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呼唤宗源】出于感激,回馈一贴——中医需要微观

醫道宗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3
帖子
3545
获得点赞
1136
声望
113
今天早上,看到这顶在一起的两个帖子的点击量,有些感慨。
【宗源用典】9 谋势(16年4月3日发帖,点击量1112次)
【宗源用典】8 中风救急案一例(16年3月4日发帖,点击量3795次)
【呼唤宗源】出于感激,回馈一贴——中医需要微观(昨天8点35到今天7点,点击量775)还不错啊

看起来,还是有不少朋友在关注咱的帖子,虽然平时大家很少留言,有这个量,就够了。谢谢大家的关注。
我知道,这不是关注咱个人,而是在关注深度中医、关注汉唐古中医。这就很好了。咱在论坛忽悠,本就不是推销咱个人的,而是来呼唤大家和我一起,关注汉唐,关注古中医。

今天这贴,是原本准备在【百草文舍】VIP区的。先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吧。
这里说的,还是【基础】,还是【细节】,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我没有能力创造出所谓自己的一套理论,之所以叫【医道宗源】,就在一个【宗】字上。而我的能力,就是这些【基础】、【细节】赐予的。所以,我也很希望能有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去注重【基础】,挖掘【基础】;一起去分享祖宗的恩惠。

这篇,说的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基础——【三部】。
对,就是【三部九候】中的【三部】。
为什么要把【三部】单独提出来讲?
因为,值得。
因为,很有必要。

也希望,通过这个帖子,请读者能够反思。——反思【基础】,我真正懂了多少?

浏览量.jpg
 

附件

最后编辑:
【度脉篇】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好的脉诊就能轻松地探查疾病、甚至病势的情况。所以,对脉诊的认识,就有必要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去。其实,不管在《内经》还是在《伤寒》中,脉诊的重视程度,都是四诊中最高的。

但是,要想学好脉诊,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别三部·第一】

说到【三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寸、关、尺三部。

其实,寸、关、尺三部,只是中医脉诊中“小三部”的内容。中医诊断中,可以用来查脉的地方很多,一般常分为“大三部”“中三部”、“小三部”三个大的分部。其他还有一些可以用来“切诊”的,还有很多,不过临床很少用到而已。例如切十二经动脉等。这里重点讨论一下这三个【三部】的内容。

【大三部】

所谓的【大三部】,是从身体上下来分【三部】的,则头为上部,手为中部、足为下部。在这个【大三部】中,每一部又都分“天、地、人”三个小的分部。排列如下:

上部

上部天:两额动脉
上部人:两耳前动脉
上部地:两颊动脉

中部
中部天:手太阴
中部人:手少阴
中部地:手阳明

下部
下部天:足厥阴
下部人:足太阴
下部地:足少阴

这种【大三部】的划分。


【中三部】
所谓的【中三部】,是如今还偶尔在临床能看到的一种分部方式,主要分为“人迎”、“寸口”、“跗阳”三部。

其实,这个“中三部”就是从【大三部】中精简出来的一种切脉分部,分别取“大三部”中的“上部地:两颊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下部人:足太阴”三个部位,作为初略诊断人体的一种划分。

在这个三部划分中,最常用的是上部人迎、和中部寸口。而下部原本取“下部人足太阴的箕门”以察脾气的部位,由于一些礼法上的问题等,在后世的临床使用中,逐渐被“取足阳明“冲阳”以察病人的胃气”所代替。这就是如今常用的“跗阳脉”。现在很少看到有人切脉能切到大腿内侧“箕门”了。


【小三部】
所谓的【小三部】,就是大家常说的“寸、关、尺”三部。这是中医人最常用的一种切脉部位,主要就是取【大三部】的“中部天:手太阴”为基础,把这个寸口(也叫“气口”)以“高骨”定位为“关”,划分为“寸、关、尺”三个部位。所谓的“高骨”,就是手太阴肺经中列缺穴所在的那个位置。

这个【小三部】的划分,最早出自于《难经·十八难》篇,其中说:“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欲取寸关尺三部,先定【关】的位置。大略而言,寸口部,高骨为【关】。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关前九分,为【寸】部;关后一寸,为【尺】部。

上述的大、中、小的三个分部,乍看起来,这似乎是一层一层的在省略?其实,这是一层一层地在走向“微观”,是一种对人体从宏观到微观细分认知的方式。

不仅这里会逐步细分,到“寸关尺”三部里面,每一部下面还有继续划分【三部】的情况,都是还可以继续细分的。后面会有更为详细的讨论。

附录:《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把“寸口”分为【尺内】、【附上】、【上附上】三部,所对应的位置相同,只是叫法名称不同而已。例如:

