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医学笔记六《论津血》

唐融儿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4/09/29
帖子
2688
获得点赞
943
声望
113
年龄
44
所在地
湖南浏阳
《伤寒论》云:风家禁汗,亡血家禁汗,湿家禁汗,疮家禁汗。惜未言其所以然,以致学者茫然。余尝思之,无非津与血。西人论血液循环系统,血与体液可通过毛细血管互通有无。
津中水满则渗入血,血中水满则渗入津;津枯则血中水补之;血枯则津中水补之。仲景四禁,皆因不可亡其血也(使血容量降低)。发汗必亏其津,遂使血中水补津之不足,必致亡血。
生脉散,无非是以人参、麦冬促进水的吸收、运化,五味子收涩保水。大剂量服用可迅速增加血容量,故得其名。但有实邪者,当慎用,或去五味子。
三才汤又不同,增血中之水而不收敛,血中之水又经汗、尿外排。故无生脉急救之能,而善补周身之津,排血中之热,又无敛邪之虞,不亦善哉!
凡忌亡血者,发汗、泻下、利尿均不宜。
输液能救阴,但不能补阴。因不能治本,只适合救急,不能作为滋阴之常态疗法。
岁在甲午浏阳黄可清
 
《伤寒论》云:风家禁汗,亡血家禁汗,湿家禁汗,疮家禁汗。惜未言其所以然,以致学者茫然。余尝思之,无非津与血。西人论血液循环系统,血与体液可通过毛细血管互通有无。
津中水满则渗入血,血中水满则渗入津;津枯则血中水补之;血枯则津中水补之。仲景四禁,皆因不可亡其血也(使血容量降低)。发汗必亏其津,遂使血中水补津之不足,必致亡血。
生脉散,无非是以人参、麦冬促进水的吸收、运化,五味子收涩保水。大剂量服用可迅速增加血容量,故得其名。但有实邪者,当慎用,或去五味子。
三才汤又不同,增血中之水而不收敛,血中之水又经汗、尿外排。故无生脉急救之能,而善补周身之津,排血中之热,又无敛邪之虞,不亦善哉!
凡忌亡血者,发汗、泻下、利尿均不宜。
输液能救阴,但不能补阴。因不能治本,只适合救急,不能作为滋阴之常态疗法。
岁在甲午浏阳黄可清

论述相扣递进,有理有据有例,思路融会透彻!

谢谢黄老师分享伤寒研究心得,学习了。
 
只是这“津”是否意为体液?似是不全。

如:经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这之中所说的“津”,不知何意?似不是指体液。
 
论述相扣递进,有理有据有例,思路融会透彻!

谢谢黄老师分享伤寒研究心得,学习了。
庶务繁杂,有心无力。
要靠大家的努力,才能进一步接近真理。
 
只是这“津”是否意为体液?似是不全。

如:经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这之中所说的“津”,不知何意?似不是指体液。
我的思考还没到这个深度,“肝气以津”的“津”,根据字面意思可能是“丰沛”的意思。
我理解的“津”狭义指体液及各种组织液,广义来说就是“水”,包括血液中的水。比如说“血中津亏”,就是指血容量低了。
 
只是这“津”是否意为体液?似是不全。

如:经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这之中所说的“津”,不知何意?似不是指体液。

查了《古汉语词典》,津字只有两种解释:“渡口”和“津液”,
我认为这个“津”字应该是个通假字,通“淫”,即“肝气以”。

“肝气以津”中这个“津”字与“津液”一点关系都没有。


======

《黄帝内经·素问》第三篇[生气通天论]讲饮食五味都能影响五脏而致病: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脾气乃绝;……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而受伤,过食酸味,会使肝气淫溢而亢盛,从而导致脾气的衰竭;……
 
“津”字通“淫”,其据是什么呢?
 
“津”字通“淫”,其据是什么呢?

  明证:王洪图《内经讲稿》->第四章 病因病机->第一节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五段:五味偏嗜所伤或说阴之所伤

  “所以酸味太过,入肝,补肝,但过酸,先使肝气以津,津就是过盛导致脾气乃绝。滋长肝气,木克土,脾土之气必衰竭。”


======

  佐参: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H4...79HPYneWdIY0X2ZGHCYwTZUT5Zf-8Igxf0iB9fzTkuie_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c8...gWFfsP9NRGyLwr43mxqIZmAkbf68ujzg4yIeqH1zymdP_
 
津,作满溢、过盛、淫盛解,均可。
但,将“肝气以津”当成肝气亢盛讲,则是错了!

