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班固《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解读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FONT=仿宋]班固《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解读[/FONT]
[FONT=仿宋]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简析】本文节选自班固《汉书·艺文志》,后人简称《汉志》,是当时国家藏书的总目,是我国第一部史志图书目录,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专著。这是班固以刘向父子的《别录》和《七略》为依据编写而成。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略。共收书38种,596家,13269卷。每种之后有小序,每略之后有总序,分别简述先秦学术思想之源流与演变。在前列的序文中,概述秦汉以来图书典籍的播迁经过,刘向父子奉命校书的概况。在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的小序中,分述它们的用途,并反复向医生提示不能“失理”、“失宜”。所列书籍虽然绝大部分已失传,但亦可窥见当时医学专著已相当丰富,且可分类。最后在《方技略》总序中对方技的学术渊源、作用等,作了简要的总结,指出它们的作用是“生生之具”,历来受到重视,被列为“王官之一守”。

又,《艺文志》是《汉书》十志之一。古时,以《易》、《诗》、《书》、《礼》、《乐》、《春秋》六者之术为六艺。文,指文学百家之说而言。顾名思义,此志盖为包括六艺百家文献的总目录。[/FONT]
 
[FONT=黑体]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FONT]
[FONT=仿宋][/FONT]
[FONT=仿宋]【词解】[/FONT]
[FONT=仿宋]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创始人,中国圣人之一。

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按: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岁。一生教授的弟子很多。据《史记·孔子世家》说:有三千人,而身通六艺有名姓可考的七十二人。他是开创中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第一个人物。在孔子以前,学问知识,为贵族所独占;自孔子出,才把他从各方面得来的知识学问,传授给一般自由民。从此,中国出现了非贵族的知识分子。”

:同“殁”。当读末(mo)音,非读没(mei)。死亡。

微言:精微要妙、含义深远之言论。师古曰:“精微要妙之言耳。”

七十子:指孔子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余位弟子。据《史记·孔子世家》云,孔门弟子三千,身通六艺有姓名可考的七十二人(一说七十七人),七十是举其成数而言。

大义:谓正道,亦谓诸经要义。

:违背。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中曾称:“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
[/FONT]
[FONT=仿宋]【语译】[/FONT]
[FONT=仿宋]
从前孔子逝世而精微要妙、含义深远之言论就断绝了,孔门七十位贤人丧亡而诸经要义的解说就错乱了。[/FONT]
 
[FONT=黑体]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FONT]

[FONT=仿宋]【词解】[/FONT]
[FONT=仿宋]
春秋”句:传注春秋的有五家,即左丘明《春秋左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邹氏、夹氏,今存前三家。儒家经典五经(《诗》、《书》、《易》、《礼》、《春秋》)之一,儒家经典十三经(《周礼》、《礼记》、《仪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诗》、《书》、《易》、《孝经》、《论语》、《尔雅》、《孟子》)之三。

师古引韦昭曰:“谓《左氏》、《公羊》、《谷梁》、《邹氏》、《夹氏》也。”左氏,指左丘明;公羊,指公羊高;谷梁,指谷梁赤;邹氏、夹氏不详。

《诗》分为四:颜师古注引韦昭曰:“谓毛氏、齐、鲁、韩。”毛,指毛亨;齐指齐人辕固;鲁为鲁人申培;韩是燕人韩婴。今存毛亨一家,世称《毛诗》,即《诗经》,五经之一。

易有”句:据《汉志·六艺略》:《易经》有施(讐)、孟(喜)、梁丘(贺)等数家之传。今皆亡佚。

【语译】因此《春秋》分为五家传,《诗经》剖为四家注,《易经》也有数家诠释。[/FONT]
 
[FONT=黑体]战国从(纵)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FONT]

[FONT=仿宋]【词解】[/FONT]
[FONT=仿宋]
从(纵zong)衡:同“纵横”。指战国时各国之间合纵连横、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

