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关于我对伤寒论176条的理解。

白虎汤证就是阳明燥热,胃(肠))火犯肺。但是:
我以为,伤寒论中所谓“表”者仅指太阳经,十二经表里

此条阴阳两方面合邪使阳明气盛.其中任一方都可使其盛.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在泉.少阴可表示外热.也就是说在外部气候热的状态下.人体内阳明之气是受邪的.其二.太阴主内.内寒则太阴虚.亦使阳明之气盛
 
暑证应当包括三个证型:外感燥热、外感湿热、内伤寒湿,后二证常并见。
夏季阳气浮越于外,反使中气虚弱,故易伤寒湿。外感湿热、内伤寒湿并见,诚如楼主所言,当先救其中,后解其外。
白虎汤能滋阴潜阳,使阳气不与暑热对抗,故能汗出暑解。此乃水德不与物争之理。
或曰:孰云暑热?阳自浮也!“心静自然凉”,不亦其理乎?
 
其实治暑痙暑厥,并不是象我说的那样简单。你若服十滴水等

仙子感謝春騰醫生的詳細解釋呵。
我已抄下這些資料,並把這版頁收藏起來了。
 
白虎汤是清气分热的,过去有人认为是清阳明经热,后来被证明是不对的。
说治阳明燥热,也不合适,燥则伤津,清热生津的是白虎加人参汤。
表有寒,里有热,用白虎汤,与理不通。表寒重用大青龙,里热重用白虎加桂枝。
脉浮滑就是热重的表现,浮当然在表,但里热不重,用白虎也值得怀疑。
 
白虎汤是清气分热的,过去有人认为是清阳明经热,后来被证明是不对的。
说治阳明燥热,也不合适,燥则伤津

你说的有道理,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目前大多数学者认郝教授的说法,是传抄之误;是表无寒里有热。白术老师是表有寒里有热,十三刀老师,以脏俯相表里关系叙说表有热里有寒也有道理,而我说的表有热里有寒是阳气运化的结果,是夏天我们人正常体质。你说的桂枝加白虎汤;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病机;表有寒邪,里热炽盛。
大青龙汤病机;寒些闭表,阳明有热。
 
此条阴阳两方面合邪使阳明气盛.其中任一方都可使其盛.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在泉.少阴可表示外热.也就是说在

内寒则太阴虚?有点转不过弯来,内经里说阴虚则内热,有点迷糊。
 
内寒则太阴虚?有点转不过弯来,内经里说阴虚则内热,有点迷糊。

阴虚了.所以阳明盛了.即发为热
但与真正的太阴病之虚有区别.此邪之初.其二.此时的重点在于阳明之盛.其脉浮滑.与脉沉脾伤症瘕之类有区别
 
阴虚了.所以阳明盛了.即发为热
但与真正的太阴病之虚有区别.此邪之初.其二.此时的重点在于阳明之盛.其脉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里有寒,应该理解为里面被寒所伤吗?这样唐本说阳明之为病,胃中寒也讲得通。
 
本帖最后由 第十三刀 于 2016-1-29 17:02 编辑

阳明之为病,

并不一定被伤.但是太阴之气必然会少.就像天气寒冷.在太阳的气必然比平常少一样.比如饮冷.
 
表者.太阳也.里者.太阴也.太阳传之阳明使其盛.太阴与阳明为表里.太阴虚则阳明盛.白虎所治无非就是阳明气

偷换概念?~~~~~~~~~~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