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伤寒杂谈

水虎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6/19
帖子
64
获得点赞
26
声望
8
关于中医疗效话题,可以说要吐槽的太多了,可能要比方舟子与崔永元的转基因之争更狗血。
一方面,药品作假,无良药贩的恶劣行径(比如饮片造假,硫磺熏已经使常事,地瓜切片冒充附子,萃取之后再送中药市场的事情不胜枚举)更加重了中医沦落的悲催境遇。
另一方面,太多不合格的中医(下医)拍脑袋开药,一旦无效,就忽悠患者中药见效慢,有反复,脏腑,五行,甚至五气六运,易经之类的玄之又玄的陈词滥调就脱口而出,甚至一些专讲《伤寒论》的著名专家在临床上也表现平平,乏善可陈。

究其原因,就是失去了中医之魂,中医之魂是什么,一般人都喜欢说“辨证”呀,这是套话,进一步说,怎么辨证,就是“坚持经方”。
在谈坚持经方之前,先说说西医,西医是一项科技发展和进步(如果不同意该观点的读者,可以不必看下文),毕竟,通过求真务实地微观研究,对于人体构造,生理做出了很多合理的见解,尤其是外科方面,远远超过两千多年前的华佗老先生了。所以近代的三位伤寒巨擘(张锡纯,曹颖甫,胡希恕)都是在尊重西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医,当然,限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所谓的中西医结合成果也非常有限。

伤寒到底是谁写的?大多数人都知道是张仲景。但这些药方,显然不是张仲景一个人总结或创造的,按照皇甫谧的说法,基本取自《汤液经》,这基本上也是秦汉时非常流行的中医经验总结了,估计与《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时代差不多。换句话说,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大致是集成了当时的中医发展成果,并根据张仲景的个人行医经验,按照六经的思路分门别类,撰写而成。所以说,伤寒经方与《内经》没有任何传承关系,如果说有,只能在某些特定中医理念上。以《黄帝内经》的思维看《伤寒论》,就会发现矛盾重重,前言不搭后语。

伤寒论112方,大部分方剂没有超过九味的,而且基本没有什么贵重的药材(太贵重了,也不可能用于劳苦大宗),这充分说明了伤寒如果辨证得当,只需要有限的小方子,就可以了。陈慎吾母亲腹痛,自己无法医,胡希恕投手大承气汤,一剂而效。(因时间原因,待续)
 
列宁说过,在市场上叫的声音最大的人,他的货基本上最差(大意如此),遗憾的是,在中医界里,类似的现象层出不穷。譬如说:某些名老中医甚至所谓的国医,明明是辩证不清晰,方药糅杂,甚至多大30余味,但是就有人说喝彩,甚至评价说,这么多味药能配出来,而且没有违反”十八反“这是匠心独具,中医奇才,治病效果可能大概差不多。(用曹颖甫的话来说,真不知道这些人是何居心)。

话扯远了,但是道理没跑偏,中医如果不从辩证入手,不自我扬弃那些”玄“的混蛋理论,最终智能沦落为非洲的巫术。道理如下:
1. 中医是采用大量的归纳法(因为古时候科学不发达,没有X光,没有显微镜等现代手段去准确地把握微观世界),智能采用长期,大量的试错法,最终总结出一套确实有效果的方剂理论,这就是《汤液论》。
2. 因为这些行之有效的方剂只是一个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能? 不同人给出不同的理论,比如五行,脏腑,经络,甚至易经,奇门遁甲都用上了,简单来说,我们的老祖宗知道自己有一套正确的办法,但是如何去用,毕竟开方要靠医生,医生不可能把所有的病例都背下来,所以要创造一套辅助记忆的理论。毫无疑问,这些理论参差不齐,大多数都是凭空想象,猜测,查无实据。(这一点,我认为方舟子确实抓住了传统中医的命门)
 
3.以上的理论都是基于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凭空想象的,所以我们现代人几乎根本不可能重新这个老路,因为这些理论根本就是错的,这个错是指没有统一的贯穿所有《伤寒论》的基本逻辑,基本上指东说西,东拉西扯,搞得后来学人无所适从。
 
期待更多精彩!
 
