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验方秘方 中药秘方精选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2
声望
38
年龄
54
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秘方

1.1特效感冒宁

【来源】宋健民,《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苏叶、薄荷、藿香、防风、荆芥各10克,金银花12克,苍术、黄芪各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日服3次。第1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取100毫升左右。第2次用清水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两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早、中、晚温服。一般3剂、重症6剂即可。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给每个病人服用即可。小儿用量酌减。

【功用】解邪固表。

【方解】本方是法取“九味羌活汤”的方义而组成。九味羌活汤是按六经而用药,本方是依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而立方。感冒虽系小病,治不如法,外邪郁而不散,常常反复发作,遗留后患,亦即古称:“伤风不醒便作劳也。”风为外邪之首,故先用防风、荆芥以祛风;再用苏叶以散风寒;薄荷以解风热;藿香以化湿邪;金银花以清暑火;甘草润燥而和诸药;黄芪以益气固表,使邪去而不复发也。

【主治】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痰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微黄腻,脉多浮缓。适用于普通型、肠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习惯性感冒,并有预防作用。

【加减】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贝母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制),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一般3剂即愈,重症可继服3剂。尤以肠胃型感冒者疗效尤佳。

【附记】本方是取九味羌活汤之意,采用海藏神术散及玉屏风散等方加味而组成。通过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满意。

1.2辛温解表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荆芥、防风、苏叶各5克,清半夏、广皮各9克,忍冬藤、连翘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辛温解表。

【方解】风寒外束,治从外解,故方中以荆芥、防风、苏叶辛温解表;以清半夏、广皮化痰止嗽。风寒外袭,热必内郁,故加忍冬藤、连翘清热解毒。诸药合用,故奏辛温解表之功。服药后多饮热水,或吃热面汤一碗,趁热服之,促其发汗,可一汗而解,故奏效颇捷。

【主治】风寒感冒。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多清稀、脉浮紧、舌苔薄白。

【加减】如咳嗽重加炙前胡、炙白前各9克,甘草3克;恶寒重加桂枝5克;周身痛楚加羌活、独活各5克;头痛加川芎5克,蔓荆子3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佳。

【附记】笔者体会,若病初起,宜重用荆芥、防风、苏叶,一般各9克;忍冬藤、连翘少用或去之。或再加葱白、淡豆豉适量促其汗解。本方去忍冬藤、连翘加葱白、淡豆豉,用治伤风感冒。验之临床,效果尤佳。

1.3羌蒡蒲薄汤

【来源】《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组成】羌活、牛蒡子各9克,蒲公英30克,薄荷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祛风解表,清热解毒。

【方解】风热挟疠疫之邪外袭肌表,为病最烈。治宜辛凉解毒。故方中以羌活祛风解毒,除湿止痛;牛蒡子疏风透邪,利咽消肿;蒲公英清热消炎,解毒散结;薄荷辛凉解表,疏散风热,药仅四味,其效不凡,用治外感发热,最为合拍。

【主治】外感发热。适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腮腺炎等。

【加减】咳嗽加杏仁、桔梗、前胡各9克;咽痛加板蓝根30克,玄参9克,马勃6克;胸闷、纳呆、舌苔腻加厚朴、半夏、枳壳各9克。

【疗效】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为上海曙光医院经验方。凡上感热毒偏重所引起的上述各病证,用之皆验。

1.4清解表热方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桑白皮、桑叶、菊花各9克,黄芩12克,山豆根、鱼腥草、生石膏(先煎)各30克,枇杷叶9克,芦根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解表热。

【方解】本方实质上是桑菊饮、银翘散的合方。温热之邪在表,亦须从皮毛开散。方中桑叶、菊花既有开散皮毛、及微发汗的作用,且性属凉润,力能散热,故宜用于清散表热;桑白皮、黄芩能清泄肺与上焦之热;山豆根、鱼腥草同为清热解毒之品,用以治上呼吸道感染,其作用似较金银花,连翘为优;生石膏本为解肌清热之药,但表热较甚时使用之,亦奏良效,因石膏能清肺热,而肺与皮毛相合;芦根,枇杷叶宣肺润肺,以兼顾肺与皮毛之间的关系。诸药配伍,恰中病机,故用之临床,每收良效。

【主治】风热感冒。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头胀痛、口渴、鼻塞流涕、咳嗽、嗓子痛、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加减】咽痛加桔梗、牛蒡子各9克,咳嗽甚者加杏仁9克;无汗恶寒甚者加荆芥9克,薄荷3克(后下);身痛明显者加羌活、苏叶各9克。

【疗效】屡用屡验,收效甚捷。

【附记】印氏云:此方经多年使用,已列为“抓主症”之常用方剂。凡感冒发热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明显者,即可用之。一般收效甚捷。笔者临床亦多使用,验之临床,效果确实。

1.5三阳清解汤

【来源】夏睿明,《医方新解》

【组成】葛根、金银花、连翘各24克,石膏30克、柴胡24克,黄芩12克,大青叶、蒲公英各30克,甘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辛凉透表,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利咽散结。

【方解】邪入三阳,其证必重,治从三阳分头并击。故方中以葛根、金银花、连翘凉散太阳表热;石青清解阳明湿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邪热;大青叶,蒲公英清热解毒;甘草调和养胃,诸药配伍为方,其功甚著。

【主治】三阳热盛。或温病热入气分,大头瘟毒等证。证见高热持续不退,头昏胀痛,口渴心烦,咽喉疼痛,或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项背强痛,或两颊肿痛,舌质红,苔浅黄而燥,脉浮洪数而有力等。临床常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猩红热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证属“三阳”热盛者。

【加减】若表证较重者可加荆芥、薄荷各9克,若见便秘、谵语,舌苔黄厚而燥者,可加生大黄6克,玄明粉12克(冲服);若见吐血,衄血、发斑者可去柴胡,加生地15克,白茅根30克,丹皮12克,若咽喉肿痛甚者,可加土牛膝根24克。

【疗效】临床用治急性感染性疾病均有较好疗效。

【附记】凡证属三阳热盛、表里俱热之证,用之奏效颇捷。

1.6退热汤

【来源】许寿仁,《江西中医药》(5)1984年

【组成】秦艽、青蒿、桑叶、菊花、薄荷、钩藤、芦根、生薏苡仁、郁金、大贝母、白通草、大豆卷(剂量可随证酌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风解表,宣透风热,清热解暑,渗利湿热。

【方解】本方系从《温病条辨》治疗外感风热的桑菊饮化裁而成。方用桑叶、菊花、薄荷、钩藤疏风解表,宣透风热;秦艽、青蒿、大豆卷(如缺可用扁豆衣代之)清热解暑,散风除湿;浙贝母、郁金清热止咳,化痰开郁;芦根清热生津止渴;薏苡仁健脾渗湿,诸药配伍为用,共奏上述之功。实为春、夏外感发热之良剂。

【主治】外感风热、暑湿、伏暑、湿温(包括肠伤寒)等证。

【加减】临床运用,宜随证加减,如一般湿重加藿香、蔻仁;恶心,呕吐加藿香梗、姜竹茹;咳嗽加枇杷叶;口渴加天花粉;大便秘结加大黄;素体虚弱,以及发热1周以上者加党参;久热有汗去薄荷,加党参。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为已故南昌著名老中医许寿仁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方。运用于上述诸证,再随证加减,疗效颇佳。又许秀平运用本方10余年,用治上述诸证,疗效显著。笔者验证信然。

1.7石知柴葛汤

【来源】初航,《辽宁中医杂志》(3)1984年

【组成】石膏100克,知母25克,葛根15克,柴胡15克。

【用法】每日2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取100毫升,共混合400毫升,每6小时服80~100毫升,儿童约减。

【功用】表里两解,解表退热。

【方解】凡表邪未尽,邪气入里,郁阻遏于气分,卫气俱热,故方用石膏,其性辛甘大寒,辛能解肌热,寒能清里热,为方中之主药;以知母清热滋阴,与石膏伍用,有协同之效;葛根和柴胡能解表退热,而石膏虽有强而快的解热作用,但不持久;知母除有广谱抗菌作用外,且有明显而持久的解热作用,二者伍用,其退热效果强而持久,善清气分之热。药虽四味,但退热之功效显著。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感染性发热。

【疗效】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69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6例,腮腺炎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经用药1~2天,结果治愈52例,显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7%,痊愈率为75.4%。

1.8三花清解汤

【来源】张梦农,《临症会要》

【组成】忍冬藤、忍冬花、连翘各15克,杏仁、淡豆豉、栀子、玉竹、桔梗、前胡、菊花各10克,鲜桑枝30克,薄荷5克,六一散15克(包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重病可于一昼夜服2剂,亦可连续服至病退为止。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宣湿,辛凉解表,扶正祛邪。

【方解】流感偏热者,以手足太阳、阳明、太阴诸经为多见,故用忍冬花、藤、连翘以清热、通络、败毒;玉竹、鲜桑枝、杏仁以治腰椎、骶骨,前额头痛;栀子、淡豆豉以解烦躁而泻三焦伏火,并散胸中郁热;桔梗、前胡以利肺气而平咳嗽;菊花、薄荷以清热熄风而散火邪;更佐六一散甘淡清热兼有利湿之功,综合为剂,以治温热型之流感最宜。

【主治】流行性感冒(温热型),证见恶寒发热,自汗,头痛以前额及眉棱骨痛为剧,腰背骶骨,及四肢皆痛,面赤、舌红、苔色灰白而干、口渴烦躁、咳嗽痰少,或带血丝,但脉反迟或缓。

【加减】本病一般以湿热型为多见,且容易并发其他变证,故临证用药宜随证加减:

(1)咳引胸痛,呼吸迫促,带铁锈色痰,是病毒侵犯肺部,络脉受伤。宜本方加紫菀15克,润肺下气,鲜苇根120克甘寒滋阴。

(2)呕吐腹痛,肠鸣泄泻,是病毒侵犯胃肠,运化失常。宜本方加黄芩10克,炒黄连5克,苦寒泻火坚阴厚肠止泻;大豆卷15克,陈皮10克,清胃散结理气。去栀子,杏仁以防泻降太过。

(3)神昏谵语,角弓反张,是邪毒侵犯心包,肝风内动,宜本方去薄荷、桔梗、前胡等气分之药,加莲子心15克,白芍15克,钩藤10克,以清心、平肝、熄风;另加牛黄清心丸,每次服1粒,每日3次,或局方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每次服半粒,每日服3次,芳香通络,清神醒脑。可续服数日,以神清病退为止。

(4)肢体关节肿胀作痛,是病毒侵犯肢体,阻滞经络。宜本方加海桐皮15克,苡仁30克,五加皮15克,以祛风、利湿、逐瘀、止痛。去桔梗、前胡二味上焦气分之药。

(5)常有一过性之麻疹状或如猩红热状之皮疹,虽非真正斑疹,也有烦躁不安,是病毒侵犯营分。宜本方加丹皮1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以清营分之热。去玉竹、薄荷、前胡气分之药。

【疗效】使用多年,治验甚多,并随证加减用药,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本证型脉反迟缓而浮数,是因病毒初犯人体,若延之数日,其脉必转数实,凡疫病初期多见此脉,不可不知。特附此说明,以免辨证失误。

本方对温热型流感,用之效果颇捷,经笔者一再验证,其效颇佳,果如斯言!

1.9感冒立愈汤

【来源】陈有恒,《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桂枝、白芍各10克,厚朴5克,杏仁10克,莱菔子7.5克,白前10克,炙麻黄5克,蜈蚣2条,全蝎7个,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取上药加水300毫升,武火煎至150毫升,日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功用】宣肺豁痰,调和营卫,镇痉熄风。

【方解】陈云:“北地高寒,冬气常在,寒风冷气四时皆有,令人毛窍常闭,肺气不宣,故外感初起,法宜辛温,务使肺气宣降,玄府开张,俾表里相通,邪有出路,能从外解,不致内闭;即使是温热之邪所伤,亦宜于辛凉药物中加入辛温之品,以利疏解,唯需注意中病即止,不可太过。”方中桂枝、厚朴、杏仁、麻黄、白前宣肺解表;莱菔子、蜈蚣、全蝎豁痰降逆;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功专力宏,故见效甚捷。

外欲脱者,因其尚未致脱,参附龙牡不可骤用:何以防其致脱?唯有调和营卫,使营卫畅行则阴阳互根,无变脱之虑。方中之蜈蚣、全蝎最善追风祛痰,镇静解痉,凡风痰闭肺而致咳喘憋闷,见咳声不畅甚至痉咳者,用之皆宜。且虫药乃血肉有情之品,善升降而性灵。用补则峻而不腻,纳气固肺功可立见,填精塞隙,间不容发。凡先天不足,虚损痨怯及喘咳久嗽等证非此无功;用则迅而不猛,追风搜邪深可致骨,逐瘀破结无坚不摧,凡陈年痼疾,血凝痰结及行窜风证非此莫逮。其味大都甘淡咸平,虽非大苦大辛可疗大寒大热,且能升能降,能出能入,隧道皮窍无所不到,故表里皆可,内外咸宜。虽有的具有毒性,但亦不剧,正可以毒攻毒,故可收一剂轻、二剂已之功。

【主治】风寒感冒引起的高热,喘咳,抽搐。

【加减】凡外感缠绵难愈,或表虚不固,屡犯外感而症状前后相似,必有深藏隐匿之邪,宜于方中加入山甲、皂刺、蜂房、黄芪。黄芪一味,古人谓之“补虚,主小儿百病”。黄芪托邪外出,山甲,蜂房,皂刺则能搜剔无余,然后议补,方能百发百中。若不搜尽伏邪,病家必不受补。

小儿喘咳病恒多缠绵难愈,能知此法,可令速效。

【疗效】屡用屡验,见效甚捷。多一剂轻,二剂已。

【附记】陈氏认为五脏之中肺脏最娇……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莫不累肺,六淫邪气所犯无不先伤于肺,儿科论治,首重调肺。肺虚易感,治必搜剔伏邪;外感初起,辛温宣散,力避寒凉抑遏:清金补肺、虫药性灵,表里咸宜。陈氏之论,诚为高见。验之临床,凡外感缠绵难愈之疾,或易感之人,在主治方中佐入一、二味虫类之品,奏效尤捷。

1.10柴胡消食汤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组成】羌活、白芷、广木香各10克,山楂炭12克,瓜蒌仁10克,柴胡、黄芩、法半夏、苍术、茯苓各12克,炒枳实10克,生姜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消化胃脘积食,清解胸中结水,外解寒湿。

【方解】外感寒湿,内伤饮食,治宜表散内消。方中以小柴胡汤加除湿解表之羌活、白芷、苍术以增强表散寒湿之功,加楂炭,广木香、炒枳实、茯苓、瓜蒌仁、理气导滞,消食健脾和中以增强消导食积之功。此为表散内消同治之剂。诸药伍用,疗效颇佳。

【主治】积食感冒,证见往来寒热,头昏痛,或周身骨节酸痛,四肢软弱无力,或恶寒不发热,或发热汗出不恶寒,或鼻干燥,或流清涕,胃脘滞痛,不思食,嗳气,按之上腹作痛或胀硬,口苦咽干,或渴,或肠鸣,或呕,或欲吐,或咳,或心悸,矢气,大便二三日解1次,或溏或秘,小便量少色黄,体温偏高,舌苔白腻或淡黄,脉象右寸关尺浮数,或左寸关尺浮数,或左右关弦紧。

【加减】积食重者去白芷,加炒草果仁10克,结水多者去楂炭、白芷,加重瓜蒌仁为12克;寒湿重者加重白芷、羌活各为12克;风寒重者去白芷,加荆芥穗12克;便溏者去瓜蒌仁。

【疗效】临床运用多年,治验甚多,疗效显著。一般1~3剂即见显效或痊愈。

1.11十神汤

【来源】张振榆,《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葛根、赤芍、香附各10克,升麻、陈皮、川芎、白芷各6克,紫苏7克,麻黄、甘草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宣肺解表,祛风止痛,利咽止咳。

【方解】本方性略偏温,以麻黄、紫苏发汗解表;升麻、葛根宣肺止咳,退热生津;陈皮、香附理气宽中;川芎、白芷祛风止痛;赤芍、甘草清热解毒。此外,麻黄油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赤芍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且抗菌谱亦较广泛,因而对上呼吸道的感染能取得较为肯定的疗效。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偏于风寒型)。

【加减】春季加荆芥,夏季加藿香,秋季加黄芩,冬季加金银花。

【疗效】治疗618例,全部治愈。其中服药1剂治愈159例(占25.7%);服2剂治愈427例(占69%);服4剂治愈32例(占5.3%)。

【附记】本方辨证加减按季节用药经验,值得借鉴。

1.12增免抗感方

【来源】孟仲法,《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太子参、黄芪、水仙草、地锦草各10~15克,黄芩4.5~6克,仙灵脾6克,五味子4.5~6克,黄精6克,生地9克,麦冬6克,白术9克,甘草4.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可连续服6~8周。

【功用】益气升阳,健脾补肾,清热祛邪,提高小儿抗病免疫能力。

【方解】本方以太子参、黄芪、水仙草、地锦草、黄芩为扶正祛邪主药。太子参、黄芪能益气升阳,健脾固表,有利肺卫之巩固、纳化之健运。水仙草、地锦草能提高网状内皮细胞吞噬能力,清热之中兼具扶正,地锦草有较为广谱的抑菌作用;黄芩能清上焦肺热,在着重控制呼吸道感染为主的基础上又能兼及其他感染,以达到祛邪务尽之旨。久病脾虚小儿,常有脾虚及肾气失旺、气血不足之症,故加仙灵脾、五味子、黄精三味以补肾固精,扶阳育阴而旺肾气,并以生地、麦冬生津养胃,并以白术、甘草健脾调胃,协同太子参、黄芩旺盛脾气,以达到本方在增免(免疫)抗感(感染)中,脾肾兼顾,虚实兼及,扶正祛邪的目的。

【主治】小儿因反复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病程较久而引起的脾虚证。见消瘦乏力、纳食不佳、多汗虚羸、发热易咳、便溏或干结,扁桃体及颈部淋巴结肿大,面色萎黄,久则气血亏虚,生长发育落后,体重不增等。

【加减】病儿急性感染发热症状明显时,可去太子参、黄芪、五味子等药,加生石膏20克,知母、柴胡各9克。伴有咳喘或久咳无痰、肺阴不足证者,可加款冬花9克,缘梅花、天竹子、杏仁各6克,去黄芪,仙灵脾,五味子。如有脾气急躁,多动不安,睡眠欠佳者,属心脾两虚,可加酸枣仁,远志各6克,夜交藤9克,去黄芪,仙灵脾。有口渴多饮,舌红唇干、厌食明显者属胃阴不足,可加重生地、麦冬用量,去黄芪,五味子,仙灵脾,加用石斛9克,乌梅,玄参各6克。有脾阳虚、肠滑便溏时去黄精、麦冬、生地,可加用白扁豆15克,芡实10克,炮姜3克,脾约肠燥时,大便秘结干燥,可加用郁李仁3~6克,重用生地,去五味子。

【疗效】经一千余例验证,有效率为96%。

【附记】本方为孟仲法氏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之主方。对治疗因感染引起的“脾虚证”有明显疗效。

临证运用时,方中剂量可根据小儿的年龄及病情适当增减,不必置疑。

1.13解毒清热饮

【来源】刘绍勋,《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金银花、连翘、菊花各30克,桑叶20克,薄荷15克,柴胡10克,芦根20克,甘草、黄芩、蝉蜕各15克,生石膏20~30克(先煎)滑石20~30克。

【用法】先煎生石膏20~30分钟,然后下群药煎。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用】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方解】本方是在银翘散、桑菊饮、六一散、白虎汤基础上,经临床摸索多年化裁而成。方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柴胡发汗解表、清解外邪;蝉蜕疏风清热、定惊解痉;桑叶宣通肺络,清泄风热;菊花明目疏风,清降肺火;甘草、芦根清上焦风热,兼养胃阴;生石膏清阳明之热,而无伤津之弊;滑石利窍,清热解肌,有发汗作用;黄芩清气泄热。据抗菌试验,金银花抗菌谱较广,连翘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于是使患者的邪热,一从汗解,一从便解,从而使邪退病除。

【主治】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无论高热或低热,均可服用。

【加减】如兼见咳嗽加前胡、杏仁各15克,橘红20克;痰多者加川贝母10~15克,海浮石20~30克。

【疗效】多年使用,屡试屡效,疗效满意。

【附记】刘氏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和个人心得体会认为,本方对高热感冒和一般伤风,感冒低热,皆宜服用,均有良好效果,屡试屡效。

1.14健身固表散

【来源】赵清理,《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芪40克,白术、防风各20克,桔梗30克,百合40克。

【用法】以上诸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9克,每日服2~3次,开水冲服,7天为1疗程。或用汤剂,照上方剂量各减半,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用】益气固表,宣肺驱邪。

【方解】俗语说:“感冒不用治,七天自然愈”,可见感冒更有易治的特点。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长期被感冒所困扰,动辄感冒,自汗,乏力或鼻塞,咽痛,头痛等,服用一般感冒药效果不佳。赵氏认为脾肺气虚,表气(卫表)不固,则易感外邪而致病。治这类感冒,宜以益气固表为主,其病自愈。本方由玉屏风散加桔梗、百合而成。气虚不能卫外,则津液不固而自汗;卫气不固则腠理空疏,容易感受风寒。惟黄芪甘温益气,补三焦而固表,为防御风邪入侵之关键,且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且补剂中之风药也;防风上行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痛,外解四肢挛急,称之为治风之仙药也;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而实卫。夫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温里则内有所据,使风邪去而不复来,三药合用,即益气固表之玉屏风散,但因三药俱辛温之品,故加百合甘寒滋阴润肺,以救其燥烈过亢之弊,桔梗为舟楫之剂,可载诸药上行,且入手太阴肺经而开达肺气,肺主皮毛,肺之宣发肃降之令行,则皮毛得濡养而润泽,故能助玉屏风散固表之力。诸药合用,使补者得补,散者得散,以达燥湿相济,阴阳和顺,病邪自祛,体自康健。

【主治】气虚自汗,体弱感冒,气管炎以及因表虚卫阳不固而常常感冒,或感冒缠绵不愈者。

【加减】若素有慢性鼻炎而见鼻塞不通者,可加辛夷15克;若兼有头痛、身痛者,可加苏叶、羌活各10克;若见咳嗽吐白痰者,可加橘红、制半夏、杏仁各10克;若兼心慌气短者,可加太子参12克,麦冬、五味子各10克。

【疗效】临床多年验证,收效颇佳。一般服散剂,1~2个疗程即愈,汤剂3~5剂即可。

【附记】凡属习惯性感冒,或感冒多次发汗,汗出过多,损伤卫阳,致表虚不固,常自汗出,感冒时作,数月不愈者,皆可以用本方治之。

体虚感冒,且易屡发而缠绵不愈者,确为易治而成不易治疗之感冒。笔者用本方验证数例,效果果如斯言,确为治感冒经久不愈之良方妙药矣!
 
治外感温热病秘方

2.1宣肺疏风汤

【来源】王香石,《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桑叶12克,薄荷3克(焗),前胡、桔梗、牛蒡子、枇杷叶、北杏仁各9克,橘红4.5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加清水3碗,煎取1碗,下薄荷,再煎3分钟即可),日服2次。

【功用】宣肺疏风。

【主治】风温轻证。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附记】笔者验之临床,凡外感风温初起之轻证,用之皆验。若卫分不解,传入气分则用清解汤(王香石方):桑白皮6克,栝蒌皮、连翘各9克,丹皮6克,山栀子4克,薄荷3克(后下),玄参12克,天花粉,牛蒡子各9克,淡竹叶12克。上药加清水3碗,煎取1碗,下薄荷焗5分钟后服,日服2次,每日1剂。本方具有解表邪、清气分之热为主之作用,佐以清营凉血之功效,主治:风温重证(气分型)。用之多验。

2.2解热八味饮

【来源】刘茂甫,《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金银花、连翘各15克,荆芥、防风、柴胡、黄芩各12克,生石膏20克(先煎),知母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先煎生石膏20~30分钟后,再下余药),日服2~3次。

【功用】清热,疏风,透表。

【主治】一切外感高热,恶寒,头痛,鼻塞,口渴喜饮等。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临床应用,可随证加减。

2.3清热饮

【来源】李超,《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牛蒡子10克,葛根15克,黄芩、柴胡各10克,金银花、连翘各20克,桂枝3克,生姜3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肌。

【主治】一切急性热性病初期。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甚佳。

【附记】验之临床多效。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

2.4疏风解表宁嗽汤

【来源】李兴培,《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金银花、连翘各10~15克,杏仁、浙贝母、枳壳各10克,牛蒡子、僵蚕、前胡各6~9克,桔梗6克,蝉蜕3~6克,葱白20克(捣烂另后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风解表,宣肺宁嗽。

【主治】风热初起,但热不寒,或微恶风寒、头痛、鼻塞、咳嗽、咽痛,口不渴或微渴者。

【疗效】屡用皆效。一般服2~5剂即愈。

【附记】忌食辛辣及油腻之品,戒烟酒。

2.5和中解表汤

【来源】胡天雄,《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葛根15克,桔梗10克,芦根20克,党参10克,粳米10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两汁混合,1日2次分服。

【功用】升阳解表,除热止渴。

【主治】外感发热。或小儿表证失疏,反复发作多日不愈,口渴尿黄,甚至中气大伤,头倾视深者。

【疗效】临床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2.6清气解毒汤

【来源】龚琼模,《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石膏30~60克(先煎20~30分钟),黄芩30克,大青叶、葛根、连翘各15克,板蓝根30克,徐长卿、青蒿各15克。

【用法】每日1~2剂,水煎两次后,将药汁混合,每4~6小时服1次,每次约100~200毫升,服用至热退身凉,诸症消失为止。

【功用】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温热病。肺胃大热,口渴,烦躁,脉洪大等症。可用于上感,肺炎,急性传染病初期。

【疗效】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2.7新三仁汤

【来源】邢须林,《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炒杏仁10克,白蔻仁6克,薏苡仁30克,厚朴、枳壳、法半夏各12克,陈皮、通草各10克,竹叶15克,莱菔子20克,滑石、甘草各6克。

【用法】视病情每日1剂或两剂,水煎300毫升,多次分饮。

【功用】宽中理气,清利三焦湿热。

【主治】外感湿热症。

【疗效】多年使用,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8达原柴胡饮

【来源】郑惠伯,《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柴胡、槟榔各15克,川厚朴、草果各10克,知母12克,赤芍、黄芩各15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儿童患者,当根据其年龄、病情而变化剂量。

【功用】和解表里,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清热燥湿。

【方解】本方系在《瘟疫论》达原饮的基础上,加柴胡而成。方用柴胡、黄芩和解表里,清解邪热;槟榔、草果避秽化浊,达原截疟;知母养阴清热;赤芍凉血活血、厚朴宽中理气;甘草调和诸药之性。诸药合用,共奏双解表里,达原透邪之功。

【主治】凡因湿热秽浊内蕴膜原、表气不通、里气不和、气机不畅所致的湿遏热伏夹秽浊内阻之证。症见寒热似疟,甚感憎寒壮热,胸痞呕恶,苔白厚腻如积粉,舌红或舌质正常者。

【加减】临床应用,应辨证辨病结合。凡湿遏热伏夹秽浊内阻之证,均可选用本方加减。如诊断为:①流行性感冒加升降散(可详见《瘟疫论》)、板蓝根;②病毒性肺炎属湿热型的合麻杏石甘汤(可详见《伤寒论》)加僵蚕、草河车;③高热:无汗加苇根;有汗重用石膏、知母;④咳喘:喘重加苏子、射干;痰多加葶苈子、莱菔子、冬瓜子;咳重加百部、枇杷叶;⑤结核性胸膜炎,加白芥子、百部、夏枯草;胸胁痛甚加桃仁、元胡;咳嗽胸满,气急加葶苈子、桑白皮;潮热加青蒿、白薇、地骨皮;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加大青叶、草河车,薏苡仁;⑦淋巴结肿大加僵蚕,夏枯草、连翘;⑧咽喉炎加僵蚕、蝉衣、桔梗、牛蒡子;⑨胆囊炎、胆石症加大黄、桃仁、郁金、金钱草、茵陈、虎杖;⑩热毒重加板蓝根、草河车、金银花;⑪呕吐加姜半夏,竹茹;⑫痛甚加元胡、川楝子;⑬便秘加大黄、玄明粉、虎杖;⑭湿温伤寒加黄连、茵陈、藿香;胸痞呕吐加姜半夏,或藿香、佩兰;热重加鱼腥草、穿心莲、白花蛇舌草;便秘加大黄;⑮急性肾盂肾炎加龙胆草、海金砂、黄柏;畏寒重,发热轻,头身痛加防风、羌活;高热汗出重用知母,加生石膏;呕吐加姜半夏;⑯阿米巴痢疾加白头翁、常山、鸦胆子、初起伴表证加葛根、防风;热毒重加金银花、黄连;湿浊重,胸闷,恶心加姜半夏,藿香。

【疗效】适用疾病甚多,若运用加减得法,多可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附记】本方可治疗多种疾病,根据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原则,无论何种疾病,凡属湿遏热伏夹秽浊内阻之证者,均可采用此方加减,屡获良效。
 
治流行性出血热秘方

3.1加味银翘散

【来源】米伯让,《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金银花、连翘各17.5~35克,薄荷、竹叶、淡豆豉、牛蒡子各10.5克,荆芥穗7克,桔梗10.5克,生甘草14克,鲜芦根35克,党参、杭芍、升麻各10.5克,葛根14克。

【用法】每日1剂,(病重者日服2剂)。每剂加水600毫升,大火煮沸,慢火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200毫升,煎二次总量4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2次,早、晚饭前温服。

【功用】辛凉解表,透热解毒,益气护阴,散血净血。

【方解】盖本病发病急,传变速,即病就有气血分的证候,故不能按常法施治。本方是由《温病条辨》银翘散加党参、杭芍、升麻、葛根所组成,不仅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卫分证之主方,而且有明显的预防厥逆证(休克期)和越期而愈的作用。因本病与其他热性病不同,往往在发热期热将退时出现厥逆证,故应在解表药中加入补药以辅助机体抗邪机能,达到预防厥逆证出现之目的。方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荆芥穗、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桔梗、牛蒡子开利肺气,祛风除痰;竹叶、甘草、芦根甘凉轻清,清热兼养胃阴;党参、杭芍益气护阴;升麻散热净血;葛根解肌生津、鼓舞胃气。诸药合用,具有祛邪扶正固本之功,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良方。

【主治】温毒发斑挟肾虚病,卫分证(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

【加减】口渴甚者,加天花粉17.5~35克,生津止渴;腰痛、阳虚者,加杜仲14克;阴虚者加知母14克,以顾肾气;咳者加杏仁10.5克,开利肺气;眼结膜及颜面轻微红肿者加知母28克,白茅根35克,凉血消肿利水;若胸腹斑疹隐隐,去淡豆豉、荆芥穗,加生地14克,丹皮、大青叶各10.5克,元参35克,以凉血解毒化斑;若兼见气分证:口渴、汗出、气喘者加知母14克,生石膏14~28克;若邪入营分,舌绛暮热,烦躁不安者加生地28克,元参17.5克,麦冬21克以保津液;衄血者,去荆芥穗,淡豆豉,加生地28克,元参14克,麦冬21克,玉竹10.5克,侧柏炭14克,焦山栀14克,白茅根70克,以凉血止血;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各10.5克,以散热解毒消肿;胸闷者加藿香、郁金各10.5克,以防邪犯心包;若干呕、舌苔白者加姜半夏10.5克,藿香14克,以化浊燥湿止呕;苔黄者,加竹茹、黄芩各10.5克,以清热和胃止呕。

【疗效】屡用效佳。1965年,本方曾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卫分证高热患者50例,均未出现厥证现象而痊愈。

【附记】笔者应用,若病邪兼入营血分者,方中杭芍改用赤芍,再随证加入凉血解毒之品。验之临床,收效颇著,确为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良方。

