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有些上热下寒,请各位帮忙看下

Espada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10/04
帖子
53
获得点赞
0
声望
6
本人男 25岁 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 因为是乙肝携带者 小时候就经常上火流鼻血 后来喝了很多菊花茶 要好些 不过现在偶尔夏天的时候还是会有流鼻血的情况
比较容易上火 脸上长痘痘,背上胸前有时也长 脸色也有点黄 喉咙总感觉有痰 用手触摸喉结下方会感觉痒,而且头皮经常发痒 容易起头屑 还伴有些掉发,而且到冬天手脚冰凉
现在还在上学 寒假的时候在家看过中医 也吃过一些药
熟地 巴戟天 鹿角霜 仙灵脾 仙茅 苍术 陈皮 当归 天麦冬 九香虫 枳实 广木香
这个药方是我吃过比较有效的 吃了大概一个多礼拜 期间基本头不痒 喉咙也感觉好很多
然后去复方子的时候医生开了如下的方子
麻黄 熟地 鹿角霜 巴戟天 仙灵脾 仙茅 苍术 陈皮 九香虫 枳实 木香 肉桂
结果吃了一帖就上火的厉害,然后去找另外个老中医看了下给我把脉 说我体内有火毒 长期下去会掉头发 然后就给我开了龙胆泻肝汤加减 主要加了些金银花 连翘 白芍之类 结果我吃这药又觉得太寒 吃了就拉肚子
另外自己吃过附子理中丸和桂附地黄丸 感觉对喉咙痒有些效果 其他没感觉
不知论坛各位先生对我的情况有什么看法 现在夏天手倒不冷 就是头皮痒和掉头发烦 之前还出油也厉害 现在出油要好点了
还有就是我现在学校读书 煎药不方便 最好能有什么中成药之类的
附本人舌照
也吃过参苓白疏散 和一些去湿的药 感觉没多大效果 舌头一直有齿痕
 

附件

  • 3.7 MB 查看: 71
本人男 25岁 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 因为是乙肝携带者 小时候就经常上火流鼻血 后来喝了很多菊花茶 要好些 不过现在偶尔夏天的时候还是会有流鼻血的情况
比较容易上火 脸上长痘痘,背上胸前有时也长 脸色也有点黄 喉咙总感觉有痰 用手触摸喉结下方会感觉痒,而且头皮经常发痒 容易起头屑 还伴有些掉发,而且到冬天手脚冰凉
现在还在上学 寒假的时候在家看过中医 也吃过一些药
熟地 巴戟天 鹿角霜 仙灵脾 仙茅 苍术 陈皮 当归 天麦冬 九香虫 枳实 广木香
这个药方是我吃过比较有效的 吃了大概一个多礼拜 期间基本头不痒 喉咙也感觉好很多
然后去复方子的时候医生开了如下的方子
麻黄 熟地 鹿角霜 巴戟天 仙灵脾 仙茅 苍术 陈皮 九香虫 枳实 木香 肉桂
结果吃了一帖就上火的厉害,然后去找另外个老中医看了下给我把脉 说我体内有火毒 长期下去会掉头发 然后就给我开了龙胆泻肝汤加减 主要加了些金银花 连翘 白芍之类 结果我吃这药又觉得太寒 吃了就拉肚子
另外自己吃过附子理中丸和桂附地黄丸 感觉对喉咙痒有些效果 其他没感觉
不知论坛各位先生对我的情况有什么看法 现在夏天手倒不冷 就是头皮痒和掉头发烦 之前还出油也厉害 现在出油要好点了
还有就是我现在学校读书 煎药不方便 最好能有什么中成药之类的
附本人舌照
也吃过参苓白疏散 和一些去湿的药 感觉没多大效果 舌头一直有齿痕

饮食和大小便如何。
每天吃多少肉、蛋、奶、水果、冷饮,主食吃的什么,喜欢吃蔬菜不,口味咸淡如何,是否油腻?
 