《难经》中的“尺”,《素问》中也有称为【尺内】;
《难经》中的“关”,《素问》中也有称为【附上】;
《难经》中的“寸”,《素问》中也有称为【上附上】。
相关内容,在后面的【小三部】的运用中,再详细讨论。

————————————————————————————————————

【三部的运用】

【大三部的运用】
上面讨论的“大三部”的划分,这里来详细看一下,大三部在临床中的诊断意义。
而要讨论“大三部”的临床意义,就要先看一个新的概念,——【九候】。

【第一·九候】
对于【九候】的理解,有两种情况。
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大家常说的“寸口分寸关尺三部”,每一部都有“浮、中、沉”三种表现,所以“九候”,就是指寸关尺的浮中沉。每部三候,三部合为九候。

其实,所谓的【九候】,最本来的意思就是指【大三部】每一个部位的脉动表现所反映的情况。上面说了,【大三部】分为上中下三部,每一部都分为天地人三个小部,合为九个小部。每个小部的脉动处的表现反馈,就是所谓的【候】。所以,本源意义上的【九候】,是指【大三部】中九处脉动的表现反馈。如下:

┌———┬——————————————————————————————————————┐
│ │上部天,少陽所行兩額之動脈 │候头角之气│
│ ├——————————————————————————————————————┤
│上部 │上部人,少陽所過耳前動脈也 │候耳目之气│
│ ├——————————————————————————————————————┤
│ │上部地,陽明所過兩頰之動脈 │候口齿之气│
├———┼——————————————————————————————————————┤
│ │中部天,手太陰所過手經渠之動脈 │候肺 │
│ ├——————————————————————————————————————┤
│中部 │中部人,手少陰神門之動脈也 │候心 │
│ ├——————————————————————————————————————┤
│ │中部地,手陽明合穀之動脈 │候胸中之气 │
├———┼——————————————————————————————————————┤
│ │下部天,足厥陰之動脈,女子取太衝後陷之動脈 │候肝 │
│ ├——————————————————————————————————————┤
│下部 │下部人,足太陰箕門上之動脈,候胃氣取跗上沖陽之動脈也│候脾胃之气│
│ ├——————————————————————————————————————┤
│ │下部地,足少陰內踝跟骨上陷太谿之動脈 │候肾 │
└———┴——————————————————————————————————————┘

这个在《素问·三部九侯论》中说的很清楚,经文说:
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帝曰∶何谓三部?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
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帝曰∶以候奈何?
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要注意,在【大三部】中的“九候”,与【小三部】中的“九候”不是一个概念。今天所谓的“九候”,基本上都是指【小三部】中“九候”的概念,是源自《难经·十八难》中的:“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九候者,浮、中、沉也。”不要混淆了。

——————————————————————————————————

【中三部的运用】

在中三部中,运用最多的是人迎与寸口。简单来说,人迎主表,一切外邪入侵,人迎都有反映;寸口主内,一切脏腑内在变化,都可以通过寸口察知。《灵枢·禁服》篇中说:“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也就是说,只有在【人迎】与【寸口】两处脉象大小强弱等方面都均等,这种脉象就是正常的脉象。这是常态。但是,这两部的脉象,可能会随着时节的变化而出现一些轻微的变化,这也是动态的常态。如在春夏两季,人迎脉比寸口脉略微盛一点;秋冬两季寸口脉比人迎脉略微盛一点,这也是正常的。只是平人的脉象,受到季节、时令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一点动态的差异表现。

当人迎、寸口出现明显差异的时候,反映出来的,就是病态的表现。例如:

【人迎脉】的表现:《灵枢·五色》篇中说:
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
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
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
人迎盛坚者,伤于寒;

【寸口脉】的表现:《灵枢·五色》篇中说:“
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
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
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
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除了单独对人迎寸口诊查之外,临床还很常用这两处脉象的比对,来观察病变。例如:
《灵枢·五色》篇中说:“
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
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说:“
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爲格陽。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爲閉(一作“關”。当是)陰。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已(当是“以”)上爲關格之脈。嬴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气而(一作“则”字)死矣。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灵枢·禁服》篇中说: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
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
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藏府之病。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
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
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降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藏府之病,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
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太盛不虚,以经取之。
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

