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疑问求解 你问,我答

前几天密码忘记了,无法登陆,通过李老师的帮助找到白术老师从新设置了密码,又回到论坛很高兴,谢谢李版版

嘻嘻,高兴就好。
 
李老师,你好。小女26岁,脸上长痘好几年了,尤其下巴。尤其例假来时,尤其吃辣火油炸食品。手脚偏凉。该怎

小女孩脸上长痘,现在是很常见的事情了,任何疾病的发生与痊愈心态很重要,不必太把它当回事。
关于脸上长痘的治疗,一般都从火热而论,都以清热解毒泻火为主。有说肺主皮毛,从肺热治疗。这些都有效,咱以前也是这样治疗的。可最近几年,咱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现在女儿脸上长痘者,大都和脾虚不运有关。现在的女孩,减肥,不注意饮食的调护容易伤胃。由于工作学习的压力容易伤胃。夏天久居空调房间,嗜食饮冷,伤胃。冬天,讲美,不着厚衣,易受寒伤胃,等等这些,伤胃即败脾,脾败,脾气虚,手脚偏凉也说明了这些。脾之气阳亏虚,运化时常,致使水湿浊毒郁滞,郁滞则生热,热盛则易生痘。如果例假来时加重,可能还与气血不和有关,治疗还须调理气血治经带。
调理要注意少吃辣火油炸食品,更要忌冷饮,工作学习不能太劳累,注意适当的休息。活动四肢,调理气血,避免抑郁。慎风寒,注意衣着的适度。
另外我认为现代的女孩长痘也常和性生活有关,婚前长痘者,结婚后多能自愈。婚后长痘者,多是夫妻不和,和则自愈。当然也不排除有其他疾病。
 
李老师,你好。小女26岁,脸上长痘好几年了,尤其下巴。尤其例假来时,尤其吃辣火油炸食品。手脚偏凉。该怎

小女孩脸上长痘,现在是很常见的事情了,任何疾病的发生与痊愈心态很重要,不必太把它当回事。
关于脸上长痘的治疗,一般都从火热而论,都以清热解毒泻火为主。有说肺主皮毛,从肺热治疗。这些都有效,咱以前也是这样治疗的。可最近几年,咱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现在女儿脸上长痘者,大都和脾虚不运有关。现在的女孩,减肥,不注意饮食的调护容易伤胃。由于工作学习的压力容易伤胃。夏天久居空调房间,嗜食饮冷,伤胃。冬天,讲美,不着厚衣,易受寒伤胃,等等这些,伤胃即败脾,脾败,脾气虚,手脚偏凉也说明了这些。脾之气阳亏虚,运化时常,致使水湿浊毒郁滞,郁滞则生热,热盛则易生痘。如果例假来时加重,可能还与气血不和有关,治疗还须调理气血治经带。
调理要注意少吃辣火油炸食品,更要忌冷饮,工作学习不能太劳累,注意适当的休息。活动四肢,调理气血,避免抑郁。慎风寒,注意衣着的适度。
另外我认为现代的女孩长痘也常和性生活有关,婚前长痘者,结婚后多能自愈。婚后长痘者,多是夫妻不和,和则自愈。当然也不排除有其他疾病。
 
谢谢李老师,非常赞同。我也不敢用清热凉血的寒药,怕伤了脾胃。我也认为和脾胃有关。李老师能否给一个方子,给女儿试一试。再谢谢。
 
谢谢李老师,非常赞同。我也不敢用清热凉血的寒药,怕伤了脾胃。我也认为和脾胃有关。李老师能否给一个方子

嘻嘻,不见患者,不闻具体病症,咱是不处方的。就咱的惯用处方药物书于下,供参考。

党参、白术、茯苓、枳壳、生地、白蒺藜、花粉、香附、仙灵脾、山药、甘草。

量,咱就不写了。不过这样的处方一般不会马上见效的,常使患者感到失望,可有时候停药了,可能痘痘就逐渐减少了,复发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患者不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复发的可能性就大的多了。

但愿咱的回答能令你满意。
 
今日遇到一个典型的盗汗患者,入夜睡则汗出如洗,至晨5时无论睡或起,汗自止。别无它恙。
 
这么好的帖子不能沉下去呀。我问老师一个问题:中下焦虚寒 中焦湿阻 口中粘腻 咽部涌清晰白痰 凉甜 目前咽部干燥 发痒刺激咳嗽 需要用哪些药物或需要怎样的一个治疗思路,请老师指导。感觉是典型的上热下寒,阴津不能上承。温下焦又怕伤上焦,清上焦滋上焦,又怕败中焦侵下焦。难难难!
 