饮食和大小便如何。
每天吃多少肉、蛋、奶、水果、冷饮,主食吃的什么,喜欢吃蔬菜不,口味咸淡如何,是否油腻?
吃饭什么的还好 不过比较挑食 基本不吃水果 蔬菜就吃喜欢吃的几种 医生曾经跟我说不要吃辣 不过我还是不怎么忌口。
大小便还好 算正常吧 一般吃完比较辣的 像烧烤之类的 第二天的大便就比较粘 肛门有灼烧感
 
吃饭什么的还好 不过比较挑食 基本不吃水果 蔬菜就吃喜欢吃的几种 医生曾经跟我说不要吃辣 不过我还是不怎么忌口。
大小便还好 算正常吧 一般吃完比较辣的 像烧烤之类的 第二天的大便就比较粘 肛门有灼烧感

  脾胃湿热,中焦痰阻。
  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最佳的治本办法就是多吃蔬菜、少食辛辣。
  汤药可以用[半夏泻心汤]。
  如果吃中成药,可以先服几天[枳食导滞丸]清除体内积蓄的部分湿热。再用[丹栀逍遥丸]合[香砂六君丸]来调理,以舒肝健脾、理气化痰、清热燥湿。中焦脾胃运转通畅了,头皮屑多、掉发出油、脸背长痘、喉痒有痰等上热下寒的症状才会好转。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你参考。
 
最后编辑:
吃饭什么的还好 不过比较挑食 基本不吃水果 蔬菜就吃喜欢吃的几种 医生曾经跟我说不要吃辣 不过我还是不怎么忌口。
大小便还好 算正常吧 一般吃完比较辣的 像烧烤之类的 第二天的大便就比较粘 肛门有灼烧感

辛辣之物,大都油腻,比如烧烤,你喜欢的辛辣不大可能是辣白菜之类的素咸菜吧?

辛辣+油腻,多食必然会滋生湿热痰浊,如果不改掉这个不好的嗜好,就算长期吃很对症的药,也是枉然。

要想“不怎么忌口”也是可以的,但先要把身板练得像武松、鲁智深那样强壮,然后保持下去,就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了。脾胃若运化得动这些食物,自无生痰上火之忧。
 
最后编辑:
辛辣之物,大都油腻,比如烧烤,你喜欢的辛辣不大可能是辣白菜之类的素咸菜吧?

辛辣+油腻,多食必然会滋生湿热痰浊,如果不改掉这个不好的嗜好,就算长期吃很对症的药,也是枉然。

要想“不怎么忌口”也是可以的,但先要把身板练得像武松、鲁智深那样强壮,然后保持下去,就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了。脾胃若运化得动这些食物,自无生痰上火之忧。
谢谢先生指点 我会按您说的方法尝试的
还有就是先生可否解惑下 我上面贴的吃的比较有效的方子 复方之后为何会突然上火的厉害 只改了几味药而已 谢谢
 
本人男 25岁 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 因为是乙肝携带者 小时候就经常上火流鼻血 后来喝了很多菊花茶 要好些 不过现在偶尔夏天的时候还是会有流鼻血的情况
比较容易上火 脸上长痘痘,背上胸前有时也长 脸色也有点黄 喉咙总感觉有痰 用手触摸喉结下方会感觉痒,而且头皮经常发痒 容易起头屑 还伴有些掉发,而且到冬天手脚冰凉
现在还在上学 寒假的时候在家看过中医 也吃过一些药
熟地 巴戟天 鹿角霜 仙灵脾 仙茅 苍术 陈皮 当归 天麦冬 九香虫 枳实 广木香
这个药方是我吃过比较有效的 吃了大概一个多礼拜 期间基本头不痒 喉咙也感觉好很多
然后去复方子的时候医生开了如下的方子
麻黄 熟地 鹿角霜 巴戟天 仙灵脾 仙茅 苍术 陈皮 九香虫 枳实 木香 肉桂
结果吃了一帖就上火的厉害,然后去找另外个老中医看了下给我把脉 说我体内有火毒 长期下去会掉头发 然后就给我开了龙胆泻肝汤加减 主要加了些金银花 连翘 白芍之类 结果我吃这药又觉得太寒 吃了就拉肚子
另外自己吃过附子理中丸和桂附地黄丸 感觉对喉咙痒有些效果 其他没感觉
不知论坛各位先生对我的情况有什么看法 现在夏天手倒不冷 就是头皮痒和掉头发烦 之前还出油也厉害 现在出油要好点了
还有就是我现在学校读书 煎药不方便 最好能有什么中成药之类的
附本人舌照
也吃过参苓白疏散 和一些去湿的药 感觉没多大效果 舌头一直有齿痕

