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未言“痰”,《纲目》有提到“痰”。
《本经》: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癥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
《纲目》[千金汤]:治小儿暴惊,卒死中恶:蜀漆(炒)二钱,左顾牡蛎一钱二分。浆水煎服,当吐痰而愈。
======
《别录》:疗胸中邪结气,吐出之。
《药性论》:主治瘴疟多时不瘥,去寒热疟。治温疟寒热。
张元素:破血,导胆邪。
《得配本草》:蜀漆,其气升散,其性飞腾,能开阴伏之气,能劫蓄结之痰,破血行水,消痞截疟。甘草拌蒸。生用性升,炒炭稍缓。
《药征续编》:凡仲景之治动也,共活法有三:有胸腹之动,则以牡蛎治之;有脐下之动,则以龙骨治之;有胸腹脐下之动剧,则以蜀漆治之。此为仲景治动之三活法矣。故仲景之方,有以蜀漆配之牡蛎者,或有配之龙骨者,或有配之龙骨、牡蛎者,是又仲景用蜀漆之法也。本论不载此法者,盖属脱误,故晋、唐以来,无有知蜀漆之功者。
“心动过速”的急救,除了按压眼球、单侧颈动脉窦之外,
我在一本医书上还看到一种方法:
“用手指或者筷子刺激咽喉,出现呕吐反射之后即可起效”。
《得配本草》说:蜀漆,其气升散,其性飞腾,能开阴伏之气,能劫蓄结之痰。
《药征续编》说:有胸腹脐下之动剧,仲景则以蜀漆治之。
《本经疏证》说:凡药非鳞介飞走,未有云气腥者,惟仲景用蜀漆,必注曰洗去腥,则可见其气之恶劣异于他草木矣。
难道蜀漆治“亡阳惊狂、胸腹动剧”,是通过“刺激呕吐中枢(同时排痰)”来实现的?
此外:
《本草经集注》:栝楼为之使。
《药性论》:不可多进,令人吐逆。
《四声本草》:桔梗为之使。
《纲目》[千金汤]:治小儿暴惊,卒死中恶:蜀漆(炒)二钱,左顾牡蛎一钱二分。浆水煎服,当吐痰而愈。
如果“蜀漆的药理”真的是这样(“刺激呕吐中枢(同时排痰)”),那么,可能就不宜用“茯苓”或者“[二陈汤]”来代替,而宜用瓜蒌、桔梗来代替。
以上个人假说,仅作探讨。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