诸子:指先秦的各种学术流派。《汉志·诸子略》列有儒、道、阴阳、法、名、墨、从横、杂、农、小说家等。

:忧虑,担忧、担心。

燔(fan)灭文章:据《史记》:秦始皇三十四年焚书,“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但医药、卜筮、农书除外。此外,史官所藏史籍除秦记外,别国史记概行毁没。即历史上的“焚书坑儒”事件。

以愚黔首:以,用来。愚,愚弄。黔首,百姓。

“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战国时期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黔,黑色。《说文解字·黑部》:“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秦诏令称百姓为“黔首”,是由于秦为水德,水德尚黑。

【语译】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真伪分辨争鸣,诸子各家学说纷繁杂乱。到了秦朝为这种现象担忧,于是焚毁书籍,用来愚弄贫民百姓。[/FONT]
 
[FONT=黑体]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FONT]

[FONT=仿宋]【词解】[/FONT]
[FONT=仿宋]
改秦之败:改革秦代之弊政。败,犹弊。汉初,萧何收秦之图籍;惠帝四年废除挟书之令;汉文帝时诏太常使人从伏生受《尚书》,并设置五经博士,等等。

齐召南《汉书艺文志考证》:“此二句既叙在孝武之前,则指高祖时萧何收秦图籍,楚元王学《诗》,惠帝时除挟书之令,文帝使晁错受《尚书》,使博士作王制。又置《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博士即其事也。”

【语译】汉朝建立后,改革秦朝的弊政,大量收集典籍,广泛开辟献书的途径。[/FONT]
 
[FONT=黑体]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FONT]

[FONT=仿宋]【词解】[/FONT]
[FONT=仿宋]
孝武:指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

:代。父子相承为一世。

书:文字。

简脱:竹简散脱。当时书籍多写于竹木简上,以线绳编次而成,绳断则简脱落。

:忧患,忧虑。《左传·宣公十二年》:“寡君少遭闵凶。”杜预注:“闵,忧也。”《汉书·武帝纪》:元朔五年(前124年)夏六月诏曰:“盖闻道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语译】到了汉武帝时代,书简残缺散脱,礼乐衰败崩溃,皇上感叹地说:“我对此很忧虑!”[/FONT]
 
[FONT=黑体]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FONT]

[FONT=仿宋]【词解】[/FONT]
[FONT=仿宋]
建:公布。一说建立。

策:古代君王发布的教令文书。

下及诸子传说:陈国庆《注释汇编》:“言下及者,可见孝武所重在《经》,不在诸子传说诸书。”

秘府:指宫内藏秘籍之处,即古代帝王藏书之府。师古引如淳曰:“刘歆《七略》曰:‘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则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

【语译】于是公布收藏书籍的文告,设置抄写书籍的官员,下到诸子百家的著述传闻,都收进皇家书库。[/FONT]
 
[FONT=黑体]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FONT]

[FONT=仿宋]【词解】[/FONT]
[FONT=仿宋]
成帝:汉成帝刘骜,前32-前7年在位。成帝河平三年(前26)八月,令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西汉自武帝至成帝,约50余年。

:相当地。此偏指颇多。

谒者:秦汉官名。掌管接待宾客事宜。其首长为谒者仆射。

光禄大夫:官名。掌顾问应对,无常事,随皇帝所令办事。

刘向:约前77-前6,沛人,字子政,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及最早的目录学家。奉命校阅群书,著成《别录》(已佚),并著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等和辞赋多篇。

校:校勘、校讐。校,读叫(jiao)音,非读效(xiao)音。《文选·魏都赋》李善注转引《别录》云:“校讐: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讐。”

步兵校尉:汉代武官官名。管辖宫城卫队。

数术:又称“数术”。《数术略》分天文、历谱、五行、著亀、杂占、刑法六类。颜师古注为“占卜之书”。

侍医:《隋书·经籍志》引作“太医监”。

方技:颜师古注为“医药之书”。

【语译】到了汉成帝时代,因为图书严重散失,便指派谒者陈农向全国征求佚散的书籍。命令光禄大夫刘向校订经书和传注、诸子论著、诗词歌赋,步兵校尉任宏校订兵书,太史令尹咸校订天文、历法、占卜书籍,侍医李柱国校订医药书籍。[/FONT]
 
