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经史子集 解读《内经》的一把钥匙(草稿)

读《内经》障碍之一首先是过文字关。“医道难明,医书难读。《素》、《灵》、《难经》,先秦古书也。非知古文辞者,不能读也。”(森立之《素问考注序》)而解释《内经》文辞者,则与文字、音韵、训诂、句读、校勘等有关,此所谓“小学”者也,属经学范围,故字书如《尔雅》、《说文》等当读。《尔雅》乃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说文》系东汉许慎所著,不同于《内经》的五行配五脏之某些说法,此书载之。
 
对于经学如何解读《内经》和《内经时代》呢?赵先生于本书第五节“儒家思想和《内经》”中说:“文献中最先提出五行相生说系统的是西汉大如董仲舒所作《春秋繁露》”,而五行配五脏的由来,乃源于儒家的祭礼,“这种学说竟然由祭脏五行化的儒家学说中来”。对于中医内伤七情之本源,《内经》无根据,而赵先生认为“中医讲内伤七情,在《内经》中是没有根据的。《内经》只讲五情或六情,故七情说亦本于儒家,《内经》反而仅供参考”。并专门有一篇附文,即“今古文经学和《内经时代》”,讨论并论述相关问题。读了《内经时代》以后,则会发现经学对理解和解读《内经》及《内经时代》是多么的重要。
 
《易》乃群经之首,是否可以解读《内经》及《内经时代》?赵先生认为“《内经》与《周易》‘经’的部分,几乎没有联系”,而“《周易》‘传’的部分,就会看出它与《内经》难解难分了”。是否如此呢?

八卦属《易经》,虽由阴爻与阳爻“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阴阳而立卦”组成,但阴阳说渐渐充斥于世者,非《易》之“经”,乃始自《易》之“传”,即《易•系辞》等。

《灵枢》有《九宫八风》篇,其八卦之名称,虽使用了《易经》的八卦之名,实则是以《易传•说卦》来阐释“天人相应”之说的。

《素问•阴阳离合论》有三阴三阳学说,虽杨上善曾注云“三阴三阳之数各三,不应天地日月阴阳二数何也?黄帝非不知之,欲因问广衍阴阳变化无穷之数也”,而当代学者胡天雄《素问补识》亦崇其说:“杨意以为天地日月算起来只有二阴二阳,人既与天地日月相应,为什么有三阴三阳呢?比其后世各注,似与原文意义较为贴切。”故而真正弄通、弄懂者,历代注家无一能及者。赵先生经比对《易传•说卦》三男(长男、中男、少男)三女(长女、中女、少女)说,认为“比较可靠的原始三阴三阳说,就是三男三女说”,与孙国中之“乾坤生六子”(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乾》、《坤》,而后有六子-三男三女)殊途同归。

《素问•刺禁论》的“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这个屡遭诟病的“天人相应”理论,用《洛书》求解,则涣然冰释。赵先生《内经时代》虽已言及,然浅尝即止,而经《补注》后,则显之丰满。
 
当代学者张灿玾《黄帝内经文献研究》认为:“就《素问》与《灵枢》之基本内容而论,似可认为取材于先秦,成编于西汉,增补于东汉。若就《素问》运气七篇大论及别行之《本病》、《刺法》两篇而言,似可谓续增于汉末至南北朝前期,补遗于唐宋。”

如此说来“取材于先秦”的《内经》一书,其内容与先秦诸子百家之思想渊源甚广。就论“道”来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阴一阳之谓道”,先秦诸子之论道与《内经》之医道,是一脉相承的。《老子》“道生一”是论道的,《易》“有太极”是论道的,《内经》亦是论道的。三者之心是相通的,三者交相辉映、与道同德共鸣,三者之道是相承的,三者乃新三坟典籍,即《内经》与《老子》、《周易》论述的都是大道。大道就是自然之道与生命科学之道。
 
刘明武《换个方法读内经》说:

