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简单说说伤寒112条。

阳春肽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12/21
帖子
2165
获得点赞
1392
声望
113
原文: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药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白芍加蜀漆龙骨牡蛎。
译:上条主要是讲一个太阳病用火攻发汗太过,心阳极度损伤,心阳浮越,夹痰湿,及治疗。
伤寒,脉浮,是个太阳病,医生用火攻的办法去发汗,发汗太过,心阳极度损伤,故称亡阳,病人表现烦燥,卧起不安的,用桂枝去白芍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主之,由于伤的心阳,故去白芍的敛阴,以方测证,有夹痰湿,故加蜀漆祛痰湿,心阳己虚,要浮越,又加龙骨牡蛎敛心阳,镇心安神。
相似条文举例:
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闷者,桂枝去白芍汤主之。
63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欲得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75条: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叫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聋无闻矣,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者也喘。
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119条: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
病案举例:某年七月夏天,彭,女,73岁,因烦燥不得眠十余天,伴心悸,心慌,在家里走动不安,在床上也卧起不安,翻来复去,时常用手按在胸口上。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舌淡红苔薄白,寸脉弱。此是心气阳虚,心阳浮越,又夹痰湿。以桂枝去白芍加二陈汤人参龙骨牡蛎汤6剂缓解。
2017年9月20日随笔。
 
最后编辑:
卧起不安,烦躁不眠,
如何与栀子豉汤证鉴别?:084:
 
[QUOTE="三先生, post: 1409740, member: 5748"
如何与栀子豉汤证鉴别?:084:[/QUOTE]
枙子豉汤,病机是热郁胸膈,也是表现得烦燥不得眠,但此是个实证,无形之热,郁于胸隔,表现出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舌淡红苔黄或夹黄,寸脉浮滑数。有一种吃辣子或生大蒜味道……
具体区别如下例条文:
76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者为逆,若更发汗,更吐下不止,发汗若下之,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到,心中懊侬,枙子豆鼓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豆鼓汤主之,若呕吐者,栀子生姜豆鼓汤主之。
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豆鼓汤主之。
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此为未解也,枙子豆鼓汤主之。
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的,枙子厚扑汤主之。
80条,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心烦者,枙子干姜汤主之。
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而不欲饮食者,但头汗出者,枙子豆鼓汤主之。
375条,下利后,更烦,按之胸中濡者,此为虚烦也,栀子豆鼓汤主之。
……
 
最后编辑:
卧起不安,烦躁不眠,
如何与栀子豉汤证鉴别?:084:
  [栀子豉汤]主“烦热胸中窒”,属“实证、热证”,病机是胸中有“湿热郁闭”,所以用栀子“清热利湿,泻火除烦”;用淡豆豉“辛凉解表,散热除烦”。
  症状相似,辨舌脉:“栀子豉汤证”舌红、苔黄、脉浮数;“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舌淡、苔白、脉促(寸浮,关尺沉)。
  个人理解,不知是否正确。
 
原文: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药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白芍加蜀漆龙骨牡蛎。
译:上条主要是讲一个太阳病用火攻发汗太过,心阳伤,心阳浮越,夹痰湿,及治疗。
伤寒,脉浮,是个太阳病,医生用火攻的办法去发汗,发汗太过,伤了心阳,病人表现烦燥,卧起不安的,用桂枝去白芍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主之,由于伤的心阳,故去白芍的敛阴,以方测证,有夹痰湿,故加蜀漆祛痰湿,心阳己虚,要浮越,又加龙骨牡蛎敛心阳,镇心安神。
相似条文举例:
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闷者,桂枝去白芍汤主之。
63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欲得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75条: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叫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聋无闻矣,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者也喘。
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119条: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
病案举例:某年七月夏天,彭,女,73岁,因烦燥不得眠十余天,伴心悸,心慌,在家里走动不安,在床上也卧起不安,翻来复去,时常用手按在胸口上。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舌淡红苔薄白,寸脉弱。此是心气阳虚,心阳浮越,又夹痰湿。以桂枝去白芍加二陈汤人参龙骨牡蛎汤6剂缓解。
2017年9月20日随笔。
 
