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论》取材于《汤液经法》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有学者考证认为,《伤寒论》乃取材于《汤液经法》,与《内经》无渊源关系。同道怎么看?请发表高论。谢谢!
 
有学者考证认为,《伤寒论》乃取材于《汤液经法》,与《内经》无渊源关系。同道怎么看?请发表高论。谢谢!
可以参阅民国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
 
有学者考证认为,《伤寒论》乃取材于《汤液经法》,与《内经》无渊源关系。同道怎么看?请发表高论。谢谢!
我国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则持此说。
 
有学者考证认为,《伤寒论》乃取材于《汤液经法》,与《内经》无渊源关系。同道怎么看?请发表高论。谢谢!
我国当代著名中医训诂学大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超尘亦持此说。
 
张仲景自己都说撰用《素问》、《九卷》,怎么会和《内经》没有渊源呢?
先生读过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和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等书籍吗?
 
张仲景自己都说撰用《素问》、《九卷》,怎么会和《内经》没有渊源呢?
  宋本《伤寒论》398条,1万多字,通读一遍就会发现其中并未涉及五行学说。比如:“克”字只在第256条出现过一次,且据康平本《伤寒论》,“克”字为后世注释混入原文的内容:“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注○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仅在{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有少量论述防病治病一般规律的内容借用了五行学说。且这部分内容疑为王叔和掺入。

  那么,晋代的王叔和,
  1、为什么要拆分《伤寒卒病论》一书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
  2、为什么要在《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掺入五行学说的内容?
  3、为什么要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天布五行的原序中添加“撰用《素问》、《九卷》”及“夫天布五行”等涉及《黄帝内经》和五行学说的内容?

  我个人斗胆提出一个假说:王叔和这样做是“为传医典,宁背骂名”。
  一、晋代纸张尚未普及,雕版印刷术更是隋唐时期才出现的,承载《伤寒卒病论》这样的大部头医书,可能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简。体量越大、传播越难,越易灭失。拆分成两本书,从内容体系上看合理、从易于流传上看有必要。这样一来,即使其中一本失传,另一本也能保存经方医学相当一部分的内容,这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载有大量重复的经方可以佐证。
  二、王叔和掺入五行学说的内容是“为传医书,掩人耳目”的权宜之计
    1、正论:战国后期周衍的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五德终始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统治阶级改造和利用,成为正统思想,西汉末年出现的《世经》又把五行相胜原理演变为五行相生,中医所用的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五行五脏相配法也在汉代出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个与社会主流思想不沾边的学术就会被边缘化,承载这种学术的典籍就容易失传。修改《伤寒论》原序,在《金匮要略》首篇中掺入一些五行学说,这两处修改遥相呼应,使得两书均“合乎”了当时中医学术的流变方向,“合乎”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从而更容易得以流传。
    2、反推:如果王叔和真的相信靠推演五行就可以治大病,真的认同《黄帝内经》中的理论能够解决临床重症,为何没有对两书的主体内容进行修改呢?《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真正对辨证施治有用的方证、理法、经方等内容为何几乎看不到五行学说的影子呢?
 
  五脏配五行,在古代的祭礼中已经出现。《吕氏春秋》记载古时祭祀,以春配脾,夏配肺,秋配肝,冬配肾,在夏秋之间则配心。这一配法与现在中医所用的不同,它是根据脏腑的解剖位置来确定的。现在中医所用的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配法在汉代才出现,它的相配逻辑似不明显,实际上它是根据五行之“性”而来。《尚书》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中医将五脏的功能与五行的各自特性相对应,从而找到配合点,形成了新配法。

  五行与五脏的配法不同,成为汉代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两派争论的焦点之一。经学大师郑玄认为,后一配法是中医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否则临床不能取效。医学家为什么要放弃现成的、直观的、以位置为依据的配法不用?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配法不能很好地反映五脏的功能。这可以说是中医对五行配属法则的突破,或者说是灵活应用。
《中医五行学说的发展史》
http://exam.ipmph.com/zxyzlzl/201204/t20120412_87426.htm
 