这么好的帖子不能沉下去呀。我问老师一个问题:中下焦虚寒 中焦湿阻 口中粘腻 咽部涌清晰白痰 凉甜 目前咽部干燥 发痒刺激咳嗽 需要用哪些药物或需要怎样的一个治疗思路,请老师指导。感觉是典型的上热下寒,阴津不能上承。温下焦又怕伤上焦,清上焦滋上焦,又怕败中焦侵下焦。难难难!
不难,不难,不难,看看咱的燮理三焦方,一方加减治百病。
多谢老师的关注。
 
一直有关注老师的变理三焦方,按照您组方的思路,不知道这样是否可以:谷精草 沙参 麦冬 桔梗 党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益智仁 熟地 ?但疑问就是,入上焦的谷精草 沙参 麦冬 会不会有损脾阳,熟地会不会滋腻碍胃?多谢老师指教。
 
一直有关注老师的变理三焦方,按照您组方的思路,不知道这样是否可以:谷精草 沙参 麦冬 桔梗 党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益智仁 熟地 ?但疑问就是,入上焦的谷精草 沙参 麦冬 会不会有损脾阳,熟地会不会滋腻碍胃?多谢老师指教。
有问必有答,对错您斟酌。
回老师:咱一般情况下是没有见到具体的患者,不能做到四诊合参的时候是不谈不讨论治疗的,今也仅根据你上面提供的文字描述谈谈自己的看法。麦冬偏入心,从你的文字描述中看不到有心火的现象,单纯治疗咽干,麦冬也没有多大的作用,故可以不用。 中焦只是起一个枢纽,中间再提升的作用,如果不存在脾虚胃弱的现象,白术、茯苓也可以考虑不用。至于陈皮和枳壳是同类,但陈皮偏于健脾养胃,不及枳壳能升清降浊,更有利于中间枢纽的作用。 熟地 用量要大,使其直下,不在中焦停留,便不畏其滋腻碍胃。入上焦的谷精草、沙参 行于上,又有桔梗的载升,不下行中焦,又怎会有损脾阳呢?况有益智仁温阳。咽部发痒不妨加点儿防风。
同坐一列火车,各拿各的票,各占各的位,到站自然下车,各回各家,走错路上错门,找不到自己家的很少。当然买错票,下错站,坐车不对,回不到家,怨不得别人。发生自然或意外灾害,火车不能正常运行,哪又是一种情况了。事情发展到哪里就在哪里解决吧。
 
有问必有答,对错您斟酌。
回老师:咱一般情况下是没有见到具体的患者,不能做到四诊合参的时候是不谈不讨论治疗的,今也仅根据你上面提供的文字描述谈谈自己的看法。麦冬偏入心,从你的文字描述中看不到有心火的现象,单纯治疗咽干,麦冬也没有多大的作用,故可以不用。 中焦只是起一个枢纽,中间再提升的作用,如果不存在脾虚胃弱的现象,白术、茯苓也可以考虑不用。至于陈皮和枳壳是同类,但陈皮偏于健脾养胃,不及枳壳能升清降浊,更有利于中间枢纽的作用。 熟地 用量要大,使其直下,不在中焦停留,便不畏其滋腻碍胃。入上焦的谷精草、沙参 行于上,又有桔梗的载升,不下行中焦,又怎会有损脾阳呢?况有益智仁温阳。咽部发痒不妨加点儿防风。
同坐一列火车,各拿各的票,各占各的位,到站自然下车,各回各家,走错路上错门,找不到自己家的很少。当然买错票,下错站,坐车不对,回不到家,怨不得别人。发生自然或意外灾害,火车不能正常运行,哪又是一种情况了。事情发展到哪里就在哪里解决吧。
谢谢老师耐心的解答,我感觉自己胃部有下垂感觉,所以不知道敢不敢用枳壳,感觉提不上来。
 
谢谢老师耐心的解答,我感觉自己胃部有下垂感觉,所以不知道敢不敢用枳壳,感觉提不上来。
如果真的胃部有下垂,枳壳更要用了,甚者,枳壳力量不及,须要用到枳实。当然须要辨证配伍如黄芪、升麻、柴胡等。
胃下垂用枳实、枳壳,这不是我的发明创作,最开始是刚学医的时候从我哪祖传中医的老姑爷哪里听到的,后来又在首届国医大师张灿岬的书里看到的。
当然这也合乎我的看法。
我认为胃下垂虽然有气虚的存在,但下垂的不是气,是脏器中存在湿邪,湿气重浊,而气又无力升提,引脏器下垂。治下垂之病需要补气,更要除湿,这样就用到了枳壳、枳实的升清降浊之功能。
呵呵,如果您经常关注咱的帖子的话,这些都是咱经常在帖子中提到的。
 