[FONT=黑体]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FONT]

[FONT=仿宋]【词解】[/FONT]
[FONT=仿宋]
条:谓分条陈述、逐一登录。用如动词。

:谓概括摭取。

指意:一书之大意。

录而奏之:谓每书校毕,写一叙录并向皇帝呈奏。据余嘉锡《目录学发微·目录释名》:“当时古书多篇卷单行,各本多寡不一。向乃合中外之书,除其重复,定著为若干篇,遂著其篇目以防散佚,……篇目之后又作叙一篇,发明其意,随书奏上。……诸书所载向、歆之奏,亦或谓之叙录。”刘向之叙录,今存《战国策》、《管子》、《晏子》、《列子》、《荀子》、《邓析子》、《说苑》等七篇。汇集各书之叙录为一书,即名《别录》。

【语译】每一部书校订完毕,刘向便分条列出该书的篇名目录,摘取其中的内容大意,写成叙录而把它呈报给皇帝。[/FONT]
 
[FONT=黑体]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FONT]

[FONT=仿宋]【词解】[/FONT]
[FONT=仿宋]
会向卒:会,恰逢。卒,死亡。《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哀帝:汉哀帝刘欣,前6-前0年在位。

侍中奉车都尉:汉代官名,掌御兵舆车,皇帝出巡时则随从奉侍。

:刘向之子刘歆(?-23),字子骏。《隋书·经籍志》:“哀帝使歆嗣父之业,乃徙温室(宫殿名)中书于天禄阁上,歆遂总括群书,撮其指要,著为《七略》。”《汉志》即据《七略》而写成。

:终,完毕。

【语译】恰逢刘向逝世,汉哀帝又派刘向的儿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完成父亲的事业。[/FONT]
 
[FONT=黑体]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FONT]

[FONT=仿宋]【词解】[/FONT]
[FONT=仿宋]
辑略:各略大序的汇集。颜师古注:“辑,与集同,谓诸书之总要。”略,概要。据后人研究,《汉志》每略的叙文,即取《辑略》而成。

六艺略:指收集有关六经和史学著作方面的书名目录。六艺,指《诗》、《书》、《易》、《礼》、《春秋》、《乐》等六经。

今删”句:颜师古注:“删去浮沉,取其指要也。”删,节要、选取。

备篇籍:使书籍完备具足。备,使动用法,使……完备。

【语译】刘歆于是汇集群书而编成《七略》呈报给皇帝,因此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现在节取其中的主要内容,用来编成目录书籍。[/FONT]
 
汉书上封面.jpg
汉书上扉页.jpg
汉书中封面.jpg
汉书中扉页.jpg
汉书下封面.jpg
汉书下扉页.jpg
汉书版权页.jpg
 
一、序文(译文)

【译文】从前孔子逝世,而精微要妙、含义深远之言论就断绝了,孔门七十位贤人丧亡而诸经要义的解说就错乱了。因此《春秋》分为五家传,《诗经》剖为四家注,《易经》也有数家诠释。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真伪分辨争鸣,诸子各家学说纷繁杂乱。到了秦朝为这种现象担忧,于是焚毁书籍,用来愚弄贫民百姓。

汉朝建立后,改革秦朝的弊政,大量收集典籍,广泛开辟献书的途径。到了汉武帝时代,书简残缺散脱,礼乐衰败崩溃,皇上感叹地说:“我对此很忧虑!”于是公布收藏书籍的文告,设置抄写书籍的官员,下到诸子百家的著述传闻,都收进皇家书库。到了汉成帝时代,因为图书严重散失,便指派谒者陈农向全国征求佚散的书籍。命令光禄大夫刘向校订经书和传注、诸子论著、诗词歌赋,步兵校尉任宏校订兵书,太史令尹咸校订天文、历法、占卜书籍,侍医李柱国校订医药书籍。每一部书校订完毕,刘向便分条列出该书的篇名目录,摘取其中的内容大意,写成叙录而把它呈报给皇帝。恰逢刘向逝世,汉哀帝又派刘向的儿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完成父亲的事业。刘歆于是汇集群书而编成《七略》呈报给皇帝,因此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现在节取其中的主要内容,用来编成目录书籍。
 
