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本伤寒论》考
一、《康平本伤寒论》名称溯源
该本《伤寒论》系流传在日本的古传本,因由侍医丹波雅忠抄录于康平三年二月十七日,康平系日本后冷泉天皇年号(1058-1164年),康平三年即1060年,故后人称为《康平本伤寒论》,是据其抄录时代而命名。
二、《康平本伤寒论》发现经过
《康平本伤寒论》的发现经过,及其承嗣关系,因文献资料匮乏而不甚清楚,仅从大冢敬节先生为印行《康平本伤寒论》的凡例及该书的跋中获知。《康平本伤寒论》系由日本侍医丹波雅忠先生于康平三年二月十七日(1060年)抄录,全书共1卷,12篇。和气朝臣嗣成先生于贞和二年十二月是五日(1346年)又抄录一本,全书共2卷。丹波雅忠的抄录本后被高野山隐士山秋五徂收藏,再转入川越市利根川尚方先生收藏,和气朝臣嗣重的抄录本由和气氏自家收藏。其时还有其他几种抄本,但都限于收藏而未刊行。直至昭和丁丑年,(1937年),日本现代汉方医学家大冢敬节先生,在利根川尚方家藏遗书中发现丹波雅忠的抄录本,参校和气氏家藏抄录本,又对照《宋本伤寒论》和《注解伤寒论》,对其进行了校勘,并加以眉注,由日本汉方医学会刊行。1946年,我国中医药学家叶橘泉先生与大冢敬节先生互相交换著作而获得《康平本伤寒论》排印本,叶先生如获至宝,并准备在国内重印而函告大冢敬节先生,嗣后大冢敬节先生将《康平本伤寒论》原抄本赠叶橘泉先生。叶橘泉先生亲自校勘,并请陆渊雷、范行准、李畴人等名家作序,请余岩、洪贯之名人作跋,于1947年由上海千倾堂刊印发行。1954年上海千倾堂又再版印刷刊行,1986年湖南科技出版社根据1947年上海千倾堂版,重新排版印发,至此《康平本伤寒论》得以在国内广泛流传,而研究者日益增多。
三、《康平本伤寒论》的特点
1、《康平本伤寒论》为一卷十二篇,不分卷,与《宋本伤寒论》相对照,缺少《辨脉法》、《平脉法》两篇及“可”与“不可”诸篇等,两者的条文顺序和内容及数目也基本相同。(《康平本伤寒论》中的59条、60条、61条置于80条下)。《康平本伤寒论》的体例是“方证同条”,与《宋本伤寒论》相同,不同于《金匮玉函经》和《高继冲本伤寒论》的“前论后方”体例。《康平本伤寒论》无“可”与“不可”诸篇,说明《康平本伤寒论》更接近《伤寒论》的原型版本,因为“可”与“不可”诸篇皆为王叔和重新归纳排列、整理的《伤寒论》条文。
2、《康平本伤寒论》的另一重要特点是他在排版格式上与《伤寒论》其他版本显著不同而独树一帜,《康平本伤寒论》的排版有每行15字,每行14字,每行13字三种格式,即顶格式、降一字格式、降二字格式。顶格式和降一字格式似乎应看作为《伤寒论》原有的内容,而降二字格式内容似乎可看作王叔和所写。这种排版格式,在校勘《宋本伤寒论》时,有些问题可以解释学者们的一些疑问和异议。
四、《康平本伤寒论》的学术价值
1、由于《康平本伤寒论》的排版格式与诸《伤寒论》版本不同,作为校勘本能冰释许多疑问,例如:《伤寒论·自序》中的文风前后不一致,许多注家认为非出仲景之手,但苦于证据不足。今观《康平本伤寒论·自序》自“余每览……”至“思过半矣”为顶格排,自“夫天布五行……请事斯语”为低二字格排,可见此段非出仲景之手,是后人添加的。钱超尘先生又依据《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引用《伤寒论·自序》的不同语气,也断定《自序》中后半段亦非仲景原文。林亿等人校正《宋本伤寒论》时,将此段作原文排印,而造成后世注家的疑窦,现读《康平本伤寒论·自序》则焕然冰释。
2、《宋本伤寒论》第23条,在服法后云:“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第40条在服用加减法最后云:“……疑非仲景意”。第107条在服法后云:“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第173条云:“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第233条在服法后云:“疑非仲景意”。以上所引三条文字句在《宋本伤寒论》中皆为正文,观其语气,不应该为正文,而在《康平本伤寒论》中,这些字句皆为脚注或旁注,非为正文,《康平本伤寒论》为是。如此之类的文字句被《宋本伤寒论》窜入正文的颇多,不胜枚举。
五、《康平本伤寒论》的评价
大冢敬节先生认为《康平本伤寒论》“自足窥晋代之遗型”。陆渊雷先生“唯有一言敢告于读是书者,《伤寒论》传世诸本,以予所见所闻,当以《康平本伤寒论》为最善尔”。范行准先生云:“然则谓此书胜于《宋本伤寒论》可也。谓真为长沙嫡胤又何不可乎?”叶橘泉先生云:“我国《伤寒论》之存世者,惟《宋本》、《成本》为善,而文字犹多疑义。盖自西晋迄北宋,传抄既久,错乱粗杂割裂窜补,已失叔和撰次之真面目也。予近得日本所藏《康平本伤寒论》,与通行本大异,殆系叔和撰次之真本。”洪贯之认为:“固知本书价值在宋本之上。”马继兴先生认为:“真原始传本当在北宋之前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注:以上节选自李顺保《伤寒论版本大全》,略有改动。末学在省图书馆得见1986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康平本伤寒论》,仔细研读之后发现较之通行本《宋本伤寒论》文理更加通畅,许多历代注家争论不休的问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真不愧为学伤寒之最佳版本。因思此善本尚未普及,兹为介绍故有此文)六月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