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医案 一列胆结石切除胆后各种病证反应和中药方后疾病加重

杨柄辉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03/29
帖子
366
获得点赞
209
声望
43
年龄
50
所在地
黑龙江大庆
有一个多年前胆结石胆囊切除的患者
口苦 心慌 失眠 便溏 出虚汗 眩晕血压高 脉玄
口苦小柴胡 柴胡24,黄芩10,半夏12,红参3,甘草10,
失眠心不阳不足不潜桂枝龙骨牡蛎 桂枝10,生白芍10,龙骨30,牡蛎30,
便溏寒湿郁化热香连丸 黄连6,木香24


柴胡24,黄芩10,半夏12,红参3,甘草10,桂枝10,生白芍10,龙骨30,牡蛎30,阵皮24,黄连6,木香24


吃完药方后病证加重
咋回事???


肝阴不足???

这些疾病跟胆结石切除胆囊有啥关心???
是药方不对症???
还是药后疾病加重跟胆囊切除有关系???
 
口苦便溏 心慌汗出 眩晕失眠 脉弦
不知舌象如何?
单凭描述,我可能会考虑:
[ 柴胡桂枝干姜汤 ]合[ 当归芍药散 ]合[ 大补肝汤 ]加减。

(附)[ 大补肝汤 ]《辅行诀》
桂枝 干姜 五味子(各15g) 
旋覆花 牡丹皮 竹叶(各5-10g) 
山药(15g)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

仅供参考,个人意见。
 
有一个多年前胆结石胆囊切除的患者
口苦 心慌 失眠 便溏 出虚汗 眩晕血压高 脉玄
口苦小柴胡 柴胡24,黄芩10,半夏12,红参3,甘草10,
失眠心不阳不足不潜桂枝龙骨牡蛎 桂枝10,生白芍10,龙骨30,牡蛎30,
便溏寒湿郁化热香连丸 黄连6,木香24


柴胡24,黄芩10,半夏12,红参3,甘草10,桂枝10,生白芍10,龙骨30,牡蛎30,阵皮24,黄连6,木香24


吃完药方后病证加重
咋回事???


肝阴不足???

这些疾病跟胆结石切除胆囊有啥关心???
是药方不对症???
还是药后疾病加重跟胆囊切除有关系???

胆囊切除的患者,胆汁没有“仓储”,
肝脏24小时随时分泌,随时排入十二指肠,胆汁利用效率很低,消化油脂的能力大为降低。
如果饮食脂肪过量了,会引起严重的消化不良,食物不能腐熟积于胃肠道,化生湿热,这是病因。
正虚邪实,胆热扰心,因而口苦、便溏、出虚汗,胃不和而卧不安,又引起心慌、失眠。

陈皮24、木香24这两味药行气耗气,陈皮木香的一般常用量是3-10克,
李可老治胃下垂重症用[补中益气汤]时陈皮都要去掉,你这用量有点夸张,
另外,患者便溏出虚汗,阴血已经是严重耗损亏虚了,而升散的柴胡用24克,滋敛的白芍只有10克,
再加苦燥大寒的10克黄芩、6克黄连,而红参只用了3克,桂枝也不过10克。
重治胆热、痰湿、下利的标,轻顾心虚、脾寒、气弱的本,虚证用了实证方!


一、辨病机:
我觉得治宜补养为主,施以健脾利湿、和解少阳、补气养血、敛汗安神之法,
方用:[五苓散]合[小柴胡汤]加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如有身黄面黄小便黄改合[茵陈五苓散],即再加茵陈。
此方中包含:理中汤(生姜)、四君子汤、苓桂术甘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眩晕高血压)等子方。

二、辨方证:
“口苦(推测其口渴)、出虚汗” ->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口苦、脉弦” -> 小柴胡汤。
 
胆囊切除的患者,胆汁没有“仓储”,
肝脏24小时随时分泌,随时排入十二指肠,胆汁利用效率很低,消化油脂的能力大为降低。
如果饮食脂肪过量了,会引起严重的消化不良,食物不能腐熟积于胃肠道,化生湿热,这是病因。
正虚邪实,胆热扰心,因而口苦、便溏、出虚汗,胃不和而卧不安,又引起心慌、失眠。

陈皮24、木香24这两味药行气耗气,陈皮木香的一般常用量是3-10克,
李可老治胃下垂重症用[补中益气汤]时陈皮都要去掉,你这用量有点夸张,
另外,患者便溏出虚汗,阴血已经是严重耗损亏虚了,而升散的柴胡用24克,滋敛的白芍只有10克,
再加苦燥大寒的10克黄芩、6克黄连,而红参只用了3克,桂枝也不过10克。
重治胆热、痰湿、下利的标,轻顾心虚、脾寒、气弱的本,虚证用了实证方!


