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感觉全身脉搏跳动,头涨。失眠、多梦、早醒。

临床一线专家的研究结论,SCI医学学术期刊上的资料更可信更权威,
百度知道,各种博客等地方的文章是普通网民写的,参考一下可以。
欲知朝中事,山中问野叟。
 
这个看懂了。牛奶能喝么?每天早上都是一杯牛奶的
 
这个看懂了。牛奶能喝么?每天早上都是一杯牛奶的

牛奶含钙较高,有一定镇静安神的作用,失眠的人睡前喝一点牛奶可以助眠的。
 
自覺脈跳動,我懷疑是“芤脈”,或兼澀。
如果是的話,大致可用:
炙草30 黨參30 麥冬20 五味子10
山萸肉30 赤芍15 當歸15 川芎15
熟地黄30

根據舌像,我還是認為陰虛為本。怕冷未必是陽虛,血容量低一樣會導致。就像你們北方供暖,水溫是夠了,但循環的水量少了。
上方熟地黄改乾地黄,加生牡蠣60化痰,加碎生薑10以防格據影響吸收。
另可加服鮮竹瀝。
 
患者苔薄近無,舌尖萎縮,形體瘦,月經少,---這些跟陽虛水患都不符。

我的治法就是:氣血雙補,蓄水養龍,升脈通脈,疏肝活血,清熱化痰。
 
临床一线专家的研究结论,SCI医学学术期刊上的资料更可信更权威,
百度知道,各种博客等地方的文章是普通网民写的,参考一下可以。
也就是说你相信“中国的砖家”了?那这个论坛的都是普通网民而已,你可以去找专家理论了!
 
其实阴虚也可以自身调理回归的,楼主不服药能回复就是例证。近段时间,平时注意不要吃过辛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辣椒等,减少运动,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尽量做少出汗的事。介绍几个止盗汗方,随意选取,可以暂时止汗。一用五倍子粉温水调或醋调敷肚脐处可立马止汗。二用仙鹤草60至90克、大枣3至5个,三剂可止。三是吃新鲜的酸枣,晚饭前吃二、三个即即可,当夜可止汗。
 
楼主年轻,各脏器功能还较强,在不严重的情况下,阳气可自行恢复,不用补阳吃些桂附类的中药,切忌!!阴虚,注意饮食,也不要吃生冷,把盗汗止住,可自行补充上来,注意不要做过烈之运动,可以吃些枸杞、麦冬、山药、生地、玄参、沙参之类的,切忌大辛热、燥热性食物。。。。。
 
好的,老师
其实阴虚也可以自身调理回归的,楼主不服药能回复就是例证。近段时间,平时注意不要吃过辛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辣椒等,减少运动,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尽量做少出汗的事。介绍几个止盗汗方,随意选取,可以暂时止汗。一用五倍子粉温水调或醋调敷肚脐处可立马止汗。二用仙鹤草60至90克、大枣3至5个,三剂可止。三是吃新鲜的酸枣,晚饭前吃二、三个即即可,当夜可止汗。
 
楼主年轻,各脏器功能还较强,在不严重的情况下,阳气可自行恢复,不用补阳吃些桂附类的中药,切忌!!阴虚,注意饮食,也不要吃生冷,把盗汗止住,可自行补充上来,注意不要做过烈之运动,可以吃些枸杞、麦冬、山药、生地、玄参、沙参之类的,切忌大辛热、燥热性食物。。。。。
谢谢老师~
 
不信,建议楼主可用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15g,生地黄15-30g,枸杞子10-18g,川楝子5-10g、加玉竹10、石斛10,加柴胡3、枳壳10、地骨皮10、黄芩10、酸枣仁10,晚上可安睡。。。。
 
不管是中药、西药在没有诊断清楚的情况下不要随意胡乱用药,蒙对了好了最好,否则会加重病情的!!所以楼主用了之前的中药就愈加严重是一个例子。除非自己做好了拿自己做试验的准备,比如我就是个例子。西医治不了,中医又难得遇到好医生,不是医术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下只有拿自己做试验,不知道多年来尝试了多少中医的方子。。。。第一剂就是尝试麻黄汤。。。。
 
中医药没有纯理论,有的是在实践中的体会与认识,这些体会与总结,在有些病中可以运用,但换个环境情况就变了,行不通了,就要换一种思维方式重新思考。。。
 
中医药没有纯理论,有的是在实践中的体会与认识,这些体会与总结,在有些病中可以运用,但换个环境情况就变了,行不通了,就要换一种思维方式重新思考。。。
牛奶含钙较高,有一定镇静安神的作用,失眠的人睡前喝一点牛奶可以助眠的。
牛奶这些人为添加了大量热性成份、丐等成份,可以少量服用,否则辛热的,小孩子吃多了就上火是个例证。
 
据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统计,真武汤案舌质明确记载的67%为淡,6%为红,此舌也算不得很红;从小手脚凉,又在西藏呆了几年,虽自觉尚好,其实已伤,不过年轻,补钾后出症状只是一个契机,值得庆幸;寒气由脚至头,冷而腋下汗,阳虚阴寒;胸腹热感乃阳不能藏;中医那些事的方子可以试试

江西中医药大学的陈瑞春教授运用[苓桂术甘汤]的经验是:
“舌质红要看津液,有津液照样用,舌红少津不能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