基于以上,一些有识之士(笔者还是推崇伤寒三杰,张,曹,胡)重新审视《伤寒》《金匮》,病根据自身的实际临床经验,反复核验,反复矫正,为我们后人趟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这条路就是以《伤寒》为基础,以疗效为标杆,参考现代西医理论,知之为知之,不知者不强解,通过大量的实际效果佐证中医存在价值。

先谈曹颖甫(1866-1938),江阴人,懂伤寒的人可以说必须记住这位大师,老爷子那叫一个厉害,基本上只用经方,效果是”一剂知,二剂已“,培养出诸如章次公,严苍山,姜佐景几位不错的徒弟(这一点胡希恕的就没有老曹幸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但从现代人来说,老胡也是最可效法的,后文将论述。呵呵),前清的文人,三十多岁前也想考个功名,算是有个小成,后拜晚晴黄以周(经学大师)为师,绝对的一派宗师,1927年丁甘仁在上海办中医专门学校,特聘曹颖甫,轰动一时。成名著作《伤寒发微》《金匮发微》,写《金匮发微》时还有个小插曲,有个不着调的损友把底稿借阅,结果弄丢了,书出版不成了,还好老曹又重新来,终于付梓,给我们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老曹在1938年因为见到日本鬼子侮辱妇女,当面呵斥,直接被枪杀((可恨,可恨,可恨。),一代宗师,就此驾鹤西去。
 
老曹的最大功劳在于他崇尚实用,因为有自身的经学背景,所以尤能深刻体会《伤寒》的精到之处,并且开创了质疑《伤寒》传本,结合实际的唯物主义精神(此处没有更好言辞表达)。这一点是所有学人(包括中医学人)必须具备的。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本来伤寒论就是张仲景在东汉末期(读过《三国志》,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最牛皮的神医华佗不也是被曹操杀了吗?民不聊生,战乱四起,那时出版业也不发达,纸张都还没有正式流行(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知道魏晋时代,才开始逐渐使用),而且张仲景那时不是什么”医圣“,就是一个看病比较准的好大夫而已,他的功劳也只是针对自己的临床实践结合当时的经典医书《汤液经》再重新梳理一遍而已。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据考证应该是明代时候的事情,(唐代孙思邈还只是称其为”仲师“而已),张仲景不是什么大文学家,只是一个杰出的大夫,而且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医生不是什么高尚的工作,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谁不想好好读书,考个功名,混个一官半职的,改善下家庭生活境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跟现在的一切向钱看一个道理。但是东汉时候,那时还没有像隋朝时开始”开科取士“,还是家族势力割据,了不起举个孝廉就不错了,当官没希望。从师河南本地人张伯祖(仅仅从这一点说,现在某些人的地域歧视论是不太厚道的),这个不是我说的,这是晋代皇甫谧(这也是个牛人,《针灸甲乙经》就是他写的,可以说保留了汉代针灸的真传)说的,东汉和晋代很近,并且能指名道姓,这个说法应该比较靠谱。
为什么要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呢?就是因为中医是个传承的学问,你不知道其来源,就无法真正理解它。
既然张仲景不是什么大学问家,并且要整天忙于临床,还要整理《汤液经》,写出《伤寒杂病论》(含伤寒和金匮),据说张仲景大概活了65岁,所以对于一个文学功底一般的人,要整理写出这个医学巨著,并且考虑当时的《汤液论》也是大白话比较多,就不能要求这个《伤寒杂病论》的文学价值有多高,应该说只能是就病论病,可能还要夹带点河南方言(比如”不差“(病没好),”不中与也“(河南现在也说不行就是不中”
 
孔子他老人家说的“言之不文,其行不远”,意思是说,文章写得如果没有文采,可能也很难流行开来,比如现在的“小苹果”歌曲,歌词好,所以广场大妈都喜欢。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毫无疑问和《内经》没有任何关系,若果硬说要有,可能顶多就是一两毛钱的关系,
比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类的宏观理论,具体到微观,二者所的话,完全是两个语言。个人认为《汤液论》的成书更早,张仲景可能只是借用《内经》中的名词来表述“六经”。所以胡希恕也说,这个《伤寒》和《内经》一毛钱关系没有,千万不可用用内经的名词套用伤寒,最后把自己绕晕了。