先生读过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和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等书籍吗?
先生不敢当,我是初学,这些都没看过。刚才看了您对张仲景原序质疑的那个帖子,受教了。
 
  宋本《伤寒论》398条,1万多字,通读一遍就会发现其中并未涉及五行学说。比如:“克”字只在第256条出现过一次,且据康平本《伤寒论》,“克”字为后世注释混入原文的内容:“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注○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仅在{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有少量论述防病治病一般规律的内容借用了五行学说。且这部分内容疑为王叔和掺入。

  那么,晋代的王叔和,
  1、为什么要拆分《伤寒卒病论》一书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
  2、为什么要在《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掺入五行学说的内容?
  3、为什么要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天布五行的原序中添加“撰用《素问》、《九卷》”及“夫天布五行”等涉及《黄帝内经》和五行学说的内容?

  我个人斗胆提出一个假说:王叔和这样做是“为传医典,宁背骂名”。
  一、晋代纸张尚未普及,雕版印刷术更是隋唐时期才出现的,承载《伤寒卒病论》这样的大部头医书,可能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简。体量越大、传播越难,越易灭失。拆分成两本书,从内容体系上看合理、从易于流传上看有必要。这样一来,即使其中一本失传,另一本也能保存经方医学相当一部分的内容,这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载有大量重复的经方可以佐证。
  二、王叔和掺入五行学说的内容是“为传医书,掩人耳目”的权宜之计
    1、正论:战国后期周衍的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五德终始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统治阶级改造和利用,成为正统思想,西汉末年出现的《世经》又把五行相胜原理演变为五行相生,中医所用的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五行五脏相配法也在汉代出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个与社会主流思想不沾边的学术就会被边缘化,承载这种学术的典籍就容易失传。修改《伤寒论》原序,在《金匮要略》首篇中掺入一些五行学说,这两处修改遥相呼应,使得两书均“合乎”了当时中医学术的流变方向,“合乎”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从而更容易得以流传。
    2、反推:如果王叔和真的相信靠推演五行就可以治大病,真的认同《黄帝内经》中的理论能够解决临床重症,为何没有对两书的主体内容进行修改呢?《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真正对辨证施治有用的方证、理法、经方等内容为何几乎看不到五行学说的影子呢?
学习了!可惜《汤液经》失传了,今人无从知晓《伤寒论》之渊源。
 
可以参阅民国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
据杨绍伊考证认为,今本《伤寒论》包括《汤液经》、张仲景论广和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而成。
 
  宋本《伤寒论》398条,1万多字,通读一遍就会发现其中并未涉及五行学说。比如:“克”字只在第256条出现过一次,且据康平本《伤寒论》,“克”字为后世注释混入原文的内容:“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注○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仅在{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有少量论述防病治病一般规律的内容借用了五行学说。且这部分内容疑为王叔和掺入。

  那么,晋代的王叔和,
  1、为什么要拆分《伤寒卒病论》一书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
  2、为什么要在《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掺入五行学说的内容?
  3、为什么要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天布五行的原序中添加“撰用《素问》、《九卷》”及“夫天布五行”等涉及《黄帝内经》和五行学说的内容?

