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中医大辞典》(第2版)七损八益条商榷

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这‘七损八益’历来《黄帝内经》注家的解释不一。但是自从马王堆帛书出土以后,相对有个比较一致的意见。从马王堆出土文字上看到,这个‘七损八益’是指的房中术,就是所谓的性保健。它说性生活当中有七种情况对身体是有害的,有八种情况对身体是有益的。看来房中术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方法。调摄阴阳的方法很多,但性生活的调节对人体健康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懂得调节,趋利避害,是调节人体阴阳很重要的方面。所以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道七损八益这个道理,而损伤了身体,就出现早衰。”
 
⑨《中医大辞典》:“有关房中术的最早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历代注家对七损八益的解释全是错误的。马王堆出土的古医书《天下至道谈》解开了这一谜团。”
 
赵辉贤《<周易>与中医学》:“‘七损八益’究竟该作何训解才最符合《内经》的本旨呢?数年前,湖南刘养元先生寄给我一部名为‘黄帝内经基础理论研究’的油印本,其中载有一篇题为《七损八益辨》的文章,读后深受启发。
我基本上支持文中的观点:‘七损八益’一语源自《周易》的‘损’‘益’二卦。众所周知,《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不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医卜、养生,无不援《易》入论。……至于用《周易》卦名构成的成语更是不知其数,单有‘否’‘泰’二卦卦名组成的成语就多至六七个(参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以‘损’‘益’二卦卦名组合成的成语,除‘七损八益’外,也还有‘损上益下’、‘益上损下’、‘损人益己’等等(同上)。……所以笔者认为《内经》所言‘七损八益’系自《周易》‘损’‘益’二卦中来,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至于‘七’与‘八’究竟是象数还是实数,我以为都不是,而应该视为‘虚数’。在汉语里,除三、九及其倍数与百、千、万被常用来表示虚数外,‘七×八×’式的成语,其应用频率也非常高,如‘七手八脚’、‘七死八活’、‘七高八低’、‘七拼八凑’、‘七零八落’、‘七颠八倒’、‘七上八下’等等,都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语。据统计,为《汉语大词典》所收载的‘七×八×’式的成语多达六十四条。如果谁把其中的‘七、八’当成实数理解,乃至列出个一、二、三、四来,那岂不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总之,《内经》的‘七损八益’就是《周易》的损益阴阳之理。阴盛阳虚,则当损阴益阳;阳盛阴虚,便应损阳益阴。因为阴阳是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故概而言之,‘二者可调’之‘二者’,阴阳是也。若广而言之,则疾病的寒热虚实、饮食的精粗多寡、起居的晨昏作息、情志的喜怒哀乐,其中无不包涵着损益之理。自然,男女性爱也要重视‘损益’,但《内经》之所论,绝非《天下至道谈》所谈之损益。《天下至道谈》所谓‘八益七损’,充其量也不过是借用《内经》的‘七损八益’之文,牵强附会出来而已。”
 
⑾赵洪钧《内经时代》说:
举注家解“七损八益”的例子来说吧。千余年中陈陈相因,竟没有一个中国人发现这典型的房中术语,倒是日本人发现了这一点。这就是做学问不扎实的结果。①

【自注】①“七损八益”见于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且,《内经》中仅此一见,原文如下: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这段话的其他语句都很好解,关键是:什么是“七损”?什么是“八益”?
因为可以运用,显然是一种技术或技巧。
王冰的注释,说这是关于房事的,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但不准确。
“森立之案:七损八益,古来注家意见各出,皆出于臆断,不足据。王注以为房事,盖有所受而言。今得《医心方》,而千古疑义一时冰解。但其言猥杂,故王氏不详录也。([日]森立之著:郭秀梅,冈田研吉校点.素问考注•附四时经考注.上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5:1)”
马王堆医书出土之后,国人才知道这原来是标准的房中术语。意思是有七种性交方式或反应对健康有害,八种有益。见于出土帛书“天下至道谈”。
什么叫“七损”呢?
《天下至道谈》说:“一曰闭,二曰泄,三曰竭,四曰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
什么叫做八益呢?
《天下至道谈》说:“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知时,四曰蓄气,五曰和沫,六曰积气,七曰持赢,八曰定顷。”
近年关于七损八益的具体解释有多家。各家出入较大。由于很容易从网上查到,本书不赘。但需说明,各家的解释中忽略了一点。即古代的房中术总倾向是认为:尽量多的交接而且不射精对男方有好处。此即后世所谓采补。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中医早就完全否定了这种看法。
 
