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03/24
- 帖子
- 1498
- 获得点赞
- 346
- 声望
- 63
205.月痨案(一)
少妇杨XX,产育刚旬日,伤于房室,当时无异状,两月后发生咳嗽,气促无痰,口燥心烦,夜不安睡,少腹微疼,小便黄短,如此者数月,迭治未愈。近复五心潮热,午后面如桃花,颧赤犹显,夜热弥高,干咳增剧,迄昧爽始汗出热退,肢倦无力,切脉细数。查系肾水亏乏,火旺瘀凝之所致。然则水亏则不能涵木,水不济火则热盛,火热乘金则肺燥而干咳,冲任劳损则不兔瘀滞而少腹疼,如此水亏火旺金燥瘀滞之证,大法以滋阴降火清金消瘀为主,凡丹栀逍遥散、清骨散、三物黄芩汤,皆为对症之方,逐次服食无效。忽睹验方集载有何琼楼君所传民间效方,叙述证候,与此微合,以其药味和平,因作试探性治疗。
石菖蒲45克、水灯芯24克、车前草18克、淡竹叶18克、茅根60克。
随证加沙参、丹皮、贝母、地骨皮、生地各10克,水煎作三次服。
旬日后咳热均减,颇著卓效。后于原方随证加减,再旬痊愈。服药期间,嘱绝对禁忌房事及荤腥煎炒诸物。愈后事老鸭一只,配丹参、茜草各12克,隔锅清炖,放盐少许,食时去净汤上浮油,数次分食,以久未荤食,脾胃不健,不妨多次蒸食,清补复元,其他参、芪、术、桂辛燥之品,概非所宜。以上所述,亦何君经验有得之言,须遵循之。(赵守真;《治验回忆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年)
[编者按]所谓“月痨”即民间称之“月间痨”,古书中常以“产后虚劳”为名,多由于产后伤于房事引起。古人要求;凡产后满百日乃可交合,是很有道理的。本案起于产后房劳伤,具有典型的虚劳症状,诊断当无疑义,惟用几味平淡之品,巧夺天工,经验可取。
206.月痨案(二)
吴XX,女,38岁。1979年4月5日初诊。去年三月人工流产十天后,余血未净时同房,此后渐觉腹痛、腰酸、纳食锐减,食不知味,且气短、身疲乏力、心悸、烦躁易惊、头昏、潮热,日渐消瘦(半年内体重减轻15市斤),经闭不行,手足心发烧,行走需人搀扶方可迈步。曾去XX医院诊治,经检查除稍有贫血外,余无发观,迭经中西药治疗而病无起色,且有逐步加重之趋势。察其面色憔悴,舌质紫黯苔白,脉细涩。
此乃流产后恶血未净而交合,致瘀血内留,奇经亏损,延久气血两亏而成痨疴。除加强营养,消除顾虑外,治以活血化瘀,畅通瘀阻络道,疏肝扶脾。资助气血生化之源。
当归12克、生熟地各15克、川芍10克、白芍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黄芪30克、胡黄连10克、山楂15克、益丹草30克、香附12克。
同年8月17日随访:上方续服三十余剂后,诸症基本消失,体重复原,心已不悸,纳食渐增,月经复来,脉和舌润。现抱三岁孩子走三里路亦不觉明显劳累。
[原按]是例俗称“月间痨”。据其神疲乏力短气,悸而心烦易惊,显系虚象。然探询病因乃为人工流产后,恶血未净,气血亏虚之时同房而渐起之病,此必瘀血内留,有碍新血化生,延久气血失于宣畅,冲任失于调和,反使肝脾为其所累。脉证互勘,乃为虚中挟实之证。故以桃、红、归、芎、丹参、益母草等以祛瘀生新,黄芪、地黄,芍药、山楂等益气生血健脾开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佐胡黄连清虚热,香附疏肝气,攻补兼施,共全其功。若苟因虚象犹豫不决而纯补,则气得补而益结,瘀得补而愈凝,不唯补而不受,恐变证蜂起矣。(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供稿)
[编者按]月间痨,又名月奸痨,多因经期,产后不忌房事,瘀热恶血留于胞宫所致,故一般以活血破瘀、清热解毒为其治疗大法。本证所幸者,气血亏损兼瘀血留着成痨,但尚未结成症瘕痞块,故效速矣。
