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论》六经指的是什么?

《伤寒论》之六经,是指三阴三阳。但在《伤寒论》原文中并无“六经”这个词,仲景并无明训,是历代有些《伤寒论》注家以《内经》之“六经”注解为“三阴三阳”的。有的注家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之六经,就是指《内经》之六经,或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如:
 
1、王叔和——《伤寒例》首提“六经”之说

有学者考证,《伤寒论》之《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是王叔和在重新进行整理、编次《伤寒论》时补入的,非仲景《伤寒论》原文。

[FONT=仿宋]金栋按:孙思邈《千金翼方·卷第九·伤寒上》则无《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内容。

钱超尘《千金翼方诠译·后记·第二章唐本<伤寒论>简史》说:“宋本《伤寒论》把《伤寒例》作为张仲景的文字,而孙思邈当时所见到的《伤寒例》,人们却认为是王叔和所作。……孙思邈引作‘王叔和曰’,这说明《伤寒例》的作者是张仲景还是王叔和,在唐代已有不同意见,有的材料认为出自王叔和,《千金要方》就是例证。”而在《千金翼方诠译·后记·第三章卷九卷十校后余语》说:“宋本《伤寒例》断非仲景所作,《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可作明证。”

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医学流派·研究<伤寒论>的流派》说:“现行的《伤寒论》本,一般认为卷一、二《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卷第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共八篇,都为叔和所增,以《脉经》有关诸篇来相互参看,这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伤寒例》是根据《灵枢·经脉》“以其脉”之循行而首提“六经皆受病”之说的,如云: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上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FONT]
 
2、韩祗和——首倡“传足不传手”经之说

韩氏认为,人身有十二经脉,手足三阴三阳经也,“同气相求、相合”,寒为阴邪,易袭阴位则伤于足经,而有伤寒“传足不传手”经之首倡说。

[FONT=仿宋]“伤寒受足经篇云:人身有十二经络,分布上下,故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三阳。手三阳者,太阳小肠也,阳明大肠也,少阳三焦也;三阴者,太阴肺也,少阴心也,厥阴心包络也。足三阳者,太阳膀胱也,阳明胃也,少阳胆也;三阴者,太阴脾也,少阴肾也,厥阴肝也。今伤寒之为病,只受于三阴三阳者何也?

《热论》云:一日巨阳受之,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故腹满而咽干;五日少阴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故烦满囊缩。今经中论其伤寒病所传受,而不传于手之三阳三阴,古今未见其说焉。

……

阳邪为病,则伤于手经也;阴邪为病,则伤于足经也。故冬毒之气则中于足经矣。《易》云‘水流湿,火就燥’是也。《太阴阳明论》:‘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注云:‘同气相求尔。’又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注云:‘阳气炎上故受风,阴气润下故受湿,盖同气相合尔。’《至真要大论》云:‘身半以上,其气三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地之分也,地气主之。’注云:‘当阴之分,冷病归之;当阳之分,热病归之。’《脉要精微论》云:‘故中恶风,阳气受之也。’以此为证,即寒毒之气只受于足之三阴三阳明矣。”

——见于其著作《伤寒微旨论·卷上·伤寒源篇》。[/FONT]
 
3、庞安时——六经即《内经》之六经

庞氏对伤寒六经病的理解,是以《内经》的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他从《素问·热论》中所述的病候与仲景六经病证相结合加以发挥。其所述的六经,明确指出是经络(裘沛然《中医历代各家学说·宋金元时期》),从而发六经实质争论之端。

[FONT=仿宋]“太阳证: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而腰脊强。此是太阳膀胱经,属水。”

“阳明证: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

“少阳证: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上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足少阳胆,属木。”

“太阴证: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其经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少阴证: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经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厥阴证:尺寸俱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见于其著作《伤寒总病论·卷第一》。[/FONT]
 
4、朱肱——六经经络说

《伤寒论》三阴三阳证治各篇没有明确提出“六经”或“经络”的概念,每篇之首也只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并非辨太阳经病,辨阳明经病……。朱肱提出《伤寒论》三阴三阳即足之六经,即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并用此六条经络的循行及生理特点来解释伤寒三阴三阳病证的发生、传变及转归机理。他指出:“足太阳膀胱之经,从目内眦上头连于风府,分为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为经。太阳之经为诸阳主气,或中寒邪,必发热而恶寒。缘头项腰脊,是太阳经所过处,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强,其脉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南阳活人书·卷第一》),……其余诸经也是如此地运用经络理论阐述病证机理的。由于朱肱以足六经论三阴三阳,后来人们也就习惯地称伤寒三阴三阳病为“六经病”,“六经病机”,“六经辨证”。这就是《伤寒论》的“经络”说。——高校教材任应秋主编《中医各家学说·伤寒学派·朱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1版。