3.2出血热导泻汤

【来源】徐德先,《江苏中医杂志》(4)1980年

【组成】鲜生地、鲜茅根、广角粉、赤芍、丹皮、丹参、栀子、桃仁、大黄、元明粉、车前子、木通、枳实、麦冬、玄参(剂量可随证酌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如病情需要,可一日2~3剂。口服困难者,行保留灌肠,亦能奏效。一般服药后3~5小时发生作用,排出稀便及尿液。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通利二便。

【方解】方中鲜生地、鲜茅根、广角粉、栀子为主药,用以凉血清热解毒;赤芍、丹皮、丹参、桃仁活血化瘀;大黄、元明粉、车前子、木通以疏通二便为辅;枳实行气以助活血化瘀之力;麦冬、玄参滋阴生津,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利二便之作用。本方确为解决本病之高热、微循环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等之良方。

【主治】流行性出血热,除休克期外,其他各期均可使用。

【加减】治疗456例,结果痊愈率为98.03%,死亡率为1.97%,对照组(西药组)535例,死亡率为4.11%。

【疗效】临证运用,本方剂量可随证酌定。一是使用药剂量宜大,以免留邪生变,贻误病机;二为二便不通,要先通大便;三是宜行血,不宜止血。化瘀就是止血。诸药配伍,要随证而定,剂量随病情酌定,如此其效颇著。
 
钩端螺旋体病秘方

4.1银翘白虎增液汤

【来源】米伯让,《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知母14~28克,生甘草10.5克,生地35克,粳米、金银花各17.5克,连翘19.5~35克,玄参35克,麦冬28克,鲜白茅根140克,生石膏28~70克。

【用法】每日1剂,若病不减,可继服1~2剂,或一日服2剂,病势即减。每剂加水800毫升,先煎白茅根,去渣,再入诸药,大火煮沸,慢火煎煮30分钟,过滤出300毫升,煎二次共6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分3次温服。

【功用】大清气分热,养阴解毒,壮水制火,预防出血。

【方解】本方是由白虎汤、增液汤加金银花、连翘、白茅根所组成。应用本方之原因,主要是根据本病伏暑证高热期病在气分阳明经证,随着机体强烈反应,导致气血两燔的机理,故决定预先选用气血两治之法,以制机体强烈反应偏盛偏热。故将大清气热,养阴和胃止血之白虎汤与增液通便、清血凉血之增液汤合用,再加甘凉保津利尿之白茅根,透热解毒之金银花、连翘以达壮水制火,预防出血之目的。方中石膏泻火透热;知母清热润燥;甘草、粳米益胃护津;玄参、麦冬、生地滋阴清热,生津润燥;金银花味甘微苦、性寒,有清血消炎、清热解毒,微有透表利尿之作用;连翘味苦,性平微寒,能清热消炎,活血化瘀;白茅根味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利尿止血之作用。诸药合用,具有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和预防病情转危之效用。本方配伍精当,扶正祛邪兼施,不失为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良方。

【主治】秋温时疫,伏暑证(钩端螺旋体病)。

【加减】若舌质深红,暮热更甚,烦躁不安者加焦山栀14克,黄芩10.5克,丹皮、杭白芍各17.5克,以凉血解毒,清营透气,一般连服1~2剂,病势即退;若热结胃肠,腹痛胀满,大便二三日不下,或谵语者加芒硝、生大黄各10.5克,以增液通下,热随便解,但以大便通利为度;若舌苔黄厚,腹痛胀满不减,大便燥结,谵语,烦躁更甚者配服清热镇痉之紫雪丹,可根据病情轻重,酌加芒硝,生大黄适量,再加枳实17.5克,川厚朴14克。

【疗效】屡试屡效。本方曾用于钩端螺旋体病伏暑证高热患者657例,均治愈。



4.2六一解毒汤

【来源】米伯让,《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滑石21克(包煎),生甘草3.5克,金银花、连翘、贯众各17.5克。

【用法】每日1剂,连服3日,1周后再服1剂。每剂加水600毫升,大火煮沸,小火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200毫升,水煎两次,两汁混合共4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2次,早晚饭前温服。

【功用】清暑利湿,清热解毒。

【主治】秋温时疫(钩端螺旋体病)。

【疗效】多年使用,屡收佳效。
 
治肺炎秘方

5.1肺炎合剂

【来源】郑惠伯,《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40克(先煎)、虎杖15克,金银花20克,大青叶、柴胡、黄芩各15克,鱼腥草20克,青蒿、贯众各15克,草河车12克,地龙、僵蚕各10克,野菊花15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一日服2次。或制成合剂备用。以上为成人一日量,小儿酌减。

【功用】清热解毒,宣肺平喘。

【主治】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辨证属肺热喘咳者)。

【疗效】于1977年3月至1978年5月在万县地区医院儿科病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232例,全部病例均系有呼吸道感染之症状及肺部体征,并X线胸透或摄片证实肺部有炎症者,其中186例辨证为卫气实热型(普通型),均采用肺炎合剂治疗,只有69例加用抗菌素。平均退热时间为3.6天,啰音消失时间6.5天,阴影消失时间7.45天。此型无一例死亡,全部治愈。



5.2清肺化痰汤

【来源】张沛虬,《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净麻黄6克,杏仁10克,败酱草、蚤休、大青叶各30克,黄芩24克,荞麦根、鱼腥草各30克,甘草5克,桔梗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日分2次温服;病情较重,可日服2剂,日分4次温服。

【功用】清热、益肺、化痰。

【主治】肺炎(痰热阻肺,邪毒结胸型)。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治头痛秘方

6.1加味乌星散

【来源】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

【组成】制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各3克,菊花6克,冰片0.9克(研细,分2次冲服)。

【用法】先煎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四味,后入菊花,稍煎即成,分2次服。冰片临服时分2份各冲入1份。服后稍事休息,头痛即止。

【功用】升清阳,化浊气,止头痛。

【方解】方中川乌、南星、细辛祛风散寒止痛;地龙通络镇痉;菊花疏风、清头目;冰片开窍散瘀,清热止痛。诸药合用,有通络止痛、疏风散邪之功。药专力宏,取效颇佳。

【主治】慢性头痛。悠悠戚戚,迁延不愈,或在一侧,或在巅顶,诸如生气、受风、感寒以及天气变化都能引起发作。脉象往往沉细微弦。可用于神经性头痛。

【疗效】屡用屡效,多1剂痛止而愈。



6.2柔肝熄风方

【来源】潘兰坪,《新编经验方》

【组成】生地、熟地、天冬各9克,玉竹15克,黑芝麻12克,钩藤9克,白菊花6克,鲜莲叶20克,羚羊角0.5克(研细,分2次冲服),苦丁茶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熄风,滋阴益血。

【方解】方用鲜莲叶、菊花、羚羊角、钩藤、苦丁茶清肝热,熄肝风;地黄、天冬、玉竹、黑芝麻滋肝益肾。“此养肝体佐以清肝用法,阴虚火浮之头痛最宜。即偏正头风亦可治。叶案所谓育阴和亢阳,柔润熄内风者以也”。

【主治】阴虚火浮之头痛,偏正头风。可用于阴虚阳亢,血压上升引起的头痛。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6.3头痛汤

【来源】岳美中,《岳美中医案集》

【组成】连翘、菊花、霜桑叶、黄芩各9克,苏薄荷3克,苦丁茶6克,夏枯草12克,藁本、白芷各3克,荷叶边半张,鲜白茅根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2次。

【功用】祛风散热,通窍止痛。

【方解】方中连翘轻浮,为解热清气分之炒品;菊花、薄荷消散上焦风热,清利头目;桑叶搜肝络之风邪;黄芩除中上焦之火邪;苦丁茶祛头部之热邪;夏枯草解散结热;荷叶边舒散邪热;鲜茅根消除痰热,更使以白芷通窍散发表邪,引以藁本上升直达头顶。共成祛风散热之方,以治风热上攻的偏正头痛,效果颇佳。

【主治】风热上攻引起的偏正头痛。

【疗效】屡用治正偏头痛,均获捷效。

【附记】本方记载罗芷园《医话》云:“治偏头痛极效,屡试屡验也。”岳氏医治一例,每一感冒,即出现剧烈性头痛,面红发热,多方治疗,均不过暂时缓解,不能根除,颇为苦恼。即投上方疗之,果1剂痛减大半,3剂痊愈,迄今5年未犯。后用治各种正偏头痛,亦均获捷效。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若寒厥或痰厥之头痛,不可滥投。



6.4止痛散

【来源】韦文贵,《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

【组成】瓜蒌根(即天花粉)、柴胡、甘草各10克,生地12克,黄芩10克,生姜2片,大枣5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肝清热,滋阴润燥,生津止痛。

【方解】方用柴胡疏肝解郁,配合黄芩能清肝火而止痛;生地、天花粉滋阴生津而润燥;大枣和脾健中;生姜散寒止痛,诸药配伍,共奏疏肝清热,滋阴润燥,生津止痛之功。

【主治】凡因肝郁气滞,久而化火,伤阴生燥;或肝火上炎,而犯清窍所致的头额部痛,眼胀痛,或目赤疼痛之虹膜睫状体炎,巩膜炎等症者均可用之。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附记】本方用治头痛、偏头痛、证属肝火上犯清窍者,用之每收良效。



6.5头痛方

【来源】陈绪纶,《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黄芩(酒炒)8克,白芍、菊花各10克,蔓荆子6克,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川芎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滋阴降火,清热祛风。

【方解】方中黄芩、白芍清降少阳、厥阴的热邪,为本方的主药;辅以菊花、蔓荆子的清宣风热以治标;生地黄、当归的滋阴活血以治本;以川芎的辛散以治风,甘草的甘缓治上,以充任本方的佐使。诸药配伍,组合成方,共奏滋阴降火、清热祛风的效用。

【主治】风热头痛,特别是对长期头痛、久治不愈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加减】两眼、巅顶胀痛加石决明15克;前额胀痛并见脉大、苔黄加生石膏30克;中焦有湿、脘闷腹胀,或肝旺风热犯胃作呕,去生地黄、甘草加法半夏8克,化橘红6克,茯苓10克;风热邪气宣降不解,加生龙骨15克,生牡蛎25克;风邪顽扰,头痛难忍加全蝎末6克(冲服);风邪、实火循胆脉逆冲,颈侧、耳后筋脉胀痛,去生地黄、川芎、甘草、加胆南星6克,僵蚕、钩藤各10克。

【疗效】屡用均获捷效。



6.6头痛散

【来源】章次公,《章次公医案》

【组成】淡附子、当归各30克,大川芎、甘枸杞、明天麻、藁本各18克,大蜈蚣10条,炙全蝎、制半夏各18克,绵黄芪30克,炒枣仁、茯苓、生白术各18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3克,一日3次,饭后用白开水冲服。

【功用】搜风通络,散寒止痛,健脾化瘀,扶正固本。

【方解】久痛多因寒瘀气滞,瘀痰互结,经隧阻闭所致。故方中用淡附子大辛大热,其性善走,能祛表里之沉寒,通络脉之瘀闭,并能止痛;当归、川芎活血祛瘀;藁本香散,入巅顶,散风寒;黄芪、白术益气补脾以升阳;天麻配藁本以增强祛风止痛之功;枣仁、枸杞补肾安神;蜈蚣、全蝎搜风剔邪、开瘀通络,镇痉镇痛;半夏、茯苓化痰和胃,止呕逆。配伍丝丝入扣,故奏效颇捷。

【主治】顽固性头痛,痛剧则呕吐频作,痛苦异常。

【疗效】屡用屡验。坚持服用,多能根治。



6.7曙光血管性头痛方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7)1983年

【组成】生石决30克(先下),大川芎9克,香白芷、北细辛各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活血通络、祛风散寒、平肝镇痛。

【方解】方用生石决平肝镇痛,川芎辛温、入肝经,能活血止痛,近代药理研究发现川芎含挥发油及油状生物碱,能抑制大脑皮层活动及扩张周围血管,故有良好的镇静止痛作用;白芷能祛风散寒止痛,可兴奋血管运动中枢,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细辛散寒止痛,并有局部麻痹、镇痛作用。药仅四味,配伍相得益彰,力宏效捷。

【主治】血管性头痛。

【加减】如病程长的慢性头痛,可加枸杞子12克,青陈皮各4.5克,以养肝扶正,保护胃气、利于久服。

【疗效】治疗100例,其中典型血管性头痛40例,普通血管性头痛52例,群集性头痛8例,结果近期治愈53例,好转4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9.8%。

【附记】本方为上海曙光医院经验方。马瑞寅氏云:20多年临床应用于大批头痛病人,确实效果好,而且无副作用。本方不但对血管性头痛有良效,而且对高血压性、脑瘤性及炎症性头痛也均有良效。个别病人服药期间出现舌麻现象,可继续服药,不必停用,未见不良后果。



6.8通窍蜈蚣汤

【来源】蔡奇约,《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各9克,老葱3根(切碎),鲜生姜、红枣各9克,麝香0.5克,蜈蚣1条。

【用法】上药除麝香外,先用水煎成一碗,加黄酒半斤,再煎成1碗,用纱布包麝香入药汁中再煎,待麝香溶化后温服(或用药汁冲服麝香亦可)。无麝香也可用田七6~9克捣细,分3次冲服,每日1剂。

【功用】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方解】瘀血头痛多由外感风寒,风热或风挟湿邪而致。外邪自表侵袭经脉,以致气血壅滞,瘀血内停,阻滞脉络,故其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当以活血化瘀通窍为治,方中红花、桃仁、赤芍、川芎活血祛瘀;大枣、青葱、生姜散达升腾,使行血之品达于巅顶,彻于皮肤孔窍中瘀血;蜈蚣搜剔络中之伏邪,熄风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窍之功。

【主治】瘀血头痛。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证伍以羌活、防风、苍术、白芷共奏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之功。

【疗效】治疗25例(全部病例均有头痛经久不愈,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女性患者常伴有经前腹痛,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或暗红或边光有瘀点,脉弦细或细涩),痊愈9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无效3例。随访(1月~2年)14例,痊愈9例,显效4例,无效1例。

【附记】本方对内伤阴虚阳亢及湿热酒毒挟痰之头痛,均不宜应用。



6.9三石头痛汤

【来源】关幼波,《名方汇录》

【组成】首乌藤30克,旋覆花10克,生赭石15克,生石膏30克,钩藤15克,生地10克,白芍30克,当归、川芎、香附、木瓜、佩兰各10克,藕节、牛膝、石斛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养血平肝,熄风止痛。

【方解】方中用生石膏于内伤头痛,旨在有热可清,无热可平,与生地、川芎、当归、白芍配伍相反相成。香附、木瓜等诸药合用缓中有通,通中有充,体现了“若欲通之,必先充之”的治疗特点。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平肝、熄风止痛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顽固性头痛、神经性头痛。

【疗效】治疗多例,一般服14~30剂后诸症消失而痊愈。对血管性头痛效果尤佳。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6.10养血平肝汤

【来源】关幼波,《名医名方录》(第一辑)

【组成】旋覆花、生赭石、生石膏各10克,首乌藤30克,当归、杭白芍、川芎、生地、杭菊花、木瓜、香附、甘草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分2次服。

【功用】养血平肝,散风止痛。

【方解】“顽固性头痛”多以头痛时作时止,缠绵日久,经过各种治疗收效不大而名之。其病机是虚、滞、痰、瘀。故以补血而又活血的四物汤为主,取旋覆代赭汤的主药旋覆花、代赭石以平肝、降逆、理气、化痰;佐以酸涩而温的木瓜以调和肝脾,且与白芍、甘草配伍,酸甘化阴,育阴缓急止痛;方中加入生石膏旨在有热可清,无热可平可降,与四物汤配伍相反相成;另遣香附行气解郁;配以川芎气血双调;用首乌藤以养阴安神;菊花清肝平肝,共奏养血平肝、活血化痰之效。

【主治】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头痛,包括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疾患。

【加减】血脉壅滞明显而见刺痛者,加红花10克,通血脉消瘀滞;属肝气上冲之头痛头晕者,加珍珠母、生石决明各30克,以镇潜之;面红目赤昏花等肝火较旺者,加钩藤30克,配合杭菊花、旋覆花以清利头目;若腰膝酸软加川断、枸杞子、牛膝各10克以补肾气;阴虚明显而见五心烦热、口干者,加北沙参30克,石斛10克以滋养阴液。

【疗效】经临床多年使用,效果甚佳。确为治疗顽固性头痛之良方。



6.11头痛舒煎剂

【来源】孟澍江,《名医名方录》第一辑

【组成】细辛4克,吴茱萸3克,炙全蝎5克,白僵蚕10克,制南星4克,白附子6克,石决明15克,天麻9克,生石膏20克,红花10克,川芎5克,苦丁茶、生甘草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用】平肝潜阳,搜风镇痉,清化痰热,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治】血管性头痛。其特点是头痛常开始于颞部、眼部或前额部,逐渐扩展至半侧头部。疼痛呈搏动性钻痛、钝痛或刺痛,在1小时左右达到高峰后转为持续性疼痛。痛剧时常伴恶心、呕吐等症。此病缠绵、颇难治疗。

【加减】应依据病情变化及轻重情况进行加减:痛作时情绪不畅,烦躁易怒、口苦、胁痛者,加丹皮9克,柴胡6克,香附12克;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左头胀痛明显者,加白芍12克,白蒺藜15克,钩藤9克(后下);痰热壅盛、舌苔黄厚而腻、脉滑数者,加夏枯草10克,川黄连3克或天竹黄10克,竹茹9~12克;湿浊偏甚、头重痛、呕吐作恶,舌苔白厚腻者,加泽泻、制半夏各9克;病久瘀甚,痛为针刺,难以忍受,舌有紫气或瘀点瘀斑,脉弦涩者,加桃仁、赤芍、丹皮各9克;气血亏虚、失眠、眩晕、低血压、思虑则痛作者,加当归10克,白芍12克,生黄芪9~12克;伴外感风寒、头痛、恶寒明显、鼻塞流涕者,加荆芥9克,葱白3根,苏叶9克;伴风热侵袭、头痛、发热明显、咽痛者,加蔓荆子10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3~6克(后下);老年体虚者,改用制大黄5~10克。又前额痛甚加真珍珠母30克(先煎)丹皮9克;头右侧痛甚加酸枣仁15克;眉棱骨痛加蔓荆子9~12克。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佳效。

【附记】本方系孟教授积数十年临床经验研究而成。通过长期临床观察,疗效颇佳。同时可配合综合调理,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是配合外治方药;二是配用针灸按摩;三是饮食调理,忌食辛辣刺激物;少食甘肥厚腻助湿之品,适当配用食疗方;四是勿过劳,避免情志刺激,适当休息等。



6.12加味选奇汤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防风、羌活、黄芩各9克,甘草6克,白芍、白蒺藜各12克,菊花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祛风,清热,止痛。

【主治】头痛,偏头痛,眉棱骨痛,三叉神经痛。

【加减】阴虚明显者生地易黄芩,或以磁朱丸与六味地黄丸治之。日服磁朱丸以镇摄其亢阳,晚服六味地黄丸以滋其肾阴。血瘀者加茺蔚子10克,牛膝、豨莶草各15克,或用血府逐瘀汤。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磁朱丸本眼科用药,又名神曲丸,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用120克神曲以配60克之磁石及30克之朱砂,磁石滋肾潜阳,重镇安神,朱砂清心安神,妙在用120克神曲以健运脾气,使石药不致有碍胃气,又能升清降浊。
 
治偏头痛秘方

7.1三生祛痛方

【来源】蒲辅周,《蒲辅周医疗经验》

【组成】生乌头、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备用。每次服用30克,以连须葱白7茎,生姜15克,切碎共捣烂如泥,入药未和匀,用软布包好蒸热,包敷在痛处,每1~2日换药1次。

【功用】祛寒止痛。

【方解】本方原名“三生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有木香而无葱白,内服治卒中不识人,痰厥、气厥及气虚眩晕。蒲老另辟新径,改内服为外敷,以治偏风头痛,收效颇捷。方中“三生”不经炮制,药力迅猛,有较强的祛寒止痛作用;葱姜辛辣、温经通络,不仅有散寒之功,而且能助“三生”药效的发挥。热敷患处,药力直达病所,故能解除患者头痛之苦,获效于顷刻之间。

【主治】偏风头痛,久治不愈者。

【疗效】屡用效捷,多1次痛止。



7.2陈氏头痛散

【来源】陈维国,《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天麻、当归尾、白菊花、白芷、川芎、丹参各12克,红花10克,桃仁6克,生地10克,茯苓、白芍、蔓荆子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活血祛瘀,驱风镇痛。

【方解】方中当归尾、川芎、丹参、桃仁、红花、芍药、生地活血祛瘀;天麻、白菊花、蔓荆子、白芷驱风止痛;茯苓安正气,合而用之共奏活血祛瘀、驱风镇痛之功,因药对病机,故用之效若浮鼓。

【主治】偏头痛,痛有定处。

【疗效】治疗62例,痊愈24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有效率达100%。服药最多为25剂、最少为5剂。



7.3养血祛风汤

【来源】王育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川芎各30克,细辛5克,蔓荆子、辛夷花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养血祛风。

【方解】方用当归、川芎养血祛风,重用取其强效为主药、辅以细辛、蔓荆子、辛夷花治头痛之专药,载药上行,以增强祛风止痛之功。诸药相配,相得益彰,故用之多效。

【主治】偏头痛。

【加减】血虚生风头痛加白芷10克,生甘草5克,钩藤、潼蒺藜各15克,地龙10克,川牛膝15克;血虚风疹头痛加云苓15克,生甘草5克,钩藤15克,白芷、蝉蜕、白术、木香、防风、丹皮各10克,白蒺藜15克;血虚挟湿头痛加白芷、苍术、荷顶、升麻、木香、苏梗各10克,生甘草5克,中风之渐头痛加白芷、炙甘草各10克,枣仁20克,钩藤15克,僵蚕、地龙、黄芪各10克,白蒺藜、川牛膝各15克;瘀血头痛加地龙10克,川牛膝15克,自然铜30克,白芍10克,枣仁15克,莪术,僵蚕各10克,生甘草5克,焦山楂30克。

【疗效】临床应用多例,皆获良效。

【附记】且因兼症不同而有所加减变化,足见之有板方而无板病,临床用药,宜师古而不泥于古,贵在圆融活变,辨证施治。



7.4芷芎止痛散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香白芷30克,北细辛6克,川芎、茶子壳各9克,龙脑冰片1.5克。

【用法】先将前4味药晒干研细末,再入冰片同研极细、和匀,贮瓶备用,勿泄气。每日吹3次,每次取本散少许吹入鼻中(左痛吹右鼻,右痛吹左鼻,正头痛交替吹一鼻中),每次吹2下,以打喷嚏为度。一般1次。最多3次,无不立验。

【功用】疏风散寒,消炎醒脑,通窍止痛。

【方解】盖头为诸阳之会,古谓:“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风有内外,每多兼挟,邪气外袭,阻遏清窍,“不通则痛”,故头面诸痛随作。病虽有上部(头部)诸痛名异之分,证有寒热虚实之辨。病有久暂,证有轻重,总因风扰空窍,脉络阻遏所致。治宜祛风泄热,通窍止痛。方中白芷,乃治“头面风疾之要药”,宜重用其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始著,辅以细辛以增白芷之功;茶子壳尤善清脑醒神,开窍止痛;冰片芳香通窍,消炎止痛;川芎为血中气药,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又其性上行,以载诸药之性直达病所。白芷配川芎尤为外治偏正头痛之要药,止痛效果甚佳。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寒,消炎醒脑,通窍止痛之功。

【主治】凡因风挟诸邪引起的头部痛证,如偏正头痛、眉棱骨痛、三叉神经痛、牙痛等,证见胀痛,或酸痛,或剧痛,或时痛时止,牵引作痛,或伴表证,且与气候,情绪变化及过食辛辣之物等因素有关。凡遇之每多诱发。

【加减】牙痛加荜拨、高良姜各9克;眉棱骨痛、偏头痛加蔓荆子9克,柴胡6克;头痛加藁本9克;久痛不愈,反复发作者(慢性)加蜈蚣2条,元胡15克。

【疗效】1975~1990年外治456例,其中头痛93例中,痊愈59例,显效31例,有效2例,无效1例;偏头痛217例中,痊愈152例,显效57例,有效7例,无效1例;眉棱骨痛57例中,痊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1例;牙痛89例中,痊愈69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9.35%。

【附记】本方为笔者祖传验方。据临床观察,本方对于上述各痛证均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近期止痛有效率在99%以上,远期止痛效果为67%。

本方对于因肿瘤、外伤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上述痛证则无效。用药期间至少1个月内忌烟、酒和食油炸、辣椒及一切辛热之物,以免影响疗效。



7.5滋潜止痛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组成】制首乌、女贞子、炒白芍各15克、杭菊花、石斛、苦丁茶、桑椹子各10克,制龟板、制鳖甲、磁石、真珠母粉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滋阴潜阳。

【方解】头痛有因六淫外袭、七情内伤及跌仆撞打之殊,部位有巅顶、前后两侧局部与满头之别,时间有昼夜早晚阴晴之异,痛有锐痛、钝痛、常痛、阵痛、轻痛、重痛之不同。本证属阴虚火旺者,其症外无寒热,内无呕吐,寐则痛止,寤则痛发。乃肝肾阴虚,相火过亢,循少阳之脉上犯于头所致。故方用制首乌、女贞子、桑椹子大补肝肾;鳖甲、龟板、磁石、真珠母平肝镇逆,益阴潜阳;白芍、菊花、苦丁茶、石斛敛阴增液,柔肝熄风,组合成剂,以治阴虚阳亢之偏头痛,效果颇佳。

前人云:“头痛偏右者,属痰与气虚也,头痛偏左者,属血虚火盛也。”诚为经验之谈。故随左右加入补气养血之品。临床实践证明,疗效较好。

【主治】头痛偏在一侧,或左或右,尤以额角及耳上发际,前起眉棱,后至枕骨一带最为显著,甚则牵引肩胛肘臂等处,寐则痛止,寤则痛发。证属阴虚阳亢。

【加减】头痛偏右、兼挟气虚,可加黄芪、玉竹、北条参(南沙参)各15克,甘草10克;偏左头痛,多挟血虚,可加生地、阿胶、当归各15克。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连服15剂左右即获显效或痊愈。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服药期间,不可食鸡、鸽肉及辛辣刺激之物,更忌烦劳怒恼,否则其痛加剧。



7.6祛瘀驱风汤

【来源】张兆湘,《陕西中医》(7)1988年

【组成】当归尾、丹参、延胡索、钩藤各15克、川芎、白芷、天麻、防风各10克、细辛、羌活各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驱风止痛。

【方解】偏头痛,痛有定处是属瘀血之征,疼痛部位在上,以一侧为甚,乃高位之处,惟风可到,风邪侵袭,以一侧首先受邪之象,故与风有关,故方用丹参、归尾、延胡索,川芎活血祛瘀止痛;钩藤、羌活、防风、天麻、白芷、细辛驱风止痛,合而用之共奏祛瘀、驱风、止痛之功。因药切病机,故效果较佳。

【主治】偏头痛。

【加减】发热者加薄荷5克,白菊花10克;呕吐者加吴茱萸、生姜各5克;舌苔厚腻者加藿香20克。

【疗效】治疗120例,结果痊愈56例(头痛消失,追踪2年无复发);显效52例(头痛基本消失,但2年内有轻微的复发);有效12例(头痛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但2年内有明显复发)。总有效率达100%。服药最多者40剂,最少为8剂。

【附记】临床发现,本方对颈椎骨质增生、血沉增高者、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等引起的偏头痛亦有良效。



7.7霹雳汤

【来源】沙星恒,《中医杂志》(11)1989年

【组成】全蝎2克,制川乌、制草乌各45克,白芷12克,川芎、白僵蚕各9克,生姜6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一剂,用500毫升清水,先入川乌、草乌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余药再煎20分钟,去渣,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备用。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方解】偏头痛一证,多为顽疾沉疴,缠绵难愈。本方以通行气血经络之药组成,药专力猛,尤其全蝎一味通络止痛之效尤专,治顽固性偏头痛单味研服,即可取效,古人谓之有“穿筋透骨”之功,为方中所不可缺少。川芎既可活血祛瘀止痛,且可引诸药上行头面,直达病所,为引经之使药。川乌、草乌有毒,一定要先煎30分钟,以去其毒性。本方走窜力强,故孕妇忌用,且因有二乌,应避免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芨、白蔹等相反的药物同用。且二乌祛风湿,通络止痛之功尤著;白芷,白僵蚕祛风散结止痛;生姜温经散寒;甘草调和诸药之性,且生姜、甘草又可监制二乌之毒。配伍为用,药专力猛,故用之每获良效。

【主治】偏头痛。

【加减】病久体质偏于阴虚或血虚者,加当归、赤芍各9克;气虚不足者,加黄芪、党参各9克;痰多者加陈皮4.5克;久病风客空窍者,加菊花、桂枝各4.5克,牡蛎12克。

【疗效】屡用屡验。如治一十载沉疴,竟3剂收功而愈,至今已20余年未再发。



7.8加味散偏汤

【来源】杜雨茂,《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川芎30克,白芍15克,白芥子6克,香附、白芷各9克,郁李仁6克,柴胡9克,细辛3克,蔓荆子9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入清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半小时,滤汁混匀,每日早、晚饭后服,痛剧者可日服一剂半,分3次服下。

【功用】祛风散寒,通络祛瘀,蠲痰利窍。

【方解】本方系根据清·陈士铎《辨证录》中散偏汤,经加味更量而成。方中川芎味辛性温祛风散寒止痛,且又辛香走窜,可上通于巅顶,下达于气海,祛瘀通络,集三任于一身,恰中病机,量(至30克)大力猛,止痛迅速,为方中之主药;白芷、细辛、蔓荆子辛散上行,祛风散寒,以加强川芎疏散之力,兼有调气之妙,用为辅药;柴胡引药入于少阳,且可载药升浮,直达头面;白芥子引药深入,直达病所,兼有通窍蠲痰之功;白芍敛阴而防辛散太过,又有缓急止痛之长,皆用为佐药;使以甘草缓解急迫,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疏散风寒之中兼有通络祛瘀之长,疏达气血之内又寓祛痰通窍之力。且发中有收,通中有敛,相互为用,各展其长。又方中柴胡、白芍、香附兼可疏肝解郁,白芍、甘草又善缓急止痛,不但对感寒冒风而发者能疗,气郁不畅而致者亦效,即使是久治不愈,邪入窍络之顽疾,同样有痛止病愈之奇功。

【主治】风寒、瘀、或痰瘀交加为患所致的偏、正头风痛。症见头痛时作时止,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全头痛,或痛在一点。多因感寒冒风,或气郁不畅而诱发。发则疼痛剧烈,或掣及眉梢,如有牵引;甚或目不能开,头不能举,且头皮麻木,甚或肿胀,畏风寒,有的虽在盛夏,亦以棉帛裹头;痛剧则如刀割锥刺而难忍,甚至以头冲墙,几不欲生。

【加减】若因感受风寒而发,可加荆芥、防风;疼痛剧烈,可加羌活、元胡;阴血亏虚,可加生地、当归;拘挛掣痛,酌加胆南星、僵蚕、全蝎;若为血管扩张性头痛,宜加贯众;若兼有高血压,可加怀牛膝、桑寄生;若兼有内热,可加知母、丹皮等。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治验甚多,均获良效。

【附记】验之临床,本方较原方一散偏汤疗效为优。方中川芎剂量一定要重用,若取常量(9~15克)则效差矣。阴虚者不宜用。



7.9偏头痛方

【来源】陆藏青,《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珍珠母30克(先煎),龙胆草2~3克,滁菊花9~12克,防风3~5克,当归6~9克,白芍9克,生地12~18克,川芎5克,全蝎2~4只,䗪虫5~9克,干地龙、牛膝各9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除珍珠母外,用水浸泡30分钟,先将珍珠母加水放火上煎20分钟,再与余药同煎30分钟。水煎两次,取汁混合,一日分2次服。

【功用】清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解】方中龙胆草善降肝胆火热;珍珠母平肝潜阳;菊花疏风清热,平降肝阳;白芍、生地滋阴柔肝,平肝清热,滋补肝体;防风散风止痛;当归、川芎、地龙养血活血、通络止痛;全蝎配地龙搜风通络;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脉,配以䗪虫则具有活血祛瘀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潜阳,活血通络之功,恰中肝火亢盛,上扰清窍之病机,因此临床应用,效用确凿。