【小三部的运用】

【小三部】的运用,是今天中医诊断学中脉诊的基础。是临床运用最为广泛、最为普及的一种切脉方式。
【取寸口的意义与道理】
那么,为什么取寸口,就可以用以诊断疾病呢?
这是因为,寸口所切得的脉象,可以反映出五脏六腑的诸多表现。在《素问·五脏别论篇》中说:“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所谓的“气口”,就是我们今天常说常用的“寸口”。

《素问·玉机真脏论》中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之動脈)也。”師曰:《經》之言可謂精也。脈之所彚於手寸口者,流精四臟,平衡營衛者,肺也。肺之動,出於彼也。故以其爲揆度之方也。脈有三部,寸關尺也。流行品物,以衡筌也。

師曰: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則太過,減則不及。遂上魚者爲溢,外爲關,內爲格。此陰乘之脈也。關之後,陰之動也。脈當一寸而沉,過則太過,減則不及。遂入尺爲覆,爲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其(見)眞臟之脈者,人不病而死也。
 
最后编辑:
【微分三部】

从上面讨论的【大】【中】【小】三部,看出什么问题来没?

大三部,讲的是人体一身上下的全局诊查。

中三部,是摘取“大三部”中的三个部位,作为【细分】情况来阐述。

小三部,则又摘取了“中三部”中的手太阴寸口,再次作为【细分】来阐述。

看出来没?——这个大、中、小三部,就是一个逐步从“宏观”走向“微观”的细化过程。这还不是终极的微观细化,在《内经》的讨论中,很多地方都涉及到还有比“小三部”更微观的“微分三部”的存在。下面我们就来继续走进身体,察看微观。


【微分三部之一 浮、中、沉】

在《难经·十八难》中说:“九候者,浮中沉也。”

前面讨论了“寸关尺”三部的划分,是在手太阴脉寸口部位以高骨为关,定前后寸尺的部位划分。这三个部位,是我们切脉时三个手指的落脚点。

而这里的“浮、中、沉”三部,是在“寸关尺”三个部位中每一个部位的手指向下轻按、中按、重按时,所能探查到的部位。也就是说,病人手臂平放,则“寸关尺”是沿脉水平方向的划分,而“浮中沉”是沿脉垂直方向的划分。

“浮中沉”三部的划分,是依据手指切脉的力度所能达到的深浅不同来划分的。

寸部,有浮中沉三个部位的表现;关部,有浮中沉三个部位的表现;尺部,有浮中沉三个部位的表现。三部合计,有九个部位的表现。这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九候”。

一、相关各部、各候所对应的内容,我们会在后文中详细讨论。这里只是初略的讲述一下这些基本的概念。


在【浮中沉】三部的方向上,还有另外一种分法。

这个【浮、中、沉】,是把寸口脉,按照不同的轻重力度按下,以取对应的脏腑脉象等。这是一种“三分”的分法。

还有一种“五分”的分法,也是根据不同的切脉力度,把从轻到重分为五层,以对应五脏。这个在《难经·五难》中有论述。经文中说:“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这种在寸口部位切脉时,用不同轻重的力道切按,所感受到的脉象可以分别对应五脏的。所以,师曰:“重者,案之至骨,指舉疾來者腎部也;與筋等者,肝部也;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

这里补充一下这种取脉的手法:

师曰:夫切也,非擒也。當以三、五、七粟之重記之。論之曰:一、三、五分之重也。若掌握刀兵之在陣,豈切之脈乎?

故曰:輕切,若微風之拂面;重案,若敗艸之浮波;謂“切諸浮”之意是也。先案至骨而知其三部之深淺,(則)衡三部九重九候之位則得之所部也。故曰:浮中沉,而三之,一毫而已矣。”

总体来说,不管是“浮、中、沉”三候,还是“浮、浮下、中、中下、沉”5个分部来对应五脏的脉法,都是通过切脉时,手指下的力道轻重,来区分不同的对应症状。


【微分三部之二 内、中、外】

这是一种通过探查“寸、关、尺”各部脉体的外侧和内侧,来判断相应脏腑情况的一种切脉手法。现在很少看到有人还能用到了。

其所取的部位,其实还在“寸、关、尺”三部。只是在各部脉位上又进行了一次细分。——把每一部的脉位,纵向切分成“内、外”两大部分,靠近手少阴心经的部位,叫做“内”;远离手少阴心经的部位,叫做“外”;在指下,“内”“外”之间的,叫做“中”,也叫做“里”。

例如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

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说的就是“寸、关、尺”三部之中各自的“里、中、外”三个部位所对应的情况。

【后面继续细分】
 
最后编辑:
这个善举要赞,让我等非VIP会员看到VIP文章
 
继续:

上文通过大中小三部,以及微观中的两部,通过探查身体各处的脉动表现,对应相应脏腑以及一些身体部位的情况,来达到通过切脉来诊断身体状况、以及分析病情等目的。以上所讨论的【各部】,都是在生理部位上实实在在存在的“部位”。——都是【脉】出现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脉管】以及【脉管细分】的位置。

其实,脉学的研究,并不止研究这些“生理部位”情况的。更精细的脉学,还会包括对【脉势】上的研究。

************************************************************

下面将要讨论的【各部】,是不在生理部位上的东西;而是表现在【脉】所承载之上的一些“部位”。与上面【脉管】的位置不同,这里面的【各部】,都是建立在【脉形】、【脉势】上的东西。

举个例子,我们说“钱塘江潮”,就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钱塘江”这个地理位置的潮水。例如上面各部所讨论的情况,就是这种地理位置上的定义。这个有实实在在的部位。

另一种是“钱塘江”潮水的描述,如钱塘江潮水澎湃,潮头可达10米。这里的“潮头”,就是建立在“潮水”上的一种划分了,——由潮水涌起的部分,就叫做“潮头”。“潮头”是个什么?还是水。也就是说,潮水起势,才有“潮头”。这是一种建立在【虚】上的划分。

同样的道理,脉的来去,也会形成【脉势】。【脉势】也是可以进一步细分的。而且,这种对【脉势】上的细分,在临床诊断中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中说:“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 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这里就对【脉势】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在这里面隐藏了两个“微分三部”的存在。——一个是“来去”,一个是“上下”。


【脉势微分三部之一 来、去、本】

在寸口脉,

进入指下的部分,叫做“来”;

手指正下的部分,叫做“本”;

离开手指的部分,叫做“去”。

如图所示:

clip_image002.jpg


在寸关尺每一部的脉象,都有“来”、“去”的划分。通过鉴别每一部脉势“来、去”的不同,来探查该部所对应脏腑部位的盛衰情况。

如上面经文中说的“来疾去徐”,说的就是进入指下的脉象比较“疾”;离开指下的脉象则比较“徐”,也就是比较舒缓。这种情况的脉势,就反应出脉在向外、向上浮越,根基收摄不足的表现。这种情况,容易形成上实下虚、或外实内虚的症状表现。

clip_image004.jpg


这就是说,在切脉的时候,切在【小三部】上的每一个手指下所能探查到的【脉势】,就都能分成了“来、本、去”三个微分的“脉势”上的部位。


【脉势微分三部之二 上、中、下】

要注意,这里的“上中下”,不是指“九候”中的“浮中沉”。“九候”中的“浮中沉”是指切脉手指按下的轻重不同所探查到的脉象对应脏腑以及疾病所在的部位情况。

而这里“微分的上中下”,是指切脉时,手指停留在“浮中沉”某个部位时,脉象在手指下表现出来的分层情况。接近切脉手指的脉势部位,就是脉势的“上”;脉势的深层,就是脉势的“下”;上下之间,就是“中”。如图所示:

clip_image006.jpg


探查脉势的“上下”,可以【脉势】的盛衰、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

例如上面经文中所说的“上实下虚”,指的是切脉的手指不动的情况下,脉来弹指的力道表现,——刚往上弹的时候,上来冲击手指头部力道比较强,而头部过后的力量却比较弱。从脉势上看,来的时候脉势充足,而随后的脉势就会有明显的不足,有些虎头蛇尾的表现。如下图所示:

clip_image008.jpg


这种脉势的形成,也是由于病势走上、根基不足所致。这种在一部脉下出现的“上实下虚”等表现,是鉴别脉势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例如,同样是外感伤寒的“浮脉”,在病情较轻的时候,这种“浮脉”中表现出来的“浮”的力度,与疾病深重所表现出来的“浮”的力度,区别是非常大的。用这里介绍的脉势的“上下”,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来。

看出来没?

这个【脉势微分三部】,不是在身体中生理部位的解剖位置,而是对【脉势】的一种微分。不像寸关尺,不管有没有心跳脉动,她都在那儿。而这个【脉势微分三部】,在没有脉动的时候,是不存在的。这个三部,只是把手指下感应到的脉跳动的力度、大小、方向、盛衰等内容加以划分。
 
好吧,这个就到这里。

这些,其实都是【三部】的内容。【三部】,不是简单的“寸关尺”的。

那么,【九候】呢?其他等等呢?