[FONT=仿宋]1.《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右(上)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瘉为剧,以生为死。[/FONT]

【词解】

二百一十六卷:所记为一百七十五卷,少四十一卷。颜师古注:“其每略所条家及篇数,有与总凡不同者,转写脱误,年代久远,无以详知。”

:推求、推原;追究根源。

:通“络”。通假字。《汉书·李寻传》:“落脉通。”颜师古注:“落,谓经络也。”

:阐发;启发。《释名·释言语》:“起,启也。”

度(夺duo):揣度;推量。

:同“针”。异体字。颜师古注:“箴,所以刺病也。”

:谓砭石。颜师古注:“石谓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

箴(针)石:在《内经》全书中,“针石”者共见16次,“砭石”者10次,“鑱石”者2次,单“石”字26次(并非皆砭石之义),单“砭”字者1次。

《素问·五藏别论》:“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素问·汤液醪醴论》:“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

《素问·移精变气论》:“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

《素问·通评虚实论》:“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

《素问·血气形志篇》:“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灵枢·九针论》同。

杨鹏举校注《灵枢经·九针论》云:“针石,像针样的石头,又称砭、砭石。砭石形态不一,用途各异。”

砭,音边bian,砭石也。《说文·石部》:“砭,以石刺病也。”段注:“以石刺病曰砭。因之名,其名曰砭石。”《广韵·艳韵》:“砭,石针。”

杨鹏举校注《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砭石,远古时期,先人把石头磨砺成尖石,或其他不同形状,用之治病。”

石、砭,砭石也,亦名鑱石、石针、针石,上古时的医疗工具。其起源早于针灸,当在旧石器时代。上古时期无冶炼铸铁,无金属针,故用石头磨成小的石头、石针--砭石,用以治疗疾病,以泄积热之邪,主治痈脓(相当于现代外科感染--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属外治之法。全元起云:“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鑱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古用石为针,故名之针石。”(《素问·宝命全形论》新校正语)根据《素问·异法方宜论》、《汤液醪醴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篇记载,皆是砭石与微针、九针对举,可见古代针、石是并用的,起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这样,各有所主治的病证,并非完全如《新校正》所云“黄帝造九针以代鑱石”(《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鑱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古用石为针,故名之针石。’言工必砥砺锋利,制其大小之形,与病相当。黄帝造九针以代鑱石。上古之治者,各随方所宜,东方之人多痈肿聚结,故砭石生于东方。”)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工艺的发展,《内经》时代以后,金属针则完全替代了砭石,后世砭石之治随而失传。

所施:所用之治病方法。

:指灸法。

齐(剂ji)和:谓配合协和;指药物的剂量。齐,同“剂”,音剂(ji),非读齐(qi)。古今字。

至齐之得:谓最好之药剂的功效。,指取得之功效、作用。

慈石:即磁石。慈,通“磁”。

:治。

:同愈。颜师古注:“瘉,读与愈同。愈,差也。”

【语译】《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以上医经共七家,总计二百一十六卷。

医经是探求人体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生理特征,用来阐明各种疾病的根源,区别死生的界限,又用来揣度针刺、砭石、汤药、艾灸等施治的方法,调配成适合临证需要的各种药剂。最恰当的药剂的功效,好像磁石吸铁一样,依靠药物的相使作用。技术拙劣的医生违背医理,把轻病治成重病,能把救活的病人治死。
 
