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六、《内经》时代的阴阳五行说-《<内经>时代》补注

⒃风生木与骨:房注:“木为风而发畅,骨亦木之类也。”

《管子校注》:“翔凤案:《说文》:‘骨,肉之覈也。’……‘核’、‘覈’古今字。‘骨’乃果实之核。”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5-8 22:44 编辑

⒄其德喜嬴,而发出节:房注:“出,生也。言春德喜悦长嬴,为发生之节也。”

《管子校注》:“翔凤案:……‘嬴’,‘赢’之借,同‘盈’。”

金栋按:《春秋繁露•阴阳义》:“以类和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
 
⒅时,其事号令: 《管子校注》:“王念孙曰:‘时’字绝句,‘发出节时’,谓以时节发出万物也。‘其事号令’别为句,乃总领下文之词,春夏秋冬皆有之。尹以‘节’字绝句,‘时’字下属为句,大谬。”
 
⒆修除神位,谨祷獘梗:房注:“梗,塞也。时方开通,而有獘败梗塞者,则祷神以通道之。”金栋按:房注“獘梗“不当。


《管子校注》:“刘绩云:《淮南子》:‘仲春,祭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幣。’疑此乃‘幤更’误。惠士奇云:‘獘’当作‘幣’,《左•襄九年•传》‘祈以幤更’,‘更’与‘梗’同(见《礼说》)。王引之云:‘獘’与‘幣’同。(‘幣’古通作‘獘’,说见《史记•货殖传》)‘梗’,祷祭也。‘幣梗’者,梗用幣也。《周官•女祝》‘掌以时招梗禬禳之事以除疾殃。’郑注曰:‘梗,禦未至也。’《淮南•时则训篇》曰:‘修除祠位,幣祷鬼神。’文义正与此同。尹以‘獘梗’为‘獘败梗塞’,非是。”
 
[size=4[b]]⒇宗正阳[/b]:房注:“春,阳事,故以正阳为宗。”
 
[21]治提防:房注:“夏多水潦,故于春预修堤防。”
 
[22]正津梁:房注:“谓正桥梁也。”
 
[23]甃(音昼zhou)屋行水:房注:“甃者,使之行水也。修屋坏,时方灌溉,依次行而用。”

,《汉典》云:“砌,垒。”
 
[24]通四方:房注:“凡此皆助发生之气。”

[25]此谓星德:房注:“星以和为德也。”

[26]星者掌发为风:房注:“掌,主也。主以风发生。”

[27]春行冬政则雕:房注:“肃杀之气乘之,故雕落也。”

[28]行秋政则霜:房注:“秋霜降时也。”

[29]行夏政则欲:欲,欲望,希望。

《管子校注》:“翔凤案:老子‘谷神不死’作‘浴’。……《素问•上古天真论》:‘以欲竭其精。’”
 
[30]舍有罪:舍,通赦,赦免。


《管子校注》:“孙星衍云:《艺文类聚》三、《太平御览》十引‘舍’作‘赦’。”
 
[31]复亡人:房注:“人之逃亡者,还复之。”

《管子校注》:“张佩纶云:《后汉•明帝纪》注:‘复土,主穿圹填墓事也。’《樊倏传》注:‘复土校尉,主葬事复土于圹也。’‘亡人’即死人。”

金栋按:复土,《汉典》云:“谓掘穴下棺,以所出土覆于棺上为坟,建陵墓。”
 
[32]端险阻:房注:“路有险阻,理之使端平也。”

[33]正千伯:房注:“千伯,即阡陌也。”

金栋按:阡陌,《汉典》云:“田界。”

[34]无杀麑(音泥ni)夭:麑,幼鹿。夭:刚出生的禽或兽。

《管子校注》:“刘绩云:后《禁藏》作‘毋夭英’,必有一误。孙星衍云:《御览》、《事类赋•注》引‘夭’作‘卵’。”
 
[35]毋蹇华绝芋:房注:“蹇,拔也。芋之属,其根经冬不死,不绝之也。”