更多、更精细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会不定期奉上。谢谢:084:
 
最后编辑:
直接QQ切图成为图片,然后附件上传即可
不知道怎么插到对应的位置去,干脆连文字截图,以供参考。

这种脉法,完全出自于经典,个人运用感触很深。利用这种脉法,可以探查到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深究。

此外,更多、更深、更微观的的脉学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宗源很棒:080:

虽“基础”,阐述的角度却别开生面,

一直喜欢:086:
 
脉诊很重要

四诊合参更重要!

如,太阳病,发热,脉沉细

只凭脉则不足矣论治
 
闻所未闻,虽然是老祖宗的东西,对我来说,却无疑是耳目一新。两位老师的“对决”,也有意义,缘于两位都是在“实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的基础上拥有的自信,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后学”者必要重视正确知识的源头——生活、大自然。宗源老师的崇古及内证,何尝不是来源于古贤及自己对自然的体悟?末学认为,我们直接从自然从生活中去悟医悟道,也等于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一次古贤的成贤过程,其艰苦和可贵尤为深重,而在古贤留下的精华指引下直接内证或者验证古贤的见识,也可以拥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刻认识。一句话:古今都源于自然与生活,体察得到了,也就得到了,如还未得,听从“古人云”去体证,会省去或多或少的弯路。个人愚见,欢迎拍砖:084:
 
中餐大厨,大多只有一把刀就够用了。

西餐大厨,大多都有一套很多把刀具。

西餐大厨就一定比中餐大厨进步?

如果有一天,中餐大厨也背一套刀具出来混世,并且美其名曰【创新】,就真的太可爱了。

————————————————————————————
把简单的事情,做的复杂了。——这是折腾。

把复杂的事情,做的简单了。——这是能力。

有时候,【创新】和【折腾】,相差并不远。
 
感谢医道宗源老师的辛苦发帖,真心无私地分享经验。如果初学者,认真看了老师的这篇文章,应该对脉诊有很大的提高。
宗源老师把脉诊的位置,切脉的方法,都用现在的语言,无私地分享出来了,这是大医的胸怀,值得我们感恩。宗源老师在文章中说的很多东西,都是家传中医不肯外传的,保密的东西。希望大家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剩下的,就是我们依照老师提供的方法,去古代医学文著里,慢慢翱翔和慢慢验证了
 
感谢医道宗源老师的辛苦发帖,真心无私地分享经验。如果初学者,认真看了老师的这篇文章,应该对脉诊有很大的提高。
宗源老师把脉诊的位置,切脉的方法,都用现在的语言,无私地分享出来了,这是大医的胸怀,值得我们感恩。宗源老师在文章中说的很多东西,都是家传中医不肯外传的,保密的东西。希望大家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剩下的,就是我们依照老师提供的方法,去古代医学文著里,慢慢翱翔和慢慢验证了

兄台过誉了。

唉,这些本就是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如果都保守,俺也学不了不是。
既然我得其益,就有责任维护她、整理她、传承她、推广她。

诚如兄言。很多东西,是很多家传中医不肯外传的。
我没有家传,没有师承,更没有什么保密的。我可以把我看到的、整理完的,呈现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可以真正从中医根基的东西里面受惠。

这样的东西,这样成体系的、中医基础,咱脑子里面还有山大一堆。就是整理成现代语言,太费力了。本来几百字就可以搞定的,硬是要嘚吧几千字。体量太大了。:002:
 
内经讲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胀,支鬲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在寸口太阴脉上辩出五脉(即内经中所讲的肝脉.心脉.肺脉.脾脉.肾脾)是脉诊的标准.也是判断疾病的依据.同时经文也列出了每一种脉的症状.
五决为纪!!!
五脉对应五色.
五脉五色定下来.再具体一点.通过分别脉的大小.滑涩.缓急.就直接有具体病名了
 
最后编辑:
但必须指出这五种脉.并不是我们现今流行的左右寸关尺六脉.两者是不一样的.
比如.今之寸.心与肺也.但内经所谓的心脉可能是寸关尺结合的某种脉象.而且它不会随脉的大小.滑涩.缓急改变
 
最后编辑:
内经讲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胀,支鬲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在寸口太阴脉上辩出五脉(即内经中所讲的肝脉.心脉.肺脉.脾脉.肾脾)是脉诊的标准.也是判断疾病的依据.同时经文也列出了每一种脉的症状.
五决为纪!!!
五脉对应五色.
五脉五色定下来.再具体一点.通过分别脉的大小.滑涩.缓急.就直接有具体病名了
之所以将五脉讲成五决.说明它在脉诊中的重要地位.
"五决"它已经是一种标准了.我们只要知道五脉.然后拿实际的脉例与之作比较就可以判断什么病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