王洪图教授的那本书,许多讲解,对人们理解《内经/素问》确有帮助。但,之中他个人想当然而导致的谬误,也有一些。这里,他将“肝气以津”当成肝气亢盛讲,即是错误。

百度上那些人云亦云而来的说法,就更不可靠了。

我现在,仍不知这里说的“津”之具体含义(不是说功能,是指实景或状态)是什么,但却知道这“津”的作用,并不是能使肝气亢盛,而是恰恰相反,是会使肝气收敛、衰减,使肝的疏泄功能下降。

依据是什么?
仍是《内经》。如其中:

(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
辛味是帮助肝气增强疏泄的,故肝气不足,用辛味补;而酸,则会泻肝之气。

(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这说明,药味对五脏的作用,有补与伤二种影响。
何才能补,何才会伤?
一是度。味用过度,就会伤。
二是脏之虚、实状态时用药:虚时用为补,实时用为伤(泻)。

“味过于酸”,显然是过度用味,必然造成对肝气的伤害,或抑制。这个“津”的程度,显然是很厉害的了,致使“脾气乃绝”。

明明“木”是克“土”的,为何肝气受了抑制,脾气也跟着受损了呢?
中医学的五行相克,也常常被人误解了。
相克,不是谁吃谁,谁压倒谁的意思。而是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是某脏之气,对另一脏之气的制约关系。
这好象水库的堤坝与储水量的关系。
堤坝,是对储水量的制约。因而,是堤坝的高度多少,则决定了储水量的多少。

木克土,即肝气的盛或衰的状况,决定了脾气能具有的伸展空间。若肝气旺,脾气也会旺;肝气弱,脾气也会衰。所以,有肝病的人,脾胃一般也会差。

中医的精髓,实际都在《黄帝内经》之中。很多人不读它,以为不懂《内经》,照样当医生。而殊不知,你若读懂了《内经》,便是让你对中医学原理有了根本的认识与掌握,从而能从效疗极不稳定的经验主义泥坑中,走出来,大幅提高诊断与治疗中的精准性。

但是,要读懂《内经》中的内容,不容易,毕竟《内经》的时代,很多文意与今天不一样。
因此,学习一些现代医理,然后用现代医理方面的知识,去帮助我们解读《内经》,是会有很大作用的。

回到上面的“肝气以津”的问题,我想,若能清楚认识这里说的“津”,究竟是什么意思?显然,能对我们更进一步理解“酸”是如何具体“泻”了肝气一事,从而对治疗肝病方面,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津,作满溢、过盛、淫盛解,均可。
但,将“肝气以津”当成肝气亢盛讲,则是错了!

王洪图教授的那本书,许多讲解,对人们理解《内经/素问》确有帮助。但,之中他个人想当然而导致的谬误,也有一些。这里,他将“肝气以津”当成肝气亢盛讲,即是错误。

百度上那些人云亦云而来的说法,就更不可靠了。

我现在,仍不知这里说的“津”之具体含义(不是说功能,是指实景或状态)是什么,但却知道这“津”的作用,并不是能使肝气亢盛,而是恰恰相反,是会使肝气收敛、衰减,使肝的疏泄功能下降。

依据是什么?
仍是《内经》。如其中:

(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
辛味是帮助肝气增强疏泄的,故肝气不足,用辛味补;而酸,则会泻肝之气。

(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这说明,药味对五脏的作用,有补与伤二种影响。
何才能补,何才会伤?
一是度。味用过度,就会伤。
二是脏之虚、实状态时用药:虚时用为补,实时用为伤(泻)。

“味过于酸”,显然是过度用味,必然造成对肝气的伤害,或抑制。这个“津”的程度,显然是很厉害的了,致使“脾气乃绝”。

明明“木”是克“土”的,为何肝气受了抑制,脾气也跟着受损了呢?
中医学的五行相克,也常常被人误解了。
相克,不是谁吃谁,谁压倒谁的意思。而是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是某脏之气,对另一脏之气的制约关系。
这好象水库的堤坝与储水量的关系。
堤坝,是对储水量的制约。因而,是堤坝的高度多少,则决定了储水量的多少。