“⑴老子的以道论之:阅读《道德经》可以知道,老子论天地万物起源,论德、论政,是以道为基础的。
⑵孔子的以道论之:阅读《礼记》《论语》可以知道,孔子论礼,论公天下,论人生,是以道为基础的。
⑶孙子的以道论之:阅读《孙子兵法》可以知道,孙子论兵法,论胜败,论战略战术,是以道为基础的。
⑷《周髀算经》的以道论之:阅读《周髀算经》可以知道,这里论方圆规矩,论勾股弦,论二十四节气,论大年小年,论大月小月,均是以道为基础的。
⑸《易传》的以道论之:阅读《周易•系辞传》可以知道,发明创造器具,是以道为基础的。
⑹庄子的以道论之:阅读《庄子》可以知道,庄子论逍遥,论物以不齐而齐之的齐物论,论混沌式的悲剧、整齐划一的悲剧,均是以道为基础的。阅读《庄子》还可以知道,庖丁以道论技-解牛之技。”
 
虽论道之理一样,论道之心相通,但哪一家诸子之书能与《内经》比肩?

所谓诸子百家,是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内经》一书是否“取材于先秦”,与先秦诸子百家之著作比对,《内经》核心理论体系比较完整,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最高理论”,试问先秦诸子的哪一家或哪些家能与之抗衡?
 
集部的《楚辞》,是否亦可来解读一把《内经》?相涉者便是《楚辞•九歌》的那个一首“东皇太一”。《灵枢》有《九宫八风》篇,《内经时代》有“九宫八风太一占”及“八风、太一的来历”,“太一”之词,将它们联系到了一起。
 
以上经史子集所涉及者,可否成为解读《内经》或《内经时代》的一把钥匙?明智之读者一眼便知!
 
又,台湾学者李建民先生曾说“术数之学-解读《内经》的一把钥匙”,赵先生并将此语作为《内经时代》一书的《代再版序》,实则赵先生并非完全认同用“术数之学”作为“解读《内经》的一把钥匙”,乃因数术与方技不同。如第十节“卜筮、巫祝、风角、星占”迷信之类,乃数术;而医乃医技也,医学之道术,则属方技。二者虽皆用阴阳五行学说去推演,作为说理之工具,但方技之医术,却完全摆脱了神学和鬼神迷信。“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素问•五藏别论》)“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赵先生(曾用短信与我交流)说:

“我至今认为阴阳五行还是《内经》体系的骨架,但不等于《内经》也是术数之学。把术数说成养生之道是一种有意无意的误解。术数更多的是指小数-即迷信术数。显然是小数家也借用阴阳五行作为推演工具,只是那更完全是机械的,且完全不顾自相矛盾。阴阳五行本来是自然哲学,虽然不能精确地解释自然,却完全摆脱了神学和鬼神迷信,而且确实在很多方面解释得还可以。特别是阴阳学说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或把握很多现象。比如男女关系可以用此说解释得相当满意。她至今还对我们总体把握人体的许多生理、病理现象有帮助。

五行可以总体上解释自然。比如说南方火、北方水,也有点经验基础。但是小数家姓商的人家不能向南开门,就是漏洞太多的推理,因为南方属火不等于就是火,姓氏更是偶然选择,商和金更没有必然联系。至于拿五行学说解释社会,比如五伦、五常,就和五行没有一点经验联系,只有五字是一样的。至于后来的风水、算命之谬误,根源都是一样。

总之,中医用阴阳五行,特别是阴阳有比较充分的经验基础,故可以得出很多可靠的推论。五行附五脏一开始就远离了经验,故只有点形成理论的意义,即可以看出人比动物高明很多-动物连谬论也不会创造。谬论也可以影响人,法轮功使很多人着迷就很典型。假如有人略懂五行,而且他姓商,家门恰好往南开,每次出门都想到南方属火,商属金,火克金……那么,术数对他就很有影响-心理作用。总之,《内经》之学还不是术数之学。”
 
所以若将方技之医学与数术之卜筮星象等迷信学说混为一谈,实误矣。
 
读赵先生《内经时代》一书,获益匪浅,受其启发,充电学习经、史、子、集等相关古籍后,有《补注》之冲动与欲望,即不揣浅陋以补之注释相关内容,名之曰《内经时代补注》而欲使之发扬光大,指导后学。因学识浅薄,仓促之间,挂一漏万,不当之处,敬请同道不吝赐教予以斧正。谢谢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