  我个人斗胆提出一个假说:王叔和这样做是“为传医典,宁背骂名”。
  一、晋代纸张尚未普及,雕版印刷术更是隋唐时期才出现的,承载《伤寒卒病论》这样的大部头医书,可能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简。体量越大、传播越难,越易灭失。拆分成两本书,从内容体系上看合理、从易于流传上看有必要。这样一来,即使其中一本失传,另一本也能保存经方医学相当一部分的内容,这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载有大量重复的经方可以佐证。
  二、王叔和掺入五行学说的内容是“为传医书,掩人耳目”的权宜之计
    1、正论:战国后期周衍的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五德终始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统治阶级改造和利用,成为正统思想,西汉末年出现的《世经》又把五行相胜原理演变为五行相生,中医所用的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五行五脏相配法也在汉代出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个与社会主流思想不沾边的学术就会被边缘化,承载这种学术的典籍就容易失传。修改《伤寒论》原序,在《金匮要略》首篇中掺入一些五行学说,这两处修改遥相呼应,使得两书均“合乎”了当时中医学术的流变方向,“合乎”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从而更容易得以流传。
    2、反推:如果王叔和真的相信靠推演五行就可以治大病,真的认同《黄帝内经》中的理论能够解决临床重症,为何没有对两书的主体内容进行修改呢?《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真正对辨证施治有用的方证、理法、经方等内容为何几乎看不到五行学说的影子呢?
根据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的考证,王叔和并非张仲景的弟子,不属经方家学派,王叔和的学术思想属于岐黄学派,即医经家。王叔和在对仲景《论广汤液》的基础上,重新编次整理,从而加上了一些岐黄学说,结果误导中医界几千年,从而使中医界许多志士仁人误认为《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与《内经》有关。
 
根据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的考证,王叔和并非张仲景的弟子,不属经方家学派,王叔和的学术思想属于岐黄学派,即医经家。王叔和在对仲景《论广汤液》的基础上,重新编次整理,从而加上了一些岐黄学说,结果误导中医界几千年,从而使中医界许多志士仁人误认为《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与《内经》有关。
但亦有不认同杨绍伊之考证者。
 
但亦有不认同杨绍伊之考证者。

根据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的考证,王叔和并非张仲景的弟子,不属经方家学派,王叔和的学术思想属于岐黄学派,即医经家。王叔和在对仲景《论广汤液》的基础上,重新编次整理,从而加上了一些岐黄学说,结果误导中医界几千年,从而使中医界许多志士仁人误认为《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与《内经》有关。

感谢金栋老师指点,学习了。
 
可以参阅民国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
杨绍伊考次《汤液经·序》(节选)

医家典籍,向推仲景书为汤液家鼻祖。仲景之前,未有传书,惟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据士安言,则仲景前尚有任圣创作之《汤液经》。仲景书本为《广汤液论》,乃就《汤液经》而论广之者。《汤液经》初无十数卷,仲景广之为十数卷,故云“论广《汤液》为十数卷”,非全十数卷尽出其手也。兹再即士安语而详之,夫仲景书,既称为论广《汤液》,是其所作,必为本平生经验,就任圣原经,依其篇节,广其未尽;据其义法,著其变通。所论广者,必即以之附于伊经各条之后。必非自为统纪,别立科门,而各自成书。以各自为书,非惟不得云“广”,且亦难见则柯,势又必将全经义法,重为敷说。而仲景书中,从未见称引一语,知是就《汤液经》而广附之者。若然,则《汤液经》全文,则在仲景书中,一字未遗矣。

仲景书读之,触目即见其有显然不同之处。即一以六经之名作条论之题首,一以“伤寒”二字作条论之题首。再读之,又得其有显然不同之处。即凡以六经名题首者,悉为书中主条;凡以“伤寒”二字题首者,悉属篇中广论,而仲景即自谓其所作为论“伤寒卒病”。于是知以“伤寒”二字题首者,为仲景所广,以六经名题首者为任圣之经。标帜分明,不相混窃。孰经孰传,读者自明。于以之士安之言,果不虚妄。

《汤液经》后世无传本,惟班固《汉书·艺文志》载“《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未著撰人姓名,今其书亦不传。然即其名以测其为书,知为汤液经家宪章,《汤液经》而作之者。汤液经家述论之著录者,莫古于此。其书名为《汤液经法》,知《汤液经》原文必悉具书中,无所抉择,于是知东汉时,《汤液经》尚岿然独存。