最后编辑:
[FONT=仿宋]金栋按:《汉志·方技略》记载的医经七家,其中《旁篇》二十五卷,“或统于白氏,或别为一家”(姚振宗《师石山房从书·汉书艺文志条理》),已无从考证,故实只有三家,即黄帝学派、扁鹊学派和白氏学派。所以,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说:“可以说,不需要有什么特殊的‘眼力’,就可以看出其中包括了黄帝、扁鹊、白氏三个学派的医经。这难道不是一个提示西汉时期(甚至西汉之前)确实存在着不同的医学学派的最有力的线索吗?”《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说“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从时间上说是否有些太错后了?因为早在西汉时期医经就已经有门户之分、学派之见了!“中医之有学术流派之分,当起于汉成帝、哀帝两朝间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群籍时。……汉以前医书既无书名亦无作者名,古人著书,无功利之心,只是将自己的观点与经验记录下来,以期对社会和他人有所帮助。至于著书者为谁,在作者自己看来并非有何重要,故均无署名的习惯。其书名和作者名多为后世整理者所加,为了能使其广为流传,故多依托古代圣王。刘向父子及专门负责整理医书的李柱国对众多单篇流传的中医文献进行甄别以后,将医经即中医理论著作分为三家七种,即黄帝、扁鹊、白氏。医经七种之书名,亦为刘向父子整理后所题。黄帝为传说中的医学创始者,无疑有众多依托之作。扁鹊的医技高超,医疗经验丰富,且有弟子传承其术。白氏为何人,文献阙如,已难考证。”(梁繁荣、王毅主编《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有同道说中医是一脉相承吗?读读《汉志·方技略》有医经七家三个学派之分,就知道中医理论并非一脉相承,更何况还有经方家(学派)!

可惜这医经七家只有《黄帝内经》一家书籍得以保存传承下来。然有学者考证认为,今通行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不是《汉志》记载的《黄帝内经》。

认为《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是《素问》和《针经》,始于晋代皇甫谧。他在《甲乙经·自序》中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唐代王冰在次注《黄帝素问》自序中亦宗其说,而且认为《针经》就是《灵枢》,说:“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此说流传至今,成为正统的说法。

清·姚际恒不同意此说。其书《古今伪书考》说:“《汉志》有《黄帝内经》十八卷,《隋志》始有《黄帝素问》九卷,唐王冰为之注。冰以《汉志》有《内经》一十八卷,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内经》十八卷,实附会也。故后人于《素问》系以《内经》者,非是。”

南京中医学院已故教授吴考槃考证认为:“《黄帝内经》汉季已亡,不是《素问》、《灵枢》,而《内经》学说可以说是《素问》、《灵枢》的祖述蓝本。《素问》、《灵枢》不是《内经》异名,而《素问》、《灵枢》可以说是《内经》的继续著作。而皇甫谧、王冰炫耀其编注《甲乙经》,以《素问》《灵枢》为《内经》这是以杭作汁,不符事实的。”(吴考槃,《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考。中华医史杂志1983年第13卷第2期85-87)

据余自汉等《内经灵素考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2版)认为:“《黄帝内经》包括现传《灵枢》《素问》两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现传《灵枢》《素问》当是汉前我国医学理论之集大成者。由于‘《黄帝内经》十八卷’只是《方技略》医经四家二百一十六卷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它根本不可能包括现传《灵枢》《素问》两书”。对于两书的作者及成书时间,该书认为“《灵枢》《素问》两书很可能是东汉中期有某些士人医家汇集东汉前一些时期的医学文献,并结合当代的医学成就分别编纂而成。《灵枢》《素问》这两部医学文献汇辑本的最初选辑工作,无疑是分别出自一时一人或一些人之手。二者的成书年代无疑还有先后之分”。

时贤廖育群著《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说:“突破《素问》、《灵枢》两书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的禁锢之后,即打破了今本《黄帝内经》成书下限不会晚于刘歆《七略》的限制,使得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素问》和《灵枢》作为两部独立的著作,其成书的上、下限究竟在何时。根据确切的文字记载,只能将这两部著作的成书下限定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前。而其上限则应该定在刘歆《七略》之后。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汇集各种早期医学著作,进行校勘汇编工作,恐怕只有官府才能办到。如果在《七略》成书之前,就完成了这样两部大型医书的整理加工,而不加著录是不可能的。而且《七略》之前的许多其他医学著作,即或漏而未录,其命运也理应与《七略》著录之书的命运一样,不可能单独地、完整地保存流传下来。……实际上,西汉以前的医学著作并无整部保存下来的例子,后世所见者均是东汉之书,如《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而现在应该再加上《素问》与《灵枢》这样两部独立著作。”