【主治】凡因肝火亢盛,上扰清窍所致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以痛有定处,其痛暴作,痛势剧烈,或呈胀痛,跳痛,或呈刺痛,多因情感过激而诱发,可伴有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易怒等症状为本方辨证要点。

【加减】本方随证加减的规律为:如苔腻口甜者,加佩兰5~9克;食欲不振者,加焦六曲或谷芽、麦芽各12克;舌胖嫩,神疲乏力,加太子参18克;两目干涩者,加枸杞子12克;恶心者,加法半夏干胆南星各9克,陈皮5克;舌边有瘀斑、瘀点者,易白芍为赤芍。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忌食辛辣之品。



7.10偏头痛验方

【来源】王俐芳,《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各12克,细辛3克,元胡15克,夏枯草、钩藤、草决明、珍珠母、鸡血藤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先煎珍珠母30分钟,再下余药同煎),日服2次。亦可制成丸剂或片剂服用。

【功用】滋阴养血,平肝潜阳,活络止痛。

【主治】偏头痛(包括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及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及部分外伤性头痛)。

【疗效】多年使用,屡试屡验,疗效显著。



7.11愈偏镇痛汤

【来源】王乃英,《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天麻10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先煎),丹皮、赤芍、丹参、木瓜各10克,金银花15克,胆南星、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和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小火再煎30分钟。水煎两次,共取药汁300毫升混和均匀,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50毫升。

【功用】清肝熄风,活血通络。

【主治】偏头痛。

【加减】血虚肝热者,加当归、白芍、牡蛎;肝胆火郁者,加龙胆草、桑叶、薄荷;疼痛剧烈者,加地龙、全蝎。

【疗效】用本方治偏头痛,疗效颇佳,一般服药7~15剂后即获痊愈或显效。
 
治三叉神经痛秘方

8.1通络头风汤

【来源】李寿山,《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川芎10~30克,当归10~20克,细辛5克,蜈蚣2条。

【用法】每日1~2剂。先将上药用冷水浸泡15分钟,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煮好后两煎药汁混匀,总量以200毫升为宜、早晚分服,或6小时服1次。

【功用】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止痛。

【方解】本方系《卫生宝鉴》芎归汤加细辛、蜈蚣组成。方中川芎为主药,辛温味薄气雄,功擅疏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擅理气活血,搜风止痛;当归养血活血,功专通经止痛。辅川芎增强止痛之效,抑川芎辛窜太过之弊;细辛祛寒止痛,蜈蚣搜风通络,二味虽为佐使之药,然不可缺,乃本方行军破敌之先行,为止痛之上品。二则量大而专,有的放矢。前人以为川芎辛温香窜不可过用,其实不然。顽症痼疾,不用足量,难以获效。余用川芎,最小剂量起于15克,以后递增其量,对头痛剧烈者,常用之30克以上,实践证明并无伤阴香窜之弊。当然与当归性柔而润防止副作用有关,此君臣佐使配伍之妙也。另外,细辛不过钱之说,亦不足信。余于细辛止痛,最少起步于3克,递增至9克,并无不良反应;蜈蚣有毒,人皆畏之,但治瘀血头痛,确有祛风镇痛、搜风通络、逐瘀止痛之效,一剂药用2条或3条,并无毒性反应,研末冲服其效更著。再者随证加减,伍以适当引经药,更能提高疗效。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等病。症见剧烈的偏正头痛,甚则泛恶呕吐,用止痛药或麻醉剂难以止痛,舌偏淡紫,舌下络脉多呈淡紫而长,脉弦或涩,妇女常在经期前发作。中医辨证属于风痰血瘀阻滞清窍络脉所致之偏正头痛顽症。

【加减】头部冷痛加白芷;头部热痛加甘菊、苍耳子;头痛如锥如刺如灼加僵蚕、生石膏、蜈蚣(研末冲服);三叉神经痛加生白芍、白芥子、白芷;妇女经期头痛则当归量应大于川芎;后头痛加羌活;前头痛加白芷;偏头痛加柴胡;巅顶痛加藁本。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记】一般宜在头痛发作时服药,效果更好。但服此汤剂(本方),一般不需用其他止痛剂。因方中药物多辛香燥烈,故阴虚血亏者不宜用之。患感冒时也不宜服此药。本方药少而精,针对性强,恰切病机,故用之效佳。对寒瘀头痛效果尤佳。



8.2四味芍药汤

【来源】夏度衡,《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白芍、生牡蛎各30克,丹参、甘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柔肝潜阳、活络熄风。

【方解】本病是一种常见的难治病。一般多责之于风(内风)、火、痰、瘀、虚(气阴两虚)。根据本病发病,病情特点,夏老认为系由肝血不足,肝阳偏亢,化风上扰所致。治宜柔肝潜阳,和络熄风为法。自拟四味芍药汤,恰中这一病机,用之临床,效果颇佳。方中重用白芍、牡蛎柔肝潜阳熄风;白芍、甘草酸甘化阴,使阴复阳潜,并可缓急止痛;丹参养血活络,四药合用,共奏柔肝潜阳,活络熄风之效。

【主治】三叉神经痛。

【加减】本病之治,多主以本方,并结合症状稍事加减,则左右逢源。如兼风、烦躁易怒,口苦,面赤,大便干结者,均加龙胆草、大黄、黄芩;若鼻塞,鼻窦部胀痛则颜面疼痛(三叉神经痛)加重者,加辛夷、苍耳子、白芷、薄荷;兼见牙龈红肿疼痛;或龈部溢脓、渗血者,酌加葛根、生石膏、生黄芪、蒲公英;兼见腹胀纳呆者,酌加神曲、藿香、茯苓、白术、党参;若兼见前额眉棱骨痛、项背强、头胀、恶风者,酌加防风、白芷、桂枝;兼见胸闷、咳嗽、口流涎沫者,酌加茯苓、苍术;兼见潮热、心烦、咽干、口燥不多饮、舌红少苔,脉细数者,酌加生地、鳖甲、丹皮、栀子仁清热养阴等。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8.3治痛缓急汤

【来源】于鹄忱,《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白芍30~50克,甘草10克,川芎、牛膝各30克,柴胡、僵蚕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养营和血,祛风镇静,舒筋止痛。

【方解】方中以白芍养营和血、柔肝止痛,与甘草合用,酸甘化阴,使阴血平复,筋得气养则挛急自解。川芎辛温升浮,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为少阳经引药,能治诸经头痛,活血散郁祛风;牛膝舒筋通脉,可缓川芎升浮之势,以冀升降相得,勿失其度;柴胡疏泄足少阳胆经之邪,治头晕目眩,耳鸣;僵蚕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诸药合用,共奏养营和血,祛风镇静,舒筋止痛之功。由于方药切中病机,故能药到病除。

【主治】三叉神经痛。

【加减】如因风热而诱发伏邪者,加姜黄,生大黄;湿热内蕴者,加白蔻仁、杏仁、苡米、黄芩等;对因风寒而诱发者,加附子、细辛之属,随证选用,不可偏颇。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用于治疗偏头痛(神经性头痛)疗效亦佳。



8.4芩葛石膏汤

【来源】赵太岩,《中国当代知名中医特色医疗辞典》

【组成】黄芩15克,葛根30克,生石膏40克(打碎,先煎),荆芥穗15克,赤芍20克,钩藤20克,苍耳子20克,薄荷10克,蔓荆子20克,全蝎10克,蜈蚣3条,柴胡20克,甘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清肝熄风止痛。

【主治】三叉神经痛。

【加减】目痛加桑叶、菊花各15克;牙痛甚者加细辛5克,牛膝15克;大便秘结加大黄15克。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轻症3~4剂,重症7~14剂即可治愈。

【附记】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方法。



8.5五白汤

【来源】雍履平,《脑病辨治》

【组成】白芷、白蒺藜、白僵蚕各10克,白附子、全蝎、川芎、肉桂各6克,白芍、地龙各15克,蜈蚣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2周为1疗程。

【功用】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三叉神经痛。

【加减】因寒触发者,加大白芷用量,并加制川乌、制草乌各3~6克;因热而诱发者加菊花18克,石决明30克(先煎20~30分钟)。

【疗效】一般5剂见效,1~2个疗程可愈。



8.6止头痛方

【来源】卢芳,《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川芎、白芷各50克,羌活、菊花、藁本各15克,荜拨5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功用】祛风止痛。

【主治】因风邪所致的偏正头痛,巅顶头痛,齿槽痛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三叉神经痛、偏头痛、枕神经痛。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药5剂见效,1个月左右可愈。



8.7十味止痛汤

【来源】张家鹏,《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10克,葛根15克,荆芥穗10克,钩藤、苍耳子、蔓荆子各12克,全蝎6克,蜈蚣3条,生地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清热解痉,驱风散火。

【主治】三叉神经痛。

【疗效】多年使用,屡试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验之临床,屡获良效。



8.8八味止痛汤

【来源】包松年,《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当归、赤芍、白芍各10克,潼、白蒺藜各12克,白芷10克,细辛4克,钩藤12克(后下),全蝎粉2克(分2次吞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用】养血活血,熄风止痛。

【主治】三叉神经痛。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10~30剂即可见效或痊愈。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验之临床,效果甚佳。
 
治急性支气管炎秘方

10.1疏表止嗽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桑叶、菊花各10克,杏仁、炙白前、炙前胡各9克,广皮6克,荆芥5克,竹茹、生枇杷叶、连翘各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邪降逆,化痰止咳。

【方解】外感咳嗽,邪气必由皮毛而入。皮毛为风寒所闭,内热不得外达,热为寒束,治宜解表以散寒,清里以肃肺,表解里清则咳嗽自止,方用桑叶、菊花、荆芥解表以散邪;杏仁、枇杷叶、前胡、白前、广皮降逆化痰以止嗽;竹茹清胃以化痰;连翘清热以消炎,合而用之,共奏解表清热、降逆化痰之功。

【主治】感冒后引起的咳嗽。

【加减】如表寒郁闭较重者加苏叶5克;咳痰稀白者加清半夏9克,云茯苓12克;如痰不易咯出是为肺燥,加款冬花12克或加梨膏30克,化入汤药中,肺得润则痰易出,痰出则咳自止。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佳。



10.2辛温止咳方

【来源】文子源,《临症见解》

【组成】荆芥、前胡、桔梗、杏仁各9克,百部、紫菀、白前各12克,茯苓15克,橘红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辛温宣肺,化痰降气止咳。

【方解】风寒外感,寒束皮毛,故方用荆芥散寒祛风,使风寒之邪由表而出;以桔梗、前胡宣肺疏表,一升一降,气得通畅,则咳嗽可止;杏仁宣肺降气;百部、紫菀、白前温肺通络,降气止咳;茯苓、橘红、甘草健脾和中,行气化痰。全方配合,既有疏表祛风、宣肺散寒,复有健脾化痰、降气止咳之功。

【主治】风寒咳嗽,证见咳嗽声重,口唾痰涎,痰多稀白,鼻流清涕,头胀头痛,或喉痒气喘,过食清凉,久咳不止,夜咳频多。舌淡,苔薄白或淡黄,脉浮缓或濡滑,或细弱。

【加减】证有偏胜兼夹,体有强弱,宜随证加减。如痰盛加法半复12克;气逆喘咳甚加旋覆花12克、麻黄3克;肺气虚寒,脾胃虚弱,本方去荆芥,加党参、白术各12克,春砂仁6克;恶风畏寒,表邪外困,加防风、紫苏叶各9克;头胀头痛加川芎、白芷各6克;风寒化热,苔微黄白加柴胡6克,黄芩、连翘各9克;湿热夹痰交蒸,痰涎稠黏,苔白腻,脉弦滑加法半夏12克,桑白皮9克,瓜蒌皮12克;痰热阻气,清窍不利,咳而喉中作梗,加牛蒡子、射干各9克;胸膈闷,腹胀满,苔白腻,加枳壳、瓜蒌皮、郁金各9克,川朴6克;伤食嗳气加神曲6克,枳壳9克;咳引胁痛加柴胡6克,青皮9克,枳壳6克;寒饮停留胸膈,口淡、吐稀涎沫,加细辛3克,干姜9克,法半夏12克,白芥子6克;胃逆呕吐夹水加法半夏12克,生姜9克,白蔻仁4.5克;寒甚四肢清冷加附子、干姜各9克;脾虚肾水上泛,咳甚痰涎壅盛,加附子15克,干姜12克,白术15克,法半夏12克;心悸怵惕、头目眩晕、痰水凌心加桂枝9克,白术15克、炙甘草、干姜各9克;气喘上逆,咳嗽痰盛加旋覆花12克,代赭石30克,党参12克,法半夏12克;肾虚久咳不止,腰骶酸痛,气喘加补骨脂、菟丝子各12克,胡桃肉15克。

【疗效】屡用皆效。随证加减,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重在“温散”,不管是外感风寒,肺寒咳嗽,还是内伤虚寒性咳嗽,若能随证加减得法,用之临床,均有良效。



10.3辛凉疏咳方

【来源】文子源,《临症见解》

【组成】薄荷梗6克,牛蒡子、前胡、桔梗、杏仁、桑叶各9克,瓜蒌皮、枇杷叶各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辛凉疏表,宣肺降气,豁痰止咳。

【方解】咳嗽由于风热外感,邪气束表,表邪未解,当先解表,风热为阳邪,法宜辛凉。方以薄荷梗、牛蒡子、前胡、桔梗、桑叶辛凉疏表;杏仁、枇杷叶、瓜蒌皮宣肺降气,豁痰止咳。诸药配伍为用,共奏辛凉疏表,宣肺降气,豁痰止咳之功。

【主治】风热咳嗽、痰路不爽、口干,初起或身热头痛,或微恶风寒,舌红苔薄白,或薄白而干、脉浮滑数。

【加减】随证加减,如痰盛加贝母9克,热盛加黄芩9克;初起微恶风寒,加防风、荆芥各9克;表邪化热,或肺热炽盛,身热较高。加连翘12克,黄芩9克;热伤津液口渴,加芦根15克,知母9克,天花粉12克;肺热盛气上逆,咳频气促,加黄芩9克,桑白皮12克,苇茎15克,热灼肺津成痰,痰黄稠黏,加贝母12克,冬瓜仁15克,海浮石18克,千层纸6克,苇茎18克;肺热上蒸咽喉,咽红肿作痛,加大青叶、黄芩各9克,土牛膝根15克,玄参12克;脾湿内蕴,挟痰饮上逆,痰稀呕吐,加法半夏9克,橘红3克,盐水炒竹茹6克,吴茱萸水炒川连4.5克。

【疗效】屡用效佳。



10.4张氏止嗽散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组成】冬桑叶、杏仁泥、炒枳壳、前胡、甘草各10克,桔梗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可续服3~5剂。

【功用】辛凉轻清宣散。

【方解】因肺所生病,为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等证,故方用冬桑叶之气味甘寒,祛风燥湿,走肺络而宣肺气;同杏仁之气味辛甘苦温而利,除风散寒,解肌泻肺,降气行痰为主,佐以桔梗之气味苦辛而平入肺,泻热散寒,开胸利膈,行气消痰,合前胡之气味辛甘苦微寒,畅肺气,解风寒,理胸腹,下气降火,消痰止咳,加枳壳之气味甘苦微寒,化痰行气,止喘散结,消胀治咳,更用甘草之气味甘平中和,泻心火而补脾胃,以资肺气生化之源而保护肺脏。本方药仅6味,是合桑杏汤、甘橘汤、枳桔汤等方加减组合而成。配伍为用,共奏辛凉疏表,理气化痰,降逆止咳之功。

【主治】咳嗽、气逆、作呛、喉痒。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等各种原因犯肺所致的咳嗽均可用之。

【加减】随证加减,可通治各种咳嗽。

(1)风咳:咳声清高,痰少,舌红苔白薄,脉浮数,加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炒打),辛凉以散风邪。

(2)寒咳:咳声稍重,痰不易出,色白,苔白薄,脉浮紧,或有头痛;加紫苏、陈皮各10克,辛温以散寒。

(3)湿咳:咳声重浊,痰白不稠,或头闷身重,苔白厚腻滑,脉缓细,加苍术6克,厚朴、陈皮、茯苓、法半夏各10克,辛温甘淡以祛湿。

(4)热咳:痰胶黏稠,色黄,或胸中隐痛,舌红苔白或黄,脉洪数,加马兜铃、天花粉各10克,鲜苇根30克,川贝母6克(研冲),轻苦微辛微寒以清热。

(5)燥咳:咳声清扬,痰少难出,多有喉舌干燥,津液不足,舌红,苔少不润,脉浮涩,加沙参、贝母、瓜蒌皮、知母、陈皮各10克,甘微苦寒轻剂以化痰生津润燥。

(6)火咳:干咳无痰,气上冲喉,口干,舌燥,苔白薄或黄而不润,脉多洪数,加天门冬、玄参、知母、天花粉各12克,生石膏15克,苦、甘寒以泻火滋阴。

(7)瘀血咳:咳嗽痰少,痰中时带血丝或血点,胸肋及胁间时发刺痛,舌尖或舌边有明显瘀血点,加紫菀、茜草、降香、鹿角霜各10克,桃仁泥6克,血竭粉、三七粉各3~6克(冲服)等味,以消瘀活血。

(8)老痰咳:痰胶色黑凝结成团,咳不易出,如吐在水中即沉于水底,口燥咽干,若饮开水则痰易出,老年及平时有吸烟嗜好者,多有此痰。加旋覆花、芒硝、捣瓜蒌子各10克,青黛拌蛤粉、海浮石粉各15克。亦可在每日饭后吞服礞石滚痰丸3克,每日1次。切忌辛温燥热之药,只宜用此等咸寒、辛甘寒之味,逐渐化除。

(9)寒湿咳:痰稀色白,咳不易出,得热则咳缓,遇寒则咳剧,苔白舌淡,肺浮紧或沉迟,加陈皮、法半夏、白茯苓各9克,干姜、桂枝各5克,辛温甘淡以散寒除湿。

【疗效】长期使用,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本方为治一般咳嗽的通用方,亦可作为治疗各种咳嗽的基本方,随证加减,可适用于各种咳嗽。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10.5清肺理脾镇咳汤

【来源】熊寥笙,《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杏仁、茯苓、法半夏、陈皮各12克,甘草3克,桔梗9克,前胡12克,苏梗9克,炙枇杷叶12克。

【用法】用水适量煎药,每日1剂,日服3次,早、中、晚各服1次,空腹服。

【功用】清肺理脾,镇咳豁痰。

【方解】本方以杏仁宣肺清天气,法半夏燥脾洁地气,茯苓健脾利湿;陈皮理气化痰;甘草、桔梗利咽祛痰;前胡、苏梗疏风降气;枇杷叶清肺和胃,共奏清肺、理脾、镇咳、豁痰之功。张三锡云:“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徐大春著《咳嗽难医论》:“诣其研求咳嗽治法,40余年而后稍能措手。”可见咳嗽之治,实为棘手。不佞治医六十余载,因咳嗽病为四季之常见病,积六十余年之经验,深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而以治肺治脾为关键,以肺为金主天气,脾为土主地气,如能保持天洁地洁,肺脾二脏气化调和,卫气固密,则脾不生痰,肺不贮痰,外邪难侵,何咳嗽之有?夫治病求本,辨证论治,为中医治咳之特色,咳嗽辨证要点,在于以脾湿、肺燥两端溯其源,六淫七情所伤探其因,人体之阴阳虚实究其本,病之寒热虚实辨其证,循此制方用药,则药随病变,病随药除,而无一成不变之方可寻。如以一方一法统治咳嗽,不加辨证,必致病随药变,药不对症,遂致迁延时日,历久难愈,咳嗽难医,职是故耳。

【主治】风寒侵肺,咳嗽气逆,口干咽痒,咳吐痰涎。

【加减】往来寒热去苏梗,加柴胡12克;口苦加黄芩9克;胸闷加枳壳12克;气喘去柴胡加苏梗9克,厚朴12克;痰稠加海蛤粉,海浮石各9克;久咳加紫菀,款冬花各12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熊氏用药经验:本方探讨了治咳之机理,提供治咳参考。愚者千虑或有一得,非敢言经验也。尤有言者,治咳之要,务须辨证选方,辨证用药,一般套方套药,切忌迷信服用。制方用药大法,外感咳嗽药不宜静,静者留邪不解,变生他病。内伤咳嗽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燥咳愈甚。外感风寒宜辛甘疏邪,忌寒凉收敛。内伤燥热宜甘寒润肺,忌辛香燥烈。外感久咳则火热,内伤久咳则火炎。俱宜开郁润燥,凡此均宜详审,不可粗心大意。



10.6鱼蛤石花汤

【来源】马荫笃,《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生石膏30克,鱼腥草、双花各15克,海蛤粉、北沙参、杏仁、前胡各10克,川贝母、木蝴蝶、橘红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方解】方中鱼腥草味辛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之功,凡因肺热而引起咳喘、吐脓痰者(肺炎、肺脓疡),用之皆有特效;双花、生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海蛤粉,川贝母化痰散结,善治痰喘火咳;前胡、杏仁宣散风热,止咳平喘;沙参润肺生津;橘红理气祛痰,兼除喉中之痒;木蝴蝶清肺开窍,理气利水而止咳,亦是治疗百日咳的有效药物。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之功。

【主治】小儿咳嗽、实热哮喘、肺炎,尢其是病毒性肺炎疗效更佳。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好。

【附记】凡虚寒证禁用本方。



10.7解郁宣肺止咳方

【来源】汪新象,《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柴胡、黄芩各12克,半夏10克,细辛6克,五味子、生姜(或干姜)、杏仁、枳壳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解郁散邪,宣肺止咳。

【方解】本方适应证以咳嗽,病程较长,夜咳为甚,吐清稀泡沫痰,苔薄白(黄)而稠,脉弦等为主要证候的患者,其病机乃邪郁少阳、导致三焦气机郁遏、肺气失宣,故法当疏畅三焦气机,解郁散邪,宣肺止咳为治。方用柴胡、黄芩、枳壳和解少阳,疏畅气机,解郁散火;半夏、生姜、细辛、五味子温肺散寒,化痰止咳;杏仁降肺气平喘咳;甘草和中。全方意在解郁、宣肺、止咳。气郁解而邪散,外邪散则肺气宣而咳嗽自止。肺主宣降,肝主疏泄,三焦乃气机水火的升降,而肺的宣降靠肝的疏泄和三焦遏降调节。肝胆互为表里,胆与三焦同属少阳而司相火,其气机郁遏,相火不得泄越,化为邪火上逆于肺,则咳嗽作矣。故有“久咳不已,三焦受之”,“夜咳三焦火”之说,故当以清解三焦郁火,温肺散寒为法。

本证属外感咳嗽,故“小柴胡汤”去参、枣之外,加枳壳助柴芩以宣畅气机而清解郁火,加杏仁降肺气,配柴胡降浊升清。清稀泡沫痰属肺通水道功能失调的表现,故加细辛,配姜、夏既能温化清稀泡沫之寒痰,又助通调水道之功;再加五味子之酸敛以防姜、辛之辛散,且姜、辛,味同用,收散并举,相反相成,发挥温肺化痰,敛肺止咳之作用。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夜间咳甚或昼夜阵咳,吐泡沫痰,或清稀痰,苔薄白或薄黄而润,舌质正常或偏红,脉弦细、弦数或弦。病程一周以上,伴有“少阳病,但见一证”的患者其效颇佳。

【加减】春加荆芥、薄荷、防风;夏加香薷、厚朴、陈皮;秋加苏叶、前胡、桔梗;冬加麻黄、桂枝;久咳不已加罂粟壳、丹参、桃仁;咳而遗溺者加黄芪、益智仁;喉痒者加牛蒡子、蝉衣。

【疗效】临床屡用,其效颇佳。



10.8桑薄清宣汤

【来源】张珍玉,《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霜桑叶6克,薄荷4克,炒杏仁3克,桔梗、陈皮、枳壳、紫菀各4克,生白芍、甘草各3克。

【用法】上药用300毫升水煎至头开时加薄荷再煎15分钟,倒出,再加水150~200毫升煎15分钟倒出,与头煎混合,分服。本方剂量适合于6岁以下,周岁以上患儿。3岁以下每服1勺(约20毫升),每日3~4次,每隔4~6小时一次。3岁以上每服2勺,日二次。

【功用】清宣外邪,化痰止咳。

【方解】今日小儿,饮食多肥甘有余,而致积痰内生;衣着多温厚太过,易郁闷生热;其体质多偏阳盛,故风寒外袭,虽为阴邪,但易以热化,内闭肺气,引发伏痰。因此,小儿咳嗽当以清宣化痰为主。据今日小儿特点,一般不宜辛温宣发,故而以桑叶,薄荷轻清宣透,达邪而不伤阴;配以宣肺祛痰止咳杏仁、桔梗,使宣降适宜,紫菀性温而不热,质油而不燥,辛发苦降,既助桑叶、薄荷之宣,又佐杏仁、枳壳之降,宣不伤阴,降不耗气,痰消邪去,枳壳与桔梗为伍,一升一降,则痰消气降。枳壳虽味苦性寒合陈皮之辛温芳香,辛温与苦寒相抑配伍,意在避其芳香化燥、苦寒败胃之害,而彰其行气化痰之效,及断生痰之源之功。生白芍一味,味酸敛阴,与桑叶、薄荷为伍,宣散祛邪而不动摇稚阴,且敛阴益阴而不敛邪,兼能清热。故本方组成宣中寓降,降中主宣,共奏轻宣清肺、消痰止咳之效。

【主治】小儿外感咳嗽。

【加减】若发热可加金银花9克;咽喉痛加牛蒡子4克,川贝母3克;不思饮食加炒麦芽6克。

【疗效】临床屡用,奏效颇捷,多1剂知,2剂已。

【附记】本方配伍丝丝入扣,切合病情,是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的有效方剂。验之临床,多应手取效。用治成人外感咳嗽,依本方酌加剂量,效果亦佳。



10.9锄云止咳汤

【来源】岳美中,《岳美中医案》

【组成】荆芥6克,前胡9克,白前6克,杏仁、贝母各9克,化橘红6克,连翘、百部草、紫菀各9克,桔梗6克,甘草3克,芦根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疏风清肺,化痰止嗽。

【方解】气管炎,多由感冒引起,治不得法,或强制其咳,或兜涩其痰,往往造成慢性,久咳不愈。此方之义,以荆芥疏散积久之风痰;前胡下气除痰;白前祛深在之痰;浙贝母治外感咳嗽,合杏仁利肺气,有互相促进作用;橘红咳而喉痒者必用;连翘、甘草解毒;百部草镇咳;桔梗利膈排痰;茅根清肺热;紫菀治伤风痰咳。诸药合力共奏止嗽之功。

【主治】气管炎,咳嗽夜甚,喉痒,胸闷,多痰,日久不愈。

【加减】痰多微喘,加海浮石9克,紫苏子9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10.10锄云利肺汤

【来源】岳美中,《岳美中医案》

【组成】沙参9克,马兜铃6克,山药9克,牛蒡子、桔梗、枳壳各6克,化橘红4.5克,杏仁、贝母各9克,白薇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益肺疏瀹、豁痰、止嗽。

【方解】方用沙参补益肺气,马兜铃开豁结痰,是一阖一辟;用山药补虚羸,牛蒡子散结气,是一补一泻;用桔梗引气排痰,枳壳下气止逆,是一升一降,这六味药相反相成,在相互制约之下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更用橘红止喉痒;白薇通鼻塞;杏仁、贝母止咳化痰;甘草亦有祛痰功效。所以对咯痰不爽、久不能愈之咳嗽症,服之如沟渠壅塞而得到疏通,气展痰豁,指日而咳症得愈。

【主治】感冒后咳嗽,咯痰不爽,喉一痒,咳即作,早起尤甚,胸闷鼻塞,脉数舌红。

【疗效】屡用神验。



10.11七味清肺饮

【来源】吴圣农,《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黄连3克,黄芩6克,冬瓜子15克,黛蛤散30克,鱼腥草30克,生川军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消炎,化痰止咳。

【方解】本证皆因肺部感染而致,故方用黄连、黄芩、鱼腥草清热解毒抗感染;冬瓜子清肺化痰;黛蛤散(青黛、蛤粉)降肝火,泄肺火,化痰止咳;生川军通腑泻热,肺与大肠相表里,通利大肠,肺热可降。诸药合用,有较强的清热消炎作用,用于肺部感染诸症最为得宜。

【主治】以发热、剧咳、痰多、胸闷、气急为主症的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10.12前芒汤

【来源】李雪丽,《新中医》(7)1987年

【组成】芒果核(或叶)30克,布渣叶15克,前胡、杏仁、桃仁各12克,桔梗、款冬花、浙贝母各10克,枳壳10克,冬瓜仁20克,鱼腥草、莱菔子各25克。

【用法】上药加水三碗半煎至八分,3小时后药渣加水再煎,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宣肺,化痰理气,消滞止咳。

【方解】本证多因外感咳嗽,或经治后尚有余邪,此时又进辛燥、肥腻、液补食物,使外邪停滞肺胃,致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积液为痰,积湿为浊,痰浊阻滞胸阳,凝聚三焦,肺络不宣,气道不畅,上逆而咳,又因素嗜辛热、肥腻,肺胃多有蕴热藏湿,一旦风邪入侵,肺俞受之,留连不解,引动伏邪,酿成本证。本证多见于青壮年,且男多于女。此与一般风寒、风热等咳嗽有不同之处,每逢民间节日之后,为犯甚多。本方治疗此类咳嗽针对性强。方用芒果核(或叶)、布渣叶入肺胃二经,能消食痰;前胡、桔梗、浙贝母、鱼腥草、杏仁宣清肺热,化痰止咳;桃仁、枳壳、莱菔子疏通三焦气机,宣透肺络,使痰浊速向上下排出,从而达到清热宣肺、化痰理气、消滞止咳之功效。

【主治】外感咳嗽挟食滞。症见咳嗽、胸闷。痰黄黏稠,咯而不爽,厌食口苦,大便积臭或硬结,小便黄或微有恶风、发热、舌偏红、苔黄腻或白厚、脉浮滑。

【加减】若发热者加黄芩、连翘;痰浓稠难咳出者加栝蒌仁;咳甚加百部、桑白皮;舌苔黄腻,大便硬者加大黄、花粉;白细胞偏高者,加红条紫草15克。

【疗效】治疗300例,均获痊愈。一般服药4~6剂即可痊愈。

【附记】红条紫草既能透疹,清热解毒、滑肠,必能宣透肺络,经数年临床观察使用,本品对邪热内闭肺络(白细胞偏高的)确有明显效果。



10.13麻杏地鱼汤

【来源】孔炳耀,《新中医》(4)1991年

【组成】麻黄3~10克,北杏仁、地龙各6~12克,鱼腥草12~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解表散寒,清热解毒,止咳除痰。

【方解】多因小儿脏气未固,老人脏气已衰,均易受风寒侵袭;小儿纯阳之体,邪易化热,老人阴阳平衡功能相对虚弱,邪亦易寒化或热化,一旦风寒外束,宣泄失调而邪困化热。因此,少儿和老人最易形成外寒内热之证。方中以麻黄、杏仁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地龙咸寒,有解热镇静、舒张支气管作用,临床上有单味用于支气管喘息的治疗;鱼腥草辛寒,清热解毒止咳,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全方辛温、辛寒并用,以辛寒为主,加入麻黄辛温,使表寒得解,配合地龙舒张支气管作用,解痉止咳,以助除痰,使内蕴邪热得以驱除,达到轻可去实的功效。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即中医的外感咳嗽(风寒、风热咳嗽)和内伤咳嗽(痰湿,肺肾虚咳嗽)。

【加减】如属风寒加款冬花、紫菀、白前、射干等;风热加连翘、桑叶、枇杷叶、前胡等;痰热加黄芩、栝蒌皮、桑白皮、芦根等;痰饮加法半夏、陈皮、白芥子、细辛等;肺阴虚加沙参、麦冬、芦根、百合等;肺气虚加党参、白术、款冬花、百部等;肾虚加苏子、党参、陈皮、巴戟天等。