条文中既曰:“亡阳”,为何不用附子?什么叫“以火迫劫之”、“惊”与“狂”有何区别,他们分别是何原因引起的?虽然是“简单说说”,但也要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讲清楚,不然初学者读了并无收获。
 
条文中既曰:“亡阳”,为何不用附子?什么叫“以火迫劫之”、“惊”与“狂”有何区别,他们分别是何原因引起的?虽然是“简单说说”,但也要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讲清楚,不然初学者读了并无收获。
草医生,就又来“打油火”,我最差的学生都知道了,可你还读了五年大学,白费了,亡阳,不用附子,我不是说了吗?伤的是心阳,惊就是心悸,狂是燥烦不安,心阳浮越,我上不是说了吗?
 
最后编辑:
条文中既曰:“亡阳”,为何不用附子?什么叫“以火迫劫之”、“惊”与“狂”有何区别,他们分别是何原因引起的?虽然是“简单说说”,但也要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讲清楚,不然初学者读了并无收获。
经曰刚与刚则阳气破溃.用药的话附子就是.针灸的话熨灸即是.
为什么刚与刚阳气会破溃.因为火气内攻伤阴.经曰喜得温而不欲见人.病在阴.阴主内.內阴伤.则外之阴气盛.故四逆而起.阳本主外.今外为阴气所胜.则阳气内行.故心与阳明经俱盛
 
当与金匮五脏风寒积聚合参。心中风条下: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若火逆下之因烧针致病组方甘草多于桂枝;火迫劫之致病,组方桂枝多于甘草
 
最后编辑:
当与金匮五脏风寒积聚合参。心中风条下: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若火逆下之因烧针致病组方甘草多于桂枝;火迫劫之致病,组方桂枝多于甘草
谢谢老先生补充,
 
草医生,就又来“打油火”,我最差的学生都知道了,可你还读了五年大学,白费了,亡阳,不用附子,我不是说了吗?伤的是心阳,惊就是心悸,狂是燥烦不安,心阳浮越,我上不是说了吗?
并非“打油火”,疑义相与析嘛。不清楚的地方自然要提出来。
其实您说错了,我并未上过大学,跟你一样,民间医生 ,偶尔上网学学同仁们的经验。
你热心传承中医的精神值得赞扬,但有些地方没讲清楚,这不利于晚辈们学习。比如“以火迫劫”是什么?现在还有这种治疗吗?有的,如一切温针、火灸、烤烘等治疗措施。亡阳用附子者,救汗也。亡阳而惊狂,用龙牡镇摄,此仲景常法。惊为正虚,狂为邪实,惊狂云者,盖兼惊烦、惊悸而有之。仲景治心惊心悸每用桂枝,于烦躁狂妄多用龙牡。以火迫劫,为治法之逆,治此病故曰救逆。凡惊狂证必有痰饮,盖火旺则津液被灼,结而为痰,心脏为痰火所迫逼,故发惊狂,用蜀漆以驱除痰饮。痰饮欲其散,故不用白芍之酸寒,而用蜀漆(或常山)之荡涤,惊狂欲其定,故不用附子,而用龙牡之镇宁。
 
并非“打油火”,疑义相与析嘛。不清楚的地方自然要提出来。
其实您说错了,我并未上过大学,跟你一样,民间医生 ,偶尔上网学学同仁们的经验。
你热心传承中医的精神值得赞扬,但有些地方没讲清楚,这不利于晚辈们学习。比如“以火迫劫”是什么?现在还有这种治疗吗?有的,如一切温针、火灸、烤烘等治疗措施。亡阳用附子者,救汗也。亡阳而惊狂,用龙牡镇摄,此仲景常法。惊为正虚,狂为邪实,惊狂云者,盖兼惊烦、惊悸而有之。仲景治心惊心悸每用桂枝,于烦躁狂妄多用龙牡。以火迫劫,为治法之逆,治此病故曰救逆。凡惊狂证必有痰饮,盖火旺则津液被灼,结而为痰,心脏为痰火所迫逼,故发惊狂,用蜀漆以驱除痰饮。痰饮欲其散,故不用白芍之酸寒,而用蜀漆(或常山)之荡涤,惊狂欲其定,故不用附子,而用龙牡之镇宁。
你还谦虚,你还曾经在中医中药论坛当个版主,山东中医大学,看你说的似懂非懂。
 
