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春天来了,荨麻疹也来了(附秘方)!!!

戊己土旺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4/17
帖子
30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春天来了,地之气升发,春主风,故风者,春天自然之象也。
肝主血,其性为风木,天人相应,天地春风,对应人体,即人之肝木升发。
春风升发,人之肝木亦升发,故两者一致,是以无病。
然,环境多变,突然一阵凉风吹来,凉者,其性收敛,于是人之毛孔关闭,毛孔关闭,人之肝木之气不得升发于外,故郁于内,而生血热。
风愈吹,毛孔愈闭,是以从毛孔入于肌肤之风而不得泄。风不得泄,行于肌肤之内,故痒,抓绕之,则现风团;若外入肌肤之风强盛,血热泄于肌肤,是以疹见。所谓荨麻疹是也。
轻者: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微汗,不可大汗。
重者: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地黄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微汗,不可大汗。
若不得汗,重用浮萍发之,外以浮萍热汤熏洗,以开汗孔。
以上诸方,一、二剂必愈,毫发不爽。

以上诸意,源于清代御医、一代宗师之黄元御《四圣心源之癞风根原》,现将原文要义摘录于下:
癞风者,风伤卫气而营郁未尽泄也。卫性收敛,营性发扬,风伤卫气,开其皮毛,风愈泄则卫愈闭,其性然也。卫闭则营血不得外发,于是郁蒸而生里热。
风以木气而善疏泄,其卫气之闭者,风泄之也,其卫气之闭而终开者,亦风泄之也。初时感冒,经热未盛,则气闭而风不能泄。经尽之后,营热蒸发,则风泄而气不能闭,是以疹见。风有强弱之不同,气有盛衰之非一,风强而气不能闭,则斑点尽出,气盛而风不能泄,则斑点全无。
若风气相抟,势力均平,风强而外泄,气盛而内闭。风强则内气不能尽闭,气盛则外风不能尽泄,泄之不透,隐见于皮肤之内,是谓瘾疹。气之不透,泄郁而为痒。痒者谓之泄风,又曰脉风。泄风者,风之未得尽泄,而遗热于经脉之中也。泄风不愈,营热内郁,久而经络蒸淫,肌肉腐溃,发为痂癞,是名癞风。
法宜泻卫郁而清营热,决腐败而生新血。经络清畅,痂癞自平矣。
紫苏丹皮地黄汤
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地黄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
若不得汗,重用青萍发之,外以青萍热汤熏洗,以开汗孔。汗后用破郁行血之药,通其经络,退热清蒸之剂,清其营卫。腐去新生,自能平愈。
但凉营泻热之品,久服则脾败,当酌加姜、桂行经之药,不至内泄脾阳,则善矣。
 

附件

  • 214.8 KB 查看: 33
  • 335.6 KB 查看: 33
  • 171.2 KB 查看: 28
  • 274.2 KB 查看: 31
  • 287.8 KB 查看: 33
  • 236.1 KB 查看: 34
  • 232.9 KB 查看: 30
  • 211.9 KB 查看: 29
  • 270.9 KB 查看: 34
  • 252.6 KB 查看: 32
治寻麻疹按你所说的情况,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效果最好。血热当然加丹皮生地;纯在气分喉科六味加薄荷;有红疹点加牛蒡子。

治皮肤病很少用苏叶的。我感觉你那个方子发汗很难
 
本帖最后由 戊己土旺 于 2015-4-22 09:23 编辑

首先,谢谢跟帖讨论。 (1)春夏季节,邪气入于肌肤比较浅,故用苏叶即可,麻黄力量过大。如果苏叶不够,再进一层,选用浮萍。 (2)麻黄、桂枝,药性温,于苏叶、浮萍相比,相比较而言,较为不适合。 (3)有没有效果,试了再说。实验出真知嘛。
 
我刚刚荨麻疹发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发汗,不效。考虑血虚,用白术、当归、川芎、阿胶、首乌。2剂,现已5天未见发作!
 