朱氏说:[FONT=仿宋]“问伤寒一二日,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尺寸脉俱浮,此足太阳膀胱经受病也”,

“问伤寒二三日,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脉俱长,此足阳明胃经受病也”,

“问伤寒三四日,胸胁痛而耳聋,或口苦舌干,或往来寒热而呕,其尺寸脉俱弦,此足少阳胆经受病也”,

“问伤寒四五日,腹满咽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尺寸俱沉细,此足太阴脾经受病也”,

“问伤寒五六日,尺寸脉俱沉,或口燥舌干而渴,或口中和而恶寒,此足少阴肾经受病也”,

“问伤寒六七日,烦满囊缩,其脉尺寸俱微缓,此足厥阴肝经受病也”。

——见于其著作《类证活人书·卷第一·论经络》)。[/FONT]
 
但亦有不同意经脉说者,如

1、柯韵伯(琴)——六经地面说

六经就是包括了整个人体的六块大“地面”,即六个大病位。

[FONT=仿宋]“仲景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

“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

“腰以上为三阳地面,三阳主外而本乎里。心者三阳夹界之地也。内由心胸,外自巅顶,前至额颅,后至肩背,下及于足,内合膀胱,是太阳地面。此经统领营卫,主一身之表症,犹近边御敌之国也。内自心胸至胃至肠,外自头颅,由面至腹,下及于足,是阳明地面。由心至咽,出口颊,上耳目,斜至巅,外自胁,内属胆,是少阳地面。此太阳差近阳明,犹京畿矣。腰以下为三阴地面,三阴主里,而不及外。腹者三阴夹界之地也。自腹由脾及二肠魄门,为太阴地面。自腹至两肾及膀胱溺道,为少阴地面。自腹由肝上膈至心,从胁肋下及于小腹宗筋,为厥阴地面。此经通行三焦,主一身之里症,犹近京夹辅之国也”。[/FONT]

[FONT=仿宋]——见于其著作《伤寒来苏集》之《伤寒论翼·六经正义》。[/FONT]
 
2、恽铁樵——病状之界说

“《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卒之能得真义者竟无一人。此处不解,全书皆模糊影响,有何医学可言。……喜多村之言曰:‘本经无六经字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假以标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固非藏府经络相配之谓也。’……本论所谓三阴三阳,所以标病位也。”

[FONT=仿宋]——见于其著作《伤寒论研究·<伤寒论>六经上篇》。[/FONT]

“今问六经何自来乎?曰来从六气。六气何自来乎?曰来从四时。四时有温凉寒暑,万物以生长收藏。人处四时之中,每一时期,有一时期特殊之感觉。春夏和煦,秋冬凛冽,此其常也,反常则病。六气曰风寒暑湿燥火。……故问六气为何物,则径直答曰:‘六气者,人体感气候之变化而著之病状。’六经之三阴三阳,非与藏府配合之谓也。谓太阳是膀胱,少阳是胆,厥阴是肝,无有是处。肾与膀胱相表里,太阳可直传少阴。肝与胆相表里,少阳何以不直传厥阴?脾与胃相表里,阳明何以不直传太阴?仲景辨太阳之病,项背强痛,或恶寒,或恶风;少阳寒热往来;少阴蜷卧但欲寐。与肾、与膀胱、与胆何与?故问六经为何物,则径直答曰:‘六经者就人体所著之病状为之界说也。’是故病然后有六经可言,不病直无其物。”

[FONT=仿宋]——见于其著作《伤寒论研究·<伤寒论>六经下篇》。[/FONT]
 
3、赵洪钧——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

《伤寒论》本身并无“六经”这个术语。

于是,必须给“六经”(即三阴三阳)以合理的解释。

六经是什么,本来可以一言而决——它是由一阴一阳推出的哲学定理。生命现象都可分三阴三阳,六经并非人体特有。人体之构造和生理病理过程自可分六经,若分十二经便非六经。仲景只讲六经,不讲十二经。六经之经非经脉之经。

于是必须说清六经是什么。

可以通过两个定理限定三阴三阳的:

[FONT=仿宋]定理1(三阴三阳定理):头项、胸背、四肢、骨节,人之太阳也;胸胁、膈之外上、两耳,人之少阳也;两口、胃,人之阳明也;腹为太阴;血脉、咽喉为少阴;膈之内下、手足四末为厥阴。