并非“打油火”,疑义相与析嘛。不清楚的地方自然要提出来。
其实您说错了,我并未上过大学,跟你一样,民间医生 ,偶尔上网学学同仁们的经验。
你热心传承中医的精神值得赞扬,但有些地方没讲清楚,这不利于晚辈们学习。比如“以火迫劫”是什么?现在还有这种治疗吗?有的,如一切温针、火灸、烤烘等治疗措施。亡阳用附子者,救汗也。亡阳而惊狂,用龙牡镇摄,此仲景常法。惊为正虚,狂为邪实,惊狂云者,盖兼惊烦、惊悸而有之。仲景治心惊心悸每用桂枝,于烦躁狂妄多用龙牡。以火迫劫,为治法之逆,治此病故曰救逆。凡惊狂证必有痰饮,盖火旺则津液被灼,结而为痰,心脏为痰火所迫逼,故发惊狂,用蜀漆以驱除痰饮。痰饮欲其散,故不用白芍之酸寒,而用蜀漆(或常山)之荡涤,惊狂欲其定,故不用附子,而用龙牡之镇宁。
很多人都犯了以药来反推病机的毛病.若药理错该如何.既使要以药来推病机也要以神农本经.蜀漆治痰吗?若无方不知还会如此解吗?
 
最后编辑:
你还谦虚,你还曾经在中医中药论坛当个版主,山东中医大学,看你说的似懂非懂。
呵呵,先生又猜错了。草医居蜀中,问道我家翁,未曾当版主,亦未去山东。
先生说:“看你说的似懂又非懂。”其实我没有说。这段文字是当今某国医大师师傅的师傅对伤寒论112条的注释。我只是把它搬到这里,让网友们对比阅读,收益更多。先生若要深究,请查阅《伤寒论改正并注》。
 
很多人都犯了以药来反推病机的毛病.若药理错该如何.既使要以药来推病机也要以神农本经.蜀漆治痰吗?若无方不知还会如此解吗?
蜀漆是否治痰,先生不妨翻阅一下《本经》或《纲目》便知。
 
伤寒所谓亡阳无阳。记得有23条还是26条的,此无阳,所以用的是桂枝越婢合方。所以伤寒重津液,由此而来。所有的阳用都由津液完成。这是后世研究里,我比较认同的看法。
 
本经里无痰,连半夏都是言下气,结气。
本经言的症的集合,以此推证。古书如此,皆因重实证,不重空想。
 
本经里无痰,连半夏都是言下气,结气。
本经言的症的集合,以此推证。古书如此,皆因重实证,不重空想。
刘老师,“痰”是空想,那“结气”是否有实证,我觉得“气”比“痰”更宽范、更抽象。
 
蜀漆是否治痰,先生不妨翻阅一下《本经》或《纲目》便知。
《本经》未言“痰”,《纲目》有提到“痰”。
《本经》: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癥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
《纲目》[千金汤]:治小儿暴惊,卒死中恶:蜀漆(炒)二钱,左顾牡蛎一钱二分。浆水煎服,当吐而愈。

======
《别录》:疗胸中邪结气,吐出之。
《药性论》:主治瘴疟多时不瘥,去寒热疟。治温疟寒热。
 张元素:破血,导胆邪。
 
  《得配本草》:蜀漆,其气升散,其性飞腾,能开阴伏之气,能劫蓄结之痰,破血行水,消痞截疟。甘草拌蒸。生用性升,炒炭稍缓。
  《药征续编》凡仲景之治动也,共活法有三:有胸腹之动,则以牡蛎治之;有脐下之动,则以龙骨治之;有胸腹脐下之动剧,则以蜀漆治之。此为仲景治动之三活法矣。故仲景之方,有以蜀漆配之牡蛎者,或有配之龙骨者,或有配之龙骨、牡蛎者,是又仲景用蜀漆之法也。本论不载此法者,盖属脱误,故晋、唐以来,无有知蜀漆之功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