木克土,即肝气的盛或衰的状况,决定了脾气能具有的伸展空间。若肝气旺,脾气也会旺;肝气弱,脾气也会衰。所以,有肝病的人,脾胃一般也会差。

中医的精髓,实际都在《黄帝内经》之中。很多人不读它,以为不懂《内经》,照样当医生。而殊不知,你若读懂了《内经》,便是让你对中医学原理有了根本的认识与掌握,从而能从效疗极不稳定的经验主义泥坑中,走出来,大幅提高诊断与治疗中的精准性。

但是,要读懂《内经》中的内容,不容易,毕竟《内经》的时代,很多文意与今天不一样。
因此,学习一些现代医理,然后用现代医理方面的知识,去帮助我们解读《内经》,是会有很大作用的。

回到上面的“肝气以津”的问题,我想,若能清楚认识这里说的“津”,究竟是什么意思?显然,能对我们更进一步理解“酸”是如何具体“泻”了肝气一事,从而对治疗肝病方面,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肝气以津”,这个“津”字会不会是“浸”的转抄之误呢?
 
对“肝气以津”,我是理解为肝气的极大削弱。

“浸”字,有“浸没”之义,的确符合上面的意思。
只是,不知是否有说“肝气以浸”的中医文献?

我认为,这个“津”字,若只是对肝气的定性,则不必过于研究,知道是肝气削弱,即可。
但,若是对肝之某种衰弱状态的描绘之词,则对我们的诊断实践,就会有些帮助。

故,想探究、核实一下,并非欲咬文嚼字。
 
津,作满溢、过盛、淫盛解,均可。
但,将“肝气以津”当成肝气亢盛讲,则是错了!

王洪图教授的那本书,许多讲解,对人们理解《内经/素问》确有帮助。但,之中他个人想当然而导致的谬误,也有一些。这里,他将“肝气以津”当成肝气亢盛讲,即是错误。

百度上那些人云亦云而来的说法,就更不可靠了。

我现在,仍不知这里说的“津”之具体含义(不是说功能,是指实景或状态)是什么,但却知道这“津”的作用,并不是能使肝气亢盛,而是恰恰相反,是会使肝气收敛、衰减,使肝的疏泄功能下降。

依据是什么?
仍是《内经》。如其中:

(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
辛味是帮助肝气增强疏泄的,故肝气不足,用辛味补;而酸,则会泻肝之气。

(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这说明,药味对五脏的作用,有补与伤二种影响。
何才能补,何才会伤?
一是度。味用过度,就会伤。
二是脏之虚、实状态时用药:虚时用为补,实时用为伤(泻)。

“味过于酸”,显然是过度用味,必然造成对肝气的伤害,或抑制。这个“津”的程度,显然是很厉害的了,致使“脾气乃绝”。

明明“木”是克“土”的,为何肝气受了抑制,脾气也跟着受损了呢?
中医学的五行相克,也常常被人误解了。
相克,不是谁吃谁,谁压倒谁的意思。而是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是某脏之气,对另一脏之气的制约关系。
这好象水库的堤坝与储水量的关系。
堤坝,是对储水量的制约。因而,是堤坝的高度多少,则决定了储水量的多少。

木克土,即肝气的盛或衰的状况,决定了脾气能具有的伸展空间。若肝气旺,脾气也会旺;肝气弱,脾气也会衰。所以,有肝病的人,脾胃一般也会差。

中医的精髓,实际都在《黄帝内经》之中。很多人不读它,以为不懂《内经》,照样当医生。而殊不知,你若读懂了《内经》,便是让你对中医学原理有了根本的认识与掌握,从而能从效疗极不稳定的经验主义泥坑中,走出来,大幅提高诊断与治疗中的精准性。

但是,要读懂《内经》中的内容,不容易,毕竟《内经》的时代,很多文意与今天不一样。
因此,学习一些现代医理,然后用现代医理方面的知识,去帮助我们解读《内经》,是会有很大作用的。