房中术

《辞海》:“古代方士、道士房中节欲、养生保气之术。《汉书•艺文志》著录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谓‘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为方术的一个流派。张陵、张衡、张鲁之时的道教业已吸收,名之曰‘男女合气之术’。北魏寇谦之曾予以废除。但后世道教徒中,仍有该术流派。”

《中医大辞典》:“房中术:古代的一种养生健身术,别称阴道,介绍男女性生活中的种种保健方法。此术汉代最盛,唐以后逐渐没落。现存最完整的房中术记载是《医心方》卷二十八。其他诸书也有散见,如《千金方》、《墨娥小录》、《遵生八笺》等。马王堆出土的竹简有大量房中术著录。”
 
房中:指男女性生活。《中医大辞典》:“房中:①古代对性生活和有关性医学知识的统称。又名‘房中术’。……房中虽包涵有性医学知识,但也混杂不少荒诞的内容,故后世医学甚少载述。”
 
天下至道谈:五字系该书原记在简首的书名标题。考其涵义,天下一词指人世间。至解为真。道即理,至道即真理。“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至德就是至道,即真理。

该书是古房中术专书之一,全书共分二十七条,第1、第2条论“玉闭”之道。第3、第12、第14~第21、第25各条分论“十动”“十势”“八道”“八动(观)”“五音”“五欲”“三至(诣)”“十已”等房事之法及其反应,文字多与《合阴阳》一书相近。第4~第10、第13各条论七损、八益。第11条论生而不学者二。第22~第24、第26、第27各条,则杂论女阴各部名称及阴阳之数等。(马继兴《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下卷•马王堆汉墓医书考释》)
 
⑨森立之《素问考注》:“《医心方》廿八‘八益’第十六《玉房秘诀》云:‘素女曰:阴阳有七损八益,一益曰

森立之《素问考注》所引《医心方》,乃日人·丹波康赖《医心方》。
 
《医心方》:《中医大辞典》:“综合性医著。30卷。日本•丹波康赖撰于982年。本书辑录整理了我国唐代以前多种医书而成。内容包括医学理论及各种临床。卷1治病大体及服药法、合药法等;卷2针灸孔穴;卷3~14内科杂病及六淫、时行诸病;卷15~17痈疽、疔肿等外科病证;卷18汤、火、金、木及虫售所伤;卷19~20服石;卷21~23妇产病;卷24占候;卷25小儿病;卷26延年、断谷诸术;卷27养生导引;卷28房内;卷29饮食禁忌;卷30食疗本草(150余种)。书中每条文字均记明出处,间附丹波氏按语。全书征引资料比较丰富,是研究唐代以前我国医学文献的重要著作。但书中也杂有一些糟粕内容。”
 
金栋按:《医心方》成书于公元984年,其时正值日本仿行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并且拥有大量的中国图籍,所以丹波康赖氏模仿唐王焘《外台秘要方》体裁,广搜医籍,博采百家,删繁就简,去芜取精,编纂出这部彪炳后世的大型医学总集。