一、辨病机:
我觉得治宜补养为主,施以健脾利湿、和解少阳、补气养血、敛汗安神之法,
方用:[五苓散]合[小柴胡汤]加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如有身黄面黄小便黄改合[茵陈五苓散],即再加茵陈。
此方中包含:理中汤(生姜)、四君子汤、苓桂术甘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眩晕高血压)等子方。

二、辨方证:
“口苦(推测其口渴)、出虚汗” ->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口苦、脉弦” -> 小柴胡汤。
还补充一点:
如果早上口苦,胆热居多,如果一天到晚都口苦就是阴虚的居多了(蔡长福老先生经验)。
本案患者还有:出虚汗、便溏、心慌,恐怕多是阴虚口苦,
如果的确如此,再用这么多行气耗气、苦燥寒凉的药,病必加重。宜重用参、芍、草、枣。
 
口苦便溏 心慌汗出 眩晕失眠 脉弦
不知舌象如何?
单凭描述,我可能会考虑:
[ 柴胡桂枝干姜汤 ]合[ 当归芍药散 ]合[ 大补肝汤 ]加减。

(附)[ 大补肝汤 ]《辅行诀》
桂枝 干姜 五味子(各15g) 
旋覆花 牡丹皮 竹叶(各5-10g) 
山药(15g)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

仅供参考,个人意见。
舌质淡白嫩有一层厚白太
厚白苔上有黄一层黄
并有白色水滑

谢谢你的指点
 
胆囊切除的患者,胆汁没有“仓储”,
肝脏24小时随时分泌,随时排入十二指肠,胆汁利用效率很低,消化油脂的能力大为降低。
如果饮食脂肪过量了,会引起严重的消化不良,食物不能腐熟积于胃肠道,化生湿热,这是病因。
正虚邪实,胆热扰心,因而口苦、便溏、出虚汗,胃不和而卧不安,又引起心慌、失眠。

陈皮24、木香24这两味药行气耗气,陈皮木香的一般常用量是3-10克,
李可老治胃下垂重症用[补中益气汤]时陈皮都要去掉,你这用量有点夸张,
另外,患者便溏出虚汗,阴血已经是严重耗损亏虚了,而升散的柴胡用24克,滋敛的白芍只有10克,
再加苦燥大寒的10克黄芩、6克黄连,而红参只用了3克,桂枝也不过10克。
重治胆热、痰湿、下利的标,轻顾心虚、脾寒、气弱的本,虚证用了实证方!


一、辨病机:
我觉得治宜补养为主,施以健脾利湿、和解少阳、补气养血、敛汗安神之法,
方用:[五苓散]合[小柴胡汤]加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如有身黄面黄小便黄改合[茵陈五苓散],即再加茵陈。
此方中包含:理中汤(生姜)、四君子汤、苓桂术甘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眩晕高血压)等子方。

二、辨方证:
“口苦(推测其口渴)、出虚汗” ->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口苦、脉弦” -> 小柴胡汤。
谢谢老师
我会参考各方建议的
阿弥陀佛
 
舌质淡白嫩有一层厚白太
厚白苔上有黄一层黄
并有白色水滑

谢谢你的指点
指点谈不上,只是一点想法。
若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 ]合[ 当归芍药散 ]合[ 大补肝汤 ],
当归、白芍、天花粉、生山药要重用,
柴胡少用,15克以内。
茯苓要稍微多用,20克或以内。
宜选加党参、黄连(最多5克)、姜半夏(12克左右)(厚白苔上有黄一层黄,提示中焦寒热错杂)。

仅供参考。
 
舌质淡白嫩有一层厚白太
厚白苔上有黄一层黄
并有白色水滑
“舌质淡白嫩” -> 气血虚弱
“有白色水滑” -> “干姜舌”的药证。

“舌质淡白嫩+有白色水滑+厚白苔上有黄一层黄”,感觉是脏虚寒、腑湿热(可能消化不太好),仅供参考。
 
“舌质淡白嫩” -> 气血虚弱
“有白色水滑” -> “干姜舌”的药证。

“舌质淡白嫩+有白色水滑+厚白苔上有黄一层黄”,感觉是脏虚寒、腑湿热(可能消化不太好),仅供参考。
舌中有裂缝大
是脾胃虚弱消化不好
这个我一般寒湿郁热
今天处方柴胡量变12
人参变9克
把耗散的木香去掉
调几味药就可以改变全局

