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疑难杂症血瘀自汗

谁没两个老人亲戚有小恙的?奇怪吗?你这个人挺不知好歹,活该被整得这么惨,被人欺负。看在你本身病得很严重的情况下,我就懒得生一个病人的气了。看你踌躇满志的,可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告诉你,现在你的身体就是会拖住你,不是你那点钱就能换回来的,你就是倾家荡产,可能也治不好。你治好了,别忘了通知我们。
不好意思刚开始没仔细看你写的回复,仔细看了下还是有道理的,谢谢指教,不过你打击不了我的自信心哈
 
最后编辑:
乌梅丸原方不太对症,总体来说清上温下,没有考虑阴不足的问题。我觉得我开的那个比较好。如果要在乌梅丸上面改也可以,把肉桂5换成桂枝5,加上白芍5,山萸肉5。附子降低到5就可以了,心悸就可以缓解
有点奇怪的是他用了砂仁没用花椒,这样不知道你是不是吃得消白芍,安全点就用赤芍。没事在部分换白芍
直接上图你们研究下吧,我也不怕啥图片被恶搞随便了哈,也没啥可怕的
 

附件

  • 245.7 KB 查看: 106
  • 316.1 KB 查看: 87
  • 231.6 KB 查看: 97
  片面的分析一下:
  第一个处方是“淡豆豉15g 丹参15g 桑叶18g 紫花前胡6g 生栀子8g 炒僵蚕9g 仙鹤草30g 白茅根30g 茯神30g”:
  一、补虚敛汗、健脾安神、利湿祛痰
    仙鹤草是集“收敛、止血、补虚、止泻”于一身的药,药效可能相当于“党参+龙牡”
    茯神“利湿健脾、安神定悸”
    僵蚕“祛风化痰”,前胡“降气化痰”,有类似半夏的功效
  二、疏散风热、凉血止血、清肺利尿
    “淡豆豉、桑叶、前胡”这几味药都是“辛凉解表、疏散风热”的,生栀子“清热利湿”,白茅根“凉血利尿”是,丹参“凉血消痈”。

  第二个方子“生栀子8g 淡豆鼓 15g 醋柴胡12g 烫枳实12g 仙鹤草30g 白茅根30g 紫花前胡6g 太子参15g 生山药30g 炒白芍12g 炙甘草9g”,是第一个方子去僵蚕、丹参、桑叶,加太子参、生山药,再合[四逆散]而成。

  服第一方后,食量大增,但夜晚心悸冷汗,可能提示“肺胃虚热、脾虚痰湿、血亏肾寒”,宜加补血、温肾药。
  服第二方之后,动则冷汗、干呕食减,可能提示“里虚而非阳郁”,不宜用“疏泄实郁”的[四逆散]。

  补充一下,30岁就出现重度骨质疏松,如果排除服用激素药物的原因,则基本上可以肯定是“饮食不节+缺乏运动”造成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及过大的食量,一方面伤脾胃影响运化减少了钙的吸收,另一方面高蛋白质(高磷高盐)摄入(加上缺乏运动)造成大量骨钙溶解从尿中流失。

  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直接上图你们研究下吧,我也不怕啥图片被恶搞随便了哈,也没啥可怕的

  从照片脸型面色上看,阴阳气血俱虚,可以肯定的说属于虚劳之证了,有点热也是虚热浮热。
  从舌象上看,舌面水滑,舌边舌尖有一圈卷肿,肝胆心肺有严重的“湿郁”,可以是引起自汗、盗汗的原因。
  第一方有不少“疏风散湿、清肺利尿”的药,所以服后食量大增,但夜晚心悸冷汗,是温补气血的药力不足。

  我的直觉:湿郁在里,宜用风药散之,李东垣的“脾胃论”可能比较适合你这种病情,“升阳益胃”之法,配合“温补下焦肝肾精血、阳气”之法,也许有用,不太看好用“虽清肝敛阴温脾肾,但闭表留湿郁气机”的[乌梅丸]。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这就是所谓的懂阴阳的人的看法啊?
那边失败了,又来这边了!
还真是不屈不挠的害人啊!
 