少妇杨XX,产育刚旬日,伤于房室,当时无异状,两月后发生咳嗽,气促无痰,口燥心烦,夜不安睡,少腹微疼,小便黄短,如此者数月,迭治未愈。近复五心潮热,午后面如桃花,颧赤犹显,夜热弥高,干咳增剧,迄昧爽始汗出热退,肢倦无力,切脉细数。查系肾水亏乏,火旺瘀凝之所致。然则水亏则不能涵木,水不济火则热盛,火热乘金则肺燥而干咳,冲任劳损则不兔瘀滞而少腹疼,如此水亏火旺金燥瘀滞之证,大法以滋阴降火清金消瘀为主,凡丹栀逍遥散、清骨散、三物黄芩汤,皆为对症之方,逐次服食无效。忽睹验方集载有何琼楼君所传民间效方,叙述证候,与此微合,以其药味和平,因作试探性治疗。
石菖蒲45克、水灯芯24克、车前草18克、淡竹叶18克、茅根60克。
随证加沙参、丹皮、贝母、地骨皮、生地各10克,水煎作三次服。
旬日后咳热均减,颇著卓效。后于原方随证加减,再旬痊愈。服药期间,嘱绝对禁忌房事及荤腥煎炒诸物。愈后事老鸭一只,配丹参、茜草各12克,隔锅清炖,放盐少许,食时去净汤上浮油,数次分食,以久未荤食,脾胃不健,不妨多次蒸食,清补复元,其他参、芪、术、桂辛燥之品,概非所宜。以上所述,亦何君经验有得之言,须遵循之。(赵守真;《治验回忆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年)
[编者按]所谓“月痨”即民间称之“月间痨”,古书中常以“产后虚劳”为名,多由于产后伤于房事引起。古人要求;凡产后满百日乃可交合,是很有道理的。本案起于产后房劳伤,具有典型的虚劳症状,诊断当无疑义,惟用几味平淡之品,巧夺天工,经验可取。
206.月痨案(二)
吴XX,女,38岁。1979年4月5日初诊。去年三月人工流产十天后,余血未净时同房,此后渐觉腹痛、腰酸、纳食锐减,食不知味,且气短、身疲乏力、心悸、烦躁易惊、头昏、潮热,日渐消瘦(半年内体重减轻15市斤),经闭不行,手足心发烧,行走需人搀扶方可迈步。曾去XX医院诊治,经检查除稍有贫血外,余无发观,迭经中西药治疗而病无起色,且有逐步加重之趋势。察其面色憔悴,舌质紫黯苔白,脉细涩。
此乃流产后恶血未净而交合,致瘀血内留,奇经亏损,延久气血两亏而成痨疴。除加强营养,消除顾虑外,治以活血化瘀,畅通瘀阻络道,疏肝扶脾。资助气血生化之源。
当归12克、生熟地各15克、川芍10克、白芍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黄芪30克、胡黄连10克、山楂15克、益丹草30克、香附12克。
同年8月17日随访:上方续服三十余剂后,诸症基本消失,体重复原,心已不悸,纳食渐增,月经复来,脉和舌润。现抱三岁孩子走三里路亦不觉明显劳累。
[原按]是例俗称“月间痨”。据其神疲乏力短气,悸而心烦易惊,显系虚象。然探询病因乃为人工流产后,恶血未净,气血亏虚之时同房而渐起之病,此必瘀血内留,有碍新血化生,延久气血失于宣畅,冲任失于调和,反使肝脾为其所累。脉证互勘,乃为虚中挟实之证。故以桃、红、归、芎、丹参、益母草等以祛瘀生新,黄芪、地黄,芍药、山楂等益气生血健脾开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佐胡黄连清虚热,香附疏肝气,攻补兼施,共全其功。若苟因虚象犹豫不决而纯补,则气得补而益结,瘀得补而愈凝,不唯补而不受,恐变证蜂起矣。(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供稿)
[编者按]月间痨,又名月奸痨,多因经期,产后不忌房事,瘀热恶血留于胞宫所致,故一般以活血破瘀、清热解毒为其治疗大法。本证所幸者,气血亏损兼瘀血留着成痨,但尚未结成症瘕痞块,故效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