回到上面的“肝气以津”的问题,我想,若能清楚认识这里说的“津”,究竟是什么意思?显然,能对我们更进一步理解“酸”是如何具体“泻”了肝气一事,从而对治疗肝病方面,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南先生对《黄帝内经》的研读真是相当的深入,五行生克的辩证法原理讲得非常透彻,重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研读以求精于医术的精神也令人钦佩,学习了。

  但我不敢轻率的认定王教授讲“肝气以津,津就是过盛”是“想当然而导致的谬误”,更不敢用自己的并无确证的推测来斩钉截铁地否定别人的看法,也无法认同您说的“酸味过重会让肝气受抑制”的观点。

  一、从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肝阳 不等于 肝气
  气分阴阳,肝气亦如此,肝阳主升发舒展,肝阴主生血藏血,“甘酸化阴”,过食酸味虽抑了肝阳,但却可以实肝阴。(脏气法时论)讲:“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我是这样来理解这句话的:这里的“肝欲散”即为“肝阳要升发”之意,自当食辛以助肝阳升发,“酸泻之”指的是“酸味可以平抑肝阳”。我认为肝阳不等于全部的肝气。

  二、以现代医学的视角从一个很小的断面来佐证:
  胆汁酸由肝脏分泌,是脂类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质。
  肝每天合成胆汁酸的量约为0.4g~0.6g,胆汁酸池内含量约3~5g,餐后即使全部倾入小肠也难达到消化脂类所需的临界浓度。然后由于每次饭后都可进行2~4次肠肝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维持了脂类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
  过食酸味食物,如山楂等,可能会增加胆汁酸的分泌,提高人体消化脂肪的能力,相当于实了肝阴,充了肝气。
 
最后编辑:
“津”--甲骨文无此字,金文才有。此字涵义很多,无法通过训詁对经文做出定论。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联系后文,很容易得出肝旺克脾的结论。但是联系前文就不合理了,酸是泻肝的,不会造成肝亢。
肝气旺时,泻肝即使疏肝;肝气沉时,升肝即是疏肝。肝气不升,再食酸,导
致的是肝气涣散,也会导致脾气绝。
 
对“肝气以津”,我是理解为肝气的极大削弱。

“浸”字,有“浸没”之义,的确符合上面的意思。
只是,不知是否有说“肝气以浸”的中医文献?

我认为,这个“津”字,若只是对肝气的定性,则不必过于研究,知道是肝气削弱,即可。
但,若是对肝之某种衰弱状态的描绘之词,则对我们的诊断实践,就会有些帮助。

故,想探究、核实一下,并非欲咬文嚼字。

  没有做仔细研究,怎么知道津字是如何定性肝气的呢?

  医者意也,意从何传,字里行间;古人用字,命名比拟,皆有深义。

  研习中医还必须要“咬文嚼字”,尤其是四大经典,都是晋代以前成书的著作。简上刻图,殊为不易,所以古文精炼,特别是纂写传世著作,不同于日常文书,用字措辞都会反复推敲。倒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因部分残损等原因,更容易出现错字或通假字。

  我在领悟经典含义,遇到存疑之处,又一时难以考证之时,一般不会过早的、轻率的下一个笃定的结论,以免自陷一个错误的认识定势,也不会用自己的见解来否定别人的看法、认定别人是在“想当然”。
 
“津”--甲骨文无此字,金文才有。此字涵义很多,无法通过训詁对经文做出定论。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联系后文,很容易得出肝旺克脾的结论。但是联系前文就不合理了,酸是泻肝的,不会造成肝亢。
肝气旺时,泻肝即使疏肝;肝气沉时,升肝即是疏肝。肝气不升,再食酸,导
致的是肝气涣散,也会导致脾气绝。

酸是泻肝的

我的理解是:

阴阳是互生的,肝阳不虚的情况下重用酸味补肝阴养肝血是能充实肝气的。
孕妇喜食很酸的食物,因为胎儿生长耗了肝血,损肝阴气,食酸以补之。

肾气丸中绝大部分药味和药量都补肾阴,它为何能助肾阳补肾气呢?
这是不是“性过于阴”呢,和补肝时的“味过于酸”是否有相似之处呢?
 