梁繁荣、王毅主编《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说:“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黄帝内经》,即《素问》与《灵枢》(《九卷》《针经》)成书均在向、歆之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前,即东汉时期。”

为什么医经七家中扁鹊学派、白氏学派这些书籍内容,佚失的这么干净,一点也没有保留下来?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考证认为,“各种‘医经’的内容有可能被吸收到实际上是成书于其后的《素问》、《灵枢》和《难经》中”,廖氏考证的这个结论应是可信的。也就是说,扁鹊学派、白氏学派的这些书籍内容,有可能已经融入了其后的《素问》、《灵枢》和《难经》这些著作之中。

如以晋王叔和《脉经·卷五》为例,本卷共五篇内容,其中有四篇是记载“扁鹊脉法”的。这些内容应该是王叔和当时所见到的另外传本的有关扁鹊学派的内容。在对看《脉经·卷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与《素问·大奇论》,则会发现其内容完全一样,而且与《难经·二十一难》亦有某些相似语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廖氏认为“只有一种可能,即今本《黄帝内经》是在删去扁鹊之名的基础上,吸收了扁鹊著作的内容”。

再如《脉经·卷五·扁鹊阴阳脉法第二》与《难经·七难》所论三阴三阳脉某些内容相合,《难经·七难》“经言”,疑指《扁鹊阴阳脉法》。

“这也就是说,在王叔和著书时还能见到扁鹊的脉学著作,至少是可以从其他著作中区别出哪些文字是来源于扁鹊。而根据《脉经》的记载,反求于今本《黄帝内经》,则发现《脉经》中所载‘扁鹊脉学’的一些内容的确存在其中;同时也存在于《难经》之中。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文献记载间的源流关系呢?我以为完全可以排除王叔和从《素问》、《灵枢》、《难经》中截取某些文字而冠之以扁鹊之名、称其为‘扁鹊脉法’的可能。因为按照王叔和的治学方法与《脉经》中的其他内容看,如果这些文字是取自《素问》、《灵枢》、《难经》这三部著作,他一定会实事求是地标示其来源,而不会也不必弄虚作假称其为‘扁鹊脉法’。这也就是说,王叔和确实看到‘扁鹊脉法’的原始资料了,否则他不可能将这些已见于《素问》、《灵枢》和《难经》中的内容剔出,而明确指出其为‘扁鹊脉法’——因为在这些书中均已无扁鹊之名,所以即便王叔和想这样做,亦根本无法办到。因此只有一种可能,即今本《黄帝内经》是在删去扁鹊之名的基础上,吸收了扁鹊著作的内容。”(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

梁繁荣、王毅主编《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说:“东汉时有医家中之杰出者,将各家中医理论著作汇为一集,名之曰《素问》《九卷》,采用黄帝君臣问答的体裁,以示其来源古老。所以,今本《黄帝内经》固然包含有刘向父子写定之《黄帝内经》的内容,同时也包含有扁鹊、白氏等各家的内容,只是我们仅依据今本《内经》以难以分别孰为黄帝,孰为扁鹊,孰为白氏的内容了。”

因“白氏不详何人,自来医家罕见著录。其书大抵亦本《黄帝、扁鹊内、外经》而申说之”(姚振宗《师石山房从书·七略别录佚文》),故西汉时期之医学流派或指黄帝学派和扁鹊学派而言。

自唐王冰次注《黄帝素问》以来,今本《黄帝内经》便被以后的历代医家奉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且黄帝、岐伯被尊为医药之鼻祖,岐黄之术成为中医的代名词,果真如此吗?