【疗效】治疗100例(其中外感咳嗽77例,内伤咳嗽23例),服药一周后,结果痊愈6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2%。其中风热咳嗽有效率100%,痰热咳嗽有效率为91.7%,而其他类型的咳嗽效果稍差。因本方辛开解痉,以助邪热宣泄,因此对风热咳嗽效果最佳。



10.14速效止咳方

【来源】张孟林,《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炙款冬花,炙僵蚕各8~12克,川贝母、炙罂粟壳各4~6克,桔梗6~8克,炙全蝎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化痰,止咳利咽。

【方解】本方对寒热虚实的咳嗽均能治疗,尤以久咳不止更为适合。方中款冬花、川贝母止咳化痰作用较强,虚实咳嗽均宜;僵蚕、全蝎具有熄风解痉,化痰散结之功;桔梗祛痰止咳,利咽开音;罂粟壳收敛肺气,不因久咳而耗散,对久咳虚嗽堪称良药。

【主治】各种类型的咳嗽。

【加减】风寒咳嗽加杏仁、生姜;风热咳嗽加桑叶、连翘;风痰咳嗽加制南星、天竹黄;肺虚咳嗽加太子参、百合;肾虚咳嗽加仙茅、核桃肉。

【疗效】治疗198例,结果表明1~2天咳止的有136例(占68.6%);3~5天咳止的有60例(占30.3%),无效2例(占1.1%),总有效率达98.9%。

【附记】对急性支气管炎,方中罂粟壳一味可除之或少用为宜。



10.15沙参银菊汤

【来源】钟一棠,《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南、北沙参各15克,金银花20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清甘草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头煎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二煎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两汁混合,日分2~3次服。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小时后代茶饮服。

【功用】疏散风热,养阴清肺。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乃风热外邪入侵肺系所致。风热之邪最易犯肺伤津,致口干,咽痛,喉痒,舌红;肺失宣降则咳嗽气急;初起邪正相争,故有发热恶风寒、头痛等。治宜轻宣风热,清肺养阴之法,使风热之邪疏散,肺气得以宣畅,则诸症自愈。方中南、北沙参清肺养阴,化痰止咳;金银花、菊花甘凉轻宣,疏散风热,同为主药;薄荷、杏仁、甘草清热透散,宣肺止咳,共为辅佐药。诸药配伍,共奏轻宣透表,疏散风热,养阴清肺,化痰止咳之功。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脉数。

【加减】咽喉肿痛者,去杏仁,加元参20克,桔梗6克,蝉衣10克;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可加重沙参、金银花、菊花用量,或改用野菊花15克,或加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象贝各15克;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15克(包),地龙10克;宿有痰饮去薄荷,加清半夏20克,茯苓18克,芦根20克。

【疗效】多年使用,屡试屡验,疗效较为满意。

【附记】钟氏提出可采用“沸水冲泡服法”值得效法。因解表剂多数清香易挥发,久煎会影响药效,此一改中药煎煮常法,既方便病家,又可提高疗效。笔者在验证中,证明法简效优,试数例均愈。



10.16止咳定喘汤

【来源】俞慎初,《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蜜麻黄6克,光杏仁5克,炙甘草3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葶苈子(布包)、蜜款冬花各6克,蜜橘红5克,结茯苓10克,清半夏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宣肺平喘,止咳祛痰。

【方解】咳喘的发病,每因感受外邪引起。肺主皮毛,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外邪袭表,首先犯肺,致清肃失司;若触动内蕴痰浊,痰阻气道,肺失宣降,从而因痰而咳,因咳而喘,咳喘并见。临床上除了出现反复咳嗽外,且伴有呼吸急促,气喘痰鸣。其治从宣肺祛痰入手。方中以麻黄、杏仁、甘草(三拗汤)辛温散邪,宣肺平喘;葶苈子、紫苏子、白芥子三味是取三子养亲汤降气消痰之意。用葶苈子易莱菔子,旨在增强降气消痰平喘之效,与三拗汤配合,一开一降,疗效益彰。古人认为葶苈子是泻肺的峻品,不能轻易使用,但俞氏常以白芥子、紫苏子配合治疗痰多咳喘症,每获良效,亦未发现有任何副作用。方中又增入化痰止咳的款冬花和燥湿化痰的二陈汤诸药,目的是祛除气道痰浊,以达止咳平喘之目的。本方集宣肺、平喘、降气、祛痰、止咳诸法同用于一方,故治风寒咳喘有较好的止咳平喘功效。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加减】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可酌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等;痰黏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贝母;胸闷不舒者,加瓜蒌,郁金;如痰黄之咳喘者,可加条黄芩、桑白皮、浙贝母等。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以外邪束表(尤其风寒束表),痰浊壅肺致肺气不利之咳喘为的据,凡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轻度肺气肿等,且符合上述病机者,均可选用本方治之。风热,肺热者忌用。



10.17治咳嗽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百部、紫菀、橘络、海浮石、冬瓜仁、北杏仁各10克,五爪龙20克,紫苏子、莱菔子各10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降气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咳嗽(支气管炎)。

【加减】外感咳嗽加豨莶草15克,桑叶10克,薄荷6克(后下);食滞咳嗽加布渣叶15克,芒果核10克;脾虚咳嗽合四君子汤培土生金;暑热咳嗽加莲叶10克,扁豆花10克,西瓜皮15克;秋燥咳嗽加雪梨皮、沙参各15克;过食生冷之咳嗽加藿香10克,苏叶6克,生姜3片;痰热咳嗽加黄芩12克,瓜蒌15克,天竹黄10克。

【疗效】临床屡用,常获良效。



10.18辛润理肺汤

【来源】丁光迪,《百病中医集验高效良方》

【组成】带节麻黄4克,带皮杏仁10克(去尖),炙甘草6克,桔梗5克,佛耳草10克(包),橘红5克,当归10克,炮姜4克,生姜1片。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每剂水煎两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用】辛凉润肺。

【主治】凉燥束肺,气逆干咳。症见干咳无痰,喉中燥痒,痒甚咳甚,晨晚为剧,甚时咳则遗尿,胸膺隐痛,喉声嘶急,或见咯血。舌净苔薄有津,脉细或弦。

【加减】如喉中燥痒,频咳不止者,为凉燥郁闭清窍,宜加炒荆芥5克,枇杷叶10克;如咳而遗尿,为肺气失于收敛,宜加五味子3克;如咳引胸痛,是肺气郁闭,宜加广郁金10克,桃仁泥5克;如兼见咳血者,非火为患,乃频繁咳嗽,震伤络脉,宜加荆芥炭5克,广郁金10克;由干咳变为咳而有痰,为病情好转之兆,是肺气畅达,驱邪外出的表现,不必加药,若痰多者可加姜半夏5克。病情好转,逐渐减少辛散之品。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确凿。一般服5剂见效,10~15剂可愈。

【附记】本方辨证要点是舌净苔薄,不糙不腻,有津液敷布,脉细或弦,而无数象,虽为干咳,但绝无燥热伤阴之证。笔者验证数例,均在服药5~15剂不等而愈。确不失为治疗凉燥干咳的良方。
 
治慢性支气管炎秘方

11.1黛麦养肺止咳汤

【来源】黎炳南,《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青黛5克,海蛤粉30克,人参10克(或党参20克),麦冬、五味子各10克,细辛3克,炙甘草10克(小儿用量酌减)。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清水3碗,煎取1碗,药渣重煎1次。日分2~3次服。

【功用】益气生津,清咽止咳。

【方解】本方为黛蛤散合生脉散加味而成。生脉散方载《内外伤辨惑论》,有生津养阴之效,对热病后期气津两伤者每可广泛应用。黛蛤散方载《卫生宝鉴》,有清咽除热,化痰去烦之功。方中人参味甘,微苦,性温,能补益元气,固脱生津,李杲称其能补肺中之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肺主诸气故也。麦冬气味甘凉,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是治阴虚咳嗽的要药。五味子味酸性温,可敛肺生津,治咳逆上气,《本草求真》指其为治诸种咳嗽之要药。以上三味,一补、一清、一敛,相辅相成,功效益彰。青黛性味咸寒,有清热,凉血,解毒之能。海蛤粉为咸寒之品,得之则火自降,痰结自消,善治热痰、老痰、顽痰。细辛气味辛温,功在搜剔阴络之邪,祛风止喉痒,增强镇咳之效。咳久者邪据阴络,深潜难除,投之每获捷效。炙甘草益气化痰,调和诸药,尚可合五味子以酸甘化阴。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咽除痰、祛风止咳之功。

【主治】气阴虚咳嗽(外感后咳嗽),慢性咽喉炎,气管炎等。症见气短神疲,面色苍白,久咳不止,甚或呛咳频频,痰难排出,纳呆多汗,舌淡或嫩红,脉细无力。

【加减】痰多而稀白,纳呆苔白者,加白术、陈皮、法半夏;咽红,扁桃体增大者,加射干、板蓝根、金银花;其中兼便结者,再加胖大海;素有喘咳(哮喘、痉支)气逆痰多者,加麻黄、桂枝、苏子、葶苈子;若见阵发痉咳,状若百日咳者,加百部,马兜铃;时有低热者,加青蒿、鳖甲;自汗明显者可加黄芪、防风;咽痒甚者,加僵蚕、胆南星、细辛用量酌加;血虚心悸,舌淡脉细者,酌加当归、熟地、丹参。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5剂见效,10~15剂可愈。

【附记】久咳不愈,常见于素体虚弱,或外感病后,此多因气阴不足,正虚邪恋故也。小儿阴阳稚弱之体,尤易罹患。长期咳嗽者,咽部常见充血,但多呈暗红,与外感风热有所不同。若误投苦寒,愈服清凉,则其咳愈甚,不可不知也!



11.2阳和平喘汤

【来源】胡翘武,《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熟地30克,淫羊藿20克,当归10克,麻黄6克,紫石英30克,肉桂3克,白芥子6克,鹿角片20克,五味子4克,桃仁10克,皂角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分两次温服。

【功用】温肾纳气,化痰调营。

【方解】咳喘之症不离乎肺,缠绵经久,无不由气及血而瘀阻脉络,与瘀血为崇互结一体,阻塞气道,影响气体出入,曰:咳喘益甚而重笃难以向愈也。气主于肺而根于肾,且肺肾又为金水相生之脏,经久咳喘又无不虚体害正,穷必归肾,伤及下元,损及气根,气体吐纳失节,此咳喘又不止于肺也。故老慢支患者无不为痰壅络阻于上,元精内夺于下。肺肾同病,虚实相因诚为其必然也。考王洪绪《外科全生集》之阳和汤,具温阳补虚、散寒通滞之用,虽为阴疽效方,但从其组方配伍观之,于督脉阳虚,寒痰凝滞之咳喘,有补虚泻实,上下同疗之意。然化痰调营尚嫌不足,温纳肾气也需增添。本方以熟地、鹿角片、淫羊藿、肉桂温养肾督,峻补下元,易鹿角胶为鹿角片者,以胶者凝滞有助痰浊之弊。鹿角除秉温补肾督功用外,更具活血通络散滞之用,与熟地相伍、温补精血,可减少胶、地同用黏滞碍膈之嫌;淫羊藿补肾壮阳,肉桂温养命火;紫石英质重色赤,性味甘温,功擅温养下元,主咳逆痰喘,与五味子配用镇摄之力更显,合此六味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既摄纳又重镇,为补虚填精求本培元之道。当归养血活血,更具“主咳逆上气”(《本经》)之用;桃仁破血行瘀,是“止咳逆上气”(《别录》)佳品。以此合鹿角片、紫石英,既调营通络,又止咳平喘,皆一药而二得其用之品,为咳喘由气及血,络脉瘀阻不可缺如之味也。白芥子理气豁痰,皂角滑痰通窍,皆辛温入肺之品,为寒痰壅肺痹阻气道首选之药。麻黄宣闭通滞、止咳平喘,与五味子配对,又可一开一合,启闭肺气。且肺金得肾督之温养,治节宣肃之权有复,协同麻黄、五味子,更利气体出纳,痰浊排送。全方虚实补泻得宜,肺肾上下同疗,为下元虚寒、肺金痰瘀咳喘之良方。

【主治】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属肾督虚冷,痰瘀凝滞而致咳喘经久不已者。

【加减】阳虚及阴者,去肉桂,加怀山药20克,山茱萸10克;寒痰化热者,去白芥子,加葶苈子10克,泽漆15克;气急喘甚者,加苏子10克,沉香3克(后下);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克,紫菀20克;胃脘饱满,纳食不馨者,加砂仁6克,二芽(谷芽、麦芽)各30克;痰浊消减者,去白芥子、皂角、加橘红10克,茯苓2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一般服药5~10剂见效,30剂以上可愈。



11.3止咳汤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党参、法半夏、南祝子、紫菀各9克,炒白术、马兜铃、白茯苓各15克,陈皮、干姜各6克,北细辛3克,五味子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混合,分3次温服。

【功用】健脾益气,化痰止咳。

【方解】本症多因素体气虚,卫外不固,或年老体弱,易受风寒侵袭,郁闭肺窍,而致肺失宣降所引起的咳嗽,或久咳不止,或伴胸闷喘促,或兼风寒表证。本症尤以中老年人和体质肥胖人为多见,且易罹感冒。治宜健脾益气,化痰止咳;方用六君子汤去甘草健脾益气,化痰止咳为君;干姜、细辛、五味子三味为小青龙汤中化痰止咳之主药,共用之为臣,助君药以增强健脾益气,化痰止咳之功,佐以南祝子、紫菀化痰止咳,且紫菀善能降气化痰,又能清肺泄热;马兜铃清热化痰,善降逆气,止咳嗽,故兼之为使。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健脾益气、化痰止咳之功。

【主治】气虚咳嗽、咳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症见咳嗽,或咳喘,日久不止,或伴有头痛,发热恶寒,或胸闷喘促,或一身尽痛,脉浮缓无力,舌淡苔薄白或白腻。

【加减】若风寒表证偏重,去紫菀,南祝子,加荆芥、紫苏叶、防风各9克;胸闷去五味子、加炒枳壳、苏梗各9克;若伴见喘促,去南祝子,加苏子6~9克;偏风寒者,加炙麻黄6克,荆芥9克;伴一身尽痛可选加秦艽、桂枝、羌活、独活各9克。

【疗效】治验颇多,疗效显著。如1985年用本方加减治疗气虚咳嗽35例(其中伴喘促者8例),结果,痊愈30例,显效5例,有效率达100%。

【附记】本方系由六君子汤去甘草,加干姜、细辛、五味子、紫菀、南祝子、马兜铃所组成。通过临床反复验证修订而成。据临床观察,二十年来,本人用本方加减治疗气虚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气虚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治验颇多,一般服5~10剂后即可见效或痊愈,其中治愈率达85%以上。

又本方治疗气虚感冒或老年性感冒,只须略作加减,效果亦佳。



11.4温肾蠲饮汤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组成】制附片30~60克(先煎1~2小时),干姜、桂枝、法半夏各10克,细辛6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日2服。宜温凉服,不宜热服,一剂分2天服完。

【功用】暖脾肾,通心阳,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方解】此方系从四逆汤加味而来。方中附片温肾阳,散寒湿;干姜温肺化痰;桂枝通阳化气;祛风湿,通经络;法半夏燥湿祛痰,下气散结;细辛温肺祛痰;甘草调和诸药。本方药专力宏,用治老年咳嗽,效果颇佳。

【主治】老年咳嗽,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咳吐白泡沫痰,气喘,短气,不能平卧,动则尤甚,遇冷加剧,舌苔白滑,脉偏弦,两尺不足。

【加减】临床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效果颇佳。



11.5润燥益阴汤

【来源】陈朴庵,《医方新解》

【组成】南北沙参各15克,天冬、知母、玄参、生地、枸杞各12克,百部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用】清肺祛痰,润肺止咳,滋养肝肾。本方祛痰镇咳作用显著,有一定的解热效力,并有补益和降血糖作用。

【方解】病为肺燥,肺阴虚,“阴虚生内热”所致,故方用南沙参清肺祛痰,北沙参润肺生津,共为主药;天冬、百部润肺止咳,均为辅药,生地、知母、枸杞滋肾养肝、皆为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肺祛痰、润肺止咳、滋养肝肾之功效。

【主治】肺燥咳嗽,症见发热或午后潮热,咳痰不畅,或痰中带血,心烦口燥,舌红少苔,脉细而数;亦治肝肾阴虚,症见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耳鸣尿频,口渴心烦,苔少脉细等。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甚佳。

【附记】临床实践观察,本方用于治疗百日咳等外感病症,肺结核、糖尿病等内伤疾患和因化学疗法及放射治疗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或血小板减少等病症,效果亦佳。



11.6久咳丸

【来源】朱良春,《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五味子50克,罂粟壳600克,枯矾30克,杏仁72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贮瓶备用。每服10~15粒,1日服2次,白糖开水送服。如有外邪发热者,暂勿用之。

【功用】定喘止咳,收敛肺气。

【方解】本方系根据《卫生宝鉴方》五味子丸及《普济方》治痰嗽并喘方加味而成。方中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咳;罂粟壳收敛肺气;枯矾长于消炎燥湿;杏仁专能止咳润肺。四药合用,有相辅相成之功、力专效宏之用。凡慢性气管炎久咳不已者,用之多效。

【主治】慢性久咳。

【疗效】屡用神效。



11.7降气化痰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杏仁10克,苏子9克,瓜蒌30克,川楝子6克,元胡9克,龙胆草6克,石斛12克,旋覆花、代赭石各9克,甘草3克,枳壳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止咳降逆。

【方解】肝火犯肺之咳嗽必须降气平肝以止咳。方用杏仁、苏子降气止咳;瓜蒌、枳壳宽胸化痰;旋覆花、代赭石、川楝子、元胡平肝止痛;龙胆草清肝热;石斛养肝阴;甘草缓肝急,合之共奏止咳降逆之功效。

【主治】肝火犯肺,气逆咳嗽,咳则胁下作痛,舌红咽干,脉弦数。

【疗效】屡用皆有良效。

【附记】《素问·咳论》云:“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此为肝火犯肺所致,治宜疏肝清热,止咳化痰,本方正符合病机,故用之多效。



11.8清肺宁咳方

【来源】文子源,《临症见解》

【组成】黄芩、马兜铃各9克,桑白皮、瓜蒌皮各12克,杏仁9克,枇杷叶12克,桔梗、牛蒡子各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肺化痰,降气止咳。

【方解】肺为娇脏,若肺热内炽,热灼肺金,气不宣降而上逆而致咳嗽,故方中以黄芩、马兜铃苦寒以清肺热;桑白皮、瓜蒌皮、杏仁、枇杷叶宣肺降气止咳;牛蒡子、桔梗、甘草辛凉宣开疏肺利咽。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清肺化痰、降气止咳之功。

【主治】肺热咳嗽,症见咳嗽、痰黄稠黏、喉干咽痛、胸烦热闷、呼吸粗促、咳声高亢、舌红、苔黄糙、脉滑数或洪大而数。

【加减】若热盛气喘、肺热内困,加葶苈9克,苇茎30克,冬瓜仁18克,生薏仁15克,生石膏18克;挟有表邪,发热头痛,加荆芥9克,野菊花15克,连翘,金银花各12克;肺胃蕴热,痰气不利,痰黄胶黏,加山栀9克,冬瓜仁18克,海浮石、海蛤壳各30克,莱菔子9克,千层纸6克;热邪挟痰、郁结肺络,胸胁间闷痛,加郁金9克,冬瓜仁12克,枳壳9克,橘红1.5克;热盛伤及肺络,咳痰带血,加黑山栀12克,白茅根18克,仙鹤草15克,侧柏叶12克;肺热咽喉肿痛,加玄参12克,土牛膝根21克,板蓝根15克,金银花12克;热毒炽盛,内壅肺胃,侵入营分,舌红绛,苔少,脉细数,加生地15克,青天葵12克,川黄连9克,金银花12克;肺热下行大肠,下痢腹泻,加煨葛根9克,大豆卷12克,火炭母15克;大便秘结,数天未解,加大黄9克(后下),玄参12克;肺热下输膀胱,小便黄赤短少,加生薏仁15克,木通9克,滑石15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11.9滋阴宣肺汤

【来源】陈德才,《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南北沙参各20克,法半夏7克,天冬、麦冬各20克,杏仁、麻黄、川朴各7克,桔梗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滋阴,宣肺,化痰止咳。

【方解】病证属阴虚,故方用南北沙参,天麦冬养肺阴;麻黄,桔梗宣肺化痰;杏仁止咳化痰;川朴、法半夏燥湿化痰,合而用之,共奏滋阴宣肺,化痰止咳之功。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阴虚型慢性咳嗽)。

【加减】神疲乏力加太子参15克;舌苔黄干,渴欲冷饮,加连翘、鱼腥草各15克;久咳不止无痰者加罂粟壳、枣仁各10克。

【疗效】治疗68例小儿气管炎,用3剂而愈者17例,5剂而愈者33例,8剂而愈者13例,无效者5例。

【附记】方中罂粟壳,对非久咳无痰者不用,其用量也应根据年龄、体质、病情有所增减。



11.10补气化痰汤

【来源】李绍南,《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黄芪45~60克,桔梗、杏仁、紫菀、甘草各9克,沙参24克,云茯苓10克,百合、半夏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气平喘,止咳化痰。

【方解】方名取义于丹溪谓“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随气而顺矣”。方用黄芪补气而固表,得桔梗、沙参能滋补肺虚而不黏腻,并使肺气肃降而痰化;紫菀,百合养肺而降气逆,杏仁利肺止咳,半夏、甘草化痰而和中。总之本方是一张清肃滋养,运行两施,补而不滞之良方。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肾亏损、缠绵不愈者。

【加减】咳嗽痰稀,舌苔白滑,加白术12克,桂枝6克,橘红9克;咳嗽痰稠而黄,加苏子、前胡各9克,蛤粉15克,川贝母6克;干咳无痰,加枇杷叶12克,百部9克;憋轻喘重,加枸杞子15克,补骨脂10克,五味子9克,胡桃肉30克,有时合苓桂术甘汤以化饮,或合都气丸,以纳气归肾,使子母均健,从而达到治肺的目的。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附记】李氏通过临床实践,找出久咳痰喘的发病规律,冬日加重,夏天即轻(但也有夏日加重),认为气温的高低与肺脏生理功能活动有莫大关系,暑天气温几乎与常人体温相等,而肺在这种无外寒侵袭威胁,气温适宜情况下,宜休息滋养,根据虚则补其母或母子兼顾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治实必顾虚,治虚必顾实,实喘治肺,虚喘治肾的原则,治标用补气化痰汤,治本用三补汤(见下方)。补气化痰汤平时可常服,或冬春之季服用,夏季发作时亦可加减服此方,疗效较佳。三补汤主要用于冬病夏治法,于“三伏”天服用,需长期坚持服药,方能达到止咳化痰、平喘根治之目的。



11.11三补汤

【来源】李绍南,《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熟地24克,山药、白术、天冬各15克,半夏、紫菀各9克,百合12克,龙、牡各24克,五味子12克,枣仁15克,莲子肉、补骨脂各12克,白芍、沙参、枸杞子各15克,川贝母6克,云苓12克,冬虫草9克,胡桃肉30克,磁石、甘草、人参(单煎兑入)、鹿角胶(单煎兑入)各9克。

【用法】“三伏”天服用。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连服15~20剂。

【功用】止咳、化痰、平喘。

【方解】方中以天冬、半夏、紫菀、百合、沙参、冬虫草、川贝母养肺化痰止咳;党参、云苓、白术、山药、砂仁健脾和胃,化饮祛痰;熟地、枸杞、补骨脂、鹿角胶、五味子、胡桃肉、磁石补肾纳气;白芍、龙牡、莲子肉、枣仁、甘草助心阳而敛肝阴,潜纳浮越之气,使肾气归元,而不上浮以定喘也。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心病等。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11.12清肺润燥方

【来源】文子源,《临症见解》

【组成】桑叶、杏仁各9克,雪梨干15克,山栀皮6克,桔梗、龙利叶各9克,甘草3克,川贝母9克,枇杷叶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肺润燥,利气止咳。

【方解】清·叶香岩说:“燥自上伤,肺气受病。”沈光峰说:“火未有不燥,而燥未有不从火来。”肺受燥气而致咳。由于燥热伤津,肺津液耗损,或过食干燥食物,胃热蒸肺,肺燥津伤,清气不降,反而上逆作咳,经云:“燥者润之”。治宜清热润燥,宣肺降气。故方中以桑叶、山栀皮、桔梗辛凉微苦,清热宣肺。雪梨干、龙利叶、甘草甘凉清肺润燥;杏仁、枇杷叶、川贝母利气止咳。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清肺润燥,利气止咳之功效。

【主治】肺燥干咳无痰,咳声高亢短促,舌红干或红绛,苔薄黄干,脉弦数。

【加减】若燥热盛,口干渴,加生石膏、黄芩各9克;热盛肺燥,灼液成痰,咳嗽痰黏稠,难以咯出,口干,舌绛苔黄,脉滑数,加黄芩、青天葵各9克;气逆,咳短促无痰,声高音哑,加黄芩、马兜铃各9克,荠尼12克,竹蜂6只,蜂房6克;久咳气促痰稠,燥与痰凝,肺失清降,反而上逆,加苏子9克,蜜蒸百部12克,蜜炙款冬花、旋覆花各9克;久咳肺燥脾虚,干咳无痰,面色㿠白,胃纳减少,加怀山药15克,莲肉12克,西洋参9克(重用孩儿参或党参亦可),茯苓9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11.13温肺润燥方

【来源】文子源,《临症见解》

【组成】蒸百部12克,蜜炙紫菀、蜜炙款冬花各9克,杏仁12克,橘络1.5克,桔梗9克,甘草3克,冰糖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温肺润燥,降气止咳。

【方解】燥在四季属于秋,秋伤于燥,多生咳嗽。但燥咳有两种。受秋凉之气,入肺而致咳嗽,属凉燥,与风寒咳嗽相似,即本症;如至秋天继夏天之后,火之余热未熄,入肺而致咳嗽,属温燥,与肺热咳嗽相似,即上症。经云:“凉者温之。”“燥者润之。”治宜温肺润燥。肺恶寒冷而喜温润,久咳肺气虚弱,燥咳不止,故方中以百部、紫菀、款冬花温肺润燥;以杏仁、桔梗、甘草开气利气;冰糖甘润利气。冰糖、款冬花为治干咳单方,合温润降气止咳各药,则肺得温润,气得通降,则咳自止。合而用之,共奏温肺润燥、降气止咳之功。

【主治】肺燥干咳无痰,或痰稀而少,喉间干痒,咳甚胸肋掣痛,脉弦数,舌淡红,苔白而干。

【加减】如脾虚胃纳减少,加天生术9克,怀山药15克,生扁豆、莲肉各12克;痰较稀白而少,加川贝母9克,云茯苓、瓜蒌皮各12克;肺燥咳甚,气逆上冲,加苏子12克,旋覆花9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11.14补肾定喘汤

【来源】蒋天佑,《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熟地、补骨脂、五味子各9~12克,炙黄芪、炒山药各15~30克,炙麻黄6~9克,炒地龙9~12克,葶苈子9克,代赭石9~12克,丝瓜络、露蜂房各9克。

【用法】水煎两次,早晚分服,每天服1剂,10天为1疗程。

【功用】补肾纳气,降气通络,化痰定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急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肺炎、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纤维增殖型肺结核等病中,出现虚喘兼实证者均可用之。

【加减】喘甚实证加川椒目9~15克;若伴大便干秘加大黄9~12克;喘甚虚证加黑锡丹,每服3~9克;咳甚加炙款冬花30克,或炙百部15克;痰多加炙紫菀15~30克;恶麻黄或血压较高者改用细辛3~6克;便溏者赭石改沉香9克,或加菟丝子10~15克;有热加鱼腥草15~30克;有寒加肉桂6~9克,附子9~12克;咽痒加荆芥9克;腰痛者加炒杜仲10~15克;浮肿小便不利者加北五加皮6~9克,或葶苈子加至15~30克;夜尿特多加覆盆子10~15克,桑螵蛸10~15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较高。



11.15降气泻肺汤

【来源】王明辉,《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前胡20克,瓜蒌壳、桔梗各15克,杏仁12克,柴胡、枳壳、半夏、黄芩各15克,黄连、甘草各10克。

【用法】上药用冷水浸泡10分钟后文火煎煮,煮沸15~20分钟后取汁温服,每日1剂,日服3~4次。

【功用】降气利肺,宣散风热,清热化痰。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伴发感染。

【加减】胸闷加郁金;心下痞满,或按之痛改用全瓜蒌,加少量酒川军;小便热赤加焦山栀;便秘改用瓜蒌仁、枳实、加大黄;两颧潮红,加连翘、丹皮;咳引胁痛加旋覆花,橘络;咳而喘促加苏子、厚朴;痰如泡沫加葶苈子;痰黄稠黏选加天竹黄、胆星、浙贝母、紫菀、款冬花;痰如结块选加青礞石、海浮石;舌红无苔加沙参、麦冬;舌质紫暗加丹参;舌苔厚腻而滑或灰加肉桂。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11.16健脾祛痰汤

【来源】蒋天佑,《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土炒白术、制苍术、党参、茯苓各9~12克,法半夏9克,白芥子9~12克,炒莱菔子9~15克,川芎、红花各6~9克。

【用法】水煎两次,早晚分服,每天服1剂,10天为1疗程。

【功用】健脾燥湿,运通血络,祛除痰湿。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及阻塞性肺气肿(辨证属脾虚痰湿症)。

【加减】若痰不利者加葶苈子10~15克;气喘加川椒目9~12克;气短著者加黄芪9~15克;纳差著者加鸡内金9~15克,或干姜9~12克,便溏甚者加菟丝子15克;腹胀甚者加大腹皮9~12克;有寒者加制附子、肉桂各9克;有热者加黄芩6~9克,风燥致痒者,加荆芥9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治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秘方

12.1加味麦味地黄汤

【来源】董建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各10克,紫石英15克(先煎),熟地、怀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各10克,肉桂3~6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久煎,日分两次温服。

【功用】补肾纳气平喘。

【方解】肾主纳气,故久病喘咳,根源在于肾虚。喘咳为临床常见病,而老年性肺肾两虚的喘咳多难速效。肺主肃降司呼吸,肾主封藏而纳气,有升有降,则病无所生。年高之人,阴阳并衰,咳喘病久,肺肾两虚。故本方药用麦冬滋阴润肺,清热止咳;五味子补肾固精、收敛肺气;紫石英温补肾阳,纳气定喘;肉桂引火归源,纳气归肾,与六味地黄丸相配,既能收敛肺气,又能双补肾之阴阳。本方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以此纳气平喘之法,故于肾气亏虚之喘咳,每获良效。

【主治】老年性喘咳。

【疗效】余在临床,治疗多例老年喘咳患者,病史多在二三十年之上,用清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常法屡不见效者,以本方从肺肾入手,纳气平喘,疗效甚佳。



12.2消痰治咳汤

【来源】张海峰,《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组成】炙猪牙皂3~6克,法半夏6~10克,制南星6~10克,浙贝母6~10克,橘络6~12克,生姜3~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消痰,通络,制咳。

【方解】本方源出古方,原由法半夏、制南星、皂角、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风痰壅盛,喘促不能睡”。今去甘草、大枣之甘缓,加浙贝母、橘络增强化痰通络之力;猪牙皂辛散走窜,能治顽痰胶固,喘急胀满;南星苦温辛烈,开泄走窜,主治经络风痰顽痰;半夏辛开苦降,燥湿化痰。功专力宏,对于风痰、顽痰痼疾,用之恰当,确有良效。

【主治】顽痰咳喘,风疹,痰多色白,质黏如丝,不易咯出,胸闷胸痛,舌淡苔白,脉紧者。

【加减】若心烦口苦者,可加礞石;咽痛者,加射干;胸痛者,加瓜蒌皮。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8~15剂后即效或痊愈。