《医心方》三十卷,就其总体内容而言,是一部颇具“类书”性质的医学方书。但它又与一般单纯性方书有所不同,除广收临证各科验方之外,还包括针灸俞穴、本草食疗、服食辟谷、房中养性,以及相当于“医学总论”范畴的医德修养、治疗原则、服药方法等内容。在当时来讲,可称得上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综合性医著。此书历尽沧桑,流传迄今,已逾千载,不仅成为日本存世最古老的医籍而被政府视为国宝,它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也逐渐为世界学术界所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临证实用价值确凿不移。古人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把这些治疗经验记录下来,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方”,亦谓“验方”,或称“经验方”。虽有“古方今病不相能”之说,但未免以偏概全。总体上讲,经过古人实践的这些验方,其临床疗效是毋庸置疑的,值得我们借鉴。《医心方》与《千金方》一样,是搜集六朝隋唐经验方而成,书中蕴藏着许多宝贵的经验方剂,有待我们去发掘和利用。

二、书目文献价值最为突出。《医心方》与《外台秘要方》两部著作,素以“取材宏富”、“各题名号”而被称道于世。尤其《医心方》中引用书目,多为隋唐史志所不载,历代医学典籍之存亡,可藉此书窥其崖略。即便是隋唐史志有所载录的医籍,而存于今者非但寥寥无几,切复经后人改窜,往往失其本来面目。所以《医心方》一书在用于目录学研究、辑复亡佚文献、校勘现存古籍方面,有着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医学史料价值不可忽视。在《医心方》所援引的文献大部亡佚无存的情况下,这些佚文中所保存的一些史料,哪怕是只言片语,亦显得非常珍贵。举如:有关医家的传记资料、历代医政医事素材、名医医论医案记载、儒道释中部分养生疗病内容等,都是医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尤其对于探讨中医药文化东传及中日两国古代医学交流史来说,《医心方》更是不可或缺的史料来源。

四、房中服石资料颇具特色。房中与服石是我国古代与人体保健关系较为密切的两支学术流派,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曾产生过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意识思想的转变,这两支特殊的养生延年、神仙不老之学术,目前已取向消亡。但从医药文化的历史角度去审视它、研究它,还是非常必要的。在房中、服石专门著作亡佚殆尽的今天,《医心方》中所保存的这两方面文献,便格外引人注意。
五、语言文字资料至为宝贵。《医心方》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特色,除保留了相当数量的中古词语外,还保存了大量的六朝俗字。研究这些俗字现象,对于丰富、充实我国的文字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在考辨《医心方》俗字过程中还发现,其中有许多俗字不为其他文献所载,亦不见专门语言文字工具书收录,这就更具学术研究价值。另外,书中所保存的古代书写符号和校改、助读标记之丰富多彩,也是其他古籍中所少见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日•丹波康赖撰、高文注校注《医心方•序例》)
 
森立之《素问考注》:

森立之(1807~1885),江户后期日本杰出医学文献家与考据学家,著述等身,存者尚有《素问考注》、《神农本草经考注》、《伤寒论考注》、《金匮要略考注》、《四时经考注》、《奇疾方考注》、《游相医话》等。诸书多以“考注”命名,极见学力深湛。

清代学者讲学问分为三大类型:义理之学、词章之学、考据之学。又谓义理之学从考据出者,则义理深雅敦厚;词章之学从考据出者,则非浮泛轻艳之词。则考据者,乃诸学之根源者也。清代自乾隆、嘉庆以降,文字、音韵、训诂、考据、辨伪之学蔚然成风,一时学者几乎无不谈考据与训诂。此风一开,远及东瀛。日本学者尤其是江户医学界之考据派学者,莫不精研清代考据学开山顾炎武(1613~1682)《日知录》、《音学五书》及其门徒江永(1681~1762)《古韵标准》、《音学辨微》。江永之弟子为戴震(1723~1777),戴氏为清代皖派奠基人(金栋注:皖派以以戴东原-震为中心,以求是为标帜,即考证学),在音韵、训诂、考据三方面从理论与实践上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第一流的文字音韵训诂学家,如段玉裁(1735~1815)、王念孙(1744~1832)、孔广森(1752~1786)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念孙之子王引之(1766~1834)的《经传释词》、《经义述闻》诸书,皆为江户考据学者爱不释手,森立之在《素问考注》中大量引用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阮元(1764~1849)之成说,用以解诂释难,排疑解纷。我们研究学习《素问考注》时,首先应该得到启发并获得精神营养的,是沿着先贤的芳躅,读他们已经读过的书,掌握他们已经掌握的治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新的时代,赶上先贤,超过先贤。