下面来讨论个学术问题,何谓“六经”,答曰:六经即是1-2-3-4-5-6 。
可笑吗?一点也不可笑,但这却是就是张仲景的本意。
按照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经者,《韩诗》中说,“东西耕曰横,南北耕曰由”,由即从,从即经。织之从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又纬。《大戴礼》曰:南北曰经,东西曰纬。
说白了,六经就是六大块,六部分(也行),按照疾病的一般演变顺序,从外到里,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如果感觉不太好记,你也可以认为这个六个发展阶段,按照疾病的发展严重程度,(当然,这是泛泛而言,不精准),但是《伤寒》的六经与针灸里的经络六经绝然不是同一回事。这正如物理是一门学科,化学也是一门学科,但是硬要把物理中的名词概念套在化学中,就变成了不伦不类,非驴非马。

其次谈“辨证”,《伤寒杂病论》中的精髓就是辨证,为什么说辨证是中医的精髓和灵魂所在?看看张老师在两千多年前的教诲“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十二字真言,就概括了一起。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作为医生,你利用“望闻问切”这些技巧,脉也好,症状也好(上文说过,古人没有X光,显微镜,血象分析什么的,只能通过关键的,能起到标杆作用的表象来判断身体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判断出到底是什么地方有不对的地方,然后,药方是现成的(咱老祖宗的《汤液论》派上用场了,是什么病,就用什么药,只要恰当,肯定是效如桴鼓。
 
上下两千年,从两千年前回来,再看看曹颖甫的伤寒观点:
1.把《伤寒》中的“一日,二日,三日”,强解为内经中的“一候,二候,三候”,《内经》的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中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意思说,5天=1候,3候=1气(24节气,一个节气15天,一年24节气,不知道的打手板),6气=1时(90天,3个月),4时=1年(春夏秋冬),我们老祖先天文知识还是很先进的,当时那叫首席气象官(比如钦天监之类的)。但是曹又说在伤寒论中,伤寒7日一候,中风6日一候,以下五六日,八九日,则不在此类。

这个我感觉是老曹犯迷糊了,因为老曹没有把内经和伤寒严格的分割开来,所以在这一点上有点请词夺理,原因如下:一,张仲景没有这个定义法或习惯,第二,内经中也不是如此定义,第三,同在《伤寒》一本书中,一会说一日两日三日是按照候来计算,一会儿又按天计算,缺乏逻辑。以张仲景的医学素养和严谨,短短不会如此捣糨糊。胡希恕,刘渡舟,郝寒山均认为《伤寒》中的时间概念,是很严谨的病例,换句话说,就是病例流水账,哪天发生了什么病变,进站,变化,都是严格地按照临床实践来,没有什么春秋笔法,故意扯淡。当然,瑕不掩瑜,这是老曹的一个小小不足,略过即可。
 
老曹的与时俱进精神集中体现在“三焦的解释上,内经上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上焦如雾,中焦如枢,下焦如渎“,老曹认为这是扯淡,人家西医都已经通过解剖学确认了,胸中有淋巴系统,上焦即上淋巴系统,中焦即胃底消化功能,分泌消化液,变成食糜,继而吸收,体现了”如枢“的功能,而下焦,就是西医所说的输尿管,排尿系统。这个或许有一定争议,但是老曹的这个说法,无疑体现了尊重事实,不倒浆糊的男人本色。说句题外话,不少所谓的中医名家,骨子里不敢承认西医的进步和科学,认为一旦承认了西医,自己的中医理论就无法成立了,一派”只要你对了,那我就肯定错了“的片面思维。

但是,事实是西医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到了客观,真实,无可辩驳,(当然不是在任何方面都是,这也是现实),从这个角度讲,方舟子的某些言论应该给我们学中医的人一点借鉴。即不要像鸵鸟一样,自己撅着屁股钻到沙子里,就认为什么都没看见,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对中医的发展和传承没有一点好处。