对《内经》,我也是一个不断在学习者,但愿意向有兴趣的朋友,分享我的心得。

中医学中的阴、阳,是一个帮助指导人们认识与划分事物性质的哲学概念。阴、阳的概念,本身并不是实物,它必须落实到某一事物上,才有思维与描述的意义

《内经》曰:“阳化气,阴成形”(阴阳应象大论)。
这实际上就是对五脏之阴阳意义的一个界定。

五脏的实体,为阴;五脏的功能,为阳。
五脏的气,在论及五脏时的概念,则是指动态中的脏之阳。

脏之阳,是相对本脏之阴而说。
脏之气,是相对与他脏功能的能量比较而言。
没有一个独立于脏之气之外的脏之阳,也没有一个独立于脏之阳之外的脏之气。

《内经》中论到脏之病态时,并不用阴、阳概念划分,而是多用虚与实的概念,或者用直接的急、缓、燥、湿、软等概念描述。
为什么?

可能是虚、实的概念,要比阴、阳的概念,在标示疾病的具体状态时,比较明确些。
事实上,五脏的阴阳概念,现在,确也让很多人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

将“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说成肝气亢盛,的确是搞反了。细细体会《内经》中说的“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的意思,便会明白。

所说的胆汁酸,从酸的本身性质说,此酸并非彼酸,它与药味的酸,不是同一个意义。再者,胆汁酸只运到肝脏,便又返回,并不进入体循环。故它的低层次意义,不在对肝气的作用之思维层面,不须考虑。

山楂的作用,人们都知道是可消食。其实,它只对平日食欲较旺的人,一时却发生的积食有用,而对脾胃虚弱,无积滞而食欲不振者,不适用。
而山楂的这种作用,也正是通过抑制肝气而间接实现的。
 
对《内经》,我也是一个不断在学习者,但愿意向有兴趣的朋友,分享我的心得。

中医学中的阴、阳,是一个帮助指导人们认识与划分事物性质的哲学概念。阴、阳的概念,本身并不是实物,它必须落实到某一事物上,才有思维与描述的意义

《内经》曰:“阳化气,阴成形”(阴阳应象大论)。
这实际上就是对五脏之阴阳意义的一个界定。

五脏的实体,为阴;五脏的功能,为阳。
五脏的气,在论及五脏时的概念,则是指动态中的脏之阳。

脏之阳,是相对本脏之阴而说。
脏之气,是相对与他脏功能的能量比较而言。
没有一个独立于脏之气之外的脏之阳,也没有一个独立于脏之阳之外的脏之气。

《内经》中论到脏之病态时,并不用阴、阳概念划分,而是多用虚与实的概念,或者用直接的急、缓、燥、湿、软等概念描述。
为什么?

可能是虚、实的概念,要比阴、阳的概念,在标示疾病的具体状态时,比较明确些。
事实上,五脏的阴阳概念,现在,确也让很多人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

将“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说成肝气亢盛,的确是搞反了。细细体会《内经》中说的“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的意思,便会明白。

所说的胆汁酸,从酸的本身性质说,此酸并非彼酸,它与药味的酸,不是同一个意义。再者,胆汁酸只运到肝脏,便又返回,并不进入体循环。故它的低层次意义,不在对肝气的作用之思维层面,不须考虑。

山楂的作用,人们都知道是可消食。其实,它只对平日食欲较旺的人,一时却发生的积食有用,而对脾胃虚弱,无积滞而食欲不振者,不适用。
而山楂的这种作用,也正是通过抑制肝气而间接实现的。

只是这“津”是否意为体液?似是不全。

如:经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这之中所说的“津”,不知何意?似不是指体液。


浅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 - 研究报告 - 道客巴巴.jpg
 
“津”--甲骨文无此字,金文才有。此字涵义很多,无法通过训詁对经文做出定论。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联系后文,很容易得出肝旺克脾的结论。但是联系前文就不合理了,酸是泻肝的,不会造成肝亢。
肝气旺时,泻肝即使疏肝;肝气沉时,升肝即是疏肝。肝气不升,再食酸,导
致的是肝气涣散,也会导致脾气绝。

黄老师的“疏肝相对论”有一定道理,学习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