在研究《素问考注》时,宜研究考察森立之撰写《素问考注》的时代背景与考注方法。此书始撰于1860年正月初五(安政七年岁次庚申),撰毕于1864年(元治元年岁次甲子)十月十五日,共用五年时间。撰注此书之主要原因有三:㈠1837年(文政八年),森立之三十一岁,此年生活发生重大变故,他携妻将雏流浪他乡,艰难险阻,困苦备尝,行医糊口,读书自强,读了大量清代文字音韵训诂著作,作了一百余卷读书笔记,为日后新生奠定坚实根基。1848年5月,“本藩遇赦,再来江户居住”,结束了流浪生涯,于是整理旧稿,开始撰写多种考注。中国古代哲人孟子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其森立之之谓乎?㈡当时他已在江户跻寿馆讲授此书,以此稿为讲义,边讲边修改。㈢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要利用发现不久的《太素》、《医心方》、宋版《千金》、《外台》、旧抄《明堂》一卷、真本《玉篇》及全帙《新撰字镜》等新材料,运用清代文字音韵训诂考据学的新方法,“以解诂明理为本旨”,撰写一部与桂山《素问识》、茝庭《素问绍识》、喜多村直宽《素问札记》不同的著作。他的目的完全达到了。

森立之撰写《素问考注》的核心方法是“解诂明理”。他说:“其读经之法,一奉茝庭先生之口授,以解诂明理为本旨。”何谓“解诂”?即解释《素问》之文字、音韵、训诂、句读、校勘。语言明则医理明。在文字上,他深晓《说文》,兼通俗字。俗字流行于三国至唐末五代(公元220~961)期间,多用于抄写药方、医书、账薄等,而这个时期正是先秦两汉医书向下传抄流行时期,俗体字可以任意增损和改变笔画,有许多字与规范化汉字相距甚远,所以《素问》、《灵枢》、《甲乙》、《太素》中的许多可疑文字常与俗字有关,森立之在书中辨识解读了许多俗字,其功至伟。日本珍藏许多中国古代手抄本文史哲医古书,其中蕴藏大量俗字,若加收集分析,真乃藏之名山不朽之盛业也。在音韵上他通晓上古音与声纽学,尤令人敬佩;在训诂上,他熟悉《尔雅》、《方言》、《广雅》、《玉篇》及清代训诂大师诸种训诂巨著;在校勘上,他运用《甲乙》、《太素》校正了《素问》不少讹字,实为研治《素问》难得之佳作。

《素问考注》成就巨大,内容丰富,启迪亦多。概括言之,以下四点尤为突出:

第一,博取中国多种《素问》古注及日本江户时期著名《素问》考据训诂名著,审慎取舍,辨别是非,精思博考,断以己意,网罗前训,徵引群书,为今后研治《素问》不可不读之书。
第二,对当时发现不久的二十三卷本《太素》的原文与杨上善注,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校勘,为今后校注《太素》必读之作。
第三,以中国传统语言学即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整理研究考证中国古典医籍,无论是江户时代的学术史还是清代的学术史,都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森立之在这方面堪称著名专家,因此成就十分突出。
第四,森立之具有坚忍不拔、钢铁般的意志与人格力量。十二年的艰苦磨难,终于不坠青云之志,刻苦读书,勤记笔记,终于给自己铸造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不朽丰碑-《素问考注》。
(《素问考注•钱超尘序》)
 
七损八益条,只凭马王堆出土文物就全盘否定历代诸家的解释是否妥当?

金栋按:“七损八益”一词不止见于马王堆出土文物,还见于《医心方》。综合上述诸家解释,可以认为“七损八益”当指房中术。

只不过《天下至道谈》与《医心方》二者的“七损八益”内容不完全相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