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说说187条与278条。

以上所论,各有各的见解。其实当脉证合参。伤寒病浮缓,不一定为阳明病也不一定为太阴病。伤寒论辨脉法有: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可知缓脉是阴脉与阳脉同等。因何阴脉与阳脉同等,是因手足自温者。辨证的要点以手足自温,阴脉与阳脉同等为据以辨证。手足自温,为回阳之象。伤寒阳回病可愈。阴病无汗。手足温,无汗,为未愈,便是病系太阴了。阳明病法多汗,汗尿一液,所以太阴当发身黄,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
 
最后编辑:
胡撤,就但以脉浮而缓说成是湿热,但伤寒39条那个脉浮而缓就无解了,255条那个脉浮而迟也无解了,基本的搞不清,去遨高远搞什么变证,你越学越糊涂,不信你试试,学伤寒,是靠你自己的悟性去理解原意,而不是象你搏学百家之注。那只参考。
把脉浮而缓说成脾虚有湿,或中湿溢饮,还有道理,由于脾阳的恢复,湿去,则病愈,阳化过度便秘,则传阳明。阳化过度为邪热,或湿郁化热,湿又不去,湿热瘀结必身黄。
我并不想你争,你以为看了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等几本注家书,了不起,来和我争。……
  阳老师不要断章取义。
  “胡撤,就但以脉浮而缓说成是湿热”,
    我说的是“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湿热在脾,何时“但以脉浮而缓”了?

  “脉浮而缓”如果是太阳中风,应当有“发热、恶风、头痛”等表证,而今却没有,说明不是太阳病。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一句就说清楚了:“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手足自温”可以说明两点:1、脾主四肢,“手足”提示病位在脾;2、里寒当手足不温,“自温”说明不是寒证,脉浮可与之相互印证。  

  39条“脉浮缓”是太阳病,有表证,寒湿郁表。
  225条的“脉浮而迟”可以等同于“脉浮而缓”吗,迟脉和缓脉都不做区别,何以辨证?

======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胡撤,就但以脉浮而缓说成是湿热,但伤寒39条那个脉浮而缓就无解了,255条那个脉浮而迟也无解了,基本的搞不清,去遨高远搞什么变证,你越学越糊涂,不信你试试,学伤寒,是靠你自己的悟性去理解原意,而不是象你搏学百家之注。那只参考。
把脉浮而缓说成脾虚有湿,或中湿溢饮,还有道理,由于脾阳的恢复,湿去,则病愈,阳化过度便秘,则传阳明。阳化过度为邪热,或湿郁化热,湿又不去,湿热瘀结必身黄。
我并不想你争,你以为看了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等几本注家书,了不起,来和我争。……

  如果你到了“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的位置,那恐怕真的没人敢与你争。
 
  如果你到了“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的位置,那恐怕真的没人敢与你争。
我说你是势利眼,对人不对事,凡是名家放个屁是个香,这就是你做学问的风格。
 
  阳老师不要断章取义。
  “胡撤,就但以脉浮而缓说成是湿热”,
    我说的是“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湿热在脾,何时“但以脉浮而缓”了?

  “脉浮而缓”如果是太阳中风,应当有“发热、恶风、头痛”等表证,而今却没有,说明不是太阳病。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一句就说清楚了:“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手足自温”可以说明两点:1、脾主四肢,“手足”提示病位在脾;2、里寒当手足不温,“自温”说明不是寒证,脉浮可与之相互印证。  

  39条“脉浮缓”是太阳病,有表证,寒湿郁表。
  225条的“脉浮而迟”可以等同于“脉浮而缓”吗,迟脉和缓脉都不做区别,何以辨证?