《管子校注》:“刘绩云:后《禁藏》作‘毋拊芋’,必有一误。……翔凤案:‘麑夭’、‘华芋’皆为食物,故以政治力量保护之。……‘蹇华’谓欣欣向荣之农作物,‘绝芋’则谓割蔬菜作物。类书改‘芋’为‘萼’,不知花萼与生活无关……《禁藏篇》‘毋拊芋’房注‘竿,笋之初生也’,其义正合,知‘芋’决非误字。”
 
[36]五政苟时: 《管子校注》:“孙星衍曰:《太平御览》、《事类赋•注》引作‘五政徇时’,下引秋三月亦作‘徇时’,‘徇’与‘循’同义,‘徇时’谓循其时序。《白帖》二引作‘顺时’,‘顺’、‘循’亦音义相近。翔凤案:‘苟’、‘乃’二字呼应。上文‘芋’改‘萼’,知‘徇’字亦为类书所改,非原文也。”
 
[37]南方曰日:房注:“南方太阳,故为日也。”

金栋按:《释名•释天》:“日,实也,光明盛实也。”
 
[38]其时曰夏:房注:“夏,假也,谓时物皆假大也。”

金栋按:《释名•释天》:“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
 
[39]其气曰阳:房注:“夏之气也。”

[40]阳生火与气:房注:“阳为郁热㪣蒸,故为火气也。”

金栋按:《白虎通•卷四•五行》:“火在南方。南方者,阳在上,万物垂枝。火之为言委随也。言万物布施。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万物变化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五运行大论》同)

[41]其德施舍修乐:房注:“施舍,谓施爵禄,舍逋罪。修乐,谓作乐以修辅也。”

[42]顺乡:房注:“谓不违土俗之宜也。”

[43]以动阳气:房注:“阳气主仁,故行恩赏以助之也。”
 
[44]九暑:房注:“谓九夏之暑也。”

《管子校注》:“王引之云:‘九’当为‘大’,字之误也。‘大暑乃至’与下‘大寒乃至’对文。‘大暑乃至,时雨乃降’,犹《月令》言‘土润溽暑,大雨时行’耳。尹注非。翔凤案:《白虎通•宗族》:‘九之为言究也。’《列子•天瑞》:‘九变者究也。’‘究’有终极之义。《汉书•律历志》:‘九之所以究极中和,为万物元也。’‘九暑’犹言极热,与‘大暑’同义。王误认为数目之‘九’而改之,非也。”

金栋按:九暑,《汉典》云:“指夏季九十天的暑热天气。”
 
[45]日德:房注:“日以照育为德也。”

金栋按:赵先生转引《管子•四时》关于五行归类的论述只转引了“四时”之“春与夏”二时。观《管子》本篇虽言“四时”之内容,实则属“以五方言四时,用五行相生为序”,而下有“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讲起五行归类来,与《内经》说相差无几。
 
[46]《管子》成书:见第二节补注。

《中国哲学大辞典•著作•先秦》:“战国时齐国稷下学者著作总集。托名管仲所作。其中也有汉代附益的部分。西汉刘向校订八十六篇(其子刘歆在《七略》中只著录十八篇),今存七十六篇。分为八类:《经言》九篇,《外言》八篇,《内言》七篇,《短语》十七篇,《区言》五篇,《杂篇》十篇,《管子解》四篇,《管子轻重》十六篇。内容庞杂,包含有法、道、名等家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农业和经济等知识。其中《牧民》、《形势》、《权修》、《乘马》等篇存有管仲遗说。《大匡》、《中匡》、《小匡》等篇记述管仲遗事。《心术》、《白心》、《内业》等篇阐述关于‘精气’的学说和排除主观成见的‘静因之道’。《水地》篇提出‘水’为万物本原的思想。《枢言》、《宙合》、《九守》等篇论述了名实关系。《轻重》等篇对经济问题作详细论述。《五行》篇提出‘三分损益说’来确定五音,在音乐律学理论上有很大贡献。注释有唐尹知章注,清戴望《管子校正》,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管子集校》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