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解】
[FONT=仿宋]痺(痹):颜师古注:“痺,风湿之病。”现代指风湿免疫病。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丹波元简《素问识》:“张云:‘痹者闭也。观《阴阳别论》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至真要大论》曰:食痹而吐。是皆闭塞之义可知也。故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壅闭经络,血气不行,而病为痹,即痛风不仁之属。华佗《中藏经》云: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藏府之为也。痹者闭也,五藏六府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郑玄注《易通卦验》云:‘痹者,气不达为病。’简按:《经》中,痹有四义,有为病在于阴之总称者,见于《寿夭刚柔》篇;有专为闭塞之义者,如食痹、喉痹是也;有为麻痹之痹,王注云痹者是也;有为痛风历节之痹,如本篇行痹、痛痹、著痹之类是也;此他总不离乎闭塞之义,学者宜细玩焉。《一切经音义》引《仓颉篇》云:‘痹,手足不仁也。’”
疝:心腹气积作痛之病(疑民间谓之“攻心胀”是也;或疑肠梗阻者)。颜师古注:“疝,心腹气病。”颜师古《急就篇》注:“疝,腹中气疾上下引也。”
《说文》:“疝,腹痛也。”
《释名·释疾病》:“心痛曰疝。”
癉(瘅):通“疸”,黄疸病。颜师古注:“癉,黄病。”
金栋按:为何是“五藏六府”之“痹、疝、瘅病方”而不是“五藏五府”、“六藏六府”或“六藏五府”呢?
藏府之数取“藏五府六”,与象数有关,即如《汉书·律历志》所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藏五府六盖本于此。亦即天人相应体系的具体体现。
五藏六府四字连用者,今本《内经》全书共52见,其中《素问》14见,《灵枢》38见。东汉官典《白虎通·性情篇·五藏六府主性情》说:“五藏者,何也?谓肝、心、肺、肾、脾也。……六府者,何谓也?谓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也。府者,谓五藏宫府也。”很可惜,《内经》并无这样明确的表述。
藏者有五,肝心脾肺肾也,皆实质器官, 但藏精气,“藏精神魂魄者也”,皆藏阴象地,其气象地,“所谓藏精气而不泻也”。府者有六,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皆空腔器官,但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皆藏阳象天,其气象天,“所谓传化物而不藏”也。
俞拊(yu fu):即俞跗,又写作俞柎、踰跗、榆柎、臾跗、俞夫等不同的假借字。黄帝时期的名医。应劭曰:“黄帝时医也。”关于俞跗的医术记载,见于西汉典籍如韩婴《韩诗外传·卷十》、司马迁《史记·扁鹊传》及刘向《说苑·辨物》等。
《韩诗外传·卷十》记载如下:
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踰跗。踰跗之为医也,搦脑髓,爪荒莫,吹区九窍,定脑脱,死者复生。
《史记·扁鹊传》记载如下:
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鑱石挢引,按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炼精易形。
刘向《说苑·辨物》记载如下:
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中医大型权威性工具书《中医大辞典》对“俞跗”的解释如下:
俞跗,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名医,一作俞柎。据《韩诗外传》记载,他治病多采用外科手术,除一般表皮切割手术外,还能做开腹手术。另传俞跗可以巫术治病,使死者复生,系后人所加牵强附会之说。
经与上述三书《韩诗外传》、《史记》及《说苑》比对发现,《中医大辞典》对“俞跗”的解释是张冠李戴,将《史记·扁鹊传》中关于“俞跗”的医术记载硬塞给了《韩诗外传》。如果不查阅原书记载,怎么会发现其中的错误呢?是否有被蒙蔽的感觉!