我刚刚荨麻疹发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发汗,不效。考虑血虚,用白术、当归、川芎、阿胶、首乌。2剂,现已5天

因为麻黄、桂枝,药性温,本身血热,再用温药,故无效。但是,冬天发荨麻疹,用麻黄、桂枝是可以的,因为冬日本身气寒,用点麻黄、桂枝,问题不大。
 
我刚刚荨麻疹发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发汗,不效。考虑血虚,用白术、当归、川芎、阿胶、首乌。2剂,现已5天

你这个好,是暂时的,因为只是你用了阿胶、首乌,这两种有清风燥的作用,可以暂时缓解血热。但是缓解血热,阿胶、首乌,还是温的,不如用丹皮、白芍也。同时,荨麻疹发作,必是卫气和风之间的斗争,故,必须使用苏叶、浮萍,才能除根!
 
本帖最后由 凉亭 于 2015-4-22 10:54 编辑

你太理论了点,我只有夜间睡后才起,我之前就是丹皮、白芍、浮萍之类(没有苏叶),吃了无效,我想丹皮、白芍都是活血的,荨麻疹其实是皮下出血,我就用止血药+补血药,选了阿胶、当归(15g),和5g的川芎,之前还用了荆芥炭,也有效。用过蝉蜕也无效,总之,用治实证的方法无效。不能治根就不能治根吧,总比不能治好。先睡个好觉,呵呵,谢谢你!对了,我还加了鸡子黄。
 
你太理论了点,我只有夜间睡后才起,我之前就是丹皮、白芍、浮萍之类(没有苏叶),吃了无效,我想丹皮、白

(1)皮肤之病,营卫之病。你没有营卫之辩,用猜测代替营卫辨证,这样的方法不可取。 (2)四圣心源的方子,经过我本人和很多人的实验,均是有效的,但是,这个不是问题的根本,根本的是必须明晰医理。其实吧,中医里面,医理不清的情况下,靠猜测组方治病的很多。
 
本帖最后由 凉亭 于 2015-4-22 11:33 编辑

营卫之辩本身就是一种猜测,治好较多病的人猜测后,其他人跟从而已。《四圣心源》我读了又读,我反而认为黄的《四圣悬枢》的方子是有用,尤其是浮萍用于温病,元参、赤芍等用于温病发热,也是内热引起的发热(尤其儿童易发)比银花连翘好使,《四圣心源》的方子我觉得他是根据他的医理推导的方子。不是临床应用的,黄的重阳思想我认同。
 
营卫之辩本身就是一种猜测,治好较多病的人猜测后,其他人跟从而已。《四圣心源》我读了又读,我反而认为黄

(1)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猜测,这个有违常识,说明你不懂理论是什么。 (2)《四圣悬枢》你那段叙述,小儿多发?根据是什么? (3)《四圣心源》关于荨麻疹,你认为它的医理分析哪里有缺陷,你具体说一说。找到缺陷,你才能去评价这个方子合不合理,对不对?找不到缺陷,就不要乱猜、乱发挥。
 
我也觉得黄元御的理论很好,但是倒不必执他的方,那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更多是为了表法。
 
按照黄元御的理论,其黄芽汤该是很多病都能治疗的,可是实际上有名医麻瑞亭用的最多的却是其下气汤加减,所以不是单论方就可以治病的。
 
黄氏理论里阳主阴从的思想是其核心,但是也局限了他的水平。
 
如果一个医者,还没接触病患,就先在自己的心里划定了疾病的范围或者适用的方剂,那不是思维定式是什么?
 
疾病千变万化,就是同一种症状其机理也是不尽相同的,中医里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所以中医讲的是辩证,不是辨症;所以如果说是一种症状的话,不一定就一定是某一个方子合适。
 
荨麻疹,应从内从外同时治疗,何以从内从外,一内体内阴阳气血失衡,二风毒等外淫邪气
 
疾病千变万化,就是同一种症状其机理也是不尽相同的,中医里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所

(1)同一症的直接机理,是相同的,而其间接的机理则是因人而异的。在此例中,我说的症就是三个:痒、风团、疹,我分析的是直接机理,是不变的部分。 (2)中医辨证,很多人从疾病名称去判断机理,然,一个疾病名称之下,有些人分析了3个症,而有些人的眼里,他认为这个疾病有5个症,这个往往因分析的人的差异而有差异,症之不同,分析的结果当然不同,因为两者的分析范围是不同的,两者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于是,矛盾就来了,所以,中医辨证,应该划定——我们具体辩哪个症。由此,才能真正搞清楚具体一个症的直接机理,这是不变的。
 
黄氏理论里阳主阴从的思想是其核心,但是也局限了他的水平。

阳主阴从,此意取自内经。阴平阳秘,阴平,即不能过之意,然后才能藏精而起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