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7/02
- 帖子
- 593
- 获得点赞
- 4
- 声望
- 16
11
药敷疗法11.1
概述
药敷疗法是把药物敷于患部或穴位,按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辨证施治,对疾病起到“外惹内效”的一种外治方法。
药物外敷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天官》就记载了运用外敷药物治疗疮疡的方法。我国现存最古的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芥子泥敷头顶治航咬伤的方法。《黄帝内经》中有用“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的记载。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了用毛茛外敷治疗疟疾的方法。这些都是应用外敷疗法的早期文字记载。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将外敷疗法用于急救,如治疗蝮蛇咬伤“以射罔涂肿上,血出即愈”,治狂犬病“取猢犬脑敷上,后不复发”。孙思邈还提倡用中药外敷法预防疾病,如“用膏摩囟上及足心以避寒心”。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有“治疗腰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更多贴敷疗法记载,其中的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至今仍在沿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把外敷药物和经络俞穴的特殊功能结合起来的治法,如《普济方》记载以生附子米、葱涎和如泥,贴涌泉穴治疗鼻渊脑泻。
到了清代,中药外敷疗法已趋成熟,中药外治论著大量涌现,如赵学敏《串雅外编》、程鹏程《急救广生集》等。《医宗金鉴》也有大量的外敷方法,如用葱白捣烂加麝香少许,外贴神阙穴,同时用冷热刺激治疗小儿癃闭、点滴难出。清代外治宗师吴师机(字尚先)撰写的外治专著《理瀹骈文》,广泛搜集整理前人的外治经验,收外治法近百种,载外治方1500余首,其中外敷药方200首,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伤科等多种病证,并提出了“外治法可以统治百病”,“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观点,大大促进了药物外敷疗法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医用器材的不断革新,中药外敷疗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如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的应用等。在医学日益发达的当今时代,药敷疗法仍能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
药敷疗法取材简便,方便实用,疗效可靠,价格低廉,安全无害,适于家庭、个人使用,可应用于内、外、妇、儿、伤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药外敷疗法还可避免许多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亦可与内服药配合使用,提高疗效。这也是药物外敷疗法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我们应当很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这一宝贵遗产,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
11.2
药敷疗法的作用机制
中药外敷疗法和中医其它疗法一样,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正如清代医家吴师机所说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也就是说,内治和外治法的理、方、药三者相同,不同者仅方法各异而已。他还认为,病多从外而入,故医亦应有外治之法。药物外敷疗法实际上是内服疗法应用范围的扩大,“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正像《医学入门》一书所说:“敷围内外夹攻,药气相通为妙。”
药物外敷疗法的作用机制是依据中医经络学说,辨证配穴,灵活施术,使外用敷药通过皮肤腠理、毛孔、穴位、经脉而起作用,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除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由于经络具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作用,所以,不仅能治疗局部病变,还可通过外敷达到治疗内脏及全身性疾病、调整和提高机体功能的目的。
11.3
药敷疗法的使用原则
运用中药外敷治病,必须根据疾病的特点,进行辨证立法,选方用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错综复杂的病情进行分析、归纳,在确定属于哪一部位、哪一经络;哪一脏腑时,再进一步探明病因;病机,按轻重缓急来立法选方。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对药敷治疗的原则有精辟的论述:“外治要求其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散者收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坚者消之,留者攻之;郁者以宣,乘者以协;泛者以归,停者以逐;满者以泄,牢者以破;滑者以留,阻者以行;逆上者为之降,陷下者为之提;格于中者为之通,越于外者为之敛。”