  从照片脸型面色上看,阴阳气血俱虚,可以肯定的说属于虚劳之证了,有点热也是虚热浮热。
  从舌象上看,舌面水滑,舌边舌尖有一圈卷肿,肝胆心肺有严重的“湿郁”,可以是引起自汗、盗汗的原因。
  第一方有不少“疏风散湿、清肺利尿”的药,所以服后食量大增,但夜晚心悸冷汗,是温补气血的药力不足。

  我的直觉:湿郁在里,宜用风药散之,李东垣的“脾胃论”可能比较适合你这种病情,“升阳益胃”之法,配合“温补下焦肝肾精血、阳气”之法,也许有用,不太看好用“虽清肝敛阴温脾肾,但闭表留湿郁气机”的[乌梅丸]。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真是痰的问题,江海余生果然厉害
 
真是痰的问题,江海余生果然厉害
  你这舌象“一圈大卷边”表明了“自汗”很大程度上是“痰湿内郁”的原因造成的。
  这样的舌象我曾见过,但那位是阳气阴血都不虚,只有“阳郁湿郁”,也是结肠炎里急后重,也喜欢冷饮肥甘,他用李东垣的[升阳散火汤]几天,数年的顽疾竟豁然痊愈。
  但你的身体状况差多了,阴阳气血俱虚又兼湿郁,化痰散湿的同时必须要补阳气阴血,用药须精确才行。
 
  你这舌象“一圈大卷边”表明了“自汗”很大程度上是“痰湿内郁”的原因造成的。
  这样的舌象我曾见过,但那位是阳气阴血都不虚,只有“阳郁湿郁”,也是结肠炎里急后重,也喜欢冷饮肥甘,他用李东垣的[升阳散火汤]几天,数年的顽疾竟豁然痊愈。
  但你的身体状况差多了,阴阳气血俱虚又兼湿郁,化痰散湿的同时必须要补阳气阴血,用药须精确才行。
阳虚是个假象,真是阴损及阳,当初是因为发烧惊厥。纯属猜测,最开始加重的时候全身抽搐,牙关紧闭的症状,把牙都要碎了,当时确实有段时间很糟糕
 
您误会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情志疗法固然也有一定意义,但是中医主要还是靠药物,针石等手段调整病人气机,使脉平,则为平人,其情志问题也就解决了。
我说他的病不容易治愈,不是着眼他疾病形成的原因和历史,而是根据他所述症状判定,比如他说有拘挛,又出汗,用血府,又拉稀,虚实夹杂,某个时候,一些药食能缓解症状,另外的时候又失效了,要求用药精准,这类病,现在要找到能完全治愈的人,是比较难。
当然如果象他说的都没发育好,身体底子差,也是个问题。
我并非想在这里扯算命,你们误会了,我又不是说八字土金强就得做光棍,算命也不是这么算的,是吧?我只是说人的性格脾气也和体内气机关系很大。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收敛得厉害一点,但他也是健康人。
我不是医生,今天可能吃得有点撑,在这里啰嗦胡扯了两句,不必当真。
仔细回顾你写的回复貌似你好像是一个医生吧呵呵,只是不愿意承认!
 
阳虚是个假象,真是阴损及阳,当初是因为发烧惊厥。纯属猜测,最开始加重的时候全身抽搐,牙关紧闭的症状,把牙都要碎了,当时确实有段时间很糟糕
既然都已经“阴损及阳”了,那怎么又说“阳虚是个假象”呢,自相矛盾嘛。
你的体型和面容,一看就是“阴阳气血俱虚”。
 
既然都已经“阴损及阳”了,那怎么又说“阳虚是个假象”呢,自相矛盾嘛。
你的体型和面容,一看就是“阴阳气血俱虚”。
根源在于阴虚内热痰热淤互结可能还有虚火,阳气在中焦可能郁结住了,清除后自然而然热量就会有了,还有舌尖明显是有火。
引用江海余生的一段话身体看似阳虚,实际上是阳气下降的通路被阻断,心火降下化生肾阳,现在心火不能下降,所以只能灼津外泄而为汗,是心自救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身体自身不能化生肾阳,反而还有心火,这个时候如果补肾阳也许短时会有效果但是却会加重心火,那时候就不是灼津为汗,而是灼液为痰,造成痰阻心包的可怕后果。引用病机19条上说的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回想当初全是抽筋紧咬牙关全身战栗才想通这一条了
 