吃饭什么的还好 不过比较挑食 基本不吃水果 蔬菜就吃喜欢吃的几种 医生曾经跟我说不要吃辣 不过我还是不怎么忌口。
大小便还好 算正常吧 一般吃完比较辣的 像烧烤之类的 第二天的大便就比较粘 肛门有灼烧感

谢谢先生指点 我会按您说的方法尝试的
还有就是先生可否解惑下 我上面贴的吃的比较有效的方子 复方之后为何会突然上火的厉害 只改了几味药而已 谢谢

不用谢。

突然上火的厉害,是因为改方之后:
1、去掉了滋阴的天(麦)门冬。而从你舌象看,舌质偏红,舌体中间微凹陷有裂纹,说明胃阴虚,需要滋阴;
2、增加了温心阳的肉桂。你胃阴虚,脾又失健运,中焦阻滞,上面有热,再在上面放把火,自然症状要加重;
3、尤其是增加了发汗利水的麻黄。麻黄收缩血管,发汗利尿作用很强,伤阴非常利害,阴虚体瘦的人当忌用。
 
不用谢。

突然上火的厉害,是因为改方之后:
1、去掉了滋阴的天(麦)门冬。而从你舌象看,舌质偏红,舌体中间微凹陷有裂纹,说明胃阴虚,需要滋阴;
2、增加了温心阳的肉桂。你胃阴虚,脾又失健运,中焦阻滞,上面有热,再在上面放把火,自然症状要加重;
3、尤其是增加了发汗利水的麻黄。麻黄收缩血管,发汗利尿作用很强,伤阴非常利害,阴虚体瘦的人当忌用。
谢谢解惑!
还有我食欲正常 但每次吃不了多少就感觉饱了 这也是脾胃不好的表现吗
另外喝半夏泻心汤的话 丹栀逍遥丸和香砂六君丸还有必要再吃吗
 
最后编辑:
谢谢解惑!
还有我食欲正常 但每次吃不了多少就感觉饱了 这也是脾胃不好的表现吗
另外喝半夏泻心汤的话 丹栀逍遥丸和香砂六君丸还有必要再吃吗

"食欲正常 但每次吃不了多少就感觉饱了"这是轻微的“心下痞”,正对[半夏泻心汤]的证。
中成药[丹栀逍遥丸]合[香砂六君丸]只是无法煎药喝时,较接近此方的替代方案而已。


下面是一些摘自网络的参考资料:

======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伤寒论第149条)

======
【方名】半夏泻心汤
【组成】制半夏12克,黄芩9克,干姜6克,炙甘草9克,党参9克,黄连3克,大枣4枚
【标志症状】; 1、痛烦气:心下痞硬,肠鸣; 2、胃口:呕(+); 3、其它:上热下寒,急慢性胃肠炎,肠功能紊乱
【辩证要点】上热下寒因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
【方解】半夏、干姜驱饮止呕,黄芩、黄连解痞止利,饮留邪聚均由于胃气的不振,故补之以人参,和之以草枣,此为呕而肠鸣、心下痞硬的主治方。
【体质要求】(黄煌)
  多见于中青年男子,其唇舌红,多伴有睡眠障碍及腹泻倾向。舌苔多见黄腻。
【注意事项】(黄煌)
  服用本方有效以后,需要小剂量守方常服,疗程常在3个月以上。

======
【方名】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分类】和解剂>>调和胃肠
【功效】和胃降逆 开结散痞
【主治】胃气不和,寒热互结,心下痞硬,但满不痛,呕恶上逆,肠鸣下利,不思饮食,体乏无力,舌苔腻而微黄等
 
最后编辑:
"食欲正常 但每次吃不了多少就感觉饱了"这是轻微的“心下痞”,正对[半夏泻心汤]的证。
中成药[丹栀逍遥丸]合[香砂六君丸]只是无法煎药喝时,较接近此方的替代方案而已。


下面是一些摘自网络的参考资料:

======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伤寒论第149条)

======
【方名】半夏泻心汤
【组成】制半夏12克,黄芩9克,干姜6克,炙甘草9克,党参9克,黄连3克,大枣4枚
【标志症状】; 1、痛烦气:心下痞硬,肠鸣; 2、胃口:呕(+); 3、其它:上热下寒,急慢性胃肠炎,肠功能紊乱
【辩证要点】上热下寒因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
【方解】半夏、干姜驱饮止呕,黄芩、黄连解痞止利,饮留邪聚均由于胃气的不振,故补之以人参,和之以草枣,此为呕而肠鸣、心下痞硬的主治方。
【体质要求】(黄煌)
  多见于中青年男子,其唇舌红,多伴有睡眠障碍及腹泻倾向。舌苔多见黄腻。
【注意事项】(黄煌)
  服用本方有效以后,需要小剂量守方常服,疗程常在3个月以上。