药敷疗法所选用的穴位,原则上与针灸用穴是一致的,但也有本疗法的特点。敷药部位多数直接选用痛点穴位,即针灸常用的“阿是穴”,该穴便于药物的直接渗透。同时还多选用窍穴,因窍穴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此外,在选穴时必须遵循“欲清上焦,选上脘、肺俞、劳宫、内关;欲清中焦,宜选神阙、涌泉、中脘;欲清下焦,宜选气海、关元等穴。欲补五脏,宜选背俞穴;欲泻五脏,亦取背俞穴;欲救阳者,宜选关元、气海”等原则。若病在经,循其经而取之。若选穴精当,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1.4
应用药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1.辨证论治:药敷法与内治法一样,必须认真辨证施治,找出疾病的根本病因和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最根本的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2.局部消毒:敷药局都应按常规用75%酒精作局部消毒,也可用温开水或其它消毒液洗净穴位皮肤,然后敷药,以免发生感染。
3.正确选穴敷药:穴位敷药时,选穴不宜过多,每穴药量宜小,敷用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敷后若发生患部瘙痒,可在敷药外面按摩,或用酒精涂擦患处后,再将膏药加温敷上。
4.正确掌握药物温度:贴敷炒热的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适当温度,防止烫伤。
5.正确掌握药物湿度:湿敷时,要保持药料湿润。患者有大泡性皮肤病变及表皮剥脱者不宜湿敷。
6.正确掌握敷药时间: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小儿皮肤薄嫩,不宜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敷药时间不宜过长。
7.正确掌握宜忌部位及对象:头面部、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不宜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以免引起发泡,遗留瘢痕,影响功能活动和美容。老年体弱、虚寒证、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外伤破损、炎症后期、心脏病、水肿等患者,不宜冰敷。孕妇禁用麝香类有堕胎或副作用的药物,以免引起流产或影响胎儿发育。有皮肤过敏或皮肤破损者不宜使用药敷疗法。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如疼痛、变态反应、病情加重等现象,应立即撤去药物。
8.施用发泡疗法时应注意:敷药部位一定要严格消毒,预防感染。因可发生灼伤、起泡,所以应间歇用药,每个疗程之间休息5~7日。水泡出现之后,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也可用消炎膏或龙胆紫涂敷;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挑破,流净黄水,涂以龙胆紫药水;破溃的水泡应以普通消炎软膏涂敷,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9.严格选择适应证:药敷法虽能治疗许多疾病,但是对某些病情凶险、来势急骤、证候复杂的危重病人,或对某些一时难以确诊,因而不能立即立方施术者,不要乱用中药外敷疗法,以免延误治疗。
药敷疗法11.1
概述
药敷疗法是把药物敷于患部或穴位,按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辨证施治,对疾病起到“外惹内效”的一种外治方法。
药物外敷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天官》就记载了运用外敷药物治疗疮疡的方法。我国现存最古的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芥子泥敷头顶治航咬伤的方法。《黄帝内经》中有用“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的记载。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了用毛茛外敷治疗疟疾的方法。这些都是应用外敷疗法的早期文字记载。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将外敷疗法用于急救,如治疗蝮蛇咬伤“以射罔涂肿上,血出即愈”,治狂犬病“取猢犬脑敷上,后不复发”。孙思邈还提倡用中药外敷法预防疾病,如“用膏摩囟上及足心以避寒心”。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有“治疗腰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更多贴敷疗法记载,其中的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至今仍在沿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把外敷药物和经络俞穴的特殊功能结合起来的治法,如《普济方》记载以生附子米、葱涎和如泥,贴涌泉穴治疗鼻渊脑泻。
到了清代,中药外敷疗法已趋成熟,中药外治论著大量涌现,如赵学敏《串雅外编》、程鹏程《急救广生集》等。《医宗金鉴》也有大量的外敷方法,如用葱白捣烂加麝香少许,外贴神阙穴,同时用冷热刺激治疗小儿癃闭、点滴难出。清代外治宗师吴师机(字尚先)撰写的外治专著《理瀹骈文》,广泛搜集整理前人的外治经验,收外治法近百种,载外治方1500余首,其中外敷药方200首,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伤科等多种病证,并提出了“外治法可以统治百病”,“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观点,大大促进了药物外敷疗法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医用器材的不断革新,中药外敷疗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如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的应用等。在医学日益发达的当今时代,药敷疗法仍能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
