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液求诊断,能出方更好。迷茫555555

个人愚见,第一步用柴胡汤+桂枝茯苓丸+黄连泻心汤,趁现在身体不怎么虚全力祛邪,第二步用当归芍药散+加桂

谢谢。其实我以前身体很虚的,是12年湖北的医生帮我调过来的。谢谢您帮我诊断并给了治疗方案,感激
 
我爸眼睛一瞪,再一吼,能把我吓傻好几天都缓不过来……我以为自己调节过来了,一回家自己脾气又变的很急

出去吧,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也是,觉得自己一身都是病

埋线,太冲合谷治疗肝胆。
神门,内关治疗心脏。
中脘足三里,治疗脾胃。
气海穴血海治疗肺。
肾俞关元治疗肾。
 
怎么埋线啊,这个还真不懂

就像缝衣服一样,将埋线针沿着经络扎入穴位,针待出后将绳子挤个几叩。完毕
152437r3b9tvt36ttcwbc8.gif
173758b7j2nnj5bj7pfbbb.gif
 
线会被人体吸收。自己就行

这个还真不懂,谢谢您啊。改天我想发个帖子讲讲在中医院的问诊经过,我们这里真的找不到纯中医了
 
这个还真不懂,谢谢您啊。改天我想发个帖子讲讲在中医院的问诊经过,我们这里真的找不到纯中医了

人生有限,立刻就办,莫待迟疑,病邪发展。纯中医少得很。
100148u9g9zj39gzgjgj33.gif
152437r3b9tvt36ttcwbc8.gif
173758b7j2nnj5bj7pfbbb.gif
 
埋线易感染,必须要处理好,最好提起穴部皮肤,用直针进,翦线两端,放下提起皮肤,取穴不要多,穴的深浅很重要,不是任何病都治疗,不懂就不要乱用。其只是其一种方法。
 
发个舌图看看。
愚见,还是先祛痰瘀,再养肝肾。再加些祛风疏风的药。风行数变且与痰结,则症状千变万化,没有定法。
 
埋线易感染,必须要处理好,最好提起穴部皮肤,用直针进,翦线两端,放下提起皮肤,取穴不要多,穴的深浅很

谢谢,这个还真不懂。我虽然自己看中医书,但对中医真的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
 
本帖最后由 衣袖 于 2015-4-19 19:11 编辑

结,则症状千变万化,

等我明天一早拍个舌照您帮我看看。现在拍出来觉得似乎太红了。师父也这么说,变化太快,他太远,帮不了
 
埋线易感染,必须要处理好,最好提起穴部皮肤,用直针进,翦线两端,放下提起皮肤,取穴不要多,穴的深浅很

一看老师就是一知半解,不知道具体情况,就乱发言。个人用曲针进,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要回炉另造。
100149egv4tovo46ex5l4z.gif
 

我不懂,初学.不知老师用此法医好多少患者.疗效如何,一天都看你用此法医癜痫,你医好几个.我初跟人学用此方法还巧医好了两个,都靠运气.向你学习.老师说的对,我在去回回炉,练练.
 
本帖最后由 衣袖 于 2015-4-20 09:58 编辑

结,则症状千变万化,

本来想在帖子正文里附上舌照,却不能编辑了。早饭前:

早饭后2张:

昨晚19点左右人觉得潮热,一晚上都觉得热。今早小便很多泡泡。晚上睡觉经常感觉口渴

4月9日医院医生开的方子

只吃了4副,另外两副怎么也找不到了。吃后不舒服,舌苔变的黄厚,我担心又会发烧出红斑,4月11日又去医院,找的另一个老中医,他让我继续吃,说:“前面易医生开的方子是消炎的,好多人都在吃,让我放心。”还让我去做输卵管造影,我问他这个会不会只是标呢,他让我要相信科学,听医生的话。说的我手不自主的发抖(不是害怕)。——我想看中医,不想看西医

年初发红斑,一坐堂医生给我开的方子:

这个方子吃后消化好多了,以前青菜都不消化,左肩也不明显疼了

请先生麻烦帮我看看,谢谢
别的医生也帮忙看看,谢谢
 

附件

我不懂,初学.不知老师用此法医好多少患者.疗效如何,一天都看你用此法医癜痫,你医好几个.我初跟人学用此方

你就当一个都没治好
100149egv4tovo46ex5l4z.gif
 
本来想在帖子正文里附上舌照,却不能编辑了。早饭前:

早饭后2张:

控涎丸一日3次,每次0.5克。便后,服党参紫车衣4克。
173758b7j2nnj5bj7pfbbb.gif
152437r3b9tvt36ttcwbc8.gif
 
衣袖; 说:
衣袖 发表于 2015-4-20 09:46
本来想在帖子正文里附上舌照,却不能编辑了。早饭前:

早饭后2张:

舌胖,满舌黄腻苔。此为脾虚痰盛,郁久化热且夹风。
治应祛痰瘀,散风 疏风,健脾养肝滋肾。
非一个方子同时能办到的,要有主有次。
可给你一个参考方,柴胡 炒黄芩 炒黄连 厚朴 竹茹
姜半夏 陈皮 葛根 茯苓 生姜 皂刺 枳壳 防风 炙甘草 白芍 生白术。此方祛邪扶正
用一段后,应该再用血府逐瘀汤巩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