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瘦人不能用“大剂量”的黄芪,容易导致胸满腹胀口干上火等副作用。但在确实需要的时候小剂量(小于10克每剂)使用还是可以的。
[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虚劳血痹}篇,需要服用含有大量“饴糖、芍药、大枣、炙甘草”等补中焦脾胃之气的药物的{建中汤类方}的“虚劳之人”,多数体型是偏瘦的,属于阴虚精亏的“失精家”,所以不宜使用大剂量的黄芪。
想必仲师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所以仲师在此方药物剂量的调配上相当的“因人制宜”,“证候”与“体质”都兼顾到了。
[黄芪建中汤]中“黄芪”的用量只有“一两半”,远小于桂枝、白芍等药。也远小于适合患“血痹”之证的“骨弱肌肤盛”的“体胖腹大、肌肉松软”的“尊荣人”所用的[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三两”的剂量。
如果按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黄芪建中汤]的现代剂量为:黄芪4.5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饴糖30克(饴胶40毫升)、大枣3枚(7.5克)。
为何[黄芪建中汤]中要用少量黄芪呢,我认为是因为此方常用来治疗“中焦脾胃虚寒”引起的“溃疡性疾病”,比如虚寒性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
在“饴、芍、草、枣”等品“充里”、“补中”、“建立中气”之后,借小剂量黄芪“补气提气、生肌敛溃”的作用,去荣养肌肤,促进身体各处“上皮组织”的修复。“建中气”的同时“适量”的“用中气”,去弥补和养护身体上这些虚损不足的地方。所以《金匮要略》原文中说:“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黄芪用小剂量还减轻了其“闭表敛邪、助热伤阴”之弊,适应了[黄芪建中汤]这个治“虚劳”的方子需要“久服”的特性。
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备急要方》中有一个对应的方子叫[黄建中汤](方名仅差一个“芪”字),药物组成完全相同,唯一的不同是黄芪的剂量变成了“三两”。即使黄芪用“三两”,也没有超过同方中桂枝、白芍、生姜等药的剂量,按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只有9克。
而观察现在运用[黄芪建中汤]的医案,一般黄芪起手就是15克左右,甚至更多,如果患者很瘦、阴血很虚、或者有内热的话,用了之后很容易出现腹胀、口干、胸闷等副作用。
一管之见,仅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