没加大补肝汤等

有虚有实通畅气机看看
 
“舌质淡白嫩” -> 气血虚弱
“有白色水滑” -> “干姜舌”的药证。

“舌质淡白嫩+有白色水滑+厚白苔上有黄一层黄”,感觉是脏虚寒、腑湿热(可能消化不太好),仅供参考。
你学的不错
 
舌中有裂缝大
是脾胃虚弱消化不好
这个我一般寒湿郁热
今天处方柴胡量变12
人参变9克
把耗散的木香去掉
调几味药就可以改变全局

没加大补肝汤等

有虚有实通畅气机看看

“舌中有裂缝大”+“舌质淡白嫩”,确实是气血不足,不宜用大量伤阴耗气的药。

人一天吃药的量比吃饭的量小多了,而且又是慢性病,饮食的摄养尤为重要,最好是给患者明确的医嘱。

正常人一次进食较多油脂后,食糜进入十二指肠时,胆囊会排出大量胆汁来将脂肪乳化成微粒,以便在小肠中消化吸收。
胆囊切除的人,不仅要控制每天的油脂摄入总量,而且要三餐均匀,最好是和主食蔬菜搅匀,细嚼慢咽,才易消化。
比如吃馒头抹微量的植物油,吃米饭拌一点点芝麻酱或坚果碎屑,鸡蛋可打散兑水蒸羹少量吃。
另外,尽量少吃动物性油脂,动物性油脂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例是植物油的几倍,意味着消化它们需要更多的胃气和脾阳。

个人看法,仅供老师参考。
 
调方后患者各种症状改善
睡的不错
但是吃完饭还是心慌
同时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
这是阴伤了
 
有一个多年前胆结石胆囊切除的患者
口苦 心慌 失眠 便溏 出虚汗 眩晕血压高 脉玄
口苦小柴胡 柴胡24,黄芩10,半夏12,红参3,甘草10,
失眠心不阳不足不潜桂枝龙骨牡蛎 桂枝10,生白芍10,龙骨30,牡蛎30,
便溏寒湿郁化热香连丸 黄连6,木香24

柴胡24,黄芩10,半夏12,红参3,甘草10,桂枝10,生白芍10,龙骨30,牡蛎30,阵皮24,黄连6,木香24

吃完药方后病证加重咋回事???
肝阴不足???

这些疾病跟胆结石切除胆囊有啥关心???
是药方不对症???
还是药后疾病加重跟胆囊切除有关系???

还补充一点:
如果早上口苦,胆热居多,如果一天到晚都口苦就是阴虚的居多了(蔡长福老先生经验)
本案患者还有:出虚汗、便溏、心慌,恐怕多是阴虚口苦,
如果的确如此,再用这么多行气耗气、苦燥寒凉的药,病必加重。宜重用参、芍、草、枣。

舌中有裂缝大
是脾胃虚弱消化不好
这个我一般寒湿郁热
今天处方柴胡量变12
人参变9克
把耗散的木香去掉
调几味药就可以改变全局
没加大补肝汤等
有虚有实通畅气机看看

调方后患者各种症状改善
睡的不错
但是吃完饭还是心慌
同时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
这是阴伤了
用的这个方吗:
柴胡12,黄芩10,半夏12,红参9,甘草10,桂枝10,生白芍10,龙骨30,牡蛎30,阵皮24,黄连6,-木香24
阵皮24,黄连6,黄芩10”,陈皮用24太夸张了,
黄芩10克、黄连6克也过量,个人认为黄芩宜6-8克、黄连宜3-4克,仅供参考。
 
用的这个方吗:
柴胡12,黄芩10,半夏12,红参9,甘草10,桂枝10,生白芍10,龙骨30,牡蛎30,阵皮24,黄连6,-木香24
阵皮24,黄连6,黄芩10”,陈皮用24太夸张了,
黄芩10克、黄连6克也过量,个人认为黄芩宜6-8克、黄连宜3-4克,仅供参考。
“舌中有裂缝大”
黄芩黄连减量后可加麦冬6-12克清热兼滋养肺胃之阴。
 
“舌中有裂缝大”
黄芩黄连减量后可加麦冬6-12克清热兼滋养肺胃之阴。
没错。柴胡剂也宜改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 ]加味,以其中有养液药故也。
再加小补肺(麦、味、旋覆、人参)、当归芍药散等,养阴除湿。
芩连减量。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没错。柴胡剂也宜改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 ]加味,以其中有养液药故也。
再加小补肺(麦、味、旋覆、人参)、当归芍药散等,养阴除湿。
芩连减量。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老师所言有道理,病机应该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所主的“胆热脾寒挟饮”,偏于正虚的一个证候。
 
有一个多年前胆结石胆囊切除的患者
口苦 心慌 失眠 便溏 出虚汗 眩晕血压高 脉玄
口苦小柴胡 柴胡24,黄芩10,半夏12,红参3,甘草10,
失眠心不阳不足不潜桂枝龙骨牡蛎 桂枝10,生白芍10,龙骨30,牡蛎30,
便溏寒湿郁化热香连丸 黄连6,木香24


柴胡24,黄芩10,半夏12,红参3,甘草10,桂枝10,生白芍10,龙骨30,牡蛎30,阵皮24,黄连6,木香24


吃完药方后病证加重
咋回事???