如果真的胃部有下垂,枳壳更要用了,甚者,枳壳力量不及,须要用到枳实。当然须要辨证配伍如黄芪、升麻、柴胡等。
胃下垂用枳实、枳壳,这不是我的发明创作,最开始是刚学医的时候从我哪祖传中医的老姑爷哪里听到的,后来又在首届国医大师张灿岬的书里看到的。
当然这也合乎我的看法。
我认为胃下垂虽然有气虚的存在,但下垂的不是气,是脏器中存在湿邪,湿气重浊,而气又无力升提,引脏器下垂。治下垂之病需要补气,更要除湿,这样就用到了枳壳、枳实的升清降浊之功能。
呵呵,如果您经常关注咱的帖子的话,这些都是咱经常在帖子中提到的。
对,您的变理三焦方中,畅中焦的重要药物就是枳壳。我的疑问是这样的:张锡纯老先生在大气下陷的治疗中,用到了各种升陷汤,并做了论述,方中多用升提之药,桔梗,升麻,柴胡,略加收涩药如山萸肉以防提托。李可先生在治疗胃下垂中用升陷汤,加肾四位,以鼓舞肾气,夯实下焦。但都对陈皮,枳壳,枳实等理气之品避而远之,并说一旦使用,凶危立现。李东垣先生创补中益气汤,其中有陈皮,但绝无枳实等推墙倒壁之品。老师您解释的我也很认同,就是和这些前辈的实际又不一样。我没有定见,拿不定主意,不知该从谁。而且重要的是量的问题,一个门外汉,对这个量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多少的枳实可以起到升清降浊的作用,同时又不伤正气,或者又应该与升提药成何种比例。一般的柴胡升麻用量也就一钱许,枳实倍之?还是等量?再加上黄芪呢?。。。简直乱做一团。。。再次感谢李老师耐心解答。
 
对,您的变理三焦方中,畅中焦的重要药物就是枳壳。我的疑问是这样的:张锡纯老先生在大气下陷的治疗中,用到了各种升陷汤,并做了论述,方中多用升提之药,桔梗,升麻,柴胡,略加收涩药如山萸肉以防提托。李可先生在治疗胃下垂中用升陷汤,加肾四位,以鼓舞肾气,夯实下焦。但都对陈皮,枳壳,枳实等理气之品避而远之,并说一旦使用,凶危立现。李东垣先生创补中益气汤,其中有陈皮,但绝无枳实等推墙倒壁之品。老师您解释的我也很认同,就是和这些前辈的实际又不一样。我没有定见,拿不定主意,不知该从谁。而且重要的是量的问题,一个门外汉,对这个量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多少的枳实可以起到升清降浊的作用,同时又不伤正气,或者又应该与升提药成何种比例。一般的柴胡升麻用量也就一钱许,枳实倍之?还是等量?再加上黄芪呢?。。。简直乱做一团。。。再次感谢李老师耐心解答。
再回老师,咱的是燮理三焦方,不是变理三焦方。
咱畅中焦的重要药物不只是枳壳,还有益智仁、党参哦。
您说张锡纯老先生在大气下陷的治疗中,用到了升陷汤,并做了论述,方中多用升提之药,如桔梗、升麻、柴胡等。桔梗、升麻、柴胡具有升提作用,咱起初也是这么认为的,不单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中这么说了,看更多的古医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咱最近这几年认为不是这样的,不是桔梗、升麻、柴胡等具有升提作用,而是这些药有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这些药清热解毒利咽,开启了上窍,才使下气无压力或减少减小了压力有机会有能力上行使然。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略加收涩药如山萸肉等,不是以防提托太过,可能是防生发有过。李可先生在治疗胃下垂中用升陷汤,加肾四位,以鼓舞肾气,夯实下焦。但都对陈皮,枳壳,枳实等理气之品避而远之,并说一旦使用,凶危立现。李东垣先生创补中益气汤,其中有陈皮,但绝无枳实等推墙倒壁之品。这些说法是否正确,这就是小学课本《小马过河》的问题了。至于多少的枳实可以起到升清降浊的作用,我平时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我认为具体用多少的量,还是需要放到具体的病例中来讨论,今老师提到了这个问题,我略思索了一下,做这样的回答:升清,要使气上行,枳实用量不可大,大约常人6克即可,要使其作用以降浊为主,用量就应该稍大了,大约常人在15~30克吧,既升清又须降浊,常规用量大约9克即可,地域不同,各人体质不同,还须斟酌。
 