【附记】本方对痰热咳嗽者不宜用。



12.3四子平喘汤

【来源】陆芷青,《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葶苈子12克,炙苏子、莱菔子各9克,白芥子2克,苦杏仁9克,浙贝母12克,制半夏9克,陈皮5克,沉香5克(后下),大生地12克,当归5克,紫丹参15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水煎两次,日分2次温服。

【功用】化痰止咳,纳气平喘。

【方解】本方取《局方》苏子降气汤方意,合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化裁而来。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咳喘之因,在肺为实,实则气逆,多因痰浊壅阻;在肾为虚,虚不纳气,多因精气亏虚,而致肺肾出纳失常。故咳喘之病主要在肺,又关乎肾,其治不离肺肾。又脾为生痰之源,治痰应不忘理脾。因津血同源,治疗又当痰瘀同治,临床方能显效。本方以四子为君,苏子降气化痰平喘,白芥子温肺利膈豁痰,莱菔子利气行滞消痰,葶苈子泻肺化痰利水,四味共奏化痰之功;沉香,生地为臣,取沉香温肾纳气平喘,生地滋肾培本,且制诸药之燥;佐以杏仁、浙贝母化痰止咳,半夏、陈皮、燥湿健脾;更用当归,一则《本经》谓治咳逆上气;再则合丹参以增养血活血化瘀作用,共为使药。全方配伍,有行有补,有燥有润,降纳并施,标本兼顾,是一首治疗肺实肾虚咳喘的效方。

【主治】肾虚失纳,痰饮停肺之咳喘,证见胸膈满闷,咳喘短气,痰多色白,苔白腻,脉沉细滑等。

【加减】畏寒肢冷加肉桂;咳嗽甚者加百部、前胡;咳痰黄稠去沉香、生地,加黄芩、焦山栀;咯痰不畅加竹沥、瓜蒌皮。

【疗效】经临床数十年使用,效验确实。

【附记】本方不仅治疗肺实肾虚咳喘的效果好;而且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症见咳嗽气急,痰多稀白及胸闷心悸者,用本方化裁即可控制病情而获康复,有效率可达90%以上。





12.4肺热喘咳汤

【来源】王香石,《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生石膏30克(先煎),麻黄4克,北杏仁、甜葶苈各15克,人造牛黄1克(冲服),桑白皮12克,矮地茶30~60克,白花蛇舌草、虎杖、鱼腥草各30克,甘草3克。(小儿剂量视年龄酌减。)

【用法】每日1剂。用清水5碗先煎石膏,煎至4碗水后纳余药,再煎至1碗。再煎1次,取汁混合,冲入人造牛黄,拌匀后,分2次服。

【功用】清热、化痰、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

【加减】高热、胸痛、咯血痰者加苇茎汤;咳喘较剧、喉中痰鸣甚者加马兜铃、地龙干、毛冬青。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12.5七子定喘汤

【来源】覃义昌,《四川中医》(3)1985年

【组成】葶苈子10克,莱菔子9克,苍耳子8克,五味子5克,黄荆子9克,白芥子8克,紫苏子9克。

【用法】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理气降逆,化痰消食。

【方解】咳喘者,治痰为先,治痰者,理气为上,治痰不理气,非其治也。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咳嗽不宁,脾湿也,以治脾为急。脾有生肺之能,肺无扶脾之力,理脾则湿化,而痰无由生,故方用莱菔子消食化痰行气;葶苈子祛痰定喘散壅;苏子降气行痰;五味子滋肾、敛肺、止咳;白芥子祛痰、行气、散结;苍耳子治过敏、通窍、除湿、止咳;黄荆子清热止咳、消食平喘。本方不寒不热,不温不燥,有理气降逆、化痰消食之功。气顺痰自降,脾阳得振,运化有权,则痰浊得化,肺气复降,则咳喘自平,诸证随之而解,故用之多效。

【主治】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加减】寒喘加麻黄、杏仁;热喘加苇茎、苡仁、桃仁、鱼腥草;燥喘加桑叶、杏仁、栀子、寸冬;湿喘加陈皮、法夏、川苓;虚喘加党参、黄芪、熟地。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满意。

【附记】临床运用,以本方加减以治病之标,待诸症缓解,咳喘自平后,当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收功以治其本,巩固疗效,方能根治。



12.6清肺化痰汤

【来源】郭中元,《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板蓝根20克,黄芩、浙贝母、橘红各10克,天竹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白前各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重者,日服2剂,分4~6次服。

【功用】清热化痰,降逆止咳。

【方解】本方系从《千金方》苇茎汤,《温病条辨》桑菊饮,《清太医院配方》太极丸等方化裁制成。方中以芦根、板蓝根、天竹黄三药为君。芦根性味甘寒,清肺胃之热,生津止渴,并能透邪外出;板蓝根性味寒,功能清热解毒,近代药理实验研究,证实其对多种革兰氏阴性、阳性细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天竹黄性味甘寒,为清热化痰要药,对于痰热壅盛的喘咳尤为擅长。辅以黄芩、元参、鱼腥草清肺泻火;紫菀、杏仁、白前降逆止咳;浙贝母清热化痰;橘红理气化痰;甘草泻火和中。全方用药以清热化痰为主,佐以降逆止咳之品。邪热清,肺金清肃,气机通畅,咳喘自宁。故适用于温邪犯肺之咳喘。随证加减得当,常获卓效。

【主治】咳喘(由风温、冬温、春温,温邪犯肺所致者)。

【加减】病初起具有表证者,应根据发热情况酌加解表药,使邪以外解。如发热轻,微恶风寒,有汗加薄荷、蝉衣、芥穗以疏风解表;如发热较重、少汗、口苦,加柴胡、葛根以发表解肌;如连日阴雨,天气潮湿,表为湿郁,热虽不甚,但肢体酸困拘热,加浮萍、桑枝以解表祛湿。如邪入气分后,高热汗出而热不解,加生石膏、知母、金银花以清气透热;热痰壅肺、高热喘促,加生石膏、麻黄以清热宣肺平喘;如病人汗多,或平素肝阳上亢不宜使用麻黄,加地龙、桑白皮以泻肺平喘;热邪灼液,痰稠不易咯出,加桔梗,海浮石以祛痰软坚;热邪伤津、口干欲饮,加天花粉、麦冬以生津润肺;如肺移热于大肠,肠腑热结,大便数日不畅,加大黄、元明粉、瓜蒌以泻热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腑结通,热得外泄,肺热亦常随之减轻。

【疗效】屡用卓效。



12.7咳喘冲剂

【来源】赵吉顺,《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桔梗、贝母各30克,杏仁40克,地龙50克,白芥子30克,洋金花2克,黄芩30克,罂粟壳15克,山药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共257克,制成60袋,每袋约4克。1日服3次,每次1~2袋,白开水冲服。如痰热壅盛者或服此药胸胁满闷不适者可停服。

【功用】止咳平喘。

【方解】方中以桔梗清咽、利膈、化痰;杏仁、贝母宣肺止咳平喘;白芥子、洋金花利气豁痰,降逆平喘;黄芩清肺解毒,消炎退热;罂粟壳敛肺止咳;地龙止痉平喘;山药补肾纳气。诸药配伍为用,其止咳平喘之功甚著。本方不仅适用于年老久咳虚嗽(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而且可用于外感咳喘患者(喘息性支气管炎)。

【主治】老年人久咳虚嗽及痰喘痼疾。

【疗效】经长期临床观察,效果较好。



12.8前胡汤

【来源】郑侨,《老中医经验汇编》(1)

【组成】前胡、杏仁、桑叶、知母、麦冬、黄芩、金银花、甘草(剂量可随证酌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方解】方中前胡性阴而降,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痰消,“气有余便是火”,火则生痰,能除肺中之实热,治痰热哮喘咳嗽;杏仁利肺降气行痰,治咳逆上气,烦热喘促;桑叶苦寒入手足阳明经,能凉血清胃与大肠之热,因肺与大肠相表里,以助肺气肃降;生甘草泻火调中。此四味为必用之品。辅以知母、黄芩、金银花清肺热;麦冬养肺阴,共奏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主治】肺热喘嗽证(包括急性、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以及小儿肺闭喘咳(包括肺炎初期或中期)。证见咳嗽,或咳喘、哮喘、痰黄黏稠、苔黄或兼腻、脉数。无论肺脏本身受外邪侵袭,或他脏累及肺脏而致者,均可用之。

【加减】若喘嗽痰中带血,加藕节以凉血散瘀止血;伴惊悸不安,手足颤动似抽,加钩藤、蝉蜕、僵蚕以清热平肝、镇痉熄风;若麻后喘嗽是麻毒内陷,毒火犯肺,加板蓝根、玄参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若痰火犯肺哮喘证,可加枇杷叶、款冬花以泻热、润肺、降火;若喘嗽、证属湿蕴痰结化热犯肺,可加葶苈子、瓜蒌、木通、茯苓以泻肺逐水利小便。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卓著。

【附记】成年人的痰热犯肺,或肝火犯肺,痰湿化热犯肺咳嗽,服原方均可收效;痰火犯肺,或肝火犯肺,毒火犯肺,湿蕴痰结等所致的咳喘证,痰火犯肺哮喘证,随证加减用之,同样收效。

对小儿肺闭喘咳(包括肺炎初期或中期),本方用小剂量,即杏仁,甘草各1.5克,金银花6克,余药各3克,白开水浸泡15~20分钟,频服2~3日即可治愈。
 
治肺结核(肺痨)秘方



13.1空洞型肺结核效方

【来源】黄一峰,《中医杂志》(6)1989年

【组成】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炙百部10克,炙紫菀、桔梗各3克,肥玉竹15克,茯苓10克,生甘草3克,地骨皮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十大功劳叶10克,母鸡1只(约500多克)

【用法】取母鸡净身之肉,不放盐、酒等佐料,文火煮浓汁6杯。余药用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作取药液,加水再煎30分钟过滤,将两次药液混合成两杯(约400毫升),备用。每日2次服中药、鸡汁各1杯。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空洞型肺结核形精俱不足,非血肉有情之品,难以康复。故方中以鸡汁大补五脏为主,培元固本;以百部、紫菀、桔梗、玉竹、地骨皮、甘草、生牡蛎、功劳叶等养阴润肺、止嗽化痰、降火凉血,兼除虚热,且有杀虫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以上药味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痨作用。合而用之,共奏补虚、杀虫之功。本方具有两大作用,一方面培补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一方面杀虫。是针对病因治疗,以标本兼治。若长期坚持服用,可获良效。

【主治】空洞型肺结核,属阴虚火旺、形瘦潮热、口干舌绛少津或见痰血者。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连服2个月即可痊愈。



13.2抗痨弥洞散

【来源】谢谢明福,《四川中医》(1)1986年

【组成】蜈蚣84克,冬虫夏草70克,百部、山药各100克,黄芪200克,鸡子28枚。

【用法】先将蜈蚣、冬虫夏草分研细末和匀,再平分为28等分。另将黄芪、百部、山药等药同时浓煎后冷却,再入鸡子,以文火煮熟,连同药渣浸泡10天。每日服2次,每次服药鸡蛋1枚,药粉1包。(此法宜于冬季,若在夏季可将鸡子和药渣放入冰箱内储存,以免霉烂变质。)14天为1疗程。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本方的制方原则是,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故方中用蜈蚣味辛有毒,能攻毒散结;百部润肺止咳、杀虫;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虚喘痨嗽。以上三药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对结核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芪益气固表托毒生肌,补肺弥洞;山药滋脾阴,以利土生金。取药补不如食补之意,仿大小定风珠之滋阴潜阳法而入鸡子。诸药配伍为用,共奏补虚杀虫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肺结核,无论是浸润性肺结核,慢性粟粒性肺结核,还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均可用之。

【加减】纤维空洞型者加白芨100克,五倍子10克;病重者再加蟾酥少许。

【疗效】治疗肺痨10例,结果痊愈7例,明显好转3例。



13.3月华消瘰汤

【来源】宋光铸,《新中医》(2)1987年

【组成】牡蛎30克,夏枯草、浙贝母、玄参、白芨、天冬、北沙参各15克,百部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阴降火,散结软坚,化痰止咳。

【方解】本方系从《医学心悟》月华丸和消瘰丸化裁而成。方用月华丸,其作用是滋阴降火,消痰祛瘀,止咳定喘,保肺平肝,消风杀尸虫;消瘰丸的作用是清热散结软坚,加夏枯草作用更强,由痨虫引起的“息贲”、“风消”,二方合用有标本同治之妙。

【主治】浸润或空洞型肺结核。

【加减】吐血加生地、阿胶(烊)各15克,田三七6克;阴虚加百合30克,麦冬、怀山药各15克;潮热盗汗加青蒿、地骨皮各15克;血瘀加当归10克,丹参20克,赤芍15克;纳呆加鸡内金10克。

【疗效】治疗46例,用药3~4疗程(以40天为1疗程,休息一周,进行下1疗程),结果:痊愈26例(肺部一切正常),显效16例(空洞愈合,浸润吸收,尚有少量斑片状阴影)好转2例(空洞缩小,浸洞部分吸收),无效2例。



13.4和解宣化汤

【来源】程门雪,《程门雪医案》

【组成】银柴胡(水炒)、远志各3克,炙鳖甲、甜杏仁、象贝母、炒谷芽、炒麦芽各9克,竹沥、半夏、紫菀各6克,黄芩(酒炒)、知母(酒炒)、橘红各4.5克,生薏苡仁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和解宣化,凉营退热。

【方解】方中柴胡,鳖甲滋阴清虚热;杏仁、贝母、柴菀宣肺止咳;谷芽、麦芽健胃消食;竹沥、半夏化痰降逆;黄芩、知母清热凉血;远志安神除烦;橘红宽胸理气;薏苡渗湿利水。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和解宣化,凉营退热之功,故对阴虚潮热诸证,有较好的疗效。

【主治】阴虚潮热,缠绵不愈,或肺痨发热、口苦、咳嗽有痰、胃纳不香等。

【加减】咳嗽重加款冬花6克,炙枇杷叶9克。

【疗效】屡用均有较好疗效。



13.5清肺活肝理痨汤

【来源】武明钦,《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黄芩、青蒿各10克,制鳖甲15克,地骨皮10克,知母、山慈菇各15克,川贝母10克,生白芍25克,干生地15克,郁金10克,玉竹15克,仙鹤草30克。

【用法】上药加水文火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用】清肺止咳,滋肾活肝。

【方解】痨证每由火起,此阴火也。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情志不遂,致肝郁化火,耗伤气阴,外邪侵袭,肺主皮毛为之藩篱,内则肝火上侮肺金,下耗肾液,肺内外合邪,宣降失司而为肺痨咳嗽,故方用仙鹤草、生白芍、干生地、玉竹,山慈菇滋肾活肝以固其本;知母、鳖甲、青蒿、地骨皮,黄芩育阴清热;郁金、川贝母活肝解郁,共奏清肺活肝理痨之效。

【主治】肺痨咳嗽,肝咳。

【加减】胸胁疼痛,呛咳加竹茹、橘络、川楝子、元胡;心烦易怒,左关脉弦而有力者为肝郁火盛,加羚羊角粉、琥珀粉;痰中带血或吐血,右关脉数者多为肺胃火盛,本方去青蒿、鳖甲,加生石膏、百部、三七粉、京墨;咳血吐血暴急者加生龙牡,龟板以收敛阴气;腰痛腿软加枸杞、怀牛膝,炒杜仲以补肾气。

【疗效】经多年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13.6紫侧功劳方

【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紫金牛60克,侧柏叶24克,十大功劳叶30克,五指毛桃60克,百合18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适量蜜糖,制成蜜丸。每日3次,每次服2丸。

【功用】益气固表,止血除嗽。

【方解】方中以紫金牛、侧柏叶为主祛瘀解毒止血,体外试验有一定的抑制结核杆菌作用;五指毛桃可健脾化湿,行气止痛,除痰止咳;十大功劳叶能补益肝肾;百合滋养强壮、镇咳。各药协同能增强体质,调节机体抗病能力。

【主治】浸润型肺结核,或在抗痨治疗过程中对第一、二类抗痨物产生副作用而不能耐受者,均可用之。

【疗效】治疗105例肺结核病人,治疗62~310天(平均疗程131天),结果显效26例(病灶吸收2/3范围以上,空洞闭合,痰菌转阴,血沉下降20毫米以上),有效52例(病灶吸收小于2/3,空洞缩小,痰菌“G”号级数降低,血沉下降5~20毫米),总有效率为74.3%;无效20例(19%),恶化7例(6.7%)。其中100例浸润性肺结核患者,显效26例,有效51例,总有效率77%。亚急性血行播散型1例有效。纤维空洞型4例,经治疗均未见效。

【附记】本方为广州市结核病医院经验方。临床实践观察:本方对浸润型肺结核的疗效比其他类型要好,而且对接受长期其他抗痨药物治疗的病人,其疗效并不亚于初治者。用本方治疗后,能改善食欲,增加体重,保护预防药物性肝功能损害。药后可略有便溏。



13.7二麻四仁汤

【来源】陈苏生,《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净麻黄(带节蜜炙)、麻黄根各4.5克,苦杏仁(去皮)、白果仁(打碎)、桃仁、郁李仁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开肺达邪,润燥涤痰。

【方解】本方在重视整体治疗的同时,运用辨证祛邪扶正之法,独辟蹊径。方用麻黄开肺定喘,发散肺经之邪;麻黄根止汗固表,无肺气开泄之弊;杏仁降气化痰而宁嗽;桃仁活血润燥以止咳;郁李仁泄浊解凝以利疾;白果仁敛肺抗炎以制菌。本方二麻一开一合,四仁一气一血一滑一涩,互补短长,相得益彰。诸药合用,达邪而不发汗,涤痰而不伤肺,有顺气宁嗽,宽胸定喘之功效。确为治疗重症肺结核虚中挟实证之良方。

【主治】重症肺结核。

【加减】有外感发热者加土茯苓、连翘、忍冬藤;呛咳不止者加百部、款冬花、车前草;食欲不振者加夜交藤,合欢皮;胸膈痞满者加柴胡、牡蛎、菖蒲;气阴两亏、舌光口干者加党参、沙参、麦冬;心气不振、足肘浮肿者加附子、干地黄、酸枣仁;阳浮于上、烦躁失眠、下肢不温者加附子、活磁石、补骨脂。

【疗效】本方治疗患者多为经长期西药治疗而病变好转不多,持续排菌,并经常合并感染的重症肺结核,服用本方3~6个月,临床症状多见消失或缓解、痰菌转阴、胸片复查病灶明显吸收或空洞关闭,疗效显著。



13.8托里内消汤

【来源】郑侨,《千家妙方·上》

【组成】金银花45克,当归12克,玄参15克,车前子12克,蒲公英30克,甘草6克,肉苁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功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方解】病由阴虚火旺,灼伤肺阴而起,以及宿食化热,侵入腹膜,热郁成毒而致腹皮痈症。故方用金银花清热解毒,仍必须重用,方可收效;当归活血生新;玄参养阴制火;车前子利尿,使毒从便解;蒲公英消痈散结;因大便燥结,用肉苁蓉增液润肠,使热清,毒解,阴充,病必自愈。

【主治】浸润性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腹膜炎。

【加减】随证加减必效。

【疗效】多年来余本方用治疗肺结核,收到满意的效果。

【附记】临床实践体会到,方中金银花必须重用,方可收效,一般可用至60~90克。



13.9抗结核合剂

【来源】陈茂梧,《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组成】猫爪草40克,天葵子20克,苡米仁30克,蒸百部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天龙末3克(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亦可煎水外洗,3个月为1疗程。

【功用】清热祛痰,软坚散结,抗痨杀虫。

【主治】全身内外各个部位(各种)结核病。

【加减】结核性脑膜炎加藏红花、珍珠粉(冲);肺结核加麦冬、北沙参;淋巴结核加元宝草、浙贝母;结核性胸膜炎加葶苈子、大枣;结核性腹膜炎加制附片、败酱草;肾与膀胱结核加水芦根、冬瓜子;骨结核加黄芪、鹿角胶;皮肤结核加升麻、乌梢蛇;喉结核加甘草、僵蚕、红花、桃仁;肠结核加怀山药、芡实、黄芪、升麻;子宫内膜结核加红花、桃仁、田三七(冲)。

【疗效】共治疗各种结核病千余例,疗效较理想。

【附记】又邓铁涛教授治疗肺结核方,药用:党参、黄芪、怀山药、知母、玄参、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丹参9克,三棱、莪术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功能补气养阴,活血化瘀。故屡用效佳。
 
治肺脓疡(肺痈)秘方

14.1苇茎排脓汤

【来源】马有度,《医方新解》

【组成】苇茎30克,桃仁12克,冬瓜仁24克,桔梗12克,甘草9克,鱼腥草60克,柴胡24克,金银花1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肺泄热,解毒排脓。

【方解】方用苇茎、柴胡辛凉泄热;金银花、鱼腥草清热解毒;冬瓜仁、桔梗祛痰排脓;桃仁活血祛瘀;甘草解毒调和,合而为方,共奏清肺泄热、解毒排脓之功。

【主治】肺痈。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14.2肺痈验方

【来源】沈仲圭,《新编经验方》

【组成】金银花30克,薏苡仁18克,葶苈子、桔梗、白芨、生甘草各9克,黄芪15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毒、化痰浊、止咳逆。

【方解】方用金银花清热解毒,善治痈疽;苡仁清肺热,治肺痈咳吐脓血;桔梗开痰,治肺痈干咳;甘草泻热,止痛生肌;葶苈子除痰下气;白芨去腐生新,治痈肿;黄芪、生姜排脓生肌。诸药配伍巧妙,确为治疗肺痈之有效良方。

【主治】肺痈已溃,胸中隐痛,时出浊唾腥臭,吐脓如米粥者。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显著。



14.3小儿肺痈方

【来源】王鹏飞,《中医杂志》(11)1980年

【组成】青黛3克,紫草、寒水石、乳香各9克,牙皂6克,天竹黄9克。

【用法】水煎服。服用量:3岁以上,日服2次,每次100毫升;1~3岁,日服2次,每次50~80毫升,1岁以下,日服2~3次,每次15~30毫升,上述1剂,2日服完。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排脓。

【方解】方中青黛清热解毒,兼能凉血;紫草凉血活血,清利湿热;寒水石清热降火,利窍消肿;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牙皂祛风消肿,拔毒排脓;天竹黄清热豁痰,凉心定惊。诸药合用,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之功,消肿排脓之效,是治疗小儿肺痈的有效良方。

【主治】小儿肺痈(肺脓疡)。

【加减】持续高热不退,加地骨皮9克,或竹沥汁30克(兑入汤剂);咳甚或胸痛,加栝蒌,银杏各9克,枳壳3克;咳脓血、痰多,加白芨9克,白芷6克。若体温渐复正常,痰量减少或消失,但神疲纳呆者,改用青黛、儿茶各3克,银杏、黄精、焦山楂各9克,草豆蔻6克,水煎服,体虚者加百合、木瓜各9克。

【疗效】屡用神效。



14.4宣肺解毒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金银花30克,连翘18克,鲜苇根30克,桑叶10克,薄荷5克,冬瓜仁15克,杏仁10克,瓜蒌仁12克,苦桔梗、生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辛凉解表,清热宣肺。

【方解】肺痈初期与风温相同,故以解表清里、宣肺解毒之法。方用苇根、桑叶、薄荷辛凉解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冬瓜仁、杏仁、瓜蒌仁润肺止咳,且消痛肿;桔梗、甘草宣肺止痛,为肺痈专药;再参以加减,俾表里两消,则痈肿消于无形。

【主治】肺痈(未溃期),症见发病急,恶寒发热,咳嗽胸满,痰黏或黄或白,舌质红,苔薄白,脉数。病变部位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浅,有湿性啰音。X光检查,早期见炎性阴影,与肺炎基本相同,惟肺炎阴影密度较淡,肺脓肿阴影较局限,密度较深。

【加减】胸痛加犀黄丸3克(吞服)。痰多加黛蛤粉30克。恶寒重者加荆芥3克;不恶寒但发热,脉数大者,加生石膏30克,知母、栀子各10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治愈率达100%。

【附记】《金匮要略》云:“始萌可救,脓成则死。”《兰台轨范》则云:“肺痈之疾,脓成亦有愈者,全在用药变化,汉时治法,或未全耳。”王氏经验:肺痈初期易治,十全十,百全百,如已成脓,轻者尚能治愈,重得则难保十全。



14.5加减苇根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鲜苇根、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各30克,连翘15克,鱼腥草、冬瓜仁各30克,薏苡仁15克,桃仁、杏仁各10克,苦桔梗5克,甘草节3克,川贝母10克,犀黄丸3克(吞)。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用】清热解毒,宣肺排脓。

【方解】肺痈已溃与治疮疡无异,故方用金银花、紫地丁、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以消痈疡;鱼腥草为肺痈专药,治肺痈吐脓血;苇根、贝母清肺散结;苡仁、冬瓜仁清肺化湿,排脓生肌;甘草节解毒;苦桔梗散郁;桃仁、杏仁活血散结;犀黄丸为治痈疡第一药,无论已溃未溃皆可用,其效甚著。

【主治】肺痈(已溃期),症见发热胸痛、胸胁胀满,咳出腥臭脓液,或痰中滞血(脓痰如臭鸡蛋样,吐在水中,浮者为痰,沉者为脓)。脉数,舌苔黄。听诊:可闻管状呼吸者,如脓腔大可闻及空甕音。X光检查:可见液平面,周围有大量炎性病变。

【加减】痰中带血加白茅根30克,藕节炭30克,白芨、三七各2克(冲下);胸痛憋气加甜葶苈12克,瓜蒌20克;病程较久,加合欢皮30克。

【疗效】临床屡用,皆有良效。



14.6清肺化痈汤

【来源】言庚孚,《言庚孚医疗经验集》

【组成】鱼腥草15克,大青叶12克,金银花、净连翘各10克,生石膏12克,川雅连3克,干芦根15克,单桃仁10克,冬瓜仁15克,苦杏仁10克,瓜蒌仁12克,浙贝母10克,玉桔梗10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解毒泻热,清肺排脓。

【方解】风温毒邪,其势炎炎,故方用鱼腥草配大青叶、川雅连、金银花、净连翘、生石膏清热解毒,直折温邪之功;且尚有辛凉解表、驱邪外解;配芦根、桃仁、冬瓜仁、杏仁、瓜蒌仁、浙贝母、玉桔梗、生甘草清肺排脓,止咳化痰,通腑泻热。诸药配伍为用,有用重兵直捣砍杀之力,又给残寇败退之路,歼驱并施,故用之取效颇捷。

【主治】肺痈。

【加减】尿赤或痰中带血,加白茅根15克。

【疗效】屡用效捷。

【附记】若病势减轻,当改用小剂,或更方调理,以巩固疗效。



14.7清热解毒汤

【来源】赵永兴,《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金银花、蒲公英、芦根、败酱草、紫菀、紫花地丁、薏苡仁、鱼腥草各30克,桔梗20克,知母、连翘各15克,桃仁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肺脓肿。

【加减】有发热恶寒表证者加荆芥、牛蒡子各10克;热毒炽盛,体温高达39℃以上者加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15克,栀子10克;胸胁疼痛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合欢皮15克;咯血、咳嗽带血者加三七粉3克(冲服),白芨、血余炭、藕节炭各10克;气虚多汗者加黄芪30克,麻黄根20克,党参15克。

治疗后期高热已退,脓痰消失,X线胸片显示病变基本吸收,白细胞总数接近正常时,改服益气养阴、清解余热的副方:沙参、麦冬各15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地骨皮、丹皮各10克,山药6克,百合10克,水煎服。

【疗效】治疗32例,痊愈率87.5%(体温正常,咳嗽、咯痰、胸痛消失,白细胞总数少于10000/立方毫米,X线胸片显示病变完全吸收或留残余阴影),好转6.3%(脓痰减少或变为泡沫样痰,白细胞总数略有下降,X线胸片显示炎性病变吸收1/2者);无效6.2%(脓腔不改变)。

【附记】对有液化脓溃者,在服药过程中可配合体位引流排脓。

又用单味干金荞麦根茎250克,一般肺脓疡,水煎服;如肺脓疡病情迁移、脓包不易破溃者,临床表现高热持续,臭脓排不出或排不尽,则用黄酒1250毫升,密封蒸煮3小时,取净汁1000毫升(加防腐剂备用),每日3次,每次服40毫升。小儿酌减,痊愈率为91.3%。



14.8肺脓疡合剂

【来源】金如寿,《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半枝莲、金银花各15克,鱼腥草15~30克,虎杖、黄芩、桔梗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病重者2剂),水煎服,日服3~6次。

【功用】清热透邪,化瘀排脓,清肺养阴。

【主治】急性肺脓疡(肺痈)初期发热。

【加减】如高热不退,加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痰中带血,加白茅根30克,旱莲草15克;如热退吐大量脓臭痰(排脓期)时,加桃仁9克,生薏苡仁18克,以祛痰、化瘀、排脓。如经X线检查,液面消失,脓腔全部显露时,加黄精、白芨各15克,以养阴补肺,促进脓腔闭合。

【疗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本方治愈率为68%,有效率达100%。

【附记】本方具有退热快、排脓多、空洞闭合迅速的效果。
 
治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喘)秘方

15.1温肾纳气方

【来源】丁甘仁,《新编经验方》

【组成】桂枝6克,茯苓、白术(土炒)各9克,炙甘草4.5克,补骨脂、胡桃肉各9克,熟地15克,山萸肉、附块(制附子)各9克,五味子3克,半夏9克,远志6克,麝香1.5克(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补肾纳气,温化痰饮。

【方解】方中补骨脂、胡桃肉有温肾纳气之功;黄、桂、术、甘健脾渗湿、温化痰饮;半夏化痰;熟地、山萸肉补肾阴;附子补命门;五味子敛肾气;沉香降逆气;远志定心神,诸药合用,其效不同凡响。

【主治】素有痰饮、肾气上逆之喘证。

【疗效】屡用屡验,坚持服用,每收良效。



15.2宿喘验方

【来源】董建华,《中医杂志》(6)1990年

【组成】生熟地各12克,山萸肉10克,冬虫夏草5克,紫石英15克,沉香粉0.9克(冲),川芎6克,全蝎3克,五味子6克,杏仁10克,砂仁3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肾填精,纳气归原。

【方解】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失宜,则痰浊匿于体内窠臼,偶有七情之犯,饮食所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则喘发作。若经久频作,终成宿喘之证,导致肺气日益耗损,肺虚而高源化竭,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均造成肾虚精亏。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肾虚失纳,气浮游于上,动则喘甚。虽喘在肺,但其根在肾,治当益肾填精、纳气归原,亦渐向愈。方中冬虫夏草性温,既补肾阳,又益肺阴,配以生熟地、山萸肉以益精填髓,补肾纳气;紫石英质重,起重镇降气而平喘作用,配以温肾纳气,降逆调中之沉香,可纳气归丹田。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喘虽属气机升降失调,但须方中参入川芎、全蝎入血分之药,确能使气道畅通,达到活络解痉之效。宿喘之证,肺肾之气耗散太过,可用少许五味子收敛之。杏仁宣肺利气,此乃肺肾同治之理。另少佐砂仁,醒脾,兼防补肾之剂过于滋腻,助湿生痰。

【主治】宿喘、气急,不能平卧,动则尤甚。

【加减】若新加外感,痰多,加桑白皮、苏子、海浮石等,宣肺化痰,防引动宿喘;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明显,加肉桂、制附片等温肾助阳;倦怠、乏力、动则汗出,加生黄芪、牡蛎以益气固表止汗;喘憋气急,可增入地龙、生蛤壳解痉纳气平喘;大便偏干,数日一行,加酒军、全瓜蒌等,通利大肠而起到宣肺降气之作用。

【疗效】临床用之,疗效颇佳。



15.3止咳平喘汤

【来源】陈少明,《新中医》(2)1984年

【组成】石菖蒲1克,川僵蚕3克,北杏仁、牛蒡子、鱼腥草各15克,马勃、甘草各5克,赤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宣肺清热,止咳平喘。