我们的老祖先限于当时的科学条件,无法说清疾病的微观发展是怎么回事,但是作为二十一世界的中医人,如果还是局限于两千年前的认知水平,将来我们还有何面目见先人于地下。买块豆腐撞死吧。
 
老曹的第二大功绩是,再次高度肯定了”养阳“的重要性,简单地说,就是护胃,咱们说,尤其老年人,能吃能拉,基本上病都可以慢慢治,不会太糟糕。如果滴水不进,饭也吃不下,”失阳“则死。这个简单道理虽然简单,但是某些“下工”却经常违反,所以老曹说了一句话”凡阳亢而死,皆医之过也“,直接就是这个断语。病人有阳气,就是有点阳亢,居然病死了,这不是病人病的厉害,就是你医生医术太糟糕了,所谓杀人者,庸医也。

老曹的第三大功绩是,在《伤寒发微》《金匮发微》中,经常在仲师无方处,根据自家临床经验,给出药方,虽然未必全然奏效,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种胆气和 心志,绝非那些最爱用太平方的普通医生所能比。

老曹在金匮中,在百合狐惑中,将狐惑归咎于梅毒,似有商榷之处,胡希恕在此处认为,白塞氏证(喉蚀,眼赤,阴蚀)应该是主要病症,这两个病症相似处极多,医院也经常误诊,但考虑到该病菌是1937年才被土耳其医生白塞氏发现,所以老曹也是无心之过。但是二者的传染途径有可能有相似之处,比如:不洁性交,口交,肛交之类的,当然白塞证目前西医归结为自身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但在中医理论上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所以会得这个病,可能内外因素都有。(作为临床来看,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下午还有工作,未完待续,文中多错别字,且行文多有武断之语,读者可自决之)
但道理上,正如胡希恕所说的,一个病人,一百个中医来看,给出一百个论断,开出一百个药方,这不是中医的辨证,这是胡诌八扯。按照《伤寒》的步骤,一步一步来辨,最正确的论断是唯一的,并且是可重复的。作为中医人,不要再在这个最起码的原则上混淆,而且这是中医水平普遍不佳的表现,不是真正中医的特色。把丑陋当漂亮,损害的是中医自身。话粗理不糙啊!
 
呵呵,期待继续。咱现在看前二杰的(张,曹)书,胡的下载电子版,还没看
 
列宁说过,在市场上叫的声音最大的人,他的货基本上最差(大意如此),遗憾的是,在中医界里,类似的现象层出不穷。譬如说:某些名老中医甚至所谓的国医,明明是辩证不清晰,方药糅杂,甚至多大30余味,但是就有人说喝彩,甚至评价说,这么多味药能配出来,而且没有违反”十八反“这是匠心独具,中医奇才,治病效果可能大概差不多。(用曹颖甫的话来说,真不知道这些人是何居心)。

话扯远了,但是道理没跑偏,中医如果不从辩证入手,不自我扬弃那些”玄“的混蛋理论,最终智能沦落为非洲的巫术。道理如下:
1. 中医是采用大量的归纳法(因为古时候科学不发达,没有X光,没有显微镜等现代手段去准确地把握微观世界),智能采用长期,大量的试错法,最终总结出一套确实有效果的方剂理论,这就是《汤液论》。
2. 因为这些行之有效的方剂只是一个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能? 不同人给出不同的理论,比如五行,脏腑,经络,甚至易经,奇门遁甲都用上了,简单来说,我们的老祖宗知道自己有一套正确的办法,但是如何去用,毕竟开方要靠医生,医生不可能把所有的病例都背下来,所以要创造一套辅助记忆的理论。毫无疑问,这些理论参差不齐,大多数都是凭空想象,猜测,查无实据。(这一点,我认为方舟子确实抓住了传统中医的命门)
我鄙视方舟子
 
虽然不懂医。。但是觉得中医和西医融合不是那么容易的。基础不一样、基本理念和体系不一样、作为医学的生理概念都不尽相同。要把西医融入到中医去是很需要功夫的。要把中医融到西医去那估计更难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