《汤液经》为方技家言,不通行民间。惟《汤液经》家授受相承,非执业此经者,不能得有其书;医师而异派者,无从得睹其书。汉世岐黄家言最盛,汤液经学最微,以是传者盖寡。尝谓医学之有农尹、岐黄二派,犹道学之有羲孔、黄老二派。岐黄之说,不如农尹之学切实精纯;黄老之言,不及羲孔之道之本末一贯。岐黄学派,秦汉以来,流别甚多,著录亦广,《汉志》所载《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五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脏狂颠病方》十七卷,胥属岐黄家言。知者以汤液家以六经统百病,岐黄家以五脏六腑统百病。而热病客疾,亦皆岐黄家之词。故知凡此诸属,皆岐黄家言也。农尹之学,则稽诸载记,汤液家外无别派,《汤液经法》外无二书,足证此学在当时孤微已极。幸仲景去班氏未远,得执业此经,而为之论广。任圣之经,赖之以弗坠。此其传经之功,实较论广之功,尤为殊重,而绝惠伟,可贵可谢者也!《名医录》云:“仲景受术于同郡张伯祖。”《医说》引《张仲景方论·序》云:“张伯祖,南阳人,性志深简,笃好方术,诊处精审,疗皆十全,为当时所重。同郡张仲景异而师之,因有大誉。”据此,则伯祖实为《汤液经》传经大师。
……
叔和非惟撰次“三阳三阴篇”已也,即仲景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五句,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其撰次。知(智)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夫天布五行”与“省疾问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试以《伤寒例》中辞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更证以《千金方》序文中引“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至“彼何荣势之云哉”一节,称“张仲景曰”。而绪论中引“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不称“张仲景曰”,即知其语,非出自仲景之口。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法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此本辞自足而体且简。若欲详举,则当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不当浑说后,又详举。且仲景为医中之汤液家,汤液家举书,不举《汤液经》而举《素问》,不数伊尹而数岐黄,何异家乘中不系祖祢而谱牒东邻也!至其下之“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云云,殊不知三部九候乃针灸家脉法,非汤液家脉法。针家刺在全身,势不能不遍体考脉。汤液家重在现证,脉则但候其表里寒热、藏府虚实、荣卫盛衰,以决其治之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而已矣。故诊一部已可定,不必遍体摩挲,以汤液家而用针灸家骂汤液家之语骂人。仲景纵亦精于针灸脉法,何至遽愦眊而矛盾若是?

且《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三书,“三阳三阴篇”中无一语道及。《辨脉》、《平脉》之“答曰”、“师曰”类,又非仲景自作。其《伤寒例》一篇,为叔和之作,篇中已有明文。而《伤寒例》即首引《阴阳大论》,篇中之语,亦即悉出此三书。是三书乃叔和撰用之书,非仲景博采之书也。再以叔和撰次者证之:叔和撰次之篇,有《平脉法》一篇,此撰用之书,有《平脉辨证》一种。此撰用之《平脉辨证》,即《平脉法》出处之注脚。《平脉法》既为出于《平脉辨证》,则《平脉辨证》必非仲景所博采。又“三阳三阴篇”中,叔和撰次之可考者,除“问曰”、“答曰”之《辨脉法》类,与“问曰”、“答曰”之《平脉法》类外,无第三类。此撰用之书,除《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三书,为撰用《伤寒例》之书外,亦惟《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二种。《平脉法》之“问曰”、“答曰”类,既为出于《平脉辨证》,则《辨脉法》之“问曰”、“答曰”类,必为出于《胎胪药录》无疑。由是言之,叔和之作伪,实欲自见其所撰用之书。下之二段,为自述其渊源所自而已。惟其如是,今遂得知叔和之学,是岐黄而不是农尹,决非仲景衣钵弟子。
 
杨绍伊考次《汤液经·序》(节选)