后世对俞跗医术的描述,多引用《史记》中的记载。这是因为《史记》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之故。殊不知,首先对俞跗医术的记载应是韩婴《韩诗外传》不是《史记》。韩婴是汉文帝时博士,司马迁是汉武帝时史官。以时间而言,《韩诗外传》要早于《史记》,但二者可能出自同一出处。只不过《韩诗外传》更原始,《史记》经过司马迁的加工润色后使“俞跗”的医术显得更加丰满,技术非常成熟老练,甚至连目前西医的外科手术都不及于此,可谓神乎其神。古人信之不疑,今人疑之不信。因为古人在论述医术之高时,总举俞跗为例。
俞跗之医术,汉代典籍多有提及。如
《淮南子·人间训》说:
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高诱注:“俞跗,黄帝时医。”)
《盐铁论·申韩第五十六》说:
是犹舍邻之医,而求俞跗,而后治病。
金栋按:据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考证,《史记·仓公传》所说“《黄帝扁鹊之脉书》”是扁鹊学派之著作,《汉志·方技略》经方家记载“《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是扁鹊学派之经方,并认为“‘经方总论’是依据扁鹊学派的理论进行概括的”。
在战国秦汉时期,扁鹊学派的著作之标题或题名“扁鹊”或题名“黄帝扁鹊”——扁鹊二字绝不可少;而黄帝学派的著作均单独题名“黄帝”——绝不连称或出现扁鹊这个名字,这就是两个学派在“形式上”、“旗帜上”的区别。扁鹊学派虽也试图借助黄帝的名声,但这个学派实质上和实际上乃是推崇和颂扬扁鹊;而黄帝学派则推尊岐伯和黄帝,在早期根本不提扁鹊的地位和贡献。这就是提示“黄帝扁鹊之脉书”不是黄帝学派著作,而是扁鹊学派著作。……《汉志》“经方”著录《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上一节中我们已经指出,书名凡有“扁鹊”二字者无论其是否附加“黄帝”二字,都很有可能是扁鹊学派的著作。因此,我们推测此《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也应是扁鹊学派的著作。(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
金栋按:李教授虽考证严谨,资料详实,然《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中除去黄帝外,还有传说中黄帝时名医俞拊之名字,又当何论?存疑。
瘲瘛(zong chi):即瘛瘲、瘈瘲。颜师古注:“小儿病也。瘛音充制反,瘲音子用反。”指小儿惊风病——四肢抽搐一类的疾病。王念孙:“师古注瘈音在前,瘲音在后,则瘲瘈当为瘈瘲。”
瘛,音斥(chi),误写作“瘈”。筋脉拘急。瘲(疭),音纵(zong),筋脉迟缓。
《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
丹波元简《素问识》:“熊音:瘈,胡计反。疭,子用反。马云:‘反折瘈瘲,谓手足身体反张。而或急而为瘈,或缓为疭。’高云:‘手足抽掣也。’简按:瘈又作瘛。《玉机真脏论》曰:‘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王注:‘筋脉受热,而自跳掣,故名曰瘛。’熊音:‘尺世反,瘈同。’《说文》:‘瘛,小儿瘛瘲病也。’……《明理论》云:‘瘈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名曰瘈瘲,俗谓之抽是也。’此说得之。”
胡天雄《素问补识》:“《灵·热病》‘热病数惊,瘛瘲而狂’,《玉机真脏论》‘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均作瘛。此处作瘈。按:作瘛为是,瘈与痸同,疯狂病也。《左传·哀十二年》‘国狗之瘈’,注:‘瘈,狂也。’狂犬又叫瘈犬或痸犬。瘛与瘈形似,后人遂误用,误用既久,遂相通用。但瘛瘲可以误为瘈瘲,甚至误为痸疭;瘈犬则不能误为瘛犬。瘛瘲二字是形容筋脉缓急之状,简《识》引《明理论》解释最清楚。”
《素问·玉机真脏论》:“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瘛,音异,后世作‘瘈’。”
胡天雄《素问补识》:“瘛与瘈,原是二字,马说不误。凡筋脉拘急自当用瘛。……瘛与瘈,音同形似而义异。瘈与痸同,其义为狂疾。……因其音同形似,故二字常相混误。……混误既久,习以为常,遂以为瘛与瘈同。”
《汉语大字典》:“[瘛瘲]痫病,俗称抽风。《急就篇》第四章:‘痈疽瘛瘲痿痹痮。’颜师古注:‘瘛瘲,小儿之疾,即今痫病也。’《说文·疒部》:‘瘛,小儿瘛瘲病也。’段玉裁注:‘今小儿惊病也。瘛之言掣也,瘲之言纵也。《艺文志》有瘛瘲方。’《素问·玉机真脏论》:‘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余岩《古代疾病名候疏义》:‘瘛瘲者,痉挛牵引之谓……小儿最易发痉挛痫惊,遂谓之小儿病也。’”