药敷疗法取材简便,方便实用,疗效可靠,价格低廉,安全无害,适于家庭、个人使用,可应用于内、外、妇、儿、伤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药外敷疗法还可避免许多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亦可与内服药配合使用,提高疗效。这也是药物外敷疗法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我们应当很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这一宝贵遗产,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
11.2
药敷疗法的作用机制
中药外敷疗法和中医其它疗法一样,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正如清代医家吴师机所说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也就是说,内治和外治法的理、方、药三者相同,不同者仅方法各异而已。他还认为,病多从外而入,故医亦应有外治之法。药物外敷疗法实际上是内服疗法应用范围的扩大,“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正像《医学入门》一书所说:“敷围内外夹攻,药气相通为妙。”
药物外敷疗法的作用机制是依据中医经络学说,辨证配穴,灵活施术,使外用敷药通过皮肤腠理、毛孔、穴位、经脉而起作用,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除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由于经络具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作用,所以,不仅能治疗局部病变,还可通过外敷达到治疗内脏及全身性疾病、调整和提高机体功能的目的。
11.3
药敷疗法的使用原则
运用中药外敷治病,必须根据疾病的特点,进行辨证立法,选方用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错综复杂的病情进行分析、归纳,在确定属于哪一部位、哪一经络;哪一脏腑时,再进一步探明病因;病机,按轻重缓急来立法选方。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对药敷治疗的原则有精辟的论述:“外治要求其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散者收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坚者消之,留者攻之;郁者以宣,乘者以协;泛者以归,停者以逐;满者以泄,牢者以破;滑者以留,阻者以行;逆上者为之降,陷下者为之提;格于中者为之通,越于外者为之敛。”
药敷疗法所选用的穴位,原则上与针灸用穴是一致的,但也有本疗法的特点。敷药部位多数直接选用痛点穴位,即针灸常用的“阿是穴”,该穴便于药物的直接渗透。同时还多选用窍穴,因窍穴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此外,在选穴时必须遵循“欲清上焦,选上脘、肺俞、劳宫、内关;欲清中焦,宜选神阙、涌泉、中脘;欲清下焦,宜选气海、关元等穴。欲补五脏,宜选背俞穴;欲泻五脏,亦取背俞穴;欲救阳者,宜选关元、气海”等原则。若病在经,循其经而取之。若选穴精当,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1.4
应用药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1.辨证论治:药敷法与内治法一样,必须认真辨证施治,找出疾病的根本病因和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最根本的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2.局部消毒:敷药局都应按常规用75%酒精作局部消毒,也可用温开水或其它消毒液洗净穴位皮肤,然后敷药,以免发生感染。
3.正确选穴敷药:穴位敷药时,选穴不宜过多,每穴药量宜小,敷用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敷后若发生患部瘙痒,可在敷药外面按摩,或用酒精涂擦患处后,再将膏药加温敷上。
4.正确掌握药物温度:贴敷炒热的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适当温度,防止烫伤。
5.正确掌握药物湿度:湿敷时,要保持药料湿润。患者有大泡性皮肤病变及表皮剥脱者不宜湿敷。
6.正确掌握敷药时间: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小儿皮肤薄嫩,不宜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敷药时间不宜过长。
7.正确掌握宜忌部位及对象:头面部、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不宜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以免引起发泡,遗留瘢痕,影响功能活动和美容。老年体弱、虚寒证、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外伤破损、炎症后期、心脏病、水肿等患者,不宜冰敷。孕妇禁用麝香类有堕胎或副作用的药物,以免引起流产或影响胎儿发育。有皮肤过敏或皮肤破损者不宜使用药敷疗法。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如疼痛、变态反应、病情加重等现象,应立即撤去药物。
8.施用发泡疗法时应注意:敷药部位一定要严格消毒,预防感染。因可发生灼伤、起泡,所以应间歇用药,每个疗程之间休息5~7日。水泡出现之后,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也可用消炎膏或龙胆紫涂敷;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挑破,流净黄水,涂以龙胆紫药水;破溃的水泡应以普通消炎软膏涂敷,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9.严格选择适应证:药敷法虽能治疗许多疾病,但是对某些病情凶险、来势急骤、证候复杂的危重病人,或对某些一时难以确诊,因而不能立即立方施术者,不要乱用中药外敷疗法,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