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面部五脏对应图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面部五脏对应图_看图王.png
 
《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
 
望诊学问也很深,够咱学一辈子了
关键是没有相关教材。中医只搞现代化不搞传统化,可能很快会完蛋。中医不要跟着西医病名跑,一跑,中医的本性就迷失了,要分清主次。
 
脸跟舌头一样,左右应该都属于肝胆,下属于肾,脾胃居中。额头属于心肺。
 
最后编辑:
两幅图对应的脏腑有差别。
为什么会有差别呢?
这两幅图都是《内经》之旨意,只不过所依据的道理(医理)不同,故有差异!
 
关键是没有相关教材。中医只搞现代化不搞传统化,可能很快会完蛋。中医不要跟着西医病名跑,一跑,中医的本性就迷失了,要分清主次。
难道《内经》不是中医教材吗?
 
个人比较采信这张图左边那个人脸上的脏腑标注,右图中“颧部左肝右肺”感觉没有道理。
鼻头对应脾应该没错,一个人鼻头肿大应该是脾虚有痰积的表象。
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而是经典却有这样的记载,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而是经典却有这样的记载,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从更宏观的层面上看,左肝右肺可能正确,但这种映射关系对诊疗实践的指导意义可能相对有限,临床使用的机会和准确性可能相对较小。
 
  从更宏观的层面上看,左肝右肺可能正确,但这种映射关系对诊疗实践的指导意义可能相对有限,临床使用的机会和准确性可能相对较小。
这种理论知识,或者说经典记载,是否源于临床?即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从更宏观的层面上看,左肝右肺可能正确,但这种映射关系对诊疗实践的指导意义可能相对有限,临床使用的机会和准确性可能相对较小。
如果是源于临床的理论知识,就能经得起临床的检验或验证;如果是理论的推演,没有临床经验基础,其推演的结果就不正确。
 
如果是源于临床的理论知识,就能经得起临床的检验或验证;如果是理论的推演,没有临床经验基础,其推演的结果就不正确。
推演出来的理论,可能对也可能错,应用前需寻求佐证,应用时要谨慎合参。
当然,如果用之于实践得到了验证,那就由“假说”变成“定律”了。
 
难道《内经》不是中医教材吗?
内经当然是中医经典教材。但这种教材用于系统教学就较少,学生的中医诊断水平就不高。西医诊断有大量现代化手段相助,并且这些手段越来越先进,整个世界科技都在帮助西医,中医呢?都得靠自己。学中医没有人帮助你,相反都在为难你,给你挑刺,学好中医真是不容易。中医如跟着西医跑,中医本性就迷失了,中医应与阴阳挂上钩,中医经典的学习就非常重要。中医只搞现代化,不搞传统化,这个中医很快就会完蛋。
 
内经当然是中医经典教材。但这种教材用于系统教学就较少,学生的中医诊断水平就不高。西医诊断有大量现代化手段相助,并且这些手段越来越先进,整个世界科技都在帮助西医,中医呢?都得靠自己。学中医没有人帮助你,相反都在为难你,给你挑刺,学好中医真是不容易。中医如跟着西医跑,中医本性就迷失了,中医应与阴阳挂上钩,中医经典的学习就非常重要。中医只搞现代化,不搞传统化,这个中医很快就会完蛋。
因为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欲明中医理论及其渊源,必在此求之。
 
《素问·刺热论》云: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图如下:
面部五脏对应图_看图王.png

五脏热病——肝、心、脾、肺、肾,乃相生之序。

《难经·五十六难》云:“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

《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

面南而立,上南(心)下北(肾)左东(肝)右西(肺)中间脾,天人相应、附五行之推衍,故有面部五脏之对应,亦有腹部五脏之对应(如五脏之积证)——左肝右肺、上心下肾、中间脾。
 
最后编辑:
《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
肝左肺右图1.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