最后编辑:
根源在于阴虚内热痰热淤互结可能还有虚火,阳气在中焦可能郁结住了,清除后自然而然热量就会有了,还有舌尖明显是有火。
引用江海余生的一段话身体看似阳虚,实际上是阳气下降的通路被阻断,心火降下化生肾阳,现在心火不能下降,所以只能灼津外泄而为汗,是心自救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身体自身不能化生肾阳,反而还有心火,这个时候如果补肾阳也许短时会有效果但是却会加重心火,那时候就不是灼津为汗,而是灼液为痰,造成痰阻心包的可怕后果。引用病机19条上说的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回想当初全是抽筋紧咬牙关全身战栗才想通这一条了
在引用久病多血瘀,怪病多谈的理论的,我这就是怪病,不要在相信什么精神治疗法,那个就是缥缈荒诞的忽悠人的法子治标不治本,碰上纯碎的情志问题还勉强能治好,如果碰上疑难杂症那就啥也不是了,这是一个病了14年的资深病人体会和感受,江海余生大师果然是有独到的见解,另辟蹊径,自学20年有所成就,让我等小辈自叹不如,觉得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对的还请见谅
 
最后编辑: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说:“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出;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虽七诊自殊,无逾于气。”

  胆主生化:“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李东垣),“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内经》)。
  胆掌枢机:既能奉心阳之下达又能领肾气而上贯,“故有掌上下升降之枢,管内外出入之机的传输能力”(章真如《肝胆论》)。
  胆固卫气。足少阳司一身腠理之开合,转输一身之阳气,故能调节卫阳,固表御邪。

  肾主骨生髓,肾主藏精、精血互生。

  从小惊恐,胆肾俱伤。
  胆气伤,卫阳不固,所以自汗盗汗。
  肾气伤,所以骨质疏松,加上胆气升发受到痰湿阻滞,脾胃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不足,所以精血亏虚。
  肾阳又主一身之阳气,肾阳虚加上湿郁少阳胆,阻碍了肾阳的疏布,所以发冷。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说:“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出;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虽七诊自殊,无逾于气。”

  胆主生化:“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李东垣),“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内经》)。
  胆掌枢机:既能奉心阳之下达又能领肾气而上贯,“故有掌上下升降之枢,管内外出入之机的传输能力”(章真如《肝胆论》)。
  胆固卫气。足少阳司一身腠理之开合,转输一身之阳气,故能调节卫阳,固表御邪。

  肾主骨生髓,肾主藏精、精血互生。

  从小惊恐,胆肾俱伤。
  胆气伤,卫阳不固,所以自汗盗汗。
  肾气伤,所以骨质疏松,加上胆气升发受到痰湿阻滞,脾胃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不足,所以精血亏虚。
  肾阳又主一身之阳气,肾阳虚加上湿郁少阳胆,阻碍了肾阳的疏布,所以发冷。
就是阴虚火旺热极生寒,全程吃寒凉清淡的既不出汗也不肚子疼了。后来舌像明显的变鲜红了
 
就是阴虚火旺热极生寒,全程吃寒凉清淡的既不出汗也不肚子疼了。后来舌像明显的变鲜红了
很多大夫开寒凉的药物可能对了,但是没有寒凉的吃在加上饮食不够清淡不够寒凉所以导致不管用,发现吃寒凉的一段时间发现胃中明显有干热的迹象,怪不得有人说瘦人多阴虚胖人多阳虚
 
最后编辑:
很多大夫开寒凉的药物可能对了,但是没有寒凉的吃在加上饮食不够清淡不够寒凉所以导致不管用,发现吃寒凉的一段时间发现胃中明显有干热的迹象
百度上搜到的发来供大家参考:热极生寒,热主升散,热的时候,人的毛孔打开,内部的能量宣泄而出,造成内部空虚的状态,自身能量空虚,自然热不起来,遇到凉风、凉水则不能抵抗,表现的弱不禁风。这种类型,这几年见了很多,有很多以身试药的朋友,大剂量地吃附子干姜,最后真的连一阵凉风也抵御不了了。如何扳回来呢,用甘寒之品,帮助收藏,帮助身体一点点地贮存能量,体内能量足了,慢慢地便会增强抵御能力。
 
就是阴虚火旺热极生寒,全程吃寒凉清淡的既不出汗也不肚子疼了。后来舌像明显的变鲜红了
  一点虚火而已,不会是热极的。
  [黄芪建中汤]去大枣,加茯苓、法半夏;党参、生地黄、苍术、葛根、羌活。
  个见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