【方解】《临证指南医案》云:“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实喘,为邪气壅肺,当以祛邪为主,故方用石菖蒲,性味辛温,功能芳香化湿,开窍宁神。近代药理研究证明有解除肠管平滑肌痉挛作用。川僵蚕性味咸辛平,功能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两药配伍为用,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止喘作用较好。北杏仁宣肺止咳平喘;牛蒡子、马勃疏风清肺利咽;赤芍清热凉血祛瘀;鱼腥草善清肺热、解毒散痈。全方配合,具有宣肺清热、止咳平喘功效。

【主治】各种咳喘。可用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在肺为实”之证。

【加减】热重酌加紫花地丁、半枝莲、大青叶、连翘、金银花;营分郁滞者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气虚加党参、远志、陈皮;痰多加冬瓜仁,橘红。

【疗效】屡用屡验。临床投之对证,应手奏效。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心肺同属上焦,心为肺之主。本病反复发作,必累及于心。因此,咳喘缓解时,更进养心法至为必要,方用复脉汤去姜、桂之辛热,加熟枣仁、远志、云茯苓以调理,若脾虚纳少,则清寒滋腻之药在所不用。务必掌握病机,灵活运用,或重于益气健脾,或摄纳肾气,为善后之要务。



15.4温阳化饮方

【来源】邵长荣,《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附子、姜竹茹、葶苈子各9克,细辛3克,五加皮、茯苓各9克,陈胡芦18克,白术9克,米仁根18克,蔓荆子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肺化饮,除痰祛湿。

【方解】本病多由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成,所以久病必虚,又以阴虚为主。祖国医学认为:肺、脾、肾三脏与人体内部水液调节有关,当人体久病,阳气虚弱时,水液就会停留在某一部位,称为“阳虚停饮”。方中附子、细辛、五加皮配合以扶阳温肾;白术、茯苓相合以健脾;姜竹茹,葶苈子祛痰止咳;米仁根、陈胡芦利水消肿;蔓荆子体轻而浮,性上行而宣发,有利于肺气的通降。诸药合用,共奏温肺化饮、降痰祛湿之功。

【主治】阳虚型阻塞性肺气肿。

【疗效】治疗22例,经1个月治疗后,显效3例,好转10例,无明显好转者9例。

【附记】本方不仅能治疗阻塞性肺气肿,而且对慢性支气管炎也有较好的疗效。



15.5保肺汤

【来源】岳美中,《岳美中医案》

【组成】党参12克,黄芪18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打碎),贝母12克,百部6克,苏子9克,葶苈子4.5克(炒打),前胡9克,桔梗6克,半夏9克,枳壳6克,橘仁9克,山药18克,炙甘草6克,红枣4枚(去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健脾益气,保肺平喘。

【方解】肺气肿以慢性支气管炎为病因者,有多年的咳嗽、咳痰。随着肺气肿的进展,气急的程度不断增加。严冬时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咳痰多呈黏液性,喘促夜重昼轻。舌苔白,脉虚者,属本虚标实之喘嗽,治宜扶正固本、止咳平喘,故方中用参、芪、山药、枣、草健脾益气;麦冬、五味子养阴敛肺;百部、半夏、贝母固肺化痰;苏子、葶苈子降气平喘;前胡、杏仁宣肺止嗽;枳壳、桔梗宽胸理气。坚持服用,有肯定疗效。

【主治】肺气肿、喘促、夜重昼轻、舌苔白、脉虚者。

【疗效】临床屡用,坚持服用,疗效满意。



15.6五白定金片

【来源】冉雪峰,《冉氏经验方》

【组成】百合300克,天冬50在,桔梗100克,白芨200克,南沙参、黄连各50克,鱼腥草200克,硇砂3克。

【用法】先将百合研粉,过100目筛。天冬、桔梗、白芨、沙参、黄连、鱼腥草水煎3次,去渣,滤液,文火浓缩成膏状,加入百合粉中搅匀,分成小块,于70℃以下温度干燥研粉,过100目筛。置于搅拌机内,用75%乙醇(将硇砂溶于其中),作炼合剂,制以颗粒,于50℃以下温度干燥,压片,片重0.3克,装入玻璃瓶中备用。每次服4~6片,日服2~3次,常服。

【功用】止咳化痰、润肺滋阴、止血。

【方解】方中百合保肺安神;天冬、沙参养阴润肺;桔梗、硇砂祛痰;白芨止血;黄连、鱼腥草消炎清热。诸药配伍,丝丝入扣,都是针对主要症状而设。药中病机,故用之多效。

【主治】支气管扩张症。

【疗效】长期服用,可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均有良效。



15.7八味止喘散

【来源】程爵棠,《浙江中医学院学报》(3)1990年

【组成】制皂角2条,制杏仁、制半夏、炒苏子、炒莱菔子、炒白芥子各9克,炒五味子6克,细辛3克。

【用法】先依法炮制,即:①制皂角法:将皂角剖开为两边,去子,每孔纳入巴豆1粒后,再将两边皂角合拢为原状,用棉线扎紧,放入童便(以健康儿童的小便为佳)中浸泡一宿后,取出皂角,置于一块新土瓦上,炙令成焦黄色为度,取出冷却,除去巴豆肉不用。将皂角研末备用;②制杏仁、半夏法:将杏仁、半夏放入麻油中煎之,令拆裂为度,分别研末备用;③将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分别炒干,研末;④将细辛、五味子分别研末。制成两种剂型,一是散剂,即分别将上药按剂量称准,再混合研细,过80~100目筛,再研过筛为度,和匀,入瓶收贮备用,勿泄气;一是丸剂,即将散剂用生姜汁、竹茹(各适量)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嘱每晚临睡前,取本散(热喘用丸剂)3~6克,用干柿饼1~2只或白糖裹之,1次入口细嚼,徐徐吞服。服药后切忌饮汤水等一切饮料。每日1次。

【功用】温肺化痰,降逆止喘。

【方解】明·张景岳云:“喘证最为危候,……欲辨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盖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气短而不续。”《临证指南》云:“喘证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盖肺为气之主,性主肃降,肾为气之根,性主纳气。喘非一日,其本多虚,肺失肃降,肾气不纳,终有邪扰,多形成本虚标实之证。不惟虚,不惟实,二者仅孰轻孰重之别矣!治宜温肺化痰,降逆止喘,故方用制皂角,其性善通窍降气,擅祛风痰喘满,妙在经巴豆肉、童便相制,使之可升可降,能行能止,使郁满之气得顺,上逆之气得平,气顺则痰消喘平,故为主药;辅以制半夏配制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功,又有化痰、降气、止喘之力;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合用,其化痰止喘、降气宽中之功尤著;佐五味子益气益肺,纳肾平喘;五味子配细辛其镇咳止喘之功甚著。童便咸寒而监诸制诸药之性,且导热最速,入竹茹、姜汁更助消炎化痰之力。诸药配伍为用,其温肺化痰、降逆止喘作用尤强。

【主治】气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证见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而不得平卧、善太息、胸满、气急声粗或气短声微,或伴水鸡声、唇舌青紫、痰多清稀或泡沫样痰,咯痰较易或不爽,或痰少或干咳无痰。舌淡苔白或少苔,或黄厚腻,脉浮紧而弦,或沉细滑。

【疗效】用本方为主治疗气喘病87例,结果痊愈58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55%。

【附记】一般仅守本方,坚持服用,多能获效或痊愈,若病情或兼证严重者,应随证辅以对症汤剂内服,则奏效尤捷。

临床长期观察,本方屡用效佳,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确为治疗气喘病的有效秘方。



15.8蒌贝定喘汤

【来源】程爵棠,《浙江中医学院学报》(3)1990年

【组成】栝蒌仁、浙贝母、党参、炒白术各9~15克,茯苓12~15克,干姜6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炙紫菀、炙款冬花、杏仁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2剂),日服3~6次。

【功用】益气健脾,温肺化痰,降逆止喘。

【方解】气喘之病,病有缓急,证有虚实,临床所见,虚证之中,气虚十居八九;而实证之中,风寒、痰湿居多。治宜益气健脾,温肺化痰,降逆止喘。方用党参益气健脾,补肺定喘;以白术燥湿健脾,化痰止喘;茯苓渗湿健脾,宁心安神;三药配用,其益气健脾之功尤著,辅以栝蒌仁、浙贝母消炎化痰,尤善止咳平喘;且栝蒌仁兼能通腑,浙贝母降逆,佐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化痰,纳肾平喘;紫菀、款冬花润肺化痰,下气平喘;杏仁消痰降逆。诸药配伍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温肺化痰,降逆止喘之功。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于本证尤宜。故用之多效。

【主治】气喘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证属寒证、虚证,或虚寒证者,均可用之。

【加减】若因外感风寒或遇寒冷而诱发者,加炙麻黄6~9克,荆芥9克,甘草6克;外感风寒,郁热在里者,本方去干姜,加炙麻黄3克,生石膏15克,黄芩9克;外寒内饮,本方重用茯苓,加炙麻黄3克,荆芥9克;肾虚失纳加补骨脂,胡桃肉,蛤蚧粉(冲)各9克;病重加黑锡;偏肾阴虚者,本方去干姜,加熟地、山萸肉各9克;脾肾阳虚者,本方去浙贝母,加制附子、肉桂各3~9克;肺阴虚加沙参、麦冬、玉竹各9克;喉中有水鸡声者加炙麻黄6克,射干9克;痰中带血或咯血者,本方去干姜、白术、党参,加生侧柏叶、生地炭、金银花炭各9~15克。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颇多,疗效显著,有效率在95%以上,一般连服5~10剂即可见效。

【附记】据临床观察,本方用于治疗寒喘、虚喘、或虚寒喘,用之无不立验。本人临证多配服八味止喘散,故奏效尤捷。热喘忌用。



15.9治肺气肿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五爪龙、太子参各30克,白术、云茯苓各15克,甘草5克,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各10克,鹅管石30克(先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培土生金,降气降痰。

【主治】肺气肿,哮喘之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

【加减】咳嗽甚者,加百部、紫菀、橘络各10克;喘甚者,加麻黄6克,地龙10克;兼食滞者,加芒果核10克,布渣叶15克。

【疗效】临床屡用,每获良效。

【附记】邓教授还介绍了一张治支气管扩张症方,药用百合30克,百部15克,海蛤壳、白芨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主治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百日咳、久咳、咳唾痰血。功能固肺敛肺,止咳止血。临床验证效佳。此方为上海验方。



15.10胶蛤汤

【来源】董建华,《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

【组成】生地15克,阿胶珠、玄参各10克,川贝母5克,海蛤壳12克,紫菀、款冬花、当归、白芍各10克,丹参12克,丹皮10克,炙甘草6克,蜂蜜1匙(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每日服2次,早、晚饭后1小时服。

【功用】养阴润肺,宁咳化痰,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肺阴不足,表现咳嗽、少痰,咯血较多,并有颧红、手足心热者。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治咯血秘方

16.1三炭止血汤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组成】黑姜炭6克,侧柏炭50克,陈艾炭9克,仙鹤草30克,大小蓟各25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用童便兑服。重证则可日夜服2剂,连续服至血完全止后才停药。

【功用】凉血止血。

【方解】本方系从《金匮要略》柏叶汤(柏叶、姜、艾、马通汁)加味而来。方用姜炭、艾炭、马通汁(童便代之),引火归原,行血止血;柏叶炭、大小蓟、白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方中温清并用,血止而不致瘀,方效著而性平,咯血者可放心用之,其效必著。考童便性味微温、微咸,功可引火归原,导血下行,单用亦可止血,故《血证论》云:“吐血咯血者饮童便,百无不生。”极称道童便之神效也。

【主治】肺痨大量咯血。

【疗效】屡用神效,多服2~3剂咯血可止。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应嘱病人卧床休息,消除思想恐惧和焦虑,善自调摄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证处理。



16.2加味柏叶汤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组成】侧柏叶30克,陈艾叶9克,姜炭6克,白茅根30克,大小蓟各25克,旱莲草、仙鹤草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重者日进2剂。

【功用】凉血活血,收敛止血。

【方解】本方亦是从《金匮要略》柏叶汤加味而成。方用侧柏叶清热凉血为主药;艾叶微温,活血止血;姜一定要用姜炭,姜炭面不燥热,善能止血;仙鹤草性温味涩,为收敛止血之要药;茅根性平,能清肺热、血热,凡咳血、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均可用之,用量宜重,鲜者尤佳。支气管扩张咯血,多系气不摄血,络破血溢,营血大伤,须急用收敛止血法治疗。本方温清并用,能行血中之气,凉血清热,故可收迅速止血而不致瘀的功效。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疗效】屡用屡验,患者一般服此方2~3剂即可止血。

【附记】血止之后,再辨证治其本。



16.3泻白化血汤

【来源】任达然,《中医杂志》(12)1989年

【组成】桑白皮15~2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花蕊石15克,三七粉3克(吞服),血余炭10克。

【用法】上药除三七粉外,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备用。症状较轻者,每日1剂,上、下午各服1次;症状较重者,每日2剂,每4小时服1次。三七粉用药汤分2次冲服。

【功用】泻肺凉血、活血止血。

【方解】本方系由泻白散合张锡纯的化血丹(花蕊石、血余炭、三七粉)化裁而成。方用桑白皮、甘草泻肺泄热;地骨皮凉血清热;花蕊石、血余炭、三七粉活血化瘀止血。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凉血清肺、活血止血之功。对肺热咯血不失为有效良方。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加减】如有风热表证,去地骨皮,加桑叶、菊花、牛蒡子各10克;若兼有燥火,加养阴润肺之沙参、麦冬、天花粉;痰多黄稠、发热,加鱼腥草、黄芩、大贝母;心烦易怒、胸胁引痛、脉弦数者,加黛蛤散、山栀;大便秘结,加大黄。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16.4宁肺止血汤

【来源】姚岳,《福建中医药》(6)1984年

【组成】生地12~30克,玄参18~30克,天冬、麦冬各12~18克,生侧柏叶18~30克,白芨12~30克,制附子1.5~4.5克,白蔻仁1.5~3克(后下),参三七粉3~6克(分冲),阿胶12~30克(烊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滋阴降火、宁肺止血。

【方解】肺结核咯血多由真阴不足,虚火妄动所致。血热火动,滋阴可愈。方用玄参、生地、天麦冬养肺肾之阴,清血中之热,降浮游之火,滋阴碍瘀,故辅以白芨、生侧柏叶、三七。白芨为补肺逐瘀、生新之品,柏叶有破血之功,三七为止血化瘀之佳品。三药合用,能直入肺经,逐瘀生新;佐阿胶补肺养血止血;入少量附子,引元阳归其下宅,补其肾阳而化真阴。本方以阴药为主,少佐附子,其辛燥之性,不必多虑,其引火归元之功,有间接宁血之效。本方配伍严谨,药切病机,故用之多效。

【主治】肺结核咯血。

【加减】若口苦低热,盗汗明显者,加青蒿10~15克,炒黄芩3~6克;或用醋调五倍子粉10克敷脐部,胶布封贴;大便秘结,加大黄、栝蒌仁;咳剧者加罂粟壳、百部、贝母;气虚明显去天冬,加党参12~30克,或红参3~6克(研末吞服)。

【疗效】临床验证,确有疗效。

【附记】凡脾虚泄泻者,禁用本方。



16.5咳血方

【来源】熊玮,《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青黛6克(另包兑服),诃子6克,瓜蒌仁(去油)、炒山栀各9克,白芨、白茅根各30克,三七1.5克,阿胶12克(兑服),茜草12克,仙鹤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肝宁肺、化痰止血。

【方解】咯血是肺结核的主要并发症,属临床急证,方用青黛、山栀泄肝火,清肺热;瓜蒌润肺滑痰;诃子敛肺止咳,加入止血活血化瘀之品,增强了止血作用。本方有止血之功,而无留痰之弊。

【主治】肺结核咯血。

【疗效】治疗肺结核咯血30例,其中浸润型肺结核26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3例,结核型肺炎1例。一般服药1~3剂,咯血即止,治愈(咯血止,1年内无复发)27例,显效(咯血未完全停止,但咯血量及次数明显减少)3例。



16.6参白止血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北条参、生黄芪、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半夏曲、炒黄芩、五味子、生地、丹皮、山药、薏苡仁、百合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5剂为1疗程。

【功用】益气健脾、泻火润肺、凉血止血。

【方解】临床类似证情甚多,根据脉浮无力为气虚之象,脉数为火盛之征,咯血为络伤所致。方用六君子汤加山药、百合、黄芪、苡仁以补中益气,健胃润肺,佐以丹皮泻血中伏火;黄芩泻火坚阴;生地凉血滋阴;五味敛肺止血。诸药配伍为用,共奏益气健脾,泻火润肺,凉血止血之功。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加减】配用食物疗法:鲜百合90克(干品60克),冰糖60克,活鲫鱼一尾(大者佳),半斤以上可用。将百合洗净,分片,鲫鱼去鳞、肠杂及腮,洗净,将冰糖放入鱼肚内,同百合放入锅中加适量冷水,火上煮熟,不加油盐酱醋,吃鱼、百合,并喝汤,能在一月内吃5~7次为好。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临床长期实践观察,本方用于临床,不仅治支气管扩张咯血有良效,即肺痨虚损吐血,胃病络伤呕血,也能收到一定效果。

忌食鸡、鸽、牛、羊、狗肉、猪头、猪蹄、虾、蟹、鲤、鲇、河豚、黄颡鱼、葱、蒜、姜、椒等发物,更不能喝酒。



16.7咳喘止血汤

【来源】陈国藩,《千家妙方·上》

【组成】生地、功劳叶、仙鹤草、百部草各25克,白芨15克,百合50克,天冬25克,沙参、煅花蕊石各20克,秋石10克,三七粉7.5克(分3次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养阴、清肺、宁络止血。

【方解】肺主降气,肾主纳气,肺失宣降,肾不纳气而出现咳嗽。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生痰,咳喘伤及肺阴,阴伤络破则咯血,口燥咽干,胸胁疼痛等证乃生。方中百合、生地、天冬养阴清肺;秋石润肺;花蕊石,白芨收敛止血;功劳叶,仙鹤草消炎止血宁络。诸药合力,共收捷效。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加减】一般仅守本方或随证加减。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附记】再介绍数方,以备临床之用:



16.7.1百冬止血汤

【来源】姜春华,《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野百合、蛤粉(包),百部、麦门冬、天门冬各9克,白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滋阴润肺,生津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各期。

【疗效】临床应用30余载,治疗病例逾万,效果颇佳。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本方的特点是发作时用于治疗,休止时能改善和防止肺局部的病理变化,并对肺结核也有良效。



16.7.2黄白止血汤

【来源】姜春华,《集验百病良方》(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组成】鲜小蓟草60克(干品15~30克),白芨、生蒲黄各15克,参三七、蛤粉(包)、阿胶(烊)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补虚泻实,清热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伴各种类型出血者,尤宜于病大出血者。

【疗效】临床应用30余载,治疗病例逾万,效果颇捷。轻证一般服1~3剂即可止血,中度3~7剂即可止血。重证7~14剂可见效。



16.7.3石白止血汤

【来源】姜春华,《集验百病良方》(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组成】煅花蕊石、蒲黄炭各9克,人中白、天花粉各3克,血余炭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凉血止血,祛瘀生新。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痰者,尤宜于新病轻证出血量不多者。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16.7.4柴胡茜降汤

【来源】朱进忠,《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柴胡、茜草、降香、黄芩、枳壳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舒肝理气、活血止血。

【主治】气滞血瘀、血不归经、咯血吐血、或乳衄、舌苔白或黄白、舌质正常或有瘀斑、脉沉弦者。

【加减】若咽喉不利,逆气上冲,甚或微喘者,加射干10克;气阴俱虚,气短乏力者,加冬虫夏草10克;舌质嫩红者,加百合30克;药后咯血难止者,加白芨粉6克(冲服)。

【疗效】屡用效佳。
 
治胸胁痛(气胸)秘方

17.1补肾纳气方

【来源】吕云剑,《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熟地、山萸肉、党参各15克,山药20克,苏子、茯苓各10克,五味子、磁石各12克,肉桂5克,沉香3克,蛤蚧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补肾纳气。

【方解】方中蛤蚧、肉桂、党参温肾补气;山萸肉、熟地、磁石、五味子滋肾纳气;沉香、苏子降气平喘;山药、茯苓参湿健脾、宁心安神;诸药配伍为用,重在摄纳肾气、收敛肺气,使气降喘平。故用之多效。

【主治】自发性气胸。

【加减】严重者可配合给氧和抽气。

【疗效】治疗15例,其中12例是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而致自发性气胸;3例是肺结核并发气胸,均收到满意效果,恢复肺组织压力,使肺复张。



17.2疗伤理气汤

【来源】丁锷,《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苏子、陈皮、半夏、前胡、厚朴、旋覆花、甘草、川牛膝各10克,五味子10~15克,山萸肉10~20克,代赭石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肃降肺气、摄纳肾气。

【方解】方中苏子、半夏、前胡、厚朴、陈皮理气化痰;旋覆花,代赭石降逆镇咳,牛膝引药下行;山萸肉,五味子酸涩收敛,可敛肺纳气,有利于胸腔气体的消散吸收。

【主治】损伤性闭合性气胸。

【加减】胸腔积液加葶苈子10克,桑白皮15克;肺热加桑白皮15克,连翘15~20克,金银花、鱼腥草各30克;咯痰加川贝10克,枇杷叶15~20克;便秘加生大黄5~12克,苦杏仁10克;气阴不足加太子参15克,麦冬10~20克,沙参15~20克;胸痛加三七3~5克(研末吞服、酒送),郁金15~20克。

【疗效】治疗13例,伴有肋骨骨折,少量胸腔积液和严重慢性支气管炎。经1~2周治疗,全部治愈。



17.3瓜蒌枳橘汤

【来源】麦少卿,《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瓜蒌12克,枳壳、茯苓、半夏各10克,陈皮6克,甘草3克,青皮、桔梗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宣肺化痰、行气止痛。

【主治】肋骨骨折引起的血气胸。

【加减】痰多咳甚加蜜冬花,蜜枇杷叶各10克;咳痰血加白芨6克,藕节炭10克;痛甚加元胡6克,郁金10克;合并血胸加桃仁10克,川红花6克,丹参15克,葶苈子10克。

【疗效】治疗34例,其中气胸6例,血胸5例,血气胸并存23例。经本方治疗气胸消失时间为6~12天,平均9天;血胸消失时间14~40天,平均32天。全部治愈。
 
治脑血管意外(中风)秘方

18.1通脉汤

【来源】杨百茀,《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芪30克,当归、白芍各15克,桃仁10克,生地15克,川芎、丹皮、桂枝、茯苓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分3次温服。

【功用】益气活血、逐瘀通络。

【方解】主治症状,均属“中风”的范畴,古今皆称重症,对其发病原因及其机理的认识,历代争论颇大。唐、宋以前侧重于外风,多从外风立论;从金、元起侧重于内风,多从内风立论。如刘河间主“心火暴甚”;李东垣主“正气自虚”;朱丹溪主“湿痰生热”;张景岳主“内伤积损”;尤在泾则进一步主张:“无论贼风邪气,从外来者,必先有肝风为之内应”,从内外二因立论,这与《内经》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是一致的;王清任则认为中风“实因气亏”。当然,中风并非只因气亏,治疗时还必须活血化瘀。

本方是从张仲景之桂枝茯苓丸和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二方化裁而来,根据气为血帅,血随气行的理论,以黄芪为君,重在补气;配桂枝、桃仁、川芎、丹皮为臣,以活血通脉;用当归、生地、白芍、茯苓为佐使,以养血安正,使瘀去而不伤正,活血而无耗血之虑,共奏益气活血之效。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脉迟缓或浮弱,舌苔薄白。

【加减】气血亏虚者,加党参,丹参;神志不清者加石菖蒲、远志;口眼歪斜较甚者加全蝎,蜈蚣;头昏者加菊花、蔓荆子;失眠者加酸枣仁、女贞子、旱莲草;语言不利较甚者加胆南星、石菖蒲;血压偏高者可倍用黄芪,再加入龙骨、牡蛎、磁石、珍珠母之属以重镇熄风(均为先煎)。

【疗效】临床屡用,对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者有良效。

【附记】凡中风初期实证者忌用。



18.2加味补阳还五汤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黄芪120~240克,赤芍15克,归尾、川芎、桃仁各10克,红花5克,地龙10克,丹参24克,水蛭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益气活血。

【主治】中风后遗症(偏瘫),外伤性截瘫。

【疗效】临床屡用,多获良效。

【附记】又《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载周信有的愈瘫汤:大黄芪40克,赤芍9克,淫羊藿20克,红花、秦艽、僵蚕、广地龙、归尾、川芎、续断、川牛膝、桑寄生、骨碎补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主治偏瘫,语蹇,口眼歪斜,见于脑血栓者。用之多效。

上列二方,组成各有侧重,一重在益气活血,一重在兼补肾虚、祛风湿,故附方主治偏瘫复感风湿之邪而又肾虚者,用之为宜。



18.3豨莶至阳汤

【来源】任应秋,《中医专题讲座选(二)》

【组成】九制豨莶草30克,黄芪9克,天南星、白附子、川附片各6克,川芎、红花各3克,细辛1.5克,防风、牛膝各6克,僵蚕3克,苏木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扶阳熄风,活血通络。

【方解】阳虚证有阴盛、有阴不盛的。大抵治疗阳虚,药取其气,气重在辛。因为阳虚血必凝,不活血无以拨其机,是为紧要处。故方以九制豨莶合芪附汤扶先后天之阳气为主;再以细辛领天南星、白附子、防风、僵蚕行气分以熄风;川芎引红花、苏木、牛膝行血分以熄风,则三阴三阳诸经气调血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风的病变。故而用之多效。

【主治】中风(阳虚证),多见突然口眼歪斜,皮肤麻木,言语失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甚至卒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汗出肢凉,呼吸微弱。

【加减】如见清窍闭塞(牙关紧急),先用辛温开窍法。以细辛3克,煎汤化开苏合香丸3克。灌服,3小时内灌两次,待清醒并有饥饿感时,再进本方。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18.4豨莶至阴汤

【来源】任应秋,《中医专题讲座选(二)》

【组成】制豨莶30克,干地黄9克,盐知母12克,当归、枸杞子各9克,炒赤芍12克,龟板6克,牛膝、甘菊花、郁金、丹参各9克,黄柏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阴降火,活血通络。

【方解】阴虚有阳盛、有阳不盛的,大抵治疗阴虚,药取其味,味重在酸。阴虚血必凝,不活血无以通其经。方用豨莶草合大补阴丸以滋养肾脏亏损的阴精为主;并以当归、枸杞、牛膝温养阴经外泄之气;赤芍、郁金、丹参、甘菊花以活血平肝;庶几阴精复,阳气固,火以宁,风以息矣。故用之多效。

【主治】中风(阴虚证),多见头晕耳鸣、目眩少寐、突然发生舌强言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两手握固、肢体强直、时或抽搐、面赤身热、烦躁不宁,甚则也呈突然昏迷状态、言语失利,尿闭,便秘等。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18.5涤痰熄风汤

【来源】谭日强,《谭日强医案》

【组成】法半夏、胆南星、云茯苓、明天麻、白僵蚕各9克,建菖蒲、远志肉、广陈皮各5克,双钩藤15克,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水竹沥2匙(兑服),生姜汁1匙(兑),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3次分服。

【功用】涤痰开窍,镇痉熄风。

【方解】本方主治痰热阻窍之中风,故方用半夏、南星、白僵蚕、竹沥化痰散结;陈皮理气,气顺则痰降;茯苓健脾渗湿,湿化而痰无由生;生姜降逆化痰,兼制半夏之毒;天麻,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水牛角可代犀角之用,有较强的平肝熄风作用,又善清热;菖蒲、远志清心宁神,开窍豁痰。诸药配伍恰当,丝丝入扣,临床投之,对挽救痰热阻窍的危重病人有一定效果。

【主治】中风偏瘫。症见痰涎壅盛、神志不清、舌强不语、一侧偏瘫、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证属风阳内扰、痰热阻窍之证。

【疗效】屡用效佳。



18.6通络活血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决明、黛蛤粉各30克,旋覆花、代赭石各9克,桑寄生30克,威灵仙、地龙各10克,生穿山甲、僵蚕各9克,豨莶草、竹茹各12克,鸡血藤20克,知母、黄柏各9克,䗪虫、全蝎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平肝豁痰、通络活血。

【方解】方中桑寄生、威灵仙、豨莶草皆为疏通活络之品。鸡血藤活血通络,加入穿山甲、地龙、䗪虫等活血通络之力更强;石决明镇肝熄风;旋覆花,代赭石平肝降逆;竹茹、黛蛤粉清热化痰;知母、黄柏滋水泻火;全蝎、僵蚕专熄肝风而治口眼歪斜。如再加羚羊角粉、牛黄清心丸、活络丹等效果更好。此方活血之味较多,古人虽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其实活血通络,使血栓疏散,血脉流通无阻,偏瘫自能痊愈。

【主治】中经络为中风证之较轻者,多为脑血栓形成。实证多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脉象弦滑而数。

【加减】若湿痰盛,加清半夏9克,广皮6克,茯苓12克;言语不利,加羚羊角粉1克,九节菖蒲、天竹黄、川郁金各9克;如不语或兼饮水即呛者,为会厌麻痹,除加上四味外,再加入天麻、白附子各3克;脉数大有力,加生石膏30克,龙胆草、栀子各9克;头重脚轻,加白蒺藜10克,钩藤12克(后下),杭菊花、龙胆草、牛膝各9克,羚羊角粉0.6克(冲服)。

【疗效】临床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18.7通络益气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黄芪、党参、鸡血藤各18~30克,桑寄生30克,威灵仙10克,豨莶草12克,当归、白术、地龙、僵蚕各9克,熟地、杭白芍各12克,全蝎3克,白附子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补气养血、宣通经络。

【方解】古人曾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也就是说血为气的物质基础,气为血的循行动力。气为阳主动,血为阴主静。血必须由气的推动才能循环不息,营养全身,然又必须有脾的健运,肝的条达疏泄,这样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若患者体质素弱,气血不足,必大补气血方能收功。方用党参、黄芪、白术补气以健脾;当归、杭白芍、熟地养血以柔肝;再配以活血通络之品,俾正气充足,循环旺盛,其病自易恢复。

【主治】中风(中经络虚证),多见半身不遂,四肢麻木等证。脉象弦软无力或濡滑。

【加减】若头晕,加生海蛤30克,白蒺藜10克,菊花9克,何首乌10克,或加麻桑丸30克(布包同煎),或加鹿角胶9克(烊化)。腰腿无力,加川续断、狗脊、枸杞子各12克,虎骨1克(研细冲服);口干,加石斛30克,麦冬12克;大便干燥,加肉苁蓉30克,或加郁李仁、桃仁各9克;精神倦怠,加白人参(或西洋参)、鹿角胶(烊化)各9克,何首乌12克;湿痰盛,加清半夏9克,广皮6克,茯苓12克;言语不利或声音低微,加九节菖蒲、巴戟天、山茱萸各10克,远志6克,天麻3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

【疗效】屡用皆有良效。



18.8中风先兆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生黄芪、童子参(即太子参)、茯苓、白芍、生地、玉竹、竹茹各15克,白术、甘草、当归、牛膝各10克,白茅根、鲜桑枝、赭石粉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5剂为1疗程。

【功用】益气、凉血、泻火、消瘀、降逆、化痰。

【方解】前人以风从外入,发生半身偏瘫为真中风,如风自内生,发病为类中风。无论真中风或类中风,皆以气血亏虚、痰多热伏所致。故方用参、术、苓、草、黄芪、玉竹以补气;归、芍、生地以养血;白茅根凉血消瘀;赭石平肝镇逆;牛膝添精益髓,强筋补肝;鲜桑枝治风气拘挛,久服可预防偏风;淡竹茹凉血除热,寒滑利窍,清燥化痰等药为剂。本方系从十全大补汤化裁而成,若能及时按方药连服数剂,多能收到预防之效,但须注意休息。