肝阴不足???

这些疾病跟胆结石切除胆囊有啥关心???
是药方不对症???
还是药后疾病加重跟胆囊切除有关系???

舌中有裂缝大
是脾胃虚弱消化不好
这个我一般寒湿郁热
今天处方柴胡量变12
人参变9克
把耗散的木香去掉
调几味药就可以改变全局

没加大补肝汤等

有虚有实通畅气机看看

口苦便溏 心慌汗出 眩晕失眠 脉弦
不知舌象如何?
单凭描述,我可能会考虑:
[ 柴胡桂枝干姜汤 ]合[ 当归芍药散 ]合[ 大补肝汤 ]加减。

(附)[ 大补肝汤 ]《辅行诀》
桂枝 干姜 五味子(各15g) 
旋覆花 牡丹皮 竹叶(各5-10g) 
山药(15g)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

仅供参考,个人意见。

没错。柴胡剂也宜改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 ]加味,以其中有养液药故也。
再加小补肺(麦、味、旋覆、人参)、当归芍药散等,养阴除湿。
芩连减量。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重新分析此案,完全赞同老师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作主方的看法!
  1、此案不仅无半夏的药证,而且符合“去半夏、加栝蒌”的加减法:
    A、半夏主“呕而不渴”、“咽痛失音”、“咽喉异物感”、“咳逆痰喘”
    B、使用柴胡汤,口渴要去半夏、加栝蒌,如《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2、此案有干姜的药证:
    A、“舌面有白色水滑” -> “干姜舌”的药证
    B、干姜主下利,如真武汤加减法“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又如理中丸加减法“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此案患者有下利,有脾寒的病机
  3、从病机辨证看,此案病机可以辨为“胆热脾寒挟饮”,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证机相符
  4、从药证上看,本案也适合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A、口苦失眠 -> 胆热上扰 -> 黄芩药证
    B、心慌虚汗 -> 心阳衰弱 -> 桂枝药证、甘草药证、桂枝甘草汤证(已含此子方)
    C、脉弦   -> 柴胡汤证 -> 柴胡药证
    D、眩晕血压高-> 胆热肝亢 -> 黄芩药证、牡蛎药证
    E、口苦舌裂 -> 阴液不足 -> 栝蒌药证、牡蛎药证
    F、下利舌滑 -> 脾寒阳虚 -> 干姜药证、桂枝药证
  5、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证上来看,也基本符合:“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

======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147)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四)
 
重新分析此案,完全赞同老师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作主方的看法!
  1、此案不仅无半夏的药证,而且符合“去半夏、加栝蒌”的加减法:
    A、半夏主“呕而不渴”、“咽痛失音”、“咽喉异物感”、“咳逆痰喘”
    B、使用柴胡汤,口渴要去半夏、加栝蒌,如《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2、此案有干姜的药证:
    A、“舌面有白色水滑” -> “干姜舌”的药证
    B、干姜主下利,如真武汤加减法“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又如理中丸加减法“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此案患者有下利,有脾寒的病机
  3、从病机辨证看,此案病机可以辨为“胆热脾寒挟饮”,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证机相符
  4、从药证上看,本案也适合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A、口苦失眠 -> 胆热上扰 -> 黄芩药证
    B、心慌虚汗 -> 心阳衰弱 -> 桂枝药证、甘草药证、桂枝甘草汤证(已含此子方)
    C、脉弦   -> 柴胡汤证 -> 柴胡药证
    D、眩晕血压高-> 胆热肝亢 -> 黄芩药证、牡蛎药证
    E、口苦舌裂 -> 阴液不足 -> 栝蒌药证、牡蛎药证
    F、下利舌滑 -> 脾寒阳虚 -> 干姜药证、桂枝药证
  5、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证上来看,也基本符合:“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

======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147)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四)
半夏得用的
呕逆并非是半夏得药证
所谓去半夏加瓜蒌的药证按自己的理解去认识吧
小陷胸汤还半夏瓜蒌黄连
半夏是降胃的
中焦旋转的枢纽
万物归土
胃降胆降上边的都降
那些所谓药证还不如知道理论是咋回事
后期用10克生半夏了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脾寒胆热肺阴不足的结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