======
【方名】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分类】和解剂>>调和胃肠
【功效】和胃降逆 开结散痞
【主治】胃气不和,寒热互结,心下痞硬,但满不痛,呕恶上逆,肠鸣下利,不思饮食,体乏无力,舌苔腻而微黄等
好的 谢谢!
 
如果口、咽喉不干的话,我觉得:甘草泻心汤+茯苓,更合适!
 
如果口、咽喉不干的话,我觉得:甘草泻心汤+茯苓,更合适!
谢谢 我忘了说了 我是有口干的 之前吃了些中药 好些了 现在有时候还会有口干
 
"食欲正常 但每次吃不了多少就感觉饱了"这是轻微的“心下痞”,正对[半夏泻心汤]的证。
中成药[丹栀逍遥丸]合[香砂六君丸]只是无法煎药喝时,较接近此方的替代方案而已。


下面是一些摘自网络的参考资料:

======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伤寒论第149条)

======
【方名】半夏泻心汤
【组成】制半夏12克,黄芩9克,干姜6克,炙甘草9克,党参9克,黄连3克,大枣4枚
【标志症状】; 1、痛烦气:心下痞硬,肠鸣; 2、胃口:呕(+); 3、其它:上热下寒,急慢性胃肠炎,肠功能紊乱
【辩证要点】上热下寒因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
【方解】半夏、干姜驱饮止呕,黄芩、黄连解痞止利,饮留邪聚均由于胃气的不振,故补之以人参,和之以草枣,此为呕而肠鸣、心下痞硬的主治方。
【体质要求】(黄煌)
  多见于中青年男子,其唇舌红,多伴有睡眠障碍及腹泻倾向。舌苔多见黄腻。
【注意事项】(黄煌)
  服用本方有效以后,需要小剂量守方常服,疗程常在3个月以上。

======
【方名】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分类】和解剂>>调和胃肠
【功效】和胃降逆 开结散痞
【主治】胃气不和,寒热互结,心下痞硬,但满不痛,呕恶上逆,肠鸣下利,不思饮食,体乏无力,舌苔腻而微黄等
先生你好。
我这两天照您说的 服了三天的半夏泻心汤,不过感觉有点咽干 而且因为用来泡茶喝每天会喝个五六杯 但几乎只有一两次小便一天 量也比较少 比较黄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会是黄连这种苦寒伤了阴津么
另外我这半夏泻心汤是网购的 或者是药材的问题?
附舌照 请先生帮忙看下
 

附件

由版主最后编辑:
先生你好。
我这两天照您说的 服了三天的半夏泻心汤,不过感觉有点咽干 而且因为用来泡茶喝每天会喝个五六杯 但几乎只有一两次小便一天 量也比较少 比较黄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会是黄连这种苦寒伤了阴津么
另外我这半夏泻心汤是网购的 或者是药材的问题?
附舌照 请先生帮忙看下

药物用量配比,是按照我帖的这个资料吗?
“【组成】制半夏12克,黄芩9克,干姜6克,炙甘草9克,党参9克,黄连3克,大枣4枚”


少量的黄连有健胃消痞的功效,大量苦寒才会伤阴败胃。

仲景原方中黄连用量就是3克,现在医生开半夏泻心汤时一般用5克左右,有的甚至用到8-10克。
正是考虑到你胃阴不足,所以黄连没有加量,而且将热性的干姜从9克减少到了6克,余药用量均按仲景原方。

小便量少我觉得主要是天热出汗所致,比较黄一是因为尿液浓缩,二也是排泄湿热的表现。可以适当增加一点饮水量。

看来你胃阴不足确实比较明显,宜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养阴生津的药,
你在上方基础上,加沙参12克、麦冬12克、白术6克试试。
 
最后编辑:
药物用量配比,是按照我帖的这个资料吗?
“【组成】制半夏12克,黄芩9克,干姜6克,炙甘草9克,党参9克,黄连3克,大枣4枚”