【主治】中风先兆。

【疗效】屡用皆效,一般连服5剂即安然无恙。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凡人过五十或六十后,自觉手指或单侧上肢或上下肢半身发麻或木,皆为中风先兆,当急为预防,不可忽视。从师传经验及临床体会,无论左手或右手,自觉一指发生麻木,五年之内须防中风;两指麻木,应在四年内;三指麻木,应在三年内;四肢麻木,应在二年内;如五指俱麻,应在一年内;若半身上下(或左或右)手指和脚趾连肢体麻木,更加头目眩晕,上重下轻,行动飘然不稳,应在短期一月、长则半年之内;倘再加舌蹇、语涩、唇舌发麻,应在数日之内,如能及时治疗,尚可防止,否则必然中风,累见不爽。



18.9通脉舒络汤

【来源】张学文,《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黄芪30克,红花、川芎各10克,地龙、川牛膝各15克,丹参30克,桂枝6克,山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益气活血、通脉舒络、排滞荡邪、祛瘀生新。

【方解】本方从清·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加减而成。方中黄芪为补气要药,健脾益肺,补气通阳,配合诸活血之品,其行气、补气活血之功更甚,乃方中君药。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其性辛香走窜,可温通脉络,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走而不守,既能上行头目,又可外彻皮毛、旁达四肢,更可通行血海。红花活血祛瘀行滞之力甚强,二者相得益彰,共司臣职。地龙咸寒走窜,入络剔邪,畅通血气,熄风止痉;川牛膝味苦重于甘,攻破之力甚强,非但可活血通络,祛瘀,亦可引血下行,走而能补;丹参功似“四物”,善活血凉血,养血益心,祛瘀生新,安神定志;桂枝则可温经行瘀,通阳化气,此四者相伍,可佐君臣,增其活血祛瘀止痛之效。山楂入血分,不但消食化积之功甚强,且其活血散瘀消肿之力亦佳。故而独领使命,该方能补能攻,能下能上,且寒温之品并施,以防辛温走窜之品伤及阴血,共奏益气活血,通脉舒络,排荡滞邪,祛瘀生新之功。同时一味山楂既可奏活血散瘀之效,又可消解诸药之腻,健脾和胃。

【主治】中风、痹证等偏于气虚血瘀者。

【加减】如意识、语言障碍明显,属气郁或痰湿内阻者,加郁金12克,菖蒲、法半夏各10克,茯苓15克;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者,原方去桂枝,加胆南星、郁金各10克;头痛甚者去桂枝、红花,加僵蚕10克,菊花15克;眩晕明显,属肝阳上亢者,去桂枝、川芎、黄芪,加珍珠母30克(先煎),茺蔚子10克;纳呆胸闷、舌苔白腻、湿浊明显者,加白术、茯苓各10克,苡仁20克或藿香、佩兰各10克;呕吐者,加竹茹、姜半夏各10克;便秘、口臭者,加大黄12克(后下);抽搐者去桂枝,加僵蚕、钩藤各10克。

【疗效】临证屡用,每获显效。



18.10发郁通络汤

【来源】田成庆,《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羌活3~6克,葛根15~30克,川芎15~30克,地龙10~15克,白附6~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发郁化痰、通络祛瘀、熄风解痉。

【方解】中风之源不外是“痰、瘀、风”三者凝聚郁结阻塞经络脉道,郁生诸病、经络区域广泛,《内经》言:“火郁者发之,木郁者达之。”心属火,主血脉,心脑一体,血郁发之;肝属木,风象肝,风郁达之,古有“发郁汤”、“达郁汤”方中有羌活、葛根、川芎诸药,故以二方化裁变通。葛根通经络、化瘀滞、疏阳明、理筋脉为君;川芎化瘀血、透巅脑、通经隧为臣;地龙柔血脉、达气机、熄风热;白附入经络、化痰结、解痉挛,熄风掣为佐;羌活达太阳、透营卫、行气血、消结滞,通畅周身,发挥发郁通络以致熄风之最高效用为使。田教授用此方加减治疗中风各期及所谓心脑血管系统疾患不下数百例,得心应手。

【主治】风眩、风厥、风瘫等中风各期之证,包括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加减】风眩眩晕、风阳上亢、高血压者,加牛膝、车前子、肉桂引火归原,导龙入海;热者加夏枯草、菊花、元参;痰湿盛加南星、半夏;风盛者加代赭石、磁石、龟板;阴虚加元参、草决明;阳虚加淫羊藿、仙茅;瘀血者加桃仁、红花、当归、赤芍、郁金、土元、水蛭诸物;风厥期昏迷、高热者加牛黄安宫丸,寒者加苏合香丸。风瘫期加白薇、泽兰、甲珠、全虫、蜈蚣。本方有四味药常常加入,作用各异。菊花,清头目、散风热、柔血脉、益肝肾、解毒气、降血压;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治冠心病、气管炎;郁金,入心化瘀、舒肝利胆、开郁行气、宽胸止疼,降低血脂、胆固醇;山楂消内积、柔血脉、溶血脂、降血压、进食减肥。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佳。



18.11丁氏七妙汤

【来源】丁伯荪,《浙江中医杂志》(11~12)1982年

【组成】生黄芪30克,生石决明(先煎)20克,金银花15克,夏枯草12克,全当归、赤芍、防风各9克,生甘草5克,鲜桑枝1尺。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益气扶正、抑制血热沸腾。

【方解】中风一证,致因诸说纷云,丁氏认为:本病多由气虚不摄、血热沸腾、痰瘀胶结,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甚至离决,故当以益气摄血、凉血泻火、化痰消瘀为治疗原则。此方系由黄芪赤风汤合四物汤复方加减而成。方用黄芪、甘草补中益气,气壮自能摄血;当归养血抚乱;赤芍凉血散瘀;石决明平肝潜阳;夏枯草清泄肝火,缓肝之急;金银花清络中风火湿热;桑枝、防风祛风通络。合奏益气扶正、抑制血热沸腾之功。其中黄芪一味,别有妙用,看似与中风之证相悖,实则根据有关实验证明,本品具有镇静降压作用,故用为主药。对于气虚患者尤宜。

【主治】中风,或中风先兆。

【加减】若血热甚者,加丹皮9克,倍夏枯草;手足麻甚者,加太子参30克,豨莶草15克;手足木甚者,加牛膝15克,淡竹茹12克;口干舌燥者,加大生地30克,石斛9克;气不顺者,加沉香3克(冲);心悸不寐者,加枣仁9克,珍珠母(先煎)30克;便秘者,加生大黄6克(后入)。

【疗效】临床屡用,颇有良效,对中风之预防,尤有妙用,轻证每月服3~5剂,重证可酌情加服数剂,自可防止中风之发生,效佳。



18.12山花汤

【来源】叶仕宏,《新中医》(6)1991年

【组成】山楂、赤芍、玉竹、路路通各12克,红花3克,地龙、当归尾各10克,丹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

【功用】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方解】本病之因,概之为“瘀、风、痰”,三者而以瘀为主,即血失度。本方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的改善,降低血中黏稠度,溶解血液中的固体物质,改善血管弹性等作用。方中山楂活血化瘀,且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红花活血化瘀而质轻上行;赤芍活血而凉血;路路通祛风通络;地龙滋液通络;玉竹养阴增液,津血同源,能缓解血中黏稠度。并随证加减,共奏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之功。血瘀得化、邪风得祛、脉络调和、血流通畅则筋脉得养,故用之疗效满意。

【主治】中风先兆(小中风),类似现代医学的高凝血症。

【加减】若脾虚纳差加茯苓15克;血压偏高加桑寄生15克,天麻10克;血压偏低加川芎、升麻各10克;手足麻木加鸡血藤、牛大力各40克;舌蹇、语言不利加蜈蚣3克,僵蚕9克;反应迟钝和记忆力减退,加石菖蒲10克;久病体虚加黄芪30克。

【疗效】治疗189例,用药1疗程,最多2疗程后,没有出现停药后的反跳现象,并随访1年多,无一例出现缺血性脑中风。



18.13二仙芎归汤

【来源】汤宗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仙茅15克,仙灵脾、巴戟天、川芎各12克,当归18克,知母15克,黄柏12克,牛膝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补肾和血。

【方解】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阴阳双补,填补精血,为温柔之品,可使精血得充、肝肾得养则肢体不酸;当归养血补血,配血中气药川芎以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与川芎一升一降,调和气机;知母、黄柏既可润燥滋阴,又可防止过温,补中有泻,泻寓于补中。诸药配伍为用,共奏补肾和血之功。

【主治】中风后遗症。

【加减】气虚加黄芪、党参;小便多加益智仁;肢体疼痛加鸡血藤、赤芍;重着或肿胀加苡仁、防已;拘挛加龟板、鳖甲、白芍;语言不利加天竹黄,石菖蒲;血压增高加夏枯草、钩藤、石决明,或复方罗布麻片;舌苔变黄腻加竹茹,重用黄柏。

【疗效】治疗48例,基本治愈(症状消失,肌力正常,并能自理生活)21例(占44%);好转(症状基本消失,肌力未完全正常)19例(占39%),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83%。



18.14镇肝益阴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生石决明、黛蛤粉各30克,龙胆草、栀子、天竹黄、九节菖蒲、旋覆花、代赭石、知母、黄柏、牛膝、川郁金各9克,竹茹、滑石、磁石各12克,安宫牛黄丸1粒(吞服),羚羊角粉0.6克(冲服),犀角粉0.6克(冲服,如无犀角粉则用广角粉或水牛角粉代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镇肝,豁痰开窍。

【方解】中腑、中脏多同时出现,因此合为一型。然中脏腑必然兼中经络,而中经络可以不兼中脏腑。如属闭证,治宜清热镇肝、豁痰开窍,故方用石决明、龙胆草、羚羊角粉镇肝熄风,泻肝胆之火;旋覆花、赭石镇肝潜阳,牛膝引热下行;生石膏专清胃热,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胃热清则五脏六腑自无热邪熏蒸;栀子泻三焦火,能引热从小便而解;知柏育阴兼清下焦。以上皆是清热泻火、镇肝熄风之药。火性炎上,使火不上炎,则气血自不上行,且泻火即所以育阴。黛蛤粉清热化痰;竹茹和胃降逆;天竹黄清热豁痰,凉心安神;郁金入心,凉血解郁;犀角粉凉血解毒,再配以石菖蒲、安宫牛黄丸之类芳香通窍,可清神志而化痰涎。本方以清热育阴为主,镇肝豁痰为辅,芳香开窍,宣通经络,以为佐使,俾热净则风熄,阴复则肝平,豁痰开窍以清神志,宣通经络以利偏瘫,平肝潜阳以降血压,补肾强筋以健腰膝。但必须灵活运用,辨证加减,如稍露虚象,此方即当禁用。

【主治】中风闭证(中脏腑即为脑出血之类),多见突然倒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赤气粗,痰涎壅盛,口眼歪斜,半身瘫痪,脉弦滑而数,或沉弦而缓。

【加减】如突然昏仆,脉沉弦而缓者,必然四肢不温,面色苍白,此为气血郁闭之象,可先用苏合香丸以开之,或于方内去安宫牛黄丸,加入苏合香丸,如服后脉转滑数,面转红润,再去苏合香丸,改用安宫牛黄丸。如患者牙关紧闭,不能服药者,可用乌梅一个,温水泡软,塞于腮内,牙关即开。如肥胖人湿痰素盛者,加清半夏9克,广皮6克,茯苓12克;如痰涎壅盛,加竹沥水30克(兑服),猴枣0.6克(冲服),或先用稀涎散(白矾、皂角)1.5克,白开水送下,痰涎即顺口流出。神志清醒后,去安宫牛黄丸、犀角粉,加桑寄生30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30克,地龙、生穿山甲各9克,䗪虫3克以及大活络丹等,活血通络以治偏瘫;脉弦滑有力、头晕甚者,石决明可用至60~90克,加菊花、白蒺藜各9克,天麻1.5克;面赤烦躁不安,脉数大有力者,生石膏可用至60~90克;舌强言蹇,加全蝎3克,僵蚕9克;大便燥结,加瓜蒌30克,大黄、芒硝各9克;大便溏加黄连6克,芡实30克;如四肢已灵活,腰膝尚觉无力,加狗脊18克,续断、杜仲各12克;若偏瘫部已见活动,惟觉无力,脉象滑大之象已衰,可加黄芪30~120克,党参30克,以及活血通络之类。然必须风痰已净,热势已平,方可加入参芪,以免闭邪于内,而遗终身之累;舌赤少苔,为阴液不足,加川石斛20克,北沙参、麦冬各15克;如热势不重,脉弦滑而不数,去石膏、石决明,改用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珍珠母30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甚佳。

【附记】余治疗此类病例,皆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以救急恢复神志为主,第二阶段,神志已清,再以治疗偏瘫为主。在临床上闭证病例比较多见,故用本方的机会亦较多。



18.15固脱保元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黄芪、党参、熟地、山萸肉、桂元肉、山药各30克,枸杞子15克,茯神、枣仁各12克,白术9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2~3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补气固脱。

【方解】方用党参、黄芪、甘草大补元气;熟地、枸杞、山茱萸、山药大补肾阴;桂元肉、茯神、熟枣仁强心;山药、白术健脾;生龙牡敛精固脱。共奏补气固脱之功。

【主治】中风脱证,多见卒然昏仆不语、口开、眼合、手撒、遗尿、鼾声,或四肢厥冷,汗出如油,或面赤如妆,脉浮大无力,或沉细欲绝。凡五绝俱全者死不治。五绝之中心脾两绝(口开、手撒)最为严重。如再兼四肢逆冷,汗出如油,危在顷刻。为了挽救万一,可用参附汤以回阳救逆,扶正固脱。凡五绝中出现肝(眼合)、脾(手撒)、肾(遗尿)三绝者均可用之。

【加减】如四肢清冷,汗出如油,脉微细者,加附子15克(先煎),干姜5克,待四肢转温即去之;药后病情好转,但仍昏迷时,加十香丹1粒(方见《肘后积余集》),分2~3次服;如天柱骨倒(证见头不能直竖),系督脉虚损,加鹿茸0.6克(冲服),或用人参鹿茸丸1粒,分2~4次;大便燥,加肉苁蓉30克,或火麻仁20~30克。

【疗效】屡用皆效。



18.16克瘫灵丸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蜈蚣3条,全蝎6克,乌梢蛇(蕲蛇尤佳)、土鳖虫、穿山甲、桑枝、桂枝各9克,干地龙15克,水蛭粉3克,丹参、鸡血藤各30克,桃仁、红花各9克,黄芪90克,赤芍、海桐皮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以冷开水、白酒各半调和搓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服5~10克,温开水送服,如用对证汤药送服更佳。

【功用】益气活血、搜风通络。

【方解】中风之病,致因虽有气、血、瘀、火等因不同,皆可化生内风,故前人有“风自内生”之说。内风相召,风邪乘虚而入所致。至其中风后遗所致的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症,与肝主筋膜有关,其主要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风入经隧,血行受到障碍所致,治宜益气活血、搜风通络为主。故方用蜈蚣、全蝎、乌梢蛇、土鳖虫、干地龙、穿山甲、水蛭等大队虫类之品,性善走窜,合用之,其搜风活络、活血化瘀、软化血管、疏通经隧之作用甚强,故以为君;臣以黄芪,宜重用,通过补气来加强活血行血;又用丹参、鸡血藤、赤芍、红花、桃仁活血行血化瘀,“血行风自灭”,佐以桑枝祛风湿、利关节,治偏瘫尤宜;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又桂枝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且横通肢节,故兼之为使。诸药配伍为用,共奏益气活血、搜风通络之功。

【主治】中风偏瘫(脑血栓形成所致偏瘫),症见半身不遂或偏瘫,神志清而语言不利、口角舌体向对侧歪斜、鼻唇沟变浅、肌体肥肉松弛、握力消失、足软无力,甚则不能提,舌质瘀点或瘀紫斑,苔白或腻,脉弦滑或涩。

【加减】若症状或兼证严重者可加用对证汤剂内服。

【疗效】笔者验证30例,病程在3个月~3年左右,疗程在30天~1年之间,结果痊愈25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其中痊愈率为83.33%。

【附记】本方为程氏祖传秘方。据临床观察,本方对于中风偏瘫康复和伴随症状的改善均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三十多年来,本人治验甚多,疗效显著。临证一般应用本方服用即可。若有高血压病史,或证兼阴虚阳亢者,本方去黄芪、桂枝,加生石决明、珍珠母各30克,知母、黄柏各9克,熟地30克。待阳亢潜降,阴复证平后再用原方疗之。只要坚持用药,多能奏效或痊愈。



18.17正舌散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白附子、石菖蒲、茯苓各15克,远志、川芎、广郁金、胆南星各9克,蜈蚣3条,全蝎3克,冰片15克。

【用法】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每日服3次,每服3~5克,以温开水(或温白酒)送服。或取本散(适量)外擦牙颊处,每日搽5次。

【功用】祛风化痰、活血熄风、通络开窍。

【方解】中风不语之症,属脑血栓形成范畴,主要是风邪中于经络,导致脑血管血行受到障碍阻遏清窍所致。与肝主筋膜有关。治宜祛风化痰,活血熄风通窍,方中君以白附子善祛头面之风疾,臣以石菖蒲善宣气祛痰、开通心窍、聪耳目、发声音;远志祛痰开窍安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消生痰之源,又能宁心安神;川芎、广郁金解气郁、散血瘀、活血通络;胆南星善化经络之风痰;蜈蚣配全蝎,性善走窜,其熄风止痉、舒经活络、软化血管的作用尤著;冰片芳香开窍,又能醒脑解毒,故兼之为使。诸药配伍,共奏祛风化痰、活血熄风、通络开窍之功。

【主治】中风失语(脑血栓形成),证见中风舌强不语,或言语不利。

【疗效】治疗中风后遣失语或言语不利35例,结果痊愈32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其中痊愈率91%。

【附记】本方为程氏祖传秘方。



18.18秘方虎骨丸

【来源】李浩安,《四川中医》(9)1987年

【组成】虎骨(炙酥)15克(或倍豹骨代之),朱砂、血竭、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15克,金钱白花蛇2条,全蝎18克,马钱子200克,大枣500克。

【用法】先将马钱子加水1500毫升,加小黑豆50克共入砂锅内,用火煮至易剥去马钱子皮时为度,去净马钱子外面的皮毛及生长点,晒干用砂或土炒焦,同上诸药共研细末。再将大枣加米醋1500毫升,入砂锅内以火煮至醋尽枣熟为度,去净皮核,取肉捣烂如泥,和入上药末调和成丸如黄豆粒大小,晒干密封,勿泄气备用。每日早、晚各服3~4丸,女用黄(米)酒,男用白酒为引,不会饮酒者用开水送下,但药力稍弱。如常服3~4丸无知觉可渐增至6~8丸。

【功用】祛风寒湿邪、健脾活血、通络止痛。

【方解】方中以虎骨、马钱子、白花蛇、全蝎祛风活络止痛;血竭、乳香、没药、朱砂有活血化瘀,熄风镇痛的作用;食醋、小黑豆壮筋骨滋补肝肾;大枣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固其中。诸药合用,使风寒湿邪得祛;脾健血活经络通畅,故用之每收良效。

【主治】中风不语、瘫痪、麻木不仁及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无论病程长短均可用之。

【疗效】临床屡用,收效甚佳。

【附记】服药期间,忌食大蒜、猪头肉、母猪肉、公种猪肉及鸡、鱼、虾、白糖、甘草、绿豆等。此药有毒性,服用一定不要过量,如见牙关过紧、四肢抽动、烦躁不安等症状,可急服白糖凉开水或甘草水,一饮即解。

此药对风湿热证效果不佳。



18.19化痰通腑饮

【来源】王永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全瓜蒌30~40克,胆南星6~10克,生大黄10~15克(后下),芒硝10~15克(分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改制成冲剂。

【功用】化痰通腑。

【方解】中风之因,从古至今,代有论述,不外“风、火、虚、瘀”四端。王老对中风研究有素,临床经验丰富,独辟蹊径,提出了对中风病机的新见解——痰热腑实。用自创化痰通腑饮取得了满意疗效,从而为治疗中风病创立了全新治法。本方系从大承气汤化裁而成,并以全瓜蒌、胆南星代厚朴、枳实。方中全瓜蒌清热化痰散结,利大肠,使痰热下行;胆南星熄风解痉,也有清化痰热的作用。二味合用,能清化痰热,散结宽中;生大黄苦寒峻下,荡涤胃肠积滞;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散结,助大黄以通腑导滞。诸药合用,共奏化痰通腑,清热熄风之功。

【主治】中风,若证兼见便干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者均可用之。

【加减】临证应用,硝黄用量一般掌握在10~15克左右,以大便通泻,涤除痰热积滞为度,不宜过量,等腑气通后,再予清化痰热活络之剂,如全瓜蒌、胆南星、丹参、赤芍、鸡血藤、威灵仙等,针对中脏腑而见痰热腑实证的重证病人,还可加用竹沥、清开灵等。竹沥苦微寒,具清热化痰之功,可单用或兑入汤剂中服,每服30~60毫升,日服2~3次。清开灵针剂40毫升加入250毫升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如用本方治疗中风急症患者158例,治疗半个月以内,结果痊愈39例,显效者42例,有效者49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82.3%。



18.20三化复遂汤

【来源】焦树德,《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生大黄3~10克,枳实、川厚朴、羌活、半夏、防风、桃仁泥各10克,全瓜蒌30克,钩藤20~30克,元明粉6~9克(分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通腑化痰,活血通络。

【方解】仲圣有“邪在于经,即重不胜”之说,后世医家又有邪中于经,必归于腑之论。证之临床,中风病,邪中于经者,除半身肢体不遂,不能自己活动外,又多出现大便秘结,阳明经痰热结滞,腑气不通之证。常须同时通其阳明腑气,使大便通畅,半身不遂之情也常随大便的通利,而随之明显好转,活动度一日比一日增强,而渐恢复正常。如大便不通,腑气闭阻,全身气血运行也因之不畅,故半身不遂之症也多不见好转,所以前人制订了三化汤(大黄、枳实、厚朴、羌活)以专主此症。然而本证不仅腑气不通,而且还有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血脉不通之证,故在三化汤中加入化痰降浊,活瘀通络之品,而成本方。方中以大黄荡涤肠胃,下燥结,除瘀热推陈致新;枳实行气降痰,除痞消积,二药一走血,一走气,共为主药;以厚朴行气除满,消痰化食;半夏除湿化痰,下逆止呕;羌活搜肝风,理游风,共为辅药;以全瓜蒌降气化痰,润肺滑肠;桃仁泥活血润燥,通大便血秘;防风搜肝散风行滞气;钩藤舒筋活络,平肝熄风,共为佐药;元明粉咸能软坚,通腑泻热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通腑化痰,活血通络之功,故用之有效。

【主治】中风病(中经证)。表现为神志清楚,半身不遂病侧肢体不能活动,肌力0度或1度。大便秘结,数日甚至十余日不能自行排大便。可兼见口中有热腐气味,舌苔厚腻而黄,脉沉滑,重按有力等症。或渐渐出现神识恍惚,有欲向中腑证转化趋势。

【加减】上肢不遂者,加桑枝30克,片姜黄、红花各10克;下肢不遂者,加桑寄生30克,怀牛膝12~15克,川断15克;大便通畅后,去元明粉;去元明粉后大便仍一日二三次者,可减少大黄用量,但不可去掉;去元明粉后,大便虽能一日1次,但感到排便不太通畅,腹部略感胀满者,可另加焦槟榔10~12克消滞行痰,通降腑气。时日稍久,病入血分,瘀血症明显者,加红花10克,鸡血藤15克,川芎6克,患肢感到有感痛者,加红花10克,地龙9克,地鳖虫6克,络石藤20~30克,伸筋草20~30克;舌苔厚腻,食纳不香者,加苍术9克,藿香、佩兰各10克,陈皮3~6克,茯苓10克;兼有言语不利者,加全蝎6~9克(或蝎尾10~20条),菖蒲、远志各10克;有欲向中腑证转化者(神识有些恍惚),加菖蒲、远志各12克,天竹黄10克,或再加服牛黄清心丸。

【疗效】临床屡用,随证加减,每收良效。



18.21镇肝复遂汤

【来源】焦树德,《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生石决明25~35克(先煎),生牡蛎、生代赭石各20~30克(均先煎),胆南星、制半夏各10克,化橘红12克,茯苓15克,钩藤30克(血压高者后下),全蝎6~9克,桑枝30克,红花、桃仁各10克,赤白芍各12克,菖蒲、郁金各10克,炙山甲6~9克,竹沥汁50~60毫升(临服前滴入生姜汁二三滴),分2次随汤药同服。羚羊角粉1~1.5克(分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镇肝熄风,化痰结络。

【方解】本方系由安魂汤和导痰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生代赭石镇肝降逆;生石决、生牡蛎养肝阴,潜肝阳,共为主药;以南星、半夏、钩藤、全蝎、羚羊角化痰熄风;牛膝(配代赭石)引风阳下行,以交于阴中,共为辅药;白芍养血柔肝;郁金舒郁化风;橘红、茯苓健脾化湿;菖蒲开窍涤痰;红花、桃仁、赤芍活血行瘀,以应血行风自灭之理;桑枝祛风活络,通达四肢,竹沥善祛经络之痰(滴入生姜汁既助辛通之力,又防寒滑伤胃),共为佐药;以炙山甲通经活络,直达病所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镇肝熄风,化痰活络之功,故用之效佳。

【主治】卒然中风,神情烦躁,半身不遂,口面歪斜,言语不利,神志尚清楚,或兼患肢抽动拘挛,属肝阳旺,肝风盛之证。适用于西医之脑血栓形成刚发病后,或突患脑溢血轻症(出血量少,未出现神志昏迷者),可即服此方。

【加减】半身不遂主要在上肢者,减郁金、赤芍、加片姜黄9~12克,葛根10克,羌活6克;半身不遂主要在下肢者,减药同上,加桑寄生30克,怀牛膝、川续断各15克,地龙9克;言语不利明者,加羌活6克,改全蝎为9~12克;口眼歪斜较重者减药同上,加白僵蚕9~12克,白附子6克,白芷6克;大便不畅通者,加川军3~6克,全瓜蒌30克,把桃仁改为桃仁泥;患肢有时拘挛者,加伸筋草,生苡仁各30克,鸡血藤15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18.22活瘀复遂汤

【来源】焦树德,《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桑枝30克,地鳖虫6~9克,红花、桃仁各10克,皂刺6~9克,赤芍9~12克,蜈蚣2~3条,钩藤30克,半夏10克,化橘红12克,茯苓15克,地龙6~9克,川续断15~18克,怀牛膝15克,炙山甲6~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活血通络,化痰熄风。

【方解】方中以桑枝通利四肢关节,祛风活络;地鳖虫破血逐瘀,搜剔血积,通经活络,共为主药;红花,桃仁破瘀通经,行血润燥;皂刺搜风通络,溃散壅结;赤芍散瘀,行血中之滞;蜈蚣入肝经祛风,并善走散;钩藤除风舒筋,共为辅药;半夏、化橘红、茯苓化痰祛湿和胃健脾;地龙性寒,祛湿清热,以防瘀血久郁化热,并善通下肢经络;川断补肾肝,壮筋骨;怀牛膝益肝肾,强筋骨,起足痿,共为佐药;炙山甲活血通络,引药直达病所为使药。因久病入血,故用多种破瘀,行血,活络,祛风之品;同时又配以化痰祛湿,健脾胃、补肝肾之品,使之祛风不燥血,破瘀不伤正,标本同治,提高疗效。

【主治】中风病(中经证)恢复期。症以半身不遂为主,其他症状不明显,中风后已数月(或更长时间),半身不遂之症迟迟不见恢复者。

【加减】大便经常干燥者,加全瓜蒌30克,洒军5克,或加当归9克,生军3~5克(体胖痰盛者,用前者,体瘦、血虚者,用后者);上肢不遂明显者,去地龙,加片姜黄9~12,桂枝6~12克;言语不利者,去蜈蚣,加羌活6~9克,全蝎6~9克;兼有头晕者,去地龙,加天麻9~12克,泽泻25~30克;症情较痼者,加水蛭3~6克;下肢不遂明显者,加重川断,牛膝用量,另加杜仲15克,补骨脂(或巴戟天)9~12克;足部浮肿者,加重地龙、茯苓用量;患侧脉象明显小于健侧脉象者加黄芪15~30克,当归9克;见人易哭者,去赤芍、地龙,加天竹黄9克,合欢花6克,节菖蒲9克,远志9克;吞咽时容易发呛咳者,去赤芍、蜈蚣加代赭石15~25克9(先煎),旋覆花10克(布包),羌活、全蝎各9克;健忘者,去地龙、赤芍、蜈蚣,加菖蒲、运志肉各9~12克,生龙骨15克(先煎),炙鳖甲15克(先煎),水蛭3克;肢体沉重,舌苔厚腻,痰浊壅盛者,加竹沥汁60毫升(兑入生姜汁二三滴)分冲。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治面神经麻痹(面瘫)秘方

19.1牵正四物合剂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白附子12克,僵蚕9克,全蝎6克,生地、赤芍各15克、川芎9克,当归15克,桑枝50克,丝瓜络9克,鸡血藤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活血。

【方解】方中以白附子去头面之风;僵蚕祛经络之风,全蝎熄风解痉;以生地、赤芍、当归、鸡血藤、川芎、桑枝、丝瓜络活血祛风通络。合而用之,共奏祛风活血之功。

【主治】面神经瘫痪。

【加减】面麻痹甚者,加苏木9克;并以醋炒白附120克,盛于布袋之中,乘热熨麻痹之处。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佳。

【附记】凡颜面神经麻痹,瘫痪出现之口眼歪斜,以及半身麻痹,半身疼痛,半身冷暖,半身汗出等中医所称之中络证,率先用此,效果良好。



19.2二石复正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20克,石决明30克,麻黄1克,细辛2克,僵蚕9克,全蝎3克,白附子2克,䗪虫3克,生穿山甲6克,桑寄生30克,威灵仙10克,龙胆草6克,羚羊角粉0.6克(分冲),活络丹1粒(分吞),苏合香丸1粒(分吞)。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肝热、熄肝风、驱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解】方中麻黄、细辛以驱表皮之风寒,轻可去实,用量不能过多,僵蚕、全蝎、白附子为牵正散,为治口歪专药,但白附子燥热上升,用量亦不宜多,苏合香丸开闭以驱风寒,活络丹通络而治麻痹。惟以上诸药多为辛温燥热之品,故重用石膏、生石决明以清镇之;龙胆草、羚羊角粉清肝热而熄风;穿山甲、䗪虫、桑寄生、威灵仙活血通络,合之共奏清肝热、熄肝风、驱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

【疗效】余每以此方治颜面神经麻痹,颇有捷效,一般服7剂见效,30例痊愈。



19.3复正散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白附子15克,全蝎6克,白僵蚕、川芎、干地龙、明天麻、双钩藤、鸡血藤、胆南星、丹皮各9克,防风、白芍各15克,蜈蚣2条,甘草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服3~6克,温开水送服。若病重者改用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化痰、熄风止痉、活血通络。

【方解】面瘫多因风邪中络所致。盖风邪中络,必先有“肝风内动之相召”,大抵外风乘虚而入,二风相搏,阻遏经络,郁而生痰,痰气交结,气机失畅,内痰壅滞,“风性善行而数变”,其性主动,故证见口眼歪斜证。治宜祛风化痰,熄风止痉,活血通络。方中君以白附子,善清头面之风痰;臣以全蝎、蜈蚣、地龙搜风通络,熄风止痉;且蜈蚣还有良好的舒筋活络,软化血管的作用;合地龙、全蝎其功甚著;佐以防风祛风解痉,僵蚕、胆南星善祛经络之风痰;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化痰止痉;丹皮、鸡血藤、白芍、甘草、川芎活血通络,缓急止痛,又川芎为血中气药,善行气活血,开郁搜风,并引诸药上行,直达病所,故兼之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化痰、熄风止痉、活血通络之功。

【主治】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见口眼歪斜、半面麻痹、面颊痛、咀嚼食物不自如、眉毛不扬、眼睑不能闭合、溢泪、口角流涎、鼻唇沟变浅、口淡泛味、苔薄白、脉弦紧。

【疗效】本方使用30多年,治验甚多,疗效卓著,如以1975年~1985年治疗50例为例,用药5~10天,均告痊愈。

【附记】据临床长期观察,本方对于单纯性面瘫,或因中风后遗所引起的面瘫,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9.4蜈蚣朱砂散

