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写的真好,我收藏了。谢谢!1. 切脉
切脉采取两手寸口即掌后挠骨动脉的部位,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按、重按、或单按、总按,以寻求脉象。每手分三部,以掌后高骨作标志,定名为“关”,关之前名“寸”,关之后名“尺”,两手寸关尺共六部,称为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这六部分都是候测内脏之气的。左寸候心和心包络,左关候肝和胆,左尺候肾和膀恍、小肠;右寸候肺,右关候脾和胃,右尺候肾和命门、大肠。
一般的说,脉象分二十八种,它的名称是;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细、散、伏、动、促、结、代、疾。这些脉象,大多是相对的。如以浮和沉分表里,迟和数分寒热,涩和滑分虚实,其它均从这六脉化出。例如:浮而极有力,如按鼓皮为革;浮而极无力,如绵在水为濡。沉而按之着骨始得为伏;沉而坚实为牢;沉而无力,细按乃得为弱。浮中沉均有力,应指愊愊然为实;浮中沉均无力,应指豁豁然为虚;浮取大、按之中空,如葱为芤。迟而细短,往来涩滞为涩;一息四至,往来和匀为缓;缓而时止为结;数而在关、无头无尾为动;数而时一止为促;每一息七至八至为疾;迟数不定、止有常数为代;至数不齐、按之浮乱为散。滑而如按琴弦为弦;来往有力如转索为紧;不小不大,如循长竿为长;来盛去衰、来大去长为洪;涩而极细软、按之欲绝为微;如微而细为细;如豆形应指即回为短。因此,浮沉、迟数、涩滑是二十八脉的纲领,学习切脉应当先从这六个纲领入手,比较容易体会和理解。兹列如下:
浮(轻按即得)革:浮而极有力
濡:浮而极无力
实:浮中沉均有力
虚:浮中沉均无力
芤:浮取大,按之中空
沉(重取应指)伏:按至着骨始得
牢:沉而坚实
弱:沉而无力,细按乃得
迟(一息三至以下)缓:一息四至
结:迟而歇止
代:止有常数
散:止数不齐,按之浮乱。
数(一息五至以上)动:关上动数,无头无尾
促:数而歇止
疾:一息七至八至
滑(往来流利)弦:如按琴弦
紧:来去有力
长:不大不小,过于本位
洪:大而来盛去衰
涩(往来涩滞)短:应指即回、不能满部
微:极细而软、按之欲绝
细:细而较微有力
二十八脉极少单独出现,常见的兼脉有如下几种: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大。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迟缓、迟涩。滑数、弦数、洪数、细数。濡数、濡细、濡滑、濡涩、濡缓。虚细、虚数、虚弦。微细、微弱。弦紧、弦细。细紧、细迟。以及三种脉同时出现的如浮紧数、浮滑数、沉细而微,等等。
根据脉象来诊断病症,主要如下:
浮脉主表症,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沉脉主里症,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迟脉主寒症,有力为积寒,无力为虚寒;数脉主热症,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滑脉主痰症、热证;涩脉主血少、血寒。
虚脉主虚症、伤暑;实脉主实症、火邪。
短脉主元气虚少。
洪脉主热症、阳盛阴衰;微脉主亡阳、气血两虚。
紧脉主寒症、痛症。
缓脉主无病、湿气。
芤脉主大失血。
弦脉主肝气、痰饮。
革脉主表寒、中虚。
牢脉主坚积。
濡脉主阳虚、湿病。
弱脉主阴虚。
细脉主血少、气衰。
散脉主肾气衰败。
伏脉主病邪深伏。
动脉主惊症、痛症。
促脉主火亢。
结脉主寒积。
代脉主脏气衰败。
疾脉主阳邪亢盛、真阴欲竭。
诸脉各有形象,各有主症,因多错综出现,必须进一步探求,才能应用于临症。如;浮紧为伤寒,浮缓为中风,浮虚为伤暑,浮芤为失血,浮数为风热。沉细为虚寒,沉数为内热,沉紧为冷痛,沉弦为伏饮,沉迟为痼冷。浮迟为表寒,沉迟为里寒,迟涩为血少,迟缓为寒湿。滑数为实热,弦滑为肝火,细滑为阴虚内热,浮滑为风痰,沉滑为宿食,滑大为胃热。细缓为湿痹,缓弱为气虚。这都是显示邪正的盛衰、病邪的性质和发病的部位,故必须与症候密切结合,观察其是否脉症符合为要。
摘自秦伯未《中医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