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论,各有各的见解。其实当脉证合参。伤寒病浮缓,不一定为阳明病也不一定为太阴病。伤寒论辨脉法有: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可知缓脉是阴脉与阳脉同等。因何阴脉与阳脉同等,是因手足自温者。辨证的要点以手足自温,阴脉与阳脉同等为据以辨证。手足自温,为回阳之象。伤寒阳回病可愈。阴病无汗。手足温,无汗,为未愈,便是病系太阴了。阳明病法多汗,汗尿一液,所以太阴当发身黄,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
最后编辑:
阳老师不要断章取义。胡撤,就但以脉浮而缓说成是湿热,但伤寒39条那个脉浮而缓就无解了,255条那个脉浮而迟也无解了,基本的搞不清,去遨高远搞什么变证,你越学越糊涂,不信你试试,学伤寒,是靠你自己的悟性去理解原意,而不是象你搏学百家之注。那只参考。
把脉浮而缓说成脾虚有湿,或中湿溢饮,还有道理,由于脾阳的恢复,湿去,则病愈,阳化过度便秘,则传阳明。阳化过度为邪热,或湿郁化热,湿又不去,湿热瘀结必身黄。
我并不想你争,你以为看了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等几本注家书,了不起,来和我争。……
太阴病本就手足自温,厥阴病手足厥冷,98条:得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这个是太阴病,也有湿热啰,你把太阴病的特证搞清楚。阳老师不要断章取义。
“胡撤,就但以脉浮而缓说成是湿热”,
我说的是“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湿热在脾,何时“但以脉浮而缓”了?
“脉浮而缓”如果是太阳中风,应当有“发热、恶风、头痛”等表证,而今却没有,说明不是太阳病。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一句就说清楚了:“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手足自温”可以说明两点:1、脾主四肢,“手足”提示病位在脾;2、里寒当手足不温,“自温”说明不是寒证,脉浮可与之相互印证。
39条“脉浮缓”是太阳病,有表证,寒湿郁表。
225条的“脉浮而迟”可以等同于“脉浮而缓”吗,迟脉和缓脉都不做区别,何以辨证?
======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金匮》黄疸篇一条描述,就是讲黄疸发病机理:脉浮而缓,是伤寒外感表虚的脉象,在杂病中浮则为风,风可作为外邪理解,而缓为湿,痹为闭,是指脾家蕴有湿热,并非风寒湿杂至的痹证。故痹非中风,一示区别。四肢苦烦(是湿热困脾),脾色必黄,(是因为)瘀热在里。金匮上有这个脉的论述,怎么让你们一论,我都觉得金匮都错的。大凡以湿为主,脉都沉。
伤寒,脉缓区别于脉紧,弦等象。如果按性质分,这脉就不是寒。所以这是广义伤寒。如果缓当土气来说,稼穑旺盛蕃秀,必然有温热之本质。以上所论,各有各的见解。其实当脉证合参。伤寒病浮缓,不一定为阳明病也不一定为太阴病。伤寒论辨脉法有: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可知缓脉是阴脉与阳脉同等。因何阴脉与阳脉同等,是因手足自温者。辨证的要点以手足自温,阴脉与阳脉同等为据以辨证。手足自温,为回阳之象。伤寒阳回病可愈。阴病无汗。手足温,无汗,为未愈,便是病系太阴了。阳明病法多汗,汗尿一液,所以太阴当发身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