【来源】王应萱,《陕西中医》(2)1991年

【组成】蜈蚣18条,朱砂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为18包,每日服3次,每次服1包,用防风15克,煎汤送服。小儿用量酌减。6天为1疗程。

【功用】益气祛风、搜风通络、止痉。

【方解】方中蜈蚣除风攻毒,善搜经络之风毒,朱砂通血脉益精神,能增蜈蚣搜风之效;更佐防风煎汤以益气祛风,3味合用,药简力宏而效彰。

【主治】面瘫。

【疗效】自1970年以来,多获良验。据有详细病历记载的141例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率达96.4%,治愈率达84.4%。

【附记】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影响面瘫疗效的因素有:①气血不足,可加黄芪30克煎汤送服;②瘀血停积,可加当归、红花、川芎各5~6克煎汤送服;③肌肉萎缩,可加黄芪60克以上煎汤送服,如此随证加用引药,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19.5乌附星香汤

【来源】李仲愚,《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制川乌、制白附子、制南星、木香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日3次,饭后服。制川乌,制白附子、制南星应先煎1小时,待药液不麻口后再加其他药物煎10分钟即可。

【功用】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方解】面瘫,面痛,中风偏瘫,痹证等疾病,其病因病机都是由于感受了风寒。如《张氏医通》中说:“面痛……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此是阳明经脉受风毒,……自凝滞而不行。”《素问·痹论》也说:“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本方中制川乌、制白附子、制南星都是辛温之品,有祛风通络、散寒止痛、燥湿化痰作用;木香以助理气通经,四药配伍,相得益彰,并可以此方作基础,随证加减。

【主治】面瘫,面痛,中风偏瘫,痹证等。

【加减】血虚者加当归、川芎、生地、白芍(即四物汤)以养血祛风;有瘀血阻滞者加桃仁、红花、赤芍、丹皮以活血祛瘀;筋脉痉挛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蝉衣、蜈蚣以熄风止痉;有热者加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等以清热;有气虚者加黄芪、潞党参、白术等以益气;头昏,眩晕者加钩藤、桑叶、菊花、草决明以清利头目;大便秘结者加酒川军、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以润肠通便。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对寒痰瘀血痹阻经络者有卓效。

【附记】本方是李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制有效方剂。临床上广泛适用于面瘫、面痛、中风偏瘫、痹证等疾病,均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笔者临床验证有良效。本方对体质虚弱患者慎用。



19.6疏风通络汤

【来源】雍履平,《脑病辨治》

【组成】荆芥、防风、全蝎、制南星、甘草各6克,白芷、白附子、白蒺藜、乌药、豨莶草、僵蚕各10克,当归、白芍、玉竹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疏风通络。

【主治】面瘫。

【加减】病重者加蜈蚣3克;热重者加黄芩、钩藤、蝉蜕各10克;风寒偏盛者加桂枝;体虚气弱加党参30克。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5剂见效,30余剂可愈。

【附记】亦可用本病专方——新加牵正散:白附子、全蝎、僵蚕、牛蒡子、天麻各10克,蜈蚣2克,川芎、当归、白芍各30克,可改散为汤,水煎服,日服1剂,2周为1疗程。风寒重,加防风、白芷各6克;血虚甚加鸡血藤30~60克;痰湿加陈皮6克。屡用有效。



19.7正颜汤

【来源】焦树德,《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荆芥、防风各9克,全蝎6~9克,白僵蚕10克,白附子6克,蜈蚣2~3条,白芷10克,钩藤20~30克,葛根12克,桃仁、红花各10克,炙山甲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散风活络,化痰解痉。

【方解】方中以荆芥祛散皮里膜外之风,且兼入血分;防风宣表祛风,兼散头目滞气,共为主药;全蝎入肝祛风,善治口眼?斜;白僵蚕祛风化痰,其气轻浮,善活面齿咽喉等上部之风痰结滞;白附子祛风燥痰,引药力上行,善治面部百病,合全蝎、僵蚕为治口眼?斜(名方牵正散);再配白芷芳香上达,入阳明经(其经络走头面部)散风除热;钩藤祛风舒筋,清心凉肝;蜈蚣祛风止痉,以加强药力之效。共为辅药;葛根轻扬升发,入阳明经,解肌开腠,以利风邪外达,桃仁、红花活血散结,以奏“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共为佐药;炙山甲通行经络,引药直达病所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散风活络,化痰解痉之功,善治颜面不正,口眼?斜之有效方剂。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面瘫)。

【加减】兼偏头痛者,加生石决明20~30克(先煎),蔓荆子10克,川芎6~9克;舌苔黄,口鼻发干,咽部微痛,口渴者,加生地、玄参各15克;急躁易怒,胸胁闷痛,脉弦数者,加炒黄芩、香附各10克,生白芍12克;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者,加全瓜蒌30克,酒军3~6克,枳实10克。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治高血压病秘方

20.1八味降压汤

【来源】周次清,《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何首乌15克,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5克,炒杜仲18克,黄芪30克,黄柏6克,钩藤30克。

【用法】每日1剂,先将药物用适量水浸泡1小时左右,煎两次,首煎10~15分钟,以只留药物的易挥发成分;二煎30~50分钟文火。煎好后将两汁混合,总量为250~300毫升,日分2~3次服用,饭后2小时左右温服。

【功用】益气养血,滋阴泻火。

【方解】高血压病的病因不一,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营血亏损,血行不畅。故治以益气养血,滋阴泻火为法。本方系根据日人大敬节之经验方“八物降下汤”化裁而来。因而方用首乌、白芍、杜仲养其阴血;川芎、当归行其血滞;阴血滋润有赖于阳气的温煦,故用黄芪益气配阳以助阴;“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以和之”。黄柏、钩藤之用意就在于此。诸药合用,使肾有所滋,脑有所养,肝有所平,从而达到肝养风熄、血压得降的目的。

【主治】凡表现为阴血亏虚、头痛、眩晕、神疲乏力、耳鸣、心悸等症状的原发性高血压病、肾性高血压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均可用本方治疗。

【加减】伴失眠、烦躁者,加炒枣仁、夜交藤各30克,栀子9克;便稀苔腻、手足肿胀者,加半夏9克,白术12克,泽泻30克;大便干燥加生地30克,仙灵脾18克;上热下寒、舌红口干、面热、足冷加黄连、肉桂各5克。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20.2益心健脑汤

【来源】周次清,《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芪30~60克,葛根15~30克,丹参20~40克,生山楂9~15克,桑寄生15~30克。

【用法】每日1剂,将上药用适量水浸泡30分钟左右,煎两次,取汁共300~400毫升,日分2~3次温服。

【功用】补气活血,益心健脑。

【方解】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原理较为复杂,但患者多为老年人,其病机主要为“气虚血瘀”。本方以“益气活血”为宗旨,方中黄芪、葛根、桑寄生以益气为主;丹参、生山楂、川芎活血为辅,取其“气不虚不阻,血得气而不滞”之意。

人体是一个气血相依,脏腑相关的有机整体,心脑血管气虚血瘀之病变会影响到整体机能,同时也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反映。如“心舍脉,其主在肾”,“肝藏血,心行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精。”因此,本方在“益气活血”的宗旨下,既着眼于整体机能,又考虑到局部病变,力求达到整体与局部统筹兼顾的治疗目的。在补气药中,黄芪补心肺之气,葛根升脾胃之气,桑寄生益肾气;在活血药中,丹参活心血,生山楂消中积,川芎行肝血。诸药合伍,益诸脏之气,活一身之血,使气旺血活,心脉得通,脑以得养,从而达到益心健脑之功能。据现代药理研究,以上诸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心脑血管,增加血流量,降血脂、降血压以及抗心律失常的功能。

【主治】高血压病、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以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

【加减】主要根据病证的变化和兼证的多少而进行相应的加减。如出现畏寒肢冷,加桂枝6克,炮附子9克;出现口干、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阴虚证,加麦冬12克,生首乌15克;体倦,神疲、气短等气虚证明显者,加党参30克,五味子6克;血瘀气滞疼痛明显者,加香附12克,元胡9克;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5克,夜交藤30克。

本方在用量上,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如气虚明显者,补气药可用大量,活血药用小量;如久病体弱或初病患者,可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总之要使药物主次分明,剂量适中,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疗效】经用本方治疗冠心病336例,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其中心绞痛显效率53%,总有效率87%;心电图显效率30%,总有效率63%,同时,对高血压显效率53%,总有效率94%;高血脂显效率42%,总有效率77%。



20.3黄精四草汤

【来源】董建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精20克,夏枯草、益母草、车前草、豨莶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平肝补脾,通络降压。

【方解】高血压属中医眩晕病症,多由脾肾不足,肝阳偏亢所致,为虚实挟杂之症。本方以黄精益脾肾、润心肺;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阳;益母草活血,车前草利水,豨莶草通络。诸药相配,能补脾、平肝、通络以降血压,宜于脑血管硬化、肾病水肿兼有高血压者,用之皆宜。本方药少功著,效果非凡。

【主治】眩晕、手麻、肿胀兼有高血压者。

【疗效】临床屡用,多获良效。



20.4养血降压汤

【来源】史方奇,《益智健脑效验方精选》

【组成】生牡蛎(先煎)、珍珠母(先煎)、桑椹子各30克,白芍24克,木防己、黄芩、菊花各12克,刺蒺藜15克,地骨皮20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中以生牡蛎、珍珠母加水先煎30分钟后,再加入预先浸泡30分钟的余药同煎20分钟,每剂煎3次。然后,将3次煎汁混合,于早、中、晚饭后各服1次。

【功用】平肝潜阳,泻火宁心。

【方解】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因血压持续升高,心、脑、肾已有器质性损伤,临床表现除头痛,眩晕外、常有记忆力减退,头昏眼花、耳鸣、失眠、心悸、夜尿频数等心、脑、肾功能减退之表现。辨证属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者颇多。方中以生牡蛎、珍珠母平肝潜阳;黄芩、地骨皮、蒺藜、菊花、清肝泻火;白芍、桑椹子柔肝养阴;又加入有祛风、除湿、消肿作用的木防己以去痰浊,调气机。诸药配伍为用,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柔肝养阴之功。用之临床,对高血压确有良效。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症见头昏、头痛、心悸、目昏、耳鸣、记忆力减退、夜尿频数、失眠等。

【加减】如头昏易怒者,加夏枯草30克,天麻12克;失眠者,加生龙骨30克(先煎),茯苓15克;目涩尿频者,加枸杞子、山茱萸各15克;肢麻肉惕者,加地龙12克,川芎2克。

【疗效】曾将本方制成冲剂,治疗高血压82例,总有效率66.7%。本方作用缓和而持久,服药后血压缓慢下降,但停药后药效维持时间较长。



20.5调络饮

【来源】王乐善,《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桑寄生、生地、丹皮、白芍、黄芩、菊花各15克,夏枯草30克,杜仲、牛膝、桑枝、桂枝各15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甘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调和脉络,降压清眩。

【方解】缓进型高血压,亦称良性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近半数病人可无症状,血压增高常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得发现,少数病人则突然在脑血管意外(中风)时发现,由此可见本病与血脉直接相关。故方中以桑寄生助筋骨、益血脉;生地平血逆;丹皮和血凉血而生血;白芍泻肝火,和血脉;黄芩养阴清热;菊花治头目眩晕;夏枯草补肝血,除虚烦;杜仲益精气,坚筋骨,久服轻身耐老;牛膝益肝肾,强筋骨,引诸药下行;桑枝久服终身不患偏风;桂枝调和营卫;生石决明久服益精轻身;甘草通经脉,利血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益血脉,平血逆,凉血生血,补肝血,益精气,调和营卫,养阴清热之效,使阴平阳秘,血脉调和,尤适合于缓进型高血压病。

【主治】缓进型高血压病。症见头晕、目眩,甚则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恼怒而加剧,脉象弦数有力,严重时手足麻木。

【加减】手足麻木加黄芪30克。

【疗效】临床屡用,对本病确有一定疗效。



20.6双降汤

【来源】赵尚久,《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精、首乌、桑寄生、泽泻各20克,菊花10克,生山楂、草决明、丹参、豨莶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补益肝肾,行滞通脉,泄浊洁腑,降脂降压。

【方解】本病多责之于肝肾阴亏、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肝风内动,血压升高,而肾气不足,蒸化无力,脾失健运,精化为浊,痰浊入血,久必成瘀,浊瘀交着,痼结难解,又可导致血脂升高。故方中以首乌补肝肾,益精血,除风眩;黄精“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本草纲目》)。而且本品“平补气血而润”(《本草从新》),其性偏走,与首乌合用,能使精中生气;菊花、草决明平肝潜阳,以降肝气之上逆。四药合用,标本同治,效果较佳。且经药理研究证实,以上四药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豨莶草祛风除湿、利筋骨,本品凉燥搜风通络,燥湿行血,且能入肝肾,养阴血,平降气逆,治疗内外风皆宜;泽泻甘寒,《本经》载其“消水,养五脏,益气力”,《主治秘诀》谓本品“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山楂酸甘,“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健膈,消血痞气块。”(《日用本草》)述之泽泻,其利湿化浊之力虽逊,而活血通脉之力尤盛,本品活血和络,消痰化浊,善治瘀浊闭络,以其味酸甘,善化阴气,配泽泻、豨莶草活血而不伤阴,泻浊而不伤正。实践证明,此三药确有降压消脂等多种药理作用。更用丹参活血,与山楂相伍达行气解郁活血,斡旋阴阳之功。桑寄生与首乌、黄精相伍达补肝肾、固精气之效。诸药相伍,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固而不涩,行而不散,共奏补益肝肾、行滞通脉、泄浊洁腑、降脂降压之功效。故用于肝肾阴虚、瘀浊阻滞之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效果颇佳。

【主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常见头痛头晕、颈胀、腰酸肢软、四肢麻木等症,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20.7治高血压方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组成】川芎12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川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地骨皮15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解】方中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菊花疏风明目;地龙平肝熄风;川牛膝活血祛瘀;夏枯草清肝散风;地骨皮清泄肝热;玉米须平肝泄热;川芎配菊花、夏枯草、玉米须、地骨皮,则清肝祛风之力更强;牛膝引火下行;加地龙则祛风之力更著。

【主治】因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脉眩实等证。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著。



20.8柔肝熄风方

【来源】潘兰坪,《新编经验方》

【组成】生地、熟地、天冬各9克,玉竹15克,黑芝麻12克,钩藤9克,白菊花6克,鲜莲叶20克,羚羊角0.5克,苦丁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熄风、滋阴益血。

【方解】本方用菊花、羚羊角、钩藤、苦丁茶清肝热、熄肝风;地黄、天冬、玉竹、芝麻滋肝益肾,“此养肝体,佐以清肝用法,阴虚火浮之头痛最宜,即偏正头痛风可治。叶案所谓育阴和元阳、柔润内风者此也”。

【主治】阴虚火浮之头痛、偏正头风。可用于阴虚阳亢、血压上升引起的头痛。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20.9熄风汤

【来源】吴颂康,《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地龙12克,槐米20克,川芎、僵蚕各10克,白蒺藜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平肝、潜阳、熄风。

【方解】方中地龙通络、镇痉、降压;槐米清热凉血、解痉降压;川芎活血行气、散风降压;僵蚕止痉熄风;白蒺藜平肝疏肝降压。合而为方,加减化裁,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均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主治】肝阳上亢,可用于高血压病。

【加减】在用熄风汤时,常加青葙子30克,昆布20克,对降压有明显的效果。肝肾阴虚,风火相煽,加山栀、丹皮、钩藤、黄芩、茜草根各9克;气阴亏虚,筋脉失养,加黄芪12克,丹皮9克,防风6克,桑枝12克,二至丸;痰湿至络,熄风汤合黄连温胆汤;阴虚凡有胸痹症者,可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妇人冲任失调,引起高血压,可合二仙汤。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20.10柔肝熄风汤

【来源】赵金锋,《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枸杞子、杭菊花、夏柘草各12克,桑寄生15克,刺蒺藜、何首乌各12克,全当归9克,赤芍、白芍、大元参、怀牛膝各12克,净钩藤、广地龙各9克,珍珠母24克。

【用法】方中珍珠母一味,煎药时用炒布包好,先煎15分钟;再钩藤一味,煎药时要后下,即头煎不下,二煎再下,两煎药汁兑在一起,约350毫升左右,分两次早、晚饭后一小时温服。每日1剂。

【功用】柔肝熄风、清热、降压、解痉。

【方解】眩晕一证(含高血压),中医认为无虚不晕、无风不晕、无热不晕、无痰不晕,本方所治之眩晕,是属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化热生风的高血压及中风先兆症。方中枸杞子、桑寄生、当归、白芍、制首乌滋补肝肾之阴,起滋水涵木作用。菊花、钩藤、赤芍、夏枯草、元参具有凉血、平肝清热、熄风解痉的功效;怀牛膝壮腰膝,并能引气血及浮越之火下行;珍珠母平肝滋阳,安神定惊;刺蒺藜,地龙具有降压作用。共同组成方剂,则具有柔肝熄风、清热、降血压、解痉的作用。

【主治】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所致之眩晕(高血压、中风先兆),口干舌燥、腰膝无力、头重脚轻之证。

【加减】语涩加寸菖蒲;有痰或舌苔微黄而腻,加鲜竹沥50毫升,先入药液中,分2次服下;大便干,加炒决明子15克,也可泡开水当茶饮。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良好。

【附记】本方的特点是,补而不腻,清而不寒,行中有补,潜中有安,临床实践证明,对上述类型的眩晕(高血压、中风先兆),效果良好。临床验之,果如斯言。



20.11加减天麻钩藤饮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天麻9克,钩藤15克,珍珠母(先下)30克,菊花、龙胆草各9克,赤芍15克,川续断9克,夏枯草、青葙子各15克,苦丁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平肝潜阳。

【方解】肝阳上亢,为有余之证,方用天麻、钩藤、菊花、夏枯草、龙胆草、苦丁茶、青葙子平肝熄风;珍珠母镇肝定风治眩晕;川断补肾,引气下行。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潜阳之功。方切病机,效果颇佳。

【主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良好。

【附记】本方为印老“抓主症”之方,经常用之于临床,凡高血压见有头热足冷、头重脚轻、面赤心烦者,类多用此,效果良好。在高血压病中,此型最为多见。



20.12降压延寿汤

【来源】吕志杰,《新中医》(11)1990年

【组成】制首乌、生地、熟地、白芍、枸杞子、菟丝子、杜仲、桑叶、菊花、钩藤、石决明、怀牛膝、丹参、丹皮、茯苓、泽泻(一般用10~15克,可重用15~30克,滋补药用量应较大,其他药视病情而定,以中病为宜)。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滋阴平肝。

【方解】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治以滋阴、平肝,视病情而有侧重,再随证加减,以定方中用药之君臣佐使为治。

【主治】高血压病。

【加减】若血虚肝热者,白芍为君,加天麻、玄参、地骨皮等;肾虚有热者,生地为君,加女贞子、旱莲草;肝肾不足,无热象者,若以肝虚为主,首乌为君;以肾虚为主,熟地为君;肝阳上亢者,石决明为君,加生牡蛎、珍珠母;肝火较盛者,去首乌、枸杞子、菟丝子等,而以丹皮为君,加黄芩、夏枯草、青葙子;火盛须用龙胆草、山栀子;大便燥结加大黄;肝肾阴虚,肝阳化风者,去温阳、渗利,活血药,加鳖甲、龟板、阿胶、羚羊角等滋阴清潜药;挟有血瘀者,以丹参为君,白芍易赤芍,酌加当归、川芎、鸡血藤、红花、茺蔚子等;痰湿较盛者,去生地、熟地等,以茯苓为君,加陈皮、半夏、石菖蒲、远志;痰湿化热,宜加竹茹、竹沥、栝蒌;脾胃虚弱者,则生地、熟地、首乌、牛膝等碍胃滑肠之药应慎用,宜加党参、黄芪、白术;阴损及阳,阳气不足者,重用首乌、熟地、枸杞子、菟丝子,并可加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等;阳虚甚者,应加制附子。对证用药:如肢麻加豨莶草、桑枝;手颤加地龙、僵蚕;项强加葛根等。辨病用药,具有“一举两得”之功。如首乌既养血,又降脂;钩藤既熄风,又降压;黄芩、夏枯草既清肝,又降压等。

【疗效】治疗87例,结果显效53例,有效25例,无效9例。

【附记】本方是在田乃庚教授指导下,拟定的治疗常规用药——延寿降压汤,运用于临床,并随证加减,疗效满意。



20.13逍遥降压汤

【来源】张文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丹皮、栀子、黄芩、菊花(或野菊花)各12~15克,柴胡15克,白芍30克,茯苓、钩藤、夏枯草各15克,当归9~12克,薄荷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肝解郁,平肝降压。

【方解】因高血压之肝郁化火者,多无脾虚之候,故方用黄芩、菊花、钩藤、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泄火之力,以求尽速缓解症状,降低血压;柴胡用中等量,取其疏解之功效;白芍用量大于柴胡,取其柔肝益阴,既监制柴胡辛散升发之性,又有预防火盛伤阴之意。合而用之,共奏清肝解郁,平肝降压之功。

【主治】高血压病。

【加减】肝气郁滞者酌加香附、郁金或甘松;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或夜交藤;心悸明显者加柏子仁或莲子心;头痛项强者加川芎、葛根;若有伤阳之象,证见两目干涩、口干咽燥,加玄参、知母;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牛膝;浮肿者,加泽泻;肝阳上亢者酌加代赭石,或生龙骨、生牡蛎。

【疗效】治疗33例,多为起病6年以内的早期高血压患者,总有效率为78.79%。



20.14三草汤

【来源】刘渡舟,《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夏枯草12克,龙胆草6克,益母草9克,芍药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平肝、降压。

【方解】方用夏枯草清肝散结;龙胆草清泄肝经之火;益母草为厥阴血分之圣药,性善行走,能行血通经;重用芍药,和营敛阴,缓急解痉;以甘草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平肝,降压之功。故用之效佳。

【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

【疗效】治疗1例典型病例,对缓解高血压病头痛诸症效果颇为显著,且血压也有所下降。



20.15黄石降压汤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炒黄芩9克,石决明、生西瓜子(打碎)各15~30克,夏枯草、桑寄生、元参、干地龙各9~15克,黑芝麻12~15克,益母草9~30克,怀牛膝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降压。

【方解】引起高血压病之因甚多,概括起来,主要是下虚上实,即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挟痰瘀所致。又“阴虚生内热”,故每见肝火上冲之象。治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故方用炒黄芩、石决明为君,二者合用,其清肝潜阳之作用甚著。且黄芩炒后苦寒之性大减,而清热降压之力尤著,又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石决明清肝而不伤阴,且潜阳作用大而持久。臣以黑芝麻、桑寄生、元参滋阴以助君药潜阳之力,且3味合用,既可潜降已亢之阳,又可制肝火上冲之势,阴充则肝火自熄。佐以夏枯草、生西瓜子清肝化痰散结;干地龙熄风止痉、化瘀通络;益母草清肝平逆、活血化瘀,且对久病或产后高血压尤宜,而且有较好的降压作用;怀牛膝活血降压而引诸药之性下行以增强降压之效用,故兼之为使。诸药配伍严谨,丝丝入扣,药中病机,奏效颇捷。而且本方降压作用稳定、持久、反跳现象少。

【主治】高血压病,血压持续在150/95mmHg以上,证见头昏头胀、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而胀、失眠易惊、或口燥咽干、虚烦不安、五心烦热、多梦、健忘、耳鸣、目眩、胫骨跟痛,或嗜睡、胸闷纳呆、口腻、渴不多饮、恶心、面色黄滞、体型较肥;或心悸,或肢冷神萎,便溏或便秘,小便清长或黄赤,或气短、阳痿,舌质红或淡红,苔黄或黄燥,黄腻,脉弦数或细数,或弦滑。

【加减】若眩晕甚、血压偏高者,加代赭石、珍珠母、生地各15克;偏肾阴虚加熟地、二至丸各9~15克;偏肾阳虚加肉桂、制附子各3~6克;肝阳上亢甚者,重用石决明,加珍珠母15~30克;头痛项强者加葛根9克;失眠多梦加夜交藤15克,酸枣仁9克;瘀血偏甚或动脉硬化者,重用益母草,加丹参15克,桃仁、苏木各9克;血脂偏高,加泽泻、首乌、生地各9~15克。恶心加竹茹、姜半夏各6~9克;肝火偏甚加杭菊花、蔓荆子各9克,或加龙胆草15克,羚羊角粉0.6~2克(冲服);鼻衄加生地、丹皮、生藕节各9克;大便秘结加生大黄9克(后下),体虚改用栝蒌仁、火麻仁各9克;痰湿甚加陈皮、法半夏、茯苓各9克;白带多,加党参、白术、茯苓、芡实各9克;或去牛膝;遗精,去牛膝加金樱子、五倍子、益智仁各9克。

【疗效】治疗300例,治后基本痊愈235例,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97.33%。

【附记】长期临床观察,本方对高血压病各型的降压和伴随症状的改善均有肯定效果,尤以肝阳上亢、阴虚阳亢二型效果更佳。且降压作用稳定、持久、反跳现象少。未发现毒副作用,确为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良方。



20.16镇肝潜阳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决明30克,菊花、龙胆草、白蒺藜、知母、黄柏、旋覆花各10克,赭石20克,牛膝10克,钩藤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平肝潜阳,苦降泄热。

【方解】素体阳盛、肝邪偏旺而致肝阳上亢,故方用石决明镇肝潜阳;旋覆花、赭石、龙胆草平肝降逆;知母、黄柏苦寒泄热;白蒺藜、菊花、钩藤滋肾阴而熄肝风;牛膝引热下行。再参考加减法化裁运用,可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

【主治】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症见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少寐多梦,每因精神刺激增剧,脉弦数有力。

【加减】若湿痰盛,加清半夏10克,广皮6克,茯苓12克,黛蛤粉20克;四肢麻木,加桑寄生30克,威灵仙、苏地龙各10克;大便燥,加大黄10克;面赤、口干加生石膏30克;血压过高、头晕甚者,加羚羊角粉0.6克(冲服);舌强,加僵蚕10克,全蝎5克,九节菖蒲、天竹黄各10克;目视两歧,加滋朱丸15克,羚羊角粉0.6克(冲服)。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记】高血压病除积极治疗外,下列注意事项亦很重要。①凡高血压患者,如遇感冒,血压往往升高,此时不必治血压,以辛凉解表,感冒愈,血压高随之降;②饮食方面必须注意,如羊肉、海鱼、海虾之类皆能助热升阳,白酒性烈,升阳更甚,皆非高血压患者所宜;③高血压患者最忌大怒,大怒则血压升,易于引起脑溢血症。



20.17育阴潜阳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海蛤壳30克,生牡蛎15克,生龙骨12克,白蒺藜、杭菊花各10克,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磁石15克,何首乌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育阴潜阳。

【方解】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以致肝阳偏亢,故方用石决明、海蛤壳、牡蛎,三者虽同属介类,然石决明入肝,功能镇肝潜阳;而海蛤壳、牡蛎入肾,功能育阴柔肝,故本方只取海蛤、牡蛎而不用石决明。龙骨、磁石益肾而潜浮阳;白蒺藜、菊花滋肾而清头目;桑寄生、杜仲补肾而降血压;何首乌补肝肾、益阴精,俾水能涵木则浮阳不致上亢矣。

【主治】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证见眩晕耳鸣、腰酸腿软、失眠、精神不振,脉弦滑无力或细弱。

【加减】精神不振,加合欢皮12克,人参须5克;头晕甚加桑叶9克,黑芝麻12克;失眠,加首乌藤30克,熟枣仁10克;腰酸腿软,加续断12克,熟地20克;心悸,加柏子霜10克,茯神10克;同时还可参照“镇肝潜阳汤”加减法。

【疗效】屡用效佳。
 
低血压(眩晕)秘方

21.1益气健脑汤

【来源】刘绍安,《益智健脑效验方精选》

【组成】潞党参、黄芪各30克,炙升麻、柴胡、陈皮、当归各10克,炙甘草9克,朱生地、朱麦冬、焦白术、炒枣仁、朱茯神、怀山药、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0克,明天麻、姜半夏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水煎取汁,连煎2次。然后,取2次药汁混合,日分2次温服。

【功用】益气健脑。

【方解】本方主治病证属于心脾气虚,究其因多由思虑伤脾,运化之官失职所致。故方用党参、黄芪、白术、陈皮、炙甘草、怀山药益气健脾;当归、生地、麦冬、酸枣仁补血养心;复配以龙骨、牡蛎,微寒潜镇以安心神;升麻、柴胡升发清阳;茯神、朱砂镇心宁心;天麻、半夏化痰祛浊,合而为用,对头痛健忘症属心脾气虚者较为适宜。

【主治】头晕头痛,耳鸣脑鸣,短气懒言,心悸,健忘,自汗嗜睡,肢软神疲,脉细缓无力,口干不渴,舌淡苔少,血压偏低之心脾气虚患者。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凡阴虚火旺者慎服本方。



21.2加味扶正升压汤

【来源】张三合,《千家妙方·上册》

【组成】人参10克(或用南五加皮15克代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生地20~30克,炙甘草、陈皮各15克,枳壳10克,阿胶15克(烊化兑服),黄芪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气养阴。

【主治】低血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一般连服10剂左右即获显效或痊愈。



21.3升压汤

【来源】李以松,《福建中医药》(5)1984年

【组成】黄芪、党参各30克,五味子20克,麦冬10克,北柴胡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5剂为1疗程。

【功用】益气升压、安神定志、增强机体免疫力。

【方解】本病多因气血亏虚、阴虚火旺、脾肾阳虚、心阳不足,心无力鼓动血脉运行,脑髓及五脏失养所致,治以补益气血为主,故方用黄芪、党参补气生血,升压强心;麦冬、五味子安神定惊;柴胡引诸药上行,并有镇静、镇痛作用。气血足,血脉运行有力,则诸证自愈。

【主治】原发性低血压。

【加减】心阳虚加桂枝10克,龙骨15克,甘草6克;气血两虚,加熟地、当归各15克;阴虚火旺加生地、玄参各10克,黄连3克。

【疗效】治疗34例,服药1疗程,结果痊愈31例,好转2例,无效1列。



21.4参芪升压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生黄芪、玉竹、党参、北条参、白术各15克,炙甘草、炒白芍、当归、白茯苓各10克,熟地15克,炒谷芽、陈皮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30剂为1疗程。

【功用】大补气血,理气健脾。

【方解】凡血压降低,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皆因气血俱虚为主因。故方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以补阳气;沙参、麦冬以补阴气;熟地、当归、白芍以补血;陈皮以调中利膈而理气,谷芽以扶脾、健胃以行气。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大补气血、理气健脾之功。

【主治】低血压,无论男女老少均可用之。

【加减】先服上方,再配以丸方收功,药用黄芪、熟地、南沙参、北条参、党参、白术、泽泻、玉竹各90克,茯苓、当归、川芎、陈皮、甘草、谷芽、炒白芍各60克,桂枝30克,太子参90克。上药炒干,共研细末,蜜丸为梧桐子大。每次服40丸,日服2次,空腹开水送服。服后有效或无不良反应,可继续服用。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坚持服用,均获良效。但本方须服至初愈,再服丸方巩固疗效。服药期间,禁食萝卜、大蒜以及破气耗血药物,并节制房事自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1.5桂枝甘附汤

【来源】杨万林,《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桂枝、甘草、川附子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频频代茶饮。

【功用】温阳升运。

【方解】多因心阳不振,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所致。方用升阳温经之桂枝、附子配以甘草调和药性,用之效果颇佳。用开水泡服,免去煎药麻烦。

【主治】低血压症。

【加减】睡眠差者加夜交藤50~70克;若证情较重者加红参15~25克,附子增至30克(先煎1小时)。

【疗效】治疗38例,一般服4~10剂,最多12剂,血压都有不同程度上升。85%以上病例疗效巩固。

【附记】又王兴国用桂枝9克,桂心3克,甘草9克,每日1剂,泡开水代茶饮,治慢性低血压症,效果亦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