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下经>{大黄}味苦寒。
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
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我的理解大黄所祛之瘀,主要是
血瘀癥瘕和
肠瘀积滞(饮食积滞)。患者舌象基本无红紫色瘀点,没有瘀血之象;大便一日一次,不成型,稠,略黑,可以认为是通畅的。没有使用大黄的药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祛痰有半夏和铅丹(现在不用或用其它药代换);利饮定眩(患者有头晕)悸(患者有心慌)有茯苓;温通心阳血脉有桂枝(患者有心悸、烦躁、头晕);脾胃虚中气虚有人参大枣(患者呕吐、反胃便溏);舒肝开郁有柴胡;宣肺散水温胃止呕有生姜(患者胸部不适);清胆胃郁热有黄芩(患者脸红、长痘、口干);安神潜阳有生龙骨、生牡蛎(患者失眠)。
一个证一个药,有是证用是药,患者没有用大黄的药证,反而有有大黄的禁忌证:便溏胃虚: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厚朴七物汤方……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伤寒论》:“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同意老师的看法,但瘀也有多种,血瘀、痰瘀、食瘀……不同的情况用药也宜做对应调整。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应用大黄要重视望舌。使用大黄的典型舌象是口燥舌黄,即口腔干燥,舌质红而坚老,甚或舌面起刺,舌苔黄,或见焦黄。这种舌象,黄煌教授称之为“大黄舌”。
下面的舌图是典型的“大黄舌”:
浏览附件8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