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10/18
- 帖子
- 1573
- 获得点赞
- 32
- 声望
- 0
本帖最后由 轩辕水天 于 2015-2-14 08:58 编辑
肾衰竭这个病,在中医属于肾衰范畴,亦称为癃闭,关格,溺毒。
主要表现为氮质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
根据尿量减少与否,分为少尿(无尿)型,非少尿性。
急性的肾衰竭在数日或数小时内会急剧的进行性的下降导致病发。
这个病以脾肾阳虚为本,以湿热浊气壅盛为标。病到后期可至浊气雍滞三焦,表现为恶心,呕吐,小便异常。
以上是中医界的常规认识
我看了大量的资料和治法,我认为这个病本质就是阳气低落,水湿寒邪泛滥,阳不制阴。
我看了几十个治法方剂,我把他们的思路归纳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温阳,益气,利水,滋阴
总体的思路就是扶火制水。
短期的治法侧重于制水火,长期的治法侧重于养肾精
这个病的根本在于,肾精亏空,导致了肾器官功能无法实现所以,其本在于精亏,不能化气,不能升阳,所以水湿才泛滥,才滞留。
这个治法短期就在于温脾肾,温元阳,利水湿而长期在于养精肾精丰盈,就不会出现这种功能病变。
这个阳气低落,水湿泛滥,将会导致水气凌心,则心阳衰败,那么将导致神昏,昏迷,失智。
阳气继续低落,还会导致肢体麻木,沉重,乏力,抬不起来。阳气衰微。
用药主要在这几个方面,1.温阳,2.益气,3.利水,4.滋阴,5.温里。
温阳,温里,主要用肉桂,附子,吴茱萸,人参,党参,锁阳,淫羊藿。
益气主要用,人参,党参,黄芪,升麻,桂枝,紫苏,麻黄,柴胡,
利水的很多,茵陈,薏仁,桑白皮,泽泻,茯苓,车前子,益母草,
滋阴的主要,当归,生地,熟地,山药,白芍,枸杞,山茱萸,大枣,牛膝,太子参,黄精,、大黄,黄连。
此外有些人还适当用一些温腑燥湿,化痰,通络之品,比如白术,陈皮,半夏,丹皮等。
适当选几位就可以了要根据病人的实际症状。
肾衰竭这个病,在中医属于肾衰范畴,亦称为癃闭,关格,溺毒。
主要表现为氮质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
根据尿量减少与否,分为少尿(无尿)型,非少尿性。
急性的肾衰竭在数日或数小时内会急剧的进行性的下降导致病发。
这个病以脾肾阳虚为本,以湿热浊气壅盛为标。病到后期可至浊气雍滞三焦,表现为恶心,呕吐,小便异常。
以上是中医界的常规认识
我看了大量的资料和治法,我认为这个病本质就是阳气低落,水湿寒邪泛滥,阳不制阴。
我看了几十个治法方剂,我把他们的思路归纳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温阳,益气,利水,滋阴
总体的思路就是扶火制水。
短期的治法侧重于制水火,长期的治法侧重于养肾精
这个病的根本在于,肾精亏空,导致了肾器官功能无法实现所以,其本在于精亏,不能化气,不能升阳,所以水湿才泛滥,才滞留。
这个治法短期就在于温脾肾,温元阳,利水湿而长期在于养精肾精丰盈,就不会出现这种功能病变。
这个阳气低落,水湿泛滥,将会导致水气凌心,则心阳衰败,那么将导致神昏,昏迷,失智。
阳气继续低落,还会导致肢体麻木,沉重,乏力,抬不起来。阳气衰微。
用药主要在这几个方面,1.温阳,2.益气,3.利水,4.滋阴,5.温里。
温阳,温里,主要用肉桂,附子,吴茱萸,人参,党参,锁阳,淫羊藿。
益气主要用,人参,党参,黄芪,升麻,桂枝,紫苏,麻黄,柴胡,
利水的很多,茵陈,薏仁,桑白皮,泽泻,茯苓,车前子,益母草,
滋阴的主要,当归,生地,熟地,山药,白芍,枸杞,山茱萸,大枣,牛膝,太子参,黄精,、大黄,黄连。
此外有些人还适当用一些温腑燥湿,化痰,通络之品,比如白术,陈皮,半夏,丹皮等。
适当选几位就可以了要根据病人的实际症状。