经方:古代记载医方之书。姚明煇《汉志注解》:“经方者,乃上古相传之医方,后世莫能出其范围,故冠以经名也。”或谓久经实践检验的效方,称之为经方。此与“时方”对举之“经方”涵义不同。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第四章 经方学派》认为:
“经方”这个概念,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经方”概念是不一样的。
前期(汉)“经方”的概念就是经验方(简称验方),经验方的基本内容是人们在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创造的经验。《汉书·艺文志》中所载的经方十一家是指经验方而言(汉以后,如晋陈延之《小品方》、晋葛洪《肘后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唐王焘《外台秘要》、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及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皆属经验方)。
后期的概念是“经论方”,所谓“论”是指仲景方,就限定在张仲景那几百个方子上(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子)。宋以后所称的“经方”实际就是指张仲景的方子。
经方是从宋以后兴盛起来的。宋以前没有“经论方”这个概念,宋以前还没有把张仲景尊为医圣,《伤寒论》也还没有提到这个高度。经论方的突起是在宋以后,这个时候就有“经方”、“时方”两大壁垒了。时方的代表是陈师文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所谓“时方”就是时行的方子。不能说时方都是新创新的方子,只是当时医生习惯用的方子。
《汤液经法》:宋·王应麟《汉志考证》说:“《内经素问》有《汤液醪醴论》。《事物纪原》:‘《汤液经》出于商伊尹。’《郊祀志》:‘莽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于宫中。作乐其上,顺风作液汤。’皇甫谧曰:‘仲景论《伊尹汤液》为十数卷’。”
清·姚振宗《后汉艺文志》说:“按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引皇甫谧曰:仲景论伊尹汤液为数十卷。按汉志经方家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仲景论定者,盖即是书。”
金栋按:民国儒医杨绍伊大夫、当代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及其弟子冯世纶教授和著名中医文献训诂学大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超尘等学者考证,认为《伤寒论》乃取材于《汤液经法》,与《内经》无渊源关系(见下)。
二百七十四卷:据所记为二九五卷,多二十一卷。
本:依据。
假:借。谓凭借。
滋:汁液。此指药物的作用。
“因气感”句:依据四气感应的适宜情况。如天热要慎用热药,天寒当慎用寒药之类。参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气感,谓四气感应。因,介词,依据。
辩:通“辨”。通假字。
五苦六辛:指各种药性;五脏六腑所适用各种性味的药物。具体说法不一,参见《素问·至真要大论》。又,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二谓:“夫五者,五脏也,脏者,里也;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病在里者属阴方,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病在表者属阳方,宜以辛温之剂发之汗之。此五苦六辛之意也。颜师古不注,盖阙其疑也。”
水火之齐(剂ji):指寒凉与温热的药剂。又,姚明煇以为“制剂有水火之不同。凡药,火制四:燬、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此制剂各有所宜也。”
平:调和;正常。《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王冰注:“平,谓平调也。”
及:至于。
“有病”两句:意为有病与其庸医误治,不如不治,有时也能自愈。钱大昭《汉书辨疑》谓:“今吴人犹云不服药为中医。”中医,中等水平的医生。[/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