======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太阴病本就手足自温,厥阴病手足厥冷,98条:得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这个是太阴病,也有湿热啰,你把太阴病的特证搞清楚。
 
最后编辑:
金匮上有这个脉的论述,怎么让你们一论,我都觉得金匮都错的。大凡以湿为主,脉都沉。
《金匮》黄疸篇一条描述,就是讲黄疸发病机理:脉浮而缓,是伤寒外感表虚的脉象,在杂病中浮则为风,风可作为外邪理解,而缓为湿,痹为闭,是指脾家蕴有湿热,并非风寒湿杂至的痹证。故痹非中风,一示区别。四肢苦烦(是湿热困脾),脾色必黄,(是因为)瘀热在里。
《伤寒论》讲: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黄,今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我认为太阴脾虚是病湿的主要渊薮,
杂病与伤寒发病因素还是有所不同。
《全匮》黄疸篇一条,寸口脉浮而缓,是四肢苦烦,湿热困脾,故身发黄
《伤寒》177条与278条,脉浮而缓,是手足自温,小便自利,一个是阳复太过,热结肠府转阳明,一个是暴下邪去,病当愈。
我在上表达的是,太阴脾病生湿,而不是湿热困脾,脉浮为表,中有表邪,这种病人在疾病恢复过程中,脾阳复,湿去邪除,恰如其分,则病愈,若阳复太过(邪热),湿又不去,湿热相结必黄,若小便利则湿去,阳复太过,燥屎内结而为阳明。
由于我表达不准,有误,请大家见凉,我是随写的,好玩。……
 
最后编辑:
以上所论,各有各的见解。其实当脉证合参。伤寒病浮缓,不一定为阳明病也不一定为太阴病。伤寒论辨脉法有: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可知缓脉是阴脉与阳脉同等。因何阴脉与阳脉同等,是因手足自温者。辨证的要点以手足自温,阴脉与阳脉同等为据以辨证。手足自温,为回阳之象。伤寒阳回病可愈。阴病无汗。手足温,无汗,为未愈,便是病系太阴了。阳明病法多汗,汗尿一液,所以太阴当发身黄,
伤寒,脉缓区别于脉紧,弦等象。如果按性质分,这脉就不是寒。所以这是广义伤寒。如果缓当土气来说,稼穑旺盛蕃秀,必然有温热之本质。
太阴风温,所以区别于伤寒,中风的恶寒,特意提了四肢自温。但是伤寒太阴一般指脾,仲景又提了鉴别法,排除了脾。所以这是温病犯肺。
仲景的书为何列为第一就是如此。
叶桂温热论开篇就有首先犯肺。正常则顺传阳明。
薛雪的湿热论又有胸痞不恶寒属湿热。这病容易当伤寒来误治,结果就出现了逆传心包。痉厥昏聩都是误治而成。如果开泄得当,大便溏泄,则心包之热得清,所以得愈。
所以,我的眼中,仲景时代未尝没有温病,但当时按仲景描述,丸药泄下治伤寒的方法盛行,所以热闭心包的危证较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
 
太阳病,因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白芍汤主之,太实痛者,加大黄汤主之。
这一段其实是太阳病误治后出现的两种表现,一是伤脾的腹满时痛,一是热入阳明的大实痛,很多的学者都认为是太阴病,这两种腹痛表现有一个共同的表现就是表证未解,所以,张仲景处方是桂枝加芍药汤以及桂枝加大黄汤,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两个者字,这个者字其实就是条文的分界线,前一个表现和后面的不是一个病机。
 
所以说中医难学,各家学派论说纷纭,也没个统一的标准,各家有各家的理解,而且奇怪的是可能各位老师在临床上也都能按自己的理解来治好病。。。
上面“属太阴也”确实难理解,不过对于水平弱的,不如放开它不争,反正“康平伤寒论”里面这几个字直接就写成了“注”,说它不是仲景原文。原文就是:“本大阳病,因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桂枝加白芍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这样理解起来倒是简单明了
 
弱弱地问一句:太阴一定手足自温?身发黄小便自利者又当如何?

伤寒论只是疾病传次的某界段.事实上我们所遇到的以杂病为多.这就需求以内经的五脏五脉来应付.
 
本条伤寒脉浮而缓,明确辨证为伤寒,非为中风。据辨脉法: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为缓脉而论,本病即有阳明,又有太阴,还有太阳。谓为太阳,条文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为伤寒兼有太阳也。缓脉浮大而濡,是缓脉脉大非小。阳明篇有:伤寒三日,阳明脉大,此脉大为兼阳明。论中何不说太阳,阳明,只说系在太阴?因伤寒论以能食不能食分六经。能食在三阳,不能食在三阴。系在太阴,即示不能食,三阴已病。病非一端,转变何得固定。手足自温,其阳得复。阴病见阳脉则生。故有病属阳明,自愈等转机。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