医家典籍,向推仲景书为汤液家鼻祖。仲景之前,未有传书,惟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据士安言,则仲景前尚有任圣创作之《汤液经》。仲景书本为《广汤液论》,乃就《汤液经》而论广之者。《汤液经》初无十数卷,仲景广之为十数卷,故云“论广《汤液》为十数卷”,非全十数卷尽出其手也。兹再即士安语而详之,夫仲景书,既称为论广《汤液》,是其所作,必为本平生经验,就任圣原经,依其篇节,广其未尽;据其义法,著其变通。所论广者,必即以之附于伊经各条之后。必非自为统纪,别立科门,而各自成书。以各自为书,非惟不得云“广”,且亦难见则柯,势又必将全经义法,重为敷说。而仲景书中,从未见称引一语,知是就《汤液经》而广附之者。若然,则《汤液经》全文,则在仲景书中,一字未遗矣。

仲景书读之,触目即见其有显然不同之处。即一以六经之名作条论之题首,一以“伤寒”二字作条论之题首。再读之,又得其有显然不同之处。即凡以六经名题首者,悉为书中主条;凡以“伤寒”二字题首者,悉属篇中广论,而仲景即自谓其所作为论“伤寒卒病”。于是知以“伤寒”二字题首者,为仲景所广,以六经名题首者为任圣之经。标帜分明,不相混窃。孰经孰传,读者自明。于以之士安之言,果不虚妄。

《汤液经》后世无传本,惟班固《汉书·艺文志》载“《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未著撰人姓名,今其书亦不传。然即其名以测其为书,知为汤液经家宪章,《汤液经》而作之者。汤液经家述论之著录者,莫古于此。其书名为《汤液经法》,知《汤液经》原文必悉具书中,无所抉择,于是知东汉时,《汤液经》尚岿然独存。

《汤液经》为方技家言,不通行民间。惟《汤液经》家授受相承,非执业此经者,不能得有其书;医师而异派者,无从得睹其书。汉世岐黄家言最盛,汤液经学最微,以是传者盖寡。尝谓医学之有农尹、岐黄二派,犹道学之有羲孔、黄老二派。岐黄之说,不如农尹之学切实精纯;黄老之言,不及羲孔之道之本末一贯。岐黄学派,秦汉以来,流别甚多,著录亦广,《汉志》所载《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五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脏狂颠病方》十七卷,胥属岐黄家言。知者以汤液家以六经统百病,岐黄家以五脏六腑统百病。而热病客疾,亦皆岐黄家之词。故知凡此诸属,皆岐黄家言也。农尹之学,则稽诸载记,汤液家外无别派,《汤液经法》外无二书,足证此学在当时孤微已极。幸仲景去班氏未远,得执业此经,而为之论广。任圣之经,赖之以弗坠。此其传经之功,实较论广之功,尤为殊重,而绝惠伟,可贵可谢者也!《名医录》云:“仲景受术于同郡张伯祖。”《医说》引《张仲景方论·序》云:“张伯祖,南阳人,性志深简,笃好方术,诊处精审,疗皆十全,为当时所重。同郡张仲景异而师之,因有大誉。”据此,则伯祖实为《汤液经》传经大师。
……
叔和非惟撰次“三阳三阴篇”已也,即仲景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五句,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其撰次。知(智)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夫天布五行”与“省疾问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试以《伤寒例》中辞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更证以《千金方》序文中引“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至“彼何荣势之云哉”一节,称“张仲景曰”。而绪论中引“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不称“张仲景曰”,即知其语,非出自仲景之口。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法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此本辞自足而体且简。若欲详举,则当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不当浑说后,又详举。且仲景为医中之汤液家,汤液家举书,不举《汤液经》而举《素问》,不数伊尹而数岐黄,何异家乘中不系祖祢而谱牒东邻也!至其下之“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云云,殊不知三部九候乃针灸家脉法,非汤液家脉法。针家刺在全身,势不能不遍体考脉。汤液家重在现证,脉则但候其表里寒热、藏府虚实、荣卫盛衰,以决其治之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而已矣。故诊一部已可定,不必遍体摩挲,以汤液家而用针灸家骂汤液家之语骂人。仲景纵亦精于针灸脉法,何至遽愦眊而矛盾若是?