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在《史记》中将黄帝列为“五帝本纪”之首,且汉初多尊黄老之术,并给医学家扁鹊(仓公)立传。“耐人寻味的是:司马迁在述及医学源流时,却不宗岐黄而宗扁鹊。司马迁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循序,弗能易也。’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种看法,是司马迁个人的一隅之见,还是当是社会各界(包括医界在内)的公论(或主导看法)呢?”(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可见当时司马迁并不认同黄帝是方技医学之鼻祖。

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考证认为,“扁鹊是和赵简子同时代的人物,扁鹊的最大贡献,是他开创了中医史上的第一个医学学派。中医史上的第一个学派,不是黄帝学派,而是扁鹊学派;扁鹊学派是战国、秦汉时期在社会上影响最大、享誉最高的学派;战国、秦汉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医学流派,并且各学派之间进行了学术争鸣。扁鹊学派有本学派的医经和经方,今传之《难经》、《中藏经》,不是发挥《黄帝内经》奥旨之作,而是扁鹊学派的著作。汉代的著名医家仓公、华佗,都是扁鹊学派的学者;两汉、六朝时期,还有其他一些著名医家,其中有些人也有很大可能属于扁鹊学派”。李伯聪教授又说:“在中医史上,扁鹊学派和黄帝学派的地位和影响,经历了‘戏剧性’的盛衰剧变。战国、秦汉时期,扁鹊学派占压倒优势;魏晋南北朝时期,扁鹊学派和黄帝学派‘旗鼓相当’;隋唐之后,扁鹊学派的地位和影响一落千丈,黄帝学派逐渐‘一统医坛’。”(《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

赵洪钧《内经时代》说:“《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内经》的方法是比类取象,《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虽如此,“《灵枢》、《素问》并不存在统一的、贯彻全书的理论核心。不过是由一些不同观点、不同派别的不同著作,在某一历史时期,由某人或某些人加以改编、汇聚而成”,“今本《黄帝内经》极有可能是在博采《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各种医经著作基础上成书的。这不仅可以解释今本《黄帝内经》篇幅大增的内容来源,而且可以解释其内容前后矛盾、不统一等现象的成因。”(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从今本《内经》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再与《难经》比对,则会发现它们之间矛盾之处举不胜举,相互抵啎随处可见,这不正是不同医学流派、学术争鸣的真实写照吗?

综上所述,《汉志·方技略》医经七家之内容,有可能已经融入其后的《素问》、《灵枢》和《难经》这些经典著作之中了。[/FONT]
 
附:《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各家工具书权威解说

中医大型权威性工具书《中医大辞典》(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在《黄帝内经》条下解释说:“医经名著。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18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9卷。”

收集中医学及其有关辞条5万余条的当代大型中医工具书《中医辞海·中册》说:“医经著作。简称《内经》。原书18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9卷。本书是以黄帝、歧伯等人问答的形式写成,为现存的早期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内经》并非成自少数人之手,也不是成书于某一时代,它是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众多医家之手编撰而成。关于其基本成书的年代,目前还有争议,大致有成书于战国时期、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际、西汉前期等多种说法。但可以认为,该书的主要部分已形成于战国时期,但在它传抄流布过程中,也掺入了一些后人补撰的内容,并出现了多种不同传本。”(袁钟,图娅,彭泽邦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242)

最新版本的中医大型权威性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傅世垣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在《内经》条下解释说:“中医学奠基之作,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之作。全称《黄帝内经》。共18卷,162篇。由《素问》与《灵枢》(各9卷)组成。《黄帝内经》之书名,最早见于刘向《七略》和班固《汉书·艺文志》。这是一部托名黄帝的著作,撰者已难以稽考。明代医学家吕复认为此书‘观其意旨,殆非一时之言;及其撰述,亦非一人之手’。这个见解为后世医家所广泛认可。著述年代则有几种说法,但多数学者认为,此书的基本内容成于战国后期迄于汉代,陆续有所补订。”

