卦。夏禹时有神龟出于洛,禹根据其身上的文字而作洪范九畴(据《汉书·五行志》、《尚书·顾命》伪孔安国传)。
另有人认为河图洛书均为伏羲作《易》之根据。南宋朱熹本道士陈抟及邵雍等人所说,于其《周易本义》首列“河图”、“洛书”,以九为洛书,十为河图。明清之际黄宗羲、清胡渭等均对宋儒说表示疑义。
据近人高亨推测,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地理书。”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