“但咱最近这几年认为不是这样的,不是桔梗、升麻、柴胡等具有升提作用,而是这些药有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这些药清热解毒利咽,开启了上窍,才使下气无压力或减少减小了压力有机会有能力上行使然。”
------------------------李老师这段论述很有启发作用,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像提壶揭盖法的另一个变相,一个让水往下流,一个让气往上走。高明。
另外纠正我自己两个浅薄的错误,一个是您的 燮理三焦方 专门去查了读音 感恩您。一个是肾四味不是肾四位,我这个爱好者太丢人了。。。。。中医是不折不扣的实践派,理论结合实际,其中的深浅有的时候也只能靠自己慢慢去试了。感恩您的教诲,我准备应用您的思路碰碰,之后反馈。给老师鞠躬了。
 
“但咱最近这几年认为不是这样的,不是桔梗、升麻、柴胡等具有升提作用,而是这些药有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这些药清热解毒利咽,开启了上窍,才使下气无压力或减少减小了压力有机会有能力上行使然。”
------------------------李老师这段论述很有启发作用,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像提壶揭盖法的另一个变相,一个让水往下流,一个让气往上走。高明。
另外纠正我自己两个浅薄的错误,一个是您的 燮理三焦方 专门去查了读音 感恩您。一个是肾四味不是肾四位,我这个爱好者太丢人了。。。。。中医是不折不扣的实践派,理论结合实际,其中的深浅有的时候也只能靠自己慢慢去试了。感恩您的教诲,我准备应用您的思路碰碰,之后反馈。给老师鞠躬了。
给老师鞠躬了?折煞俺老小儿也。
 
有问必有答,对错您斟酌。
回老师:咱一般情况下是没有见到具体的患者,不能做到四诊合参的时候是不谈不讨论治疗的,今也仅根据你上面提供的文字描述谈谈自己的看法。麦冬偏入心,从你的文字描述中看不到有心火的现象,单纯治疗咽干,麦冬也没有多大的作用,故可以不用。 中焦只是起一个枢纽,中间再提升的作用,如果不存在脾虚胃弱的现象,白术、茯苓也可以考虑不用。至于陈皮和枳壳是同类,但陈皮偏于健脾养胃,不及枳壳能升清降浊,更有利于中间枢纽的作用。 熟地 用量要大,使其直下,不在中焦停留,便不畏其滋腻碍胃。入上焦的谷精草、沙参 行于上,又有桔梗的载升,不下行中焦,又怎会有损脾阳呢?况有益智仁温阳。咽部发痒不妨加点儿防风。
同坐一列火车,各拿各的票,各占各的位,到站自然下车,各回各家,走错路上错门,找不到自己家的很少。当然买错票,下错站,坐车不对,回不到家,怨不得别人。发生自然或意外灾害,火车不能正常运行,哪又是一种情况了。事情发展到哪里就在哪里解决吧。
请问老师,感冒中医分多少种?能否分别告知感冒的简单治法?例如喝姜汤之类的简便方法!!
 
请问老师,感冒中医分多少种?能否分别告知感冒的简单治法?例如喝姜汤之类的简便方法!!
谢谢老师的关注,你的问题就我自己所能做一下简单的回答,但愿你能满意。
感冒中医分多少种,我认为在不同的时代、地域会有不同的分法,这里就不举例了。现在常见的感冒也就是风寒、风热、暑湿等。然而单纯的风寒、风热或暑湿感冒也不是多见的,多是内有热邪或食积,外受风寒、风热、暑湿侵袭等招致的内外合邪所致的疾病。如果我们单纯是为了学习考证,就要规范学习,要把具体的病症分类分清楚,如果是具体到临床就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不同患者,具体辨证,灵活用方用药。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无论什么病,只要你理法方药都精通了,任何治法都是简单的,否则,看似简单的治法实际却是很复杂的。喝姜汤之类的简便方法我认为只可用于简单的单纯的风寒感冒的治疗,单纯的风热感冒就要用到银翘散之类的疏风清热的药了,暑湿感冒就要用到藿香正气、六一散等防暑利湿之品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