定理2(三阴三阳气血多少定理):人之常数,太阳多血少气,阳明多血多气,少阳少血多气,太阴多气少血,少阴少气多血,厥阴少气少血。[/FONT]

笔者以为,只有这样限定人之三阴三阳,所谓六经病纲领才能有根据。

[FONT=仿宋]——见于其著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十二讲<伤寒论>六经新解》及《伤寒论新解·第二章<伤寒论>基本概念与六经各篇新解》。[/FONT]

赵先生认为,六经难解有三:

其一,六经与经脉之关系难明。

其二,《素问·热论篇》之六经与伤寒本论六经之说法不一。

其三,《伤寒论》本身对六经含义无明训。

《灵》、《素》既为经典,崇古者不敢违背,以经注经又十分勉强,故众说不一。

[FONT=仿宋]——见于其著作《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第五章论争中的名家和学术问题·第八节论争中的<伤寒论>研究》。[/FONT]
 
4、李克绍——六经之经是面,而不是经络之经的线

凡读过《伤寒论》的人,都知道伤寒是以六经辨证的。六经就是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是怎样产生?又怎样为祖国医学所运用的呢?下面谈谈这个问题。

古人分析事物的属性,起初只有阴、阳两个方面。后来由于只分阴阳,觉得还不够,也不能说明较为复杂的问题,于是又把阴阳各分为三,便成了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何谓?歧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就是说,阴阳虽然能代表事物的两个方面,但是不同事物的每一方面,其阴或阳总是有偏多偏少的不同,因而它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又分为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用到祖国医学方面,在《内经》就有:①用以代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如《素问·天元纪大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就是。②用以代表脏腑的,如《灵枢·经脉》,以太阳代表膀胱与小肠,阳明代表胃与大肠,少阳代表胆与三焦,大阴代表脾与肺,少阴代表肾与心,厥阴代表肝与心包络。由于各脏腑的经络,有由胸走手、由手走头、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的不同,因此又把各脏腑及其经络区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这样,就由六演变为十二,由抽象的概念,演变为具体脏腑经络的名称了。

三阴三阳在中学中不但代表了六气、脏腑和经络,到了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又用以代表疾病的类型。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胃家实”为阳明病,“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太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为少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厥阴病。这就是历代《伤寒论》注家所说的“六经”。

《伤寒论》中划分六种病型,本来是和六气、脏腑、经络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所以也只有以三阴、三阳命名,才最为全面、最为恰当。试看《伤寒论》中的篇名,只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等,而不是“辨太阳经病”、“辨阳明经病”,其原因就在这里。《伤寒论》的注家和读者们,都习惯于把三阴三阳叫作“六经”,“六经”读起来比“三阴三阳”方便,但是容易使人错误地认为“经”即“经络”之经,由此把人引入歧途。例如,有的《伤寒论》注家竟说:《伤寒论》只提足经,不提手经,是由于足经长,手经短,言足经就能包括手经。刘草窗竟进一步提出了“伤寒传足不传手”的谬说(金栋按:“伤寒传足不传手”是由韩祗和首次提出)。他们直把三阴三阳等同于经络,这都是从六经的“经”字引起的错误。柯韵伯在《伤寒论翼》中说:“仲景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意思是说,六经之经是面,而不是经络之经的线,这一解释倒很正确。但是张仲景只提过三阴三阳,何尝提过“六经”?正如章太炎在《猝病新论》([FONT=仿宋]现改称《章太炎医论》[/FONT])中所说:“仲景本未直用‘经’字,不烦改义”。

[FONT=仿宋]——见于其著作《伤寒解惑论·第二章 <伤寒论>中几个基本概念的认识·二、三阴三阳和六经》。[/FONT]
 
5、刘绍武——三阴三阳是六病

六病是处于三个部位上因阴阳病情的不同而呈现的六类证候群。它们是表部的太阳病、厥阴病;半表半里的少阳病、少阴病;里部的阳明病和太阴病。

[FONT=仿宋]——见于马文辉《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FONT]
 
6、新世纪第二版高校教材熊曼琪《伤寒学·第一章绪论·第五节<伤寒论>的辨证方法》说: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于六经之每一经又分为手足二经,因而总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

六经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人体感受外邪之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的结果。它既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可看作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证候,是病理性概念。”

[FONT=仿宋]金栋按:有关六经实质的争论,历经近千年而未衰。仅近50年来,围绕这一问题,就曾出现过数次较大规模的争鸣。50年代中后期的争鸣,其主要观点并未脱离前人之说;而80年代之争论,则逐渐渗入一些新学说。时至90年代,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之趋势愈显明朗,各种新观点层出不穷。然则,就其实质而言,多是前人观点的现代翻版或诠释,并未有大的理论突破。(熊曼琪《伤寒学·附伤寒学研究近况述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FONT]
 