且《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三书,“三阳三阴篇”中无一语道及。《辨脉》、《平脉》之“答曰”、“师曰”类,又非仲景自作。其《伤寒例》一篇,为叔和之作,篇中已有明文。而《伤寒例》即首引《阴阳大论》,篇中之语,亦即悉出此三书。是三书乃叔和撰用之书,非仲景博采之书也。再以叔和撰次者证之:叔和撰次之篇,有《平脉法》一篇,此撰用之书,有《平脉辨证》一种。此撰用之《平脉辨证》,即《平脉法》出处之注脚。《平脉法》既为出于《平脉辨证》,则《平脉辨证》必非仲景所博采。又“三阳三阴篇”中,叔和撰次之可考者,除“问曰”、“答曰”之《辨脉法》类,与“问曰”、“答曰”之《平脉法》类外,无第三类。此撰用之书,除《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三书,为撰用《伤寒例》之书外,亦惟《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二种。《平脉法》之“问曰”、“答曰”类,既为出于《平脉辨证》,则《辨脉法》之“问曰”、“答曰”类,必为出于《胎胪药录》无疑。由是言之,叔和之作伪,实欲自见其所撰用之书。下之二段,为自述其渊源所自而已。惟其如是,今遂得知叔和之学,是岐黄而不是农尹,决非仲景衣钵弟子。

谢谢金栋老师分享如此详实的资料,学习了。

《中国医学通史》:
  王叔和名熙,汉未至西晋期间高平人,其籍贯一说山东巨野,一说山西高平,后魏高湛《养生方》称王氏“专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唐·甘伯宗《名医录》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近代对王氏是否任晋太医令以及是否如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所言为张仲景之亲授弟子,尚未有定论。

  王氏著述《脉经》厥功甚伟,还为整理张仲景《伤寒卒病论》作出贡献。宋《太平御览》引高湛谓王氏编次此书为“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但有的学者认为王氏在编次过程中,增入他自己编选的内容:如现行成无己本《注解伤寒论》中最后包括《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之后八篇,即是王氏所增补,与其所编《脉经》时的相应篇章核对,可资佐证。

  由于王氏编次《伤寒论》,后代医家对其毁誉不一。誉之者认为张仲景之学得王叔和之功而能保存下来,认为王叔和“功莫大矣”,而毁之者则责备王氏把张仲景原著之本来面目弄得模糊不清,使人无法得窥其原貌,甚至是面目全非,两种观点尖锐对立。事实上,张仲景之《伤寒卒病论》确因有王氏之编次而得以保存,即便次序在编修时有所错乱,亦不至于弄得如“错简派”所指责者那样,完全已非本来面目。

  除以上有关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
 
谢谢金栋老师分享如此详实的资料,学习了。

《中国医学通史》:
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及钱超尘考证,王叔和当任三国时魏国太医令,入晋后有可能继任此官职。
 
据近代、当代医家或学者考证,《伤寒论》与《内经》、《难经》并无渊源、承继关系。
 
当代著名学者,中医文献训诂学大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说:“《辅行诀》以确切的资料证明《伤寒论》是仲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基础上勤求博采而撰成。”(张大昌、钱超尘主编《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传承集》)

金栋按:《辅行诀》全称《辅行决五脏用药法要》。
 
根据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的考证,王叔和并非张仲景的弟子,不属经方家学派,王叔和的学术思想属于岐黄学派,即医经家。王叔和在对仲景《论广汤液》的基础上,重新编次整理,从而加上了一些岐黄学说,结果误导中医界几千年,从而使中医界许多志士仁人误认为《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与《内经》有关。
解读汤液经封面.jpg
解读汤液经扉页.jpg
解读汤液经定价.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