而当代医学通史类专著《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李经纬、林昭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是将《黄帝内经》列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编排的。该书在《黄帝内经》一书的介绍中说:“《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论医之书。《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各九卷81篇,共80余万言。……《黄帝内经》初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作《黄帝内经》18卷,班固作《艺文志》,以刘歆《七略》为蓝本,《七略》又以刘向《别录》为依据。……《黄帝内经》的著作时代,至今尚无定论。从其内容看,非一人一时之作,但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是反映战国时期医学理论水平的。基本定稿时期应不晚于战国时期。当然,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出于秦汉及六朝人之手。”

金栋按:上述工具书解释欠妥,有修改之必要。这是因为《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不是今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
 
[FONT=仿宋]国内权威性大型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已改写。这套丛书的总主编是卢嘉锡,其中《医学卷》由廖育群等撰写,其内容类似《中国医学通史》。由廖育群等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关于《黄帝内经》的描述记载,与其另一部著作《重构秦汉医学图像》的记载基本一致。廖氏分析如下(节选):

⑴《汉书·艺文志》所载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等4类医籍,“凡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除今人所称《黄帝内经》十八卷,全部荡然无存。其亡佚之彻底,致使千年以来医界对其中一些重要名词术语均无考证之线索可寻,如究竟何为“汤液”即是一例。何独此书能够流行至今,且保存的如是完好?

⑵《汉书·艺文志》载书,“篇”、“卷”计算相等,无“积篇为卷”之例。如“形法六家,百二十二卷”中的“《山海经》十三篇”,在合计时即计为13卷;“礼”555篇中有“礼古经五十六卷”,合计中亦计为56篇之数等,皆为明证。故《黄帝内经》仅18卷,亦即18篇之分量,不能容纳今本《黄帝内经》如此之多的内容--162篇。

⑶再与《汉书·艺文志》所载其他医籍比较:《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有30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有40卷,其下《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亦为40卷等,均大大超过《黄帝内经》的卷数。难道可以相信仅仅记载“痹”、“疝”、“瘅”之某一具体病症的方书能达到超过今本《黄帝内经》两倍之多的篇幅吗?

⑷又如,马王堆出土医书中的《十问》,国内外学者均认为其中“尧问于舜”、“帝盘庚问于耇(gou)老”两节,分别与《汉书·艺文志》“房中八家”的“《尧舜阴道》二十三卷”、“《汤盘庚阴道》二十卷”两书有些关系。但“尧问于舜”,一节才151个字,“帝盘庚问于耇老”之节亦仅136字。这些房中术的东西,不管如何发展也不可能达到超过今本《黄帝内经》的文字分量。显然,当时的《黄帝内经》18卷,其文字分量是非常有限的,约与18篇相等。也就是说,只能是今本《黄帝内经》的1/9左右。

⑸今本《黄帝内经》由《素问》、《灵枢》两部独立著作组成,《汉书·艺文志》中并无此类现象。两书用语、理论取舍等方面有许多不同,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原来就应该是互不相关的两部独立著作。

⑹《素问》、《灵枢》(或称《九卷》、《针经》等)两书之名在历代正史书目中一直分别使用。称其为《黄帝内经》实只是皇甫谧的一种猜测,唐王冰宗之,再由后世医家口笔传播至今,却未被历代书志所承认。

对今本《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廖氏认为“根据确切的文字记载,只能将这两部著作的成书下限定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前。而其上限则应该定在刘歆《七略》之后”,但有古近之分,并认为“西汉以前的医学著作并无整部保存下来的例子,后世所见者均是东汉之书,如《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而现在应该再加上《素问》与《灵枢》这样两部独立著作”。[/FONT]
 
[FONT=仿宋]今本《黄帝内经》实际是由两本著作构成,即《素问》和《灵枢经》。故廖育群《中国传统医药》说:“考虑到既要正视听,又要顾及已然通行世界的说法,所以最好是称《素问》和《灵枢》为‘今本《黄帝内经》’。”

但是,无论今本《黄帝内经》成书于何时,是否为《汉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完全不会影响其在世人中的经典地位。[/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