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类比象”的思维虽然不够精确,但是可以反映事物(医药)基本的、大体的客观规律,不然《黄帝内经》里面总结那些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就大都没有实用价值了。
中药的“升降沉浮、寒热补泻”与植株分布环境、入药部位、形状质地,与药材的气味清浊、颜色深浅,以及饮片的炮制方法、煎煮过程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但也有少数不符合普遍规律的特例。比如“花轻子重->花升子降”、“春花秋实+春发秋收->花升子降”,然而也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牛蒡(荆蔓、苍耳)独升”等等。这些少数的特殊情况,则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深入的观察和总结。
经方的药物炮制法和煎服方法也有“取类比象”思维的应用,比如:
三黄[泻心汤]是要煎煮的,而且要顿服(大剂量)。因为“吐血,衄血”是血热妄行,需要清血分实热,药力要走血,药性要重浊,药势要沉降。
而[大黄黄连泻心汤]治胃热气痞,所以用麻沸汤渍服,取其轻扬去其厚重,偏走气分;[附子泻心汤]治胃热肾寒,也用麻沸汤渍服,避免药性重浊下行影响附子温煦下焦。此二方需分温再服,日剂量虽同,但单次给药量减半,分别避免药性走血、药势下沉。
但我觉得[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的原始煎煮方法可能有点问题,因为大黄可能是一个不符合“久煎汤浊味厚、药势下行沉降”的特例。
这两个经方中用的都是生大黄,而生大黄后下泻下力很强,久煎则致泻效力大减。汪朋梅先生临床曾有煎服24克大黄不大便,而泡服6克大黄即得便的经验(引自黄煌教授《药证与经方》一书)。所以如果大黄也用麻沸汤渍服,恐怕要致泻力道会比较大。
愚以为[大黄黄连泻心汤]宜先煎生大黄1小时,息火后以其沸汤渍黄连而服用,或者用酒制大黄入剂与黄连同渍;[附子泻心汤]则宜将生大黄与炮附子同煎,息火后再以其沸汤渍黄芩和黄连而服用,或者也换用酒制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