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关于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原文】《庄子•达生篇⑴》:“至人潜行无窒⑵,蹈火不热⑶,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⑷。”
 
【补注】

⑵至人潜行无窒:至人在水中潜行而不窒息。无,当作“不”。潜行,谓潜行水中。窒,窒塞。

郭象注:“其心虚,故能御群实。”

成玄英《疏》:“窒,塞也。夫至极圣人,和光匿燿,潜伏行世,混迹同尘,不为物境障碍,故等虚室,空而无塞。”

陈鼓应说:“杨树达说:《说文》十一篇上水部:‘潜,涉及也。’‘潜行不窒’,谓潜行水中呼吸不窒,与下文‘蹈火不热’文正相对。《疏》云‘潜伏行世’非也。(《庄子拾遗》)”
 
【原文】《庄子•齐物论⑴》:“古之人⑵,其知有所至矣⑶,恶乎至⑷?有为未始有物者⑸,至矣,尽矣⑹,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⑺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庄子》有了真人、至人、神人、圣人之说。对真人、至人说的最多⑻。
 
金栋按:赵先生引《齐物论》此段无真人、至人、神人、圣人之说,疑“古之人”已囊括此四种“得道”之神仙也。
 
【补注】

⑻对真人、至人说的最多:不确。

金栋按:据不完全统计,《庄子》一书中,圣人一词出现频率最高,而并非真人与至人,亦提及贤人。
 
【原文】《淮南子•俶真训⑴》:“古之真人,立于天地之本,中至优游⑵,报德炀⑶和。而万物杂累⑷焉,孰肯解构⑸人间之事,以物烦⑸其性命乎。……是故与至人⑹居,使家忘贫,使王公简⑹其富贵而乐卑贱,勇者丧⑺其气,贪者消其欲。坐而不教,立而不议,虚而往者实而归⑻,故不言而能饮⑼人以和,是故至道无为。”
 
【原文】《淮南子•本经训⑴》:“神明藏于无形,精神反于至真⑵,则目明而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口当而不以言⑶],心条达而不以思虑。委而弗为,和而弗矜⑷,冥性命之情⑸,而智故不得杂焉。精泄于目⑹,则其视明,在于耳则其听聪,留于口则其言当,集于心则其虑通。故闭四关⑺则身无患,百节莫苑⑻,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淮南子》着重讲真人、至人⑼,发挥很多。
 
【补注】

⑼《淮南子》着重讲真人、至人:疑查阅疏漏。讲“圣人”之处亦颇多,偶及“贤人”。

金栋按:据《原道训》圣人11见,《俶真训》圣人14见,就此二篇而言,圣人远多于真人与至人的出现率。
 
【原文】《荀子•解薮⑴》:“夫微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强、何忍、何危!故浊明外景,清明内景。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老子、庄子是道家之宗。《淮南子》多述道家之言。荀子是儒家,故他把圣人抬到与至人平等的地位,甚至高于至人。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

黄帝只是听说的,老早以前的时候有真人。真人就不是一般的人,手里把握的就是天地,象把天地手里一把攥着一样。有人形象化地说是顶天立地一手托着太阳,一手托着月亮。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呼吸的不是一般污染的空气、汽车尾气,呼吸的是精气。那是上古以前的,天地未生成的精气。不和一般人站在一起,他独立着,守的是神。

“肌肉若一,”
周身是一体混然的。

“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和天地同生同死。没有终结,长生不老的。

“此其道生。”

道生就不是人生的。人生人是俗人,真人是道生。道是什么?是自然。是自然产生的。真人可以说做为人类这个物种从诞生开始,就是长久存在的;还可以理解这个就是理想状态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理论模型。也可以说从理论上来说人是和天地同时诞生的,那么代代相传活在自然之中,无所不在,是可以永生的。这是指的超出个体以外的做为人种来讲的,也可以说是一个理想状态的人的模型,而不是现实的人。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略现实一些的,人类能知道的人,尽量地合于自然,随从着自然而调节,时时的有所偏离,但是还能调回来,
“去世离俗,”
也不是人世间的。
“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
这个人是游行于天地之间,现实中能够看到的人类。
“视听八达之外,”

眼睛能看到太阳、看到月亮,天上打雷也能听得见。
“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前面那个状态从理论上说生物在宇宙之间无所不在。也可能在好多未知的地方还存在着。这个就是说在现实中有文字记录,有历史记载、有口头相传的这么一类人,也类似于理想状态的人,现实人类的发展史。只要是调于四时也可以增强寿命,更加强壮。而不是说那个“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当然也有些从个人来理解以为是个人修炼能这样的。但是结合现实来看更象是说的一种理想状态。所以说“亦归于真人。”

这两个说的是虚的,或者是全体的。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这就是天地之间的,风吹他也动的,就是独立的个体了。是和你我一样会吃喝拉撒睡的世俗的人。“无恚嗔之心,”不会动不动就生气。“行不欲离于世,”就是在现实之中的人。“被服章,”也穿衣服,也吃饭。“举不欲观于俗,”没有写踏着祥云飞升的、万人都看奇景的那类事情。“外不劳形于事,”不去拼命加班加点地过度劳作。“内无思想之患,”也不用整天担惊受怕。“以恬愉为务,”过的非常自然。“以自得为功,”心理上对自我有肯定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那么做为个体在世俗之间吃五谷杂粮的人来说,形体和精神调整好了也能够活到一百岁。那么这是现实中的高人了,也是人可以办到的。“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再次一等的,看着天和地的情况来做为行动的根据,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月满月圆得有个数,看星辰的出没,知道一年的四时。然后为的是逆从阴阳。冬天穿棉袄,夏天扇风。“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知道春秋冬夏该怎么办。这就是同人类本来的理想状态一样,合同于道。在现实之中的人遵照人类的理想状态来实行,根据大自然的规律来作息也是可以能益寿、延年、不病、活得很自在的。所以讲到圣人的时候提到了心理的问题,“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而讲到贤人的时候是怎么去做。所以既要知道怎么去做,而又达到心理上的安定,这就是圣贤。这就是儒家说的人人可以为圣贤。去做就行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