[FONT=黑体]《伤寒论》六经非《内经》六经【转贴】[/FONT]

[FONT=仿宋]马家驹 谢培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2008年11月14日[/FONT]

正确理解《伤寒论》的六经,是解读《伤寒论》的前提,是学习经方的基础。有许多学者认为张仲景是根据《素问·热论》关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以及“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等论述,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其实,《伤寒论》和《内经》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流派、理论体系。因《伤寒论》序文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这一内容,故历代诸多医家认为《伤寒论》的理论来源于《内经》,但历来医家以内经释伤寒,越解越难明。晋代皇甫谧指出:仲景论广《汤液经》而成《伤寒论》。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曰: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现代钱超尘教授及近代的杨绍伊等经过考证后,均认为序中“撰用”以下的23字为后人所加,非仲景文字。近代伤寒大家胡希恕先生经过毕生实践及研究后明确提出《伤寒论》属于经方一脉,而《内经》属于针灸家言,二者源流不同。《伤寒论》并不是沿用了《内经》的理论,同样《伤寒论》的六经也不是来源于《内经》的六经。

伤寒属于经方一脉,属于经方的辨证论治体系。“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伤寒论》属于经方一脉,观《伤寒论》的辨证体系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六经八纲辨证体系,而《内经》则属于脏腑经络理论体系。绝不能因为《伤寒论》中的六经之名同《内经》六经之名相同而认为《伤寒论》之六经即为《内经》之六经。

六经理论具有系统性

《伤寒论》是由《汤液经》论广而成,故直接吸收和借鉴了《汤液经》。在古代朴素的辨证法、二分法、阴阳观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创立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方法。在八纲的基础上,发展为六经的辨证方法体系。如“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观、寒热观。“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乃可攻里”是表里观。“脉浮紧者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是虚实观。阴阳、寒热、虚实是病性,表里是病位,《伤寒论》在八纲的表里病位观的基础上发展为表、里、半表半里的病位观,这样将八纲发展为六经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六经传变观点需要辩证看待

《伤寒论》第4条曰:“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5条曰:“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其六经相传并不是《内经》的一日一传,而是根据症状来判断是否相传。《内经》六经相传变理论的依据是脏腑经络理论,《伤寒论》则重视症状学,和《内经》的理论基础不一样。

现代认为六经适用于外感伤寒的辨证论治。其实任何疾病作用于人体表现为证,都是通过邪气与正气的斗争表现出来的,疾病的产生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邪气侵袭人体,正气奋起抗争,表现为表证,若正气不支,则邪弱气尽腠理开,则邪气入半表半里、入里。入里之后,根据阳气的强弱,可以表现为里热或里寒,而绝非像《内经》所说的一日一传,传变如环无端,周而复始。《伤寒论》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一句就明确指出了正邪相争的结果决定了相传。若正气强,可自汗出愈,如“冒家自汗出愈”。若正虚邪盛,则邪气入里。

不能拘泥于《伤寒论》条文的字面文字

《伤寒论》各经病内容篇幅不一,如太阳病篇详,而他经病篇相对为略,并不是太阳病篇所论述的内容都属于太阳病的,同理,绝不能说少阳篇的内容少,而忽略了少阳病的临床重要性,更不能因为厥阴病篇的方剂少,而认为厥阴病无方可治。六经是一个整体,仲景本意通过伤寒为例告诉我们六经这个辨证体系,故通过太阳病和他经病,可以总结、归纳出六经的实质内容。

《伤寒论》条文开头,常冠以某某病,如条文开头冠以的某某病,是提示可以见到该经病的症状,但不一定就是该经病,有可能是本经和他经并病、合病,也有可能是该经病的假象,提示与该经病相鉴别。如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不能因为该条开头冠以阳明病,而认为麻黄汤可以治疗阳明病。如何判断是哪一经的病、哪一经的证,主要的依据是症状。如该条的“脉浮、无汗而喘者”提示为太阳病表实证,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而条文开始冠以的“阳明病”是指出该条的证为太阳阳明合病,虽然有太阳表未解,但是也出现了阳明的症状,因为“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乃可攻之”,故当用麻黄汤解表发汗。又如第243条吴茱萸汤证:“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绝不能因为此条在阳明病篇中,而把吴茱萸汤归于阳明病。同样要根据症状,并结合方剂来判断,吴茱萸汤温胃止呕,结合“食谷欲呕”可以发现这是太阴病里虚寒证的“欲呕”,而不是属于阳明病,此处的“阳明”指代脾胃。所以,正确理解条文内容需要结合上下文看待。