少量的黄连有健胃消痞的功效,大量苦寒才会伤阴败胃。

仲景原方中黄连用量就是3克,现在医生开半夏泻心汤时一般用5克左右,有的甚至用到8-10克。
正是考虑到你胃阴不足,所以黄连没有加量,而且将热性的干姜从9克减少到了6克,余药用量均按仲景原方。

小便量少我觉得主要是天热出汗所致,比较黄一是因为尿液浓缩,二也是排泄湿热的表现。可以适当增加一点饮水量。

看来你胃阴不足确实比较明显,宜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养阴生津的药,
你在上方基础上,加沙参12克、麦冬12克、白术6克试试。
好的 谢谢先生 我自己去药店买来打粉服可行不
 
好的 谢谢先生 我自己去药店买来打粉服可行不

不用谢。

如果打粉来服,药物比例准确,但就是丸剂了,
每天的总服用量不太好计算,这个是煎剂的量。

生半夏有小毒,入丸剂是一定要用姜制半夏的,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里面就有制半夏这一味。

建议你在药店配好药之后,打成茶叶状的粗末,
每天取一剂总重量的一半,沸水冲泡饮汁弃渣。

  抓药的时候记得要“制半夏”。打成粗末之后沸水冲泡,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有所提高,所以估计用一半的剂量就差不多了。
  也可以选择“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但价格可能有点贵。

我的印象中:配方颗粒是用中药饮片水煎煮之后雾化干燥而成的颗粒状固形物。.jpg
 
不用谢。

如果打粉来服,药物比例准确,但就是丸剂了,
每天的总服用量不太好计算,这个是煎剂的量。

生半夏有小毒,入丸剂是一定要用姜制半夏的,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里面就有制半夏这一味。

建议你在药店配好药之后,打成茶叶状的粗末,
每天取一剂总重量的一半,沸水冲泡饮汁弃渣。

  抓药的时候记得要“制半夏”。打成粗末之后沸水冲泡,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有所提高,所以估计用一半的剂量就差不多了。
  也可以选择“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但价格可能有点贵。

浏览附件69375
好的 谢谢!
 
不用谢。

如果打粉来服,药物比例准确,但就是丸剂了,
每天的总服用量不太好计算,这个是煎剂的量。

生半夏有小毒,入丸剂是一定要用姜制半夏的,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里面就有制半夏这一味。

建议你在药店配好药之后,打成茶叶状的粗末,
每天取一剂总重量的一半,沸水冲泡饮汁弃渣。

  抓药的时候记得要“制半夏”。打成粗末之后沸水冲泡,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有所提高,所以估计用一半的剂量就差不多了。
  也可以选择“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但价格可能有点贵。

浏览附件69375
先生您好:现下已照您的方子打粉服了一个礼拜有余,感觉并没有什么效果
。。。。我去药店打粉的时候对方要我去楼上的医生那复个方子才肯给我抓药,于是我就给坐诊的医生看了下,问了些情况看了下药方后 那医生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了桃仁和金银花 其他没变,但是服了一个多礼拜感觉好像没啥效果。。 肚子还是比较容易吃饱,喉咙有痰 痒 头皮也有时特别头顶痒 掉头发 上火长痘痘之类的。。
另外那医生说我的脉是弦脉
 
不用谢。

如果打粉来服,药物比例准确,但就是丸剂了,
每天的总服用量不太好计算,这个是煎剂的量。

生半夏有小毒,入丸剂是一定要用姜制半夏的,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里面就有制半夏这一味。

建议你在药店配好药之后,打成茶叶状的粗末,
每天取一剂总重量的一半,沸水冲泡饮汁弃渣。

  抓药的时候记得要“制半夏”。打成粗末之后沸水冲泡,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有所提高,所以估计用一半的剂量就差不多了。
  也可以选择“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但价格可能有点贵。

浏览附件69375
我去抓药的地方在上海还蛮有名的,我去抓药那医生也比较认可先生的方子,不知为何吃到现在感觉没啥效果。。。。
另外补充下以前吃过的另外一副比较有效的方子 大体思路是阳郁
柴胡 枳实 白芍 甘草 赤白茯苓 紫苑 丹皮 桃仁 干姜 肉桂 巴戟天 炒苍术
没记错本来是用的附子 但因为打粉不方便换成了巴戟天
当时服的时候是比较有效果的 但中间跟朋友出去吃了个饭饮食没注意 再加上喝了点酒 后来就有点复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