六经在临床中简单实用

《伤寒论》的条文经过战乱流散,经过后人的编撰,故条文顺序变化颇大。条文虽然顺序有些乱,但透过条文,可以发现六经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即六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较为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

历来诸多医家无不对《伤寒论》推崇备至,可以看出六经在医家心目中的地位。如柯韵伯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俞根初说:“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六经来源于八纲,在八纲的基础上发展了病位观,较八纲更为实用。辨别六经病,主要依靠提纲条文,重视症状学。六经简单实用,临床上先辨六经,再辨方证,病位病性了然于胸,如此则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正确理解六经,是我们学习经方的基础。
 
我认为伤寒论上的六经争辩很多,我在五十年的临床中用伤寒论的方子去治病收到效益的很多。是按证立法,通治百病,讲的是理,用的是实。没有理是不能用的,死按书本道理,也是无法用的。
 
4、李克绍——六经之经是面,而不是经络之经的线

凡读过《伤寒论》的人,都知道伤寒是以六经辨证的。六经就是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是怎样产生?又怎样为祖国医学所运用的呢?下面谈谈这个问题。

古人分析事物的属性,起初只有阴、阳两个方面。后来由于只分阴阳,觉得还不够,也不能说明较为复杂的问题,于是又把阴阳各分为三,便成了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何谓?歧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就是说,阴阳虽然能代表事物的两个方面,但是不同事物的每一方面,其阴或阳总是有偏多偏少的不同,因而它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又分为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用到祖国医学方面,在《内经》就有:①用以代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如《素问·天元纪大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就是。②用以代表脏腑的,如《灵枢·经脉》,以太阳代表膀胱与小肠,阳明代表胃与大肠,少阳代表胆与三焦,大阴代表脾与肺,少阴代表肾与心,厥阴代表肝与心包络。由于各脏腑的经络,有由胸走手、由手走头、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的不同,因此又把各脏腑及其经络区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这样,就由六演变为十二,由抽象的概念,演变为具体脏腑经络的名称了。

三阴三阳在中学中不但代表了六气、脏腑和经络,到了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又用以代表疾病的类型。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胃家实”为阳明病,“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太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为少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厥阴病。这就是历代《伤寒论》注家所说的“六经”。

《伤寒论》中划分六种病型,本来是和六气、脏腑、经络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所以也只有以三阴、三阳命名,才最为全面、最为恰当。试看《伤寒论》中的篇名,只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等,而不是“辨太阳经病”、“辨阳明经病”,其原因就在这里。《伤寒论》的注家和读者们,都习惯于把三阴三阳叫作“六经”,“六经”读起来比“三阴三阳”方便,但是容易使人错误地认为“经”即“经络”之经,由此把人引入歧途。例如,有的《伤寒论》注家竟说:《伤寒论》只提足经,不提手经,是由于足经长,手经短,言足经就能包括手经。刘草窗竟进一步提出了“伤寒传足不传手”的谬说(金栋按:“伤寒传足不传手”是由韩祗和首次提出)。他们直把三阴三阳等同于经络,这都是从六经的“经”字引起的错误。柯韵伯在《伤寒论翼》中说:“仲景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意思是说,六经之经是面,而不是经络之经的线,这一解释倒很正确。但是张仲景只提过三阴三阳,何尝提过“六经”?正如章太炎在《猝病新论》([FONT=仿宋]现改称《章太炎医论》[/FONT])中所说:“仲景本未直用‘经’字,不烦改义”。

[FONT=仿宋]——见于其著作《伤寒解惑论·第二章 <伤寒论>中几个基本概念的认识·二、三阴三阳和六经》。[/FONT]
  有道理。
  “伤寒六经”涵盖“经络六经”,是个更宏观、整体、联动的“系统”,是人体正气与邪气博弈的“六类部位”、“六个层面”、和“六种状态”,
  “伤寒六经”是对整个人体的划分,“经络六经”只是“伤寒六经”的一部分物质基础,“伤寒六经”的物质基础还包括“全部经络”、“脏腑肤发”、“骨肉筋膜”等。
  愚见。
 
卧槽,学医史学的六经是什么不知道啦。
 
临床观察,三阴三阳之六经早已融于脏腑辨证之中了!
 
临床观察,三阴三阳之六经早已融于脏腑辨证之中了!
目前,高校教参第2版李培生、成肇仁主编《伤寒论》说:
“《伤寒论》的六经是一个包括脏腑经络、气化、阴阳气血、部位、阶段、证候群等理论以